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一切禪修皆離不開止觀,一切禪定功夫皆來自止觀,世出世法皆離不開止觀,止是修定、觀是修慧,功德福報皆來自止觀雙修雙運的結果。
【第2句】:【禪語人生】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你的快樂和幸福。
【第3句】:【禪語人生】幸福不是終點,幸福是努力走過的道路,路上遇到的愛與感動,路上遇到的風雨、挫折、痛苦一起構成了這條路。也是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明白了幸福的真諦。
【第4句】:【圣經文案】46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9)
【第5句】:【禪語人生】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恒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
【第6句】:學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個博大寬容的胸懷去接納他人,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當我們用賊眼看人時,人人都是賊。當我們用佛眼看人時,人人都是佛,做人講究的是要要溫。
【第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有兩種感情最偉大、最高尚、最無私、最永恒,一個是父母情,一個是夫妻情。父母情是本能,是自然的,必然的,不需要任何條件。夫妻情是理智,是經歷出來的,磨練出來的,需要兩個人的忠誠、信任和堅守。
【第8句】:不論在人間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將心念停留于過去的成就;不論施人多少,亦莫討人情、求報酬。過去的留不住,未來的難預測,守住現在,當下即是。
【第9句】:【禪心佛語】生活象看預告片,總是為看不到前面的情節而惋惜,為看不到后面的結局而猜想,而無法專心的去看現在的那段情節,與其去思前想后,倒不如去享受這現有的精彩。
【第10句】:【做人要心善的文案禪語】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第11句】:人的身體會變化,會老去,情感也會在泅渡時間的過程中漸漸產生變化。因而,不能接受人事變遷、不能容忍愛人的種種毛病,這樣的愛情就不牢靠;唯有包容真愛的不完美、包容所愛之人的不完美,我們才能找到幸福之路。
【第12句】:【禪語人生】小乘禪:為利益個人解脫而修者。大乘禪:發大愿心,為利益眾生而修者。最上乘禪:體悟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證,且圓融于最純凈的生活方式中,是謂“最上乘禪”。也就是說:生活即是禪。
【第13句】:【禪語人生】在廟產法人主體尚不明了的情況下,免門票的舉措,看來只能先從寺院這邊單方面開始。為了爭取長久的生存與發展,佛教界應單方面放棄寺院這邊的小額門票,并宣布永久免除。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不在于順逆,而在于追求;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就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
【第15句】:【禪語人生】信仰是正確人生觀的樹立,隨意不得。佛是覺悟、慈悲、和諧、孝敬、喜悅之意,這些信仰是超越時空的普世價值。
【第16句】:【佛語悟道】得與失相互轉換,福和禍相互承襲。惡行積累得多了自然要遭到來自上天的禍殃,形成了罪惡就要遭到來自地獄的懲罰。這些都是必然的規律,是不容置疑的。
【第17句】: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體驗什么,快樂就這么簡單,順其自然。在生命里,我們要學會放棄評判,讓你解脫,也讓別人解脫。
【第18句】:【佛心禪語】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禪波羅密品》)
【第19句】:嗔恨別人,氣壞自己;貪戀別人,憂惱自己;抱怨別人,糟蹋自己;嫉妒別人,作踐自己;障礙別人,陷害自己;羨慕別人,浪費自己。
【第20句】:【洗滌心靈的禪語】從今天起,不要再去把自己識作敵人,也不要再被以前的觀念所誤導,整天試圖戰勝自己,奴役自己。如果你能懂得嘗試去與自己和解,與自己攜手共進,你就會發現,那才是一條阻力最小的前進成長之路。
【第21句】:雙眼半開,留在婚后;兩眼睜開,要在婚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點貪污,便是大惡。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先學耐煩,切莫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
【第22句】:【禪心佛語】三界業報,唯心所生;本若無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第23句】:【佛心禪語】罪禍無門惟心造,心境相交妄造作。眾生與佛同覺性,無邊剎土無毫端。常住真心性自明,塵勞本凈生死空。
【第24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句話不可說,一是非親見親聞不可說;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說;三是無意義之言不可說。人不能為說話而說話,不能為活著而活著。
【第25句】:《無量義經》云:“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境轉而心不轉,在動亂中磨練身心,才是真正的修持。
【第26句】:自性清明,一般人卻常被外境所轉,受習氣遮染,慧光無法徹照。唯有反觀內心本地風光,系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才能明凈湛然,離苦得樂。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運算法則:求知用加法,自滿用減法,機會用乘法,消極用除法。加減表明平衡機制真理,乘除說明事物量質變換遞進。
【第28句】:【禪語人生】牙齒以堅硬易毀,故圣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圣賢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圣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圣賢貴深。
【第29句】:無常是苦,法師說人生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苦的事實,而在這個苦里,又含有無常,無常生白發,無常催別離,無常導致求不得,無常將朋友變為冤家。無常是空,不能永恒、不是真實、捉摸不定、隨時變化,這是無常,也是空。
【第30句】:【佛心禪語】如果只有外在自由而無內在自由,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即使不受外在暴力的壓迫,由于無知、罪惡、自私、恐懼而無法控制自己的心靈,那么外在的自由對我們又有什么益處呢?
【第31句】:【禪心佛語】堅持我們的信仰不變,我們的道心不變,然后去應于紛擾的世界、變化的萬境,這也是很好的一種修行。
【第32句】:【佛心禪語】當今,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卻時常發生人心冷漠、喪失道德的事情。會的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科技層面,而是應該通過教育和正面、積極的信仰來喚醒人們的善心和良知。
【第33句】:【禪語人生】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練出來的,我們遇到一次違緣,能增長一種智慧;遇到一次障礙,能提高一個層次。
【第34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佛法告訴我們,想讓別人尊重、信敬自己,就要做一個寬厚、謙遜、正直、善良的人,承擔造福大眾的事,而不是通過反擊、斗爭。世間的手段只能換來一時的、表面的“恭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第3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沒有業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無事,業障來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礙重重。
【第36句】:【禪心佛語】寧靜看似平淡,卻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飯雖然滋味一般,卻可以保證身體的營養和能量,不讓人挨餓。
【第37句】:能解讀你內心悲喜的是懂你的人;能把心事向你傾訴的是你懂的人。人只在最信賴的人面前,才可以徹底沒有防線。若悲傷有人分擔,又何嘗不是一種慰藉;若孤單有人陪伴,又何時何處不是心安。
【第38句】:【禪語人生】珍惜生活,珍愛生命。快樂使人精神振奮,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精力充沛。早晨起床,吃一片“滿足”藥;晚上睡覺,吃一片“感恩”藥,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第39句】:漫步人生,我們難免會經歷風吹雨打,心中多少會留下一些痛苦的回憶。我們要總結昨天的失誤,但不能對過去的失誤和不愉快耿耿于懷。傷感也罷,悔恨也罷,都已經成為不能改變的過去。
【第40句】:【禪心佛語】事情所表現的具體性后果,都是由某種看不到的力量所產生的。在我們聽到槍聲以前,子彈早已發射出去了。決定性的事情,乃完成于思想之中。
【第41句】:【凈化心靈禪語】學誠法師:人生是有很多時候不遂人意,但這些都是會過去的,不要黏在上面而解脫不得。看得開并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站在更高的一層境界上思考人生,讓自己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尊嚴和價值。
【第42句】:【禪語人生】文吉見長老不能對,便以路遠天寒之由,勸其不必強拜。而長老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報親恩,不問年月遠近也。”文吉感動,為長老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跡而行。
【第43句】:【禪心佛語】你要時時把自己想象作懷有才干,待人誠懇,有益于社會的一個有用的人。你有了這種想法后,會時時刻刻的改變你自己,使你的人格漸漸變成這種典型。你必需知道,一個人的思維力,能形成一股極大的力量。
【第44句】:【佛心禪語】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第45句】:【禪心佛語】寬性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隨高隨下隨緣過,或長或短莫埋怨,自有自無休嘆息,家貧家富因果顯。萬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閑一日仙。
【第46句】:【名人佛學經典文案】每一件善行,都是引人至天堂的一級臺階好心沒人知道怎么辦?佛日:一切眾生,以身善行,口意善行,便得快樂。——《起世經·諸龍金翅鳥品第五》
【第47句】:別為了那些不屬于你的觀眾,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別人怎么看你,其實和你毫無關系,也不重要。你要怎么活,也和別人毫無關系,任何人也無權干涉。活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路在腳下。
【第48句】:【禪心佛語】蟬是一個苦心孤詣的布道者。它居住在樹的高處,林的深處,看得到月缺月圓,感受得到風來雨去。
【第49句】: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遇到逆境,才能放得下,且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第50句】:【禪語人生】無論外在的世界賦予你多少壓力,只要認識到它們的真相都是無常的,并以接受無常這樣一種心態,那么就能坦然面對。
【第51句】:性愚習癡,殺盜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愛也;習善行仁,覺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攝心,信道以篤,守禮以謙,孝順至誠,此人處世,自愛者也。《中本起經》
【第52句】:【佛心禪語】做事可能成就我執,也可能成就無我。為了滿足自我的重要感、優越感、主宰欲,在做事過程中必然成就我執;如果純粹為了利他,給他人帶去利益和安樂,在做事過程中就能成就無我。
【第53句】: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人生有七苦,眾生流落在人間,就是為了將諸苦嘗盡,去換來一味甘甜。
【第54句】:僧問:“如何出得三界去?”師曰:“汝在里許,得多少時也?”日:“如何出離?”師日:“青山不礙白云飛。”——《紫玉道通禪師》
【第55句】:對于長久地維系一段親密關系而言,好的性情比好的外貌重要,反思自我比洞悉對方重要,修養品德比掌握技巧重要。而對于獲得更多的人生的滿足感而言,成就一個自強獨立的自我比成功地維系一段親密的兩性關系更重要。
【第56句】:【佛心禪語】茶說:“我只是一杯水,你看到的是你的人生。”品茶是因為愛茶,只有愛茶,才能從中品出意猶未盡的味道,才能品出她澀中的醇,淡中的香。不懂茶的人,喝出它的苦澀,懂茶的人,才能喝出它的清香,沁人心脾。
【第57句】:“上帝等待著人在智慧中重新獲得童年。”——泰戈爾。哲人無憂,智者常樂,幸福從覺悟開始,覺悟之路就是幸福之路,返于淳樸歸于本真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58句】:【禪心佛語】實現偉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要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要從認識自己,改善自己,完善自己開始,真實誠實的面對自己,正視自己,此為天真。
【第59句】:總一切法:謂色、非色。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壞,可裂可打,生增長故。以是義故,知色非我。非色之法亦復非我,何以故?因緣生故。《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圣行品
【第60句】:【禪心佛語】生與死,此岸與彼岸,短暫與永恒,絕望與希望,有限與無限,都是永恒的矛盾,永恒的命題,科學永遠解不開如此終極的方程式,我們需要一個靈魂安放的地方,需要令心靈寧靜明澈的家園。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運用禪。
【第61句】:禪門的人生觀,就是這樣,你要提得起,有時候你也要放得下。當提起的時候提起,當放下的時候放下。可是如果沒有禪慧的人生,當提起的時候不提起,當放下的時候不放下;當放下的時候反而提起,當提起的時候反而放下。
【第62句】:【禪心佛語】上蒼不會給你快樂、也不會給你痛苦,它只會給你真實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卻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跡。
【第63句】:【禪語人生】在此,“解打鼓”的“解”不是理解的“解”,而是情態動詞“會”之意。禾山和尚不愧是一位聽到擊鼓之聲而悟道的高人。
【第64句】:【禪心佛語】買股票會虧或遲遲不漲,不要抱怨機構或種種不公平,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業障,沒有福報。否則應該買什么漲什么。
【第65句】:【禪心佛語】沒有利益的戰斗我絕不參與,沒有任何好處的朋友我絕不結交,只要對生存有利,哪怕是敵人,也可以成為暫時的朋友。
【第66句】: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者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四
【第67句】:【禪語人生】心理提示:人生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感恩;第二件事,就是結緣。人生要邁兩道坎:情與錢。
【第68句】:【佛家禪語】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正確的彎,那些走正確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69句】:【禪心佛語】出家人在社會當中的作用如同燈塔,即為人類社會的楷模。善知識是集三寶功德于一身,佛法的精華用善知識的口傳到我們心里,拉近了我們與十萬億國土到咫尺之間距離,是對我們最有恩的人,善知識代表十方一切諸佛。
【第70句】:【一日禪文案】每個人都有一個福袋,你往里裝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每個人都有一面鏡子,你對它做什么表情,它就會回報你什么表情。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他人是己心的一個表情,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第71句】:【佛心禪語】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我們必經的路程,花季的爛漫,雨季的憂傷,腳下路過的每一道風景,身邊經歷過的每一個人,哪怕就此刻一秒,腳踏實地的經歷,足夠讓我們的生命自成一種景致。
【第72句】:【不知道是否有這樣的經歷】照鏡子時間長了,會發現鏡子里的自己很陌生;②長時間盯著一個常用字看,會發現仿佛不認識這個字了。
【第73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螞蟻都是罪過,何況一只逃命的小鹿?與“愛惜飛蛾纏紗燈”的佛家相比,我們多給小動物們一些關愛,其實也就是多給人間增添一份關愛。
【第74句】:【禪心佛語】苦集滅道無所有,十二因緣無所有,六度無所有,佛的四無所畏無所有,佛的十力無所有,佛的十八不共法無所有。
【第75句】:【禪心佛語】人的自尊又是不可蹂躪的,草芥可以長在石板之下,而希望萌生在向著晴空的努力之中。這樣的生長,不一定有什么功利。但惟其沒有功利,卻成就了頑強。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沒有什么勢力可以封殺。
【第76句】:【禪語人生】在寧靜中儲蓄;在遺忘中灑脫;在閱歷中成長;在歷練中堅強;在給予中快樂;在簡單中幸福;在錯過中珍惜;在經歷中懂得。
【第77句】: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的今生的擦肩而過。今生相逢便是緣分,何苦去怨恨,何苦去仇視。每個人的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我們應好好珍惜。
【第78句】:【禪心佛語】禪修的對象(也即過程)是什么?是疼痛、是昏沉、是散亂、是欲望、是無明,禪修的結果是什么?是深沉的喜悅、是深沉的寧靜、是深沉的柔順、是深沉的智慧。
【第79句】:【佛心禪語】《經集》的世界觀相當明確:由于行為,世界才存在;由于行為,人類才存在;痛苦產生于生存因素,進而長久輪回,其實,諸色不存在,愛欲是名想,無知蔽世界。圣與俗相反,將滅寂身體的存在看做快樂。
【第80句】:心明才能眼亮。如果方向搞錯,甚至犯了南轅北轍的錯誤,就會勞而無功。不論干什么,都要開動腦筋抓住關鍵,掌握正確的方法,僅僅不怕苦、不怕累是不夠的。
【第81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大煩惱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維摩經》
【第82句】:【禪心佛語】從全國各地陸續曝光的內情來看,地方政府與旅游部門才是寺院門票問題的真正推手,寺院在其中往往是受害者或被操控者。佛教為門票經濟“背黑鍋”久矣。
【第83句】:佛陀制戒與開示之理法,不離四諦六度;普及三根,教導眾生透徹真理,堅定信念,消除煩惱而得自在。所以我們要皈依法,以廣大心體會佛法智慧之教育,成就長存不滅的法身慧命。
【第84句】:【禪言禪語】世界這么大,能遇見的就是緣分。讓一個人住進另一個人的心里,是何等幸福的事?微笑在執手間溫柔,想念在寂靜中歡喜,無論走過多少經年滄桑,心中都會存有一份感動,感動于上天的恩賜,讓心靈相識、相知。
【第85句】:【佛家經典禪語靜心】簡單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擁有的。它尊崇樸素、理智、從容、克制、淡定和謙卑。它是上天賦予地球每一個生命的能力,但卻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真正地把握住它。
【第86句】:我們應以最純凈的心與最透徹的愛念,為人群服務,抱持不求回報的精神,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發揮良知良能,啟發更多人同行于菩薩道上。
【第87句】:【禪心佛語】所以,追求覺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其他的統統是小事、多事。一切活動都當圍繞“覺悟”這個主題。
【第88句】:有一位心結重重的人,心念只在想著別人辜負了他,他付出友誼金錢來幫助別人,卻遭到被倒錢(借錢不還。——編者注)的命運,心中充滿了埋怨與嗔恨,所以想要到法院去控告對方。
【第89句】:【禪心佛語】當心靜下來時你會發現、每一個念頭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皆是心的起用,當下起、當下用、當下空。不住往事業自消,善惡皆莫住、有住就有果。
【第90句】:總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國人,本來屬于自己的東西不知道珍惜,結果一點一點地丟掉,丟到現在已經口袋空空;本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卻偏要去學,結果越學越不像,既沒有成為別人,又失去了自我。
【第91句】:【佛心禪語】有的時候,我們以為的無路可走,其實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開端。沒能力看穿全局的我們會心慌,會焦慮、不知所措。然而,只要我們再撐一下,我們自然就能見識到更寬廣的世界。——《我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第92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有一種永不凋謝的花朵,那就是微笑。它是個寶,它不分四季,不論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會開放。越是高潔的心靈,微笑之花開得越是美麗。因為,永遠微笑的人總是快樂的,永遠微笑的人面孔是年輕的。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第一要務,就在于發展自己的能力,貯藏自己的精力,維護自己的健康,使自己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能使出全力。
【第94句】: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你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要學會低調,越努力越幸運。當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后盾,人生會變得底氣十足!
【第95句】:【佛心禪語】背不動的,要放下;傷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過的,要撫平。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踐了自己,辜負了歲月。
【第96句】:【禪語人生】聞到了佛法但沒有讓佛法深入自己的骨髓,并沒有進行大換血是解脫不了的,只要付出了努力、一定會功德圓滿、如愿以償。若不努力踐行佛法、既使佛陀在我們身邊也無法開悟啊。
【第97句】:快樂是對等的,找出你心里真正能讓你為之喜悅的事情。它并不貴,不管是一本書,一行文字,一頓美食,一曲音樂,一花一草更甚至只是簡單到一米陽光。陪陪家人,把自己每天都收拾得體。樂趣都存于常人當中。
【第98句】:【禪心佛語】慧緣上師說: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愛,首先要學會尊愛別人。盡管你覺得自己并不是重要人物,但只要你能尊愛別人,你肯為別人著想,自然會有人覺得你很重要,別人就會為尊愛你、與你合作,和你為友。
【第99句】:【幸福基地】佛家云:如果真心幫助,不挾帶任何雜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將來沒有回報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對受施人存任何輕視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上一篇:佛語人生金句-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