關于控制情緒的名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傾訴林文案館,在不同類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名言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控制情緒的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1句】: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
【第2句】: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羅·伯頓
【第3句】: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約翰·米爾頓
【第4句】:怒中之言,必有泄漏。——馮夢龍
【第5句】: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
【第6句】: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安東尼·羅賓斯
【第7句】: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顧修全
【第8句】: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夠堅固,然后才可以裝修。
【第9句】: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并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歷淺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憤怒時,不能制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
【第10句】:如果你對周轉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著感受的調整,可在任何時刻都振奮起來。——奧雷柳斯
【第11句】: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拿破侖
【第12句】: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塞繆爾
【第13句】:如果敵人讓你生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第14句】: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象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
【第15句】: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志。——契訶夫
【第16句】: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樂觀,對工作愉快,對事業興奮。——愛恩斯坦
【第17句】:面對太陽,陰影將落在你的背后。——惠特曼
【第18句】:別讓壞情緒迷亂了世界,慌亂了心情緒,掌控你命運的關鍵所在更多相關名言。
【第19句】:個性即人的命運。——海拉里特斯
【第20句】: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第21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第22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第23句】: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第24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第25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第26句】: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7句】:放于利而行,多怨。
【第28句】: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第29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第30句】: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第31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第32句】: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第33句】: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第34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第35句】: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第36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第37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第38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第39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第40句】: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第41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42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第43句】: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第44句】: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第45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第46句】: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第47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第48句】: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第49句】: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第50句】: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第51句】:做一個真正的人,光有一個合乎邏輯的頭腦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強烈的氣質。——司湯達
【第52句】:暴躁的人的智慧在明天。——維吾爾族
【第53句】: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有痛著腳趾頭。——朝鮮
【第54句】: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憂,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的沖動而沒有理智的行為。——阿伯拉德
【第55句】: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威·赫茲里特
【第56句】: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辛尼
【第57句】:狂暴的人總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托·富勒
【第58句】: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羅曼·羅蘭
【第59句】:你不能憑夢想形成自己的個性,你一定要千錘百煉為自己構成個性。——夫魯德
【第60句】: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
【第61句】:脾氣壞的人往往把天氣和風向當作一個借口來掩飾他們那又暴躁又陰郁的脾氣。——狄更斯
【第62句】:為學乃能變化氣質耳。——宋·朱熹
【第63句】:我們的性格即我們的自身。——柏格森
【第64句】: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約·凱恩斯
【第65句】: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德·穆迪
【第66句】:性格只不過是長期形成的習慣而已。——普盧塔克
【第67句】:要求旁人都合我們的脾氣,那是很愚蠢的。——歌德
【第68句】: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他的命運。——緒儒斯
【第69句】: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點,與環境無關。——毛佛魯
《學會控制情緒》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會控制情緒》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第1句】:讓學生認識到青少年時期情緒是不穩定的,明白情緒是可以主觀調控的。
【第2句】: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
能力目標:
【第1句】: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
【第2句】:形成自我調控、自我控制的習慣
情感目標:
【第1句】:懂得調控自己情緒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
【第2句】:通過學習合理調控情緒,讓自己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
【第3句】:學會觀注他人的情緒,尊重他人,適時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教學重點:
調控情緒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調控情緒方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新課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機智過人。但諸葛亮利用其氣量狹小的弱點,巧設計謀,氣得他斷送了風華正茂的性命。《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怎么死的?(被氣死)設問:
【第1句】:周瑜是怎么死的?(氣死的)
【第2句】:他為什么會被氣死?(學生積極討論,教師引導)
人有七情六欲,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就不會被人氣死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意、不如意),因此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做情緒的奴隸,聽任情緒的擺布,我們應該做情緒的主人,學會用理智的力量控制情緒,用適當方式來轉移、調整自己的情緒。
【第2句】:學會調控情緒(板書)
(一)情緒是可以調適的(板書)
活動1:學生看教材上的圖片,討論:對同樣的事情,為什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
總結出:情緒與個人的態度是緊密相連的。
同樣一件事,會因所持的人生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積極地對待生活,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使自己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另外,生活的視角也需要調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攝像機,隨時拍攝生活的各個場面,如果不調整“拍攝”的視角,總是悲觀地盯著生活中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會感到煩躁、憂愁、焦慮,許多不良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你能夠關注生活中積極的、美好的一面,你就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從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二)排解不良情緒(板書)
活動二:模擬情景:李偉畫畫非常好,曾獲得美術比賽一等獎,他是班級的宣傳委員。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報,很多同學圍觀,不少同學贊嘆,李偉聽后心里美滋滋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畫得更起勁。這時,小剛過來,對板報提出了一些批評,李偉不高興了,回頭生氣地看著小剛,小剛還在說,李偉扔下粉筆,沖著小剛大聲地說:“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剛和其他同學尷尬地站在那里。
(提問):李偉的情緒有哪些變化?我們同學中有無類似的感受?說明中學生的情緒有什么特點?
總結:初中生的情緒特點:不穩定性、強烈性、自控能力差
活動三:學生看教材上65頁的故事,討論:不良情緒對人遵守道德與法律規范有什么消極影響?
多變的.情緒,不能使我們專心做事;這不僅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而且影響人際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擺脫情緒的干擾,憑著一時的沖動,做出一些違紀、違法的事情。
所以,我們更應該對情緒進行調節。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自己如何調節不良情緒的,教師總結即可。(學生談的方法多集中在前兩種)
活動四:出謀劃策
請你給下面的同學出主意,開處方,幫助他們調控情緒。(見課本P66)
老師總結:我們同學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轉移話題、改變環境,我們把他們叫做:轉移注意力。在適合場合哭一場、向他人傾訴、進行劇烈運動放聲歌唱或大聲喊叫、寫日記,我們把他們叫做:合理發泄法。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勵、心理換位、學會升華,我們把他們叫做:理智控制法。
具體介紹各方法的含義和方式
【第1句】:注意轉移法:當人的情緒激動時,為了使它不至于爆發和難以控制,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
改變注意焦點;做自己平時最感興趣的事;
改變環境,到風景秀麗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第2句】:合理發泄法:遇到不良情緒時,通過簡單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達出來,或將不良情緒通過別的方式宣泄出來。
在適當的場合哭一場;向他人傾訴;
進行劇烈運動;放聲歌唱或大叫;
聽聽音樂;發發牢騷;寫寫日記;
聲聲吁嘆……
【第3句】: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緒時,應調動自己理智的閘門,去控制不良情緒,使自己的情緒愉悅起來。
(1)自我暗示:
(學生活動):
【第1句】:考試時很緊張,這時我會_______。
【第2句】: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我剛要發怒,我會_______。
【第3句】: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我會_______。
這些方法就是通過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緒,這種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過外界條件來調節。
(2)自我激勵:
通過外界的人、事物來約束、激勵自己,使自己獲得精神動力,從而更好地戰勝困難和挫折。像林則徐的“制怒”條幅,時刻提醒自己。
(3)心理換位:
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與他人互換角色、位置,這樣有利于增強相互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緒。我們同學之間、與家長之間、與老師之間,都可以用這種方法。
(4)升華法:
將痛苦、煩惱、憂愁等不良情緒轉化為積極而采取的有益行為,產生積極情緒。戰國時期孫臏被砍去雙腳后,怒而發憤,寫出《孫臏兵法》,歌德在失戀的基礎上寫出《少年維特的煩惱》,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后,完成《史記》,貝多芬再遭受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命運交響曲》。
(三)、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
我們已經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了,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考慮我們發泄情緒,調適情緒要注意場合了?下面看看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
中午,期中考試成績發下來了,李曄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媽媽的批評,他心里非常難過,也很懊惱。鄰座王強考得不錯,他不禁喜形于色,大聲地對周圍同學說:“我媽說了,如果這次考好了,就給我買全套的《網球王子》光碟,到時候,我借給你們看。”張亮聽到這話,一聲不響地走出教室……
王強當時的情緒表達是否合適?
你能想象當時李曄的心情嗎?
情緒的表達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們在運用一些方法調控情緒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老師歸納:個人由于自己的需要不同、遭遇不同的事情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感受,但個人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最好能考慮場合和他人的感受,否則有可能引起不尊重甚至傷害他人的情況。
老師總結:表面上情緒似乎是個人情感,其實不然,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集體中,而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很容易影響到周圍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在合適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因此,情緒表達需要考慮他人感受,當喜則喜,當怒則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這是我們調控情緒的目標。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對別人的情緒給與更多的關心,嘗試去共享彼此的各種情緒,那么,我們的喜悅將加倍,而痛苦會減半,同學們的情誼也將更加深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會有不良情緒的產生,一旦有不良情緒就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調節,及時地加以排解,我們要根據自己情緒變化的特點,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主動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良好的情緒狀態,讓你天天擁有一份好心情!
控制情緒班會課件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小編收集了控制情緒班會課件,歡迎閱讀。
目標:
【第1句】:讓學生初步學會調節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第2句】: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經常擁有快樂的情緒。
活動內容:情緒管理
步驟:
現代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博士說:一個人很難以意志來控制他的情緒,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意志控制你的舉止。換句話說,如果你希望感到快樂,你就必須表現出快樂的舉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感時,你的行為就必須看起來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第1句】:合理宣泄
情緒的宣泄是一種自我保護,可使體內劇增的能量得到發泄。
前提:以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為前提
【第2句】:選擇遺忘
小故事引導
【第3句】:轉移
當火氣上涌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在余怒未消時,可以用看電影、聽音樂、下棋、散步、運動等有意義的輕松活動使緊張情緒松馳下來。
【第4句】:分析
【第1句】: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揭示了引發我們情緒的主要原因,認為人的情緒和不是由某一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導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后果。
a是誘發事件。它可以是現實的事件。比如,自己被鎖在門外;一次考試不理想;對方失約。
b是我們的信念和某件事的.理解。
如你經歷了一次挫折后,你對自己說;“怎么能發生這樣的事呢?太糟糕了,我不能忍受!”從而導致焦慮、憤怒和抑郁以及情緒失控,妨礙我們合理地思考問題;一個理性的人會對自己說:”我真希望那糟糕的情沒發生,但它確實發生了,我能夠忍受。”理性信念能夠引發輕微的不安情緒,如擔心、不快、煩惱或傷感,但感情色彩上通常是冷靜、溫和的,而不是激烈、反復無常的,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獲得更大的滿足。
c(結果)是由我們的信念和自言自語所引發的情緒和行為。情緒和行為是我們的信念和自言自語導致的結果。a是c的間接原因,b是c的直接原因。
【第2句】:日記分析:
事情經過、情緒程度、情緒原因、情緒的潛在原因、疏導情緒的方法
通過分析可以達到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疏導不良情緒的目的。
【第3句】:分析不合理信念
(1)不合理信念的第一個特征:絕對化要求
關鍵詞:“必須如何”、“應該如何”
如:“我必須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所有的人都必須喜歡我!”等
(2)不合理信念第二個特征:過分概括化
理解: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
如:常以某一件或幾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或他人,其結果常常會導致自責自罪、自棄心理的產生以及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3)不合理信念的第三個特征:糟糕至極
理解:這種觀念認為如果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將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是災難性的。
結果:這種想法可能會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郁),陷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第5句】:調理
回到自然,流水歌唱,清風的撫慰,呼吸草木的芬芳,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當局者迷,當你忘情于山水之間是你的心胸會變得豁然開朗,會發現生活中煩惱大多是一些瑣碎的恩怨和得失,沒必要計較。
【第6句】:幽默與微笑
無論身處何境,你都可以選擇微笑和幽默。
關于學校的名言
【第1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第2句】:心靈中的黑暗必須用知識來驅除。
【第3句】:舉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
【第4句】: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第5句】: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平安校園,生活在平安的藍天下。
【第6句】:教師是一個戴枷鎖的職業,我們必須學會自制。
【第7句】: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平安到家,家人放心。
【第8句】: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
【第9句】:過馬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第10句】:違章不禁,危險難險,違章不止,事故難消。
【第11句】: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
【第12句】:友誼是畢生難覓的一宗珍貴財富。
【第13句】:可愛的城市,平安的一天,兩者的結合,就是幸福的。
【第14句】: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
【第15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
【第16句】:麗水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第17句】:預防校園侵害,創建平安校園。
【第18句】: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于年老而帶來的虧損,
【第19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第20句】:過馬路要像孫悟空——東張西望。遇到紅燈要像老虎——耐心。騎車要像海龜——慢點。
【第21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都要珍惜生命,不能拿生命開玩笑,一定要隨時隨地都要安全意識。
【第22句】: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
【第23句】:人類的使命在于自強不息地最求完美。
【第24句】: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第25句】:平安要靠每一個人的,而不是要靠一個人做到就行。
【第26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第27句】: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第28句】: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第29句】: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第30句】:平安的防范是容易的,可往往有些人使它變困難了。
上一篇:勵志口號激勵孩子們匯總7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