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600字
一個人的發展是由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的,如果把這個觀點擴大,擴大到全中國,那么就是每個走向復興的民族,都離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礪奮進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撐。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他的精神可以永垂不朽。
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的信仰、希望、力量源泉,它將引導著我們向更光輝的未來行進。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在人的心靈里搞建設”,久久為功,馳而不息。
黨的十八大報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是黨的一大理論創新和理論貢獻。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精神旗幟昂然樹起。
“三個倡導”的提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積極思考,在理解上出現了不同視角,在詮釋上出現了不同表述。
我閱讀了施芝鴻先生的理解了解到:“三個倡導是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而進行的。
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毛澤東一再強調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這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表述,也體現了同樣的思想方法。
在這個基礎上,有利于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一表述讓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也為我們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位普通的公民,要努力踐行和自覺要求這一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愛國,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準則和基本要求。
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孔子云:人無信不立。
要求公民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信待人。
友善,要求公民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愛國,是一位公民的基本素養和基本要求。
國家是一個人存在的基礎,作為這個國家的公民就要忠于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國家。
古有屈原為國投江,今有為國土抵制日貨。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做到不污蔑國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添瓦就是極好的。
敬業,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貢獻,彰顯能力,有所作為,體現個人的存在和社會價值。
我們作為國家機器的一個個零件,要充分發揮我們每個人的價值,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生好好學習,工人好好工作,農民好好耕種……一個不敬業或無業的游民,是十分可怕的,無所事事,沒有靈魂,就失去存在價值和意義。
誠信,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
誠實守信,是為人、做人的本分。
像是油條哥劉洪安的誠信事跡就被廣為傳頌,就是因為他的誠信,讓我們再次意識到了食品原來也可以是安全的。
汪口村世世代代為信守保衛向山山林的組訓,也曾付出過血的代價,最終成為了誠信村。
而作為一個大學生,在待人接物上一定要體現誠信,誠信謙和,本色待人。
友善,說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持有的一種本質態度和心理素養。
“三字經”自古至今,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之說,教導人們,與人相處共事,必須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也即人們常講的“害人之心不可有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適應當今我國發展趨勢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
對于中國的發展道路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康莊大道,也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使中國變得更加美好,使中國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成為當今的大同社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感悟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個體的前進目的、奮斗源泉。
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大學生義不容辭的使命。
----題記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世界是屬于你們的。
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
可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50多年,毛主席的話依然回蕩在我們的耳邊,激勵我們每一個青年人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沒有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沒有了方向的支撐,國家怎么才能進步呢
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不強。
信念是一種精神,它能在逆境中給人希望,在困難中給人力量,它能讓人超越自我,更能讓國家繁榮富強;信仰是一種指引,它能在黑暗中給人光明,在迷茫中給人方向,它能讓人昂首闊步,更能讓國家開拓前行;信仰是一種鞭策,它能在失敗時給人信心,在痛苦時給人鼓勵,它能讓人不屈不撓,更能讓國家頑強屹立。
正是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信念。
作為尚未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如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于社會中,如何去影響別人,這些無疑都是我們應該積極面對的問題,要實現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領會內涵及精神實質。
理論是行動的指引,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沒有理論指導的行動,無疑是在白費力氣,所以要在自己的學習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無法實現的,我們必須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加深自我的理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內化為自覺的行動,這樣才能為我們的實踐提供正確的方向。
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學好科學知識。
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
知識即美德,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大學生要“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勇于實踐,盡自己最大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除此之外,還應該“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盡自己最大努力去關心學習上相對偏弱的同學,共同進步。
同時不應該死學習,也應該積極關注國家大事、關愛人民生活,學會社會擔當。
從身邊點滴做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實踐中。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應該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只有用實踐來檢驗的核心價值觀,才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才會體現它真正的價值。
作為大學生,在生活中實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為指導, 做到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做到勤儉節約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不因事微而不為,不因利小而棄之,節約每滴油、每升水、每度電、每分錢、每張紙,滴水亦成河,如果大家都這樣做,那么也就不會有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污染了。
大學生是社會的引領者,民族的開拓者,更是祖國美好的未來。
我們具有青春活力,我們引領社會風氣,我們具有無限的創造力,我們促進時代快速的發展,因此,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祖國的未來再鑄輝煌,讓我們在祖國的建設中努力拼搏,在社會的發展中堅韌開拓,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我們最值得驕傲的青春。
體現核心價值觀的人或事感想800字
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三個層次精辟的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即是: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當代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我們作為學生,毫無疑問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我們學校,我們同學身邊其實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們有省、市、學校級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學期最高成就獎、學生領袖獎、學業優異獎、公民責任獎、追求超越獎、文明班級、學科競賽獲獎者、學校成績優秀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紀、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同學等等這些,就是我們學校的正能量,這些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
我們要在我們的學校大量凝聚這些正能量、傳遞這些正能量。
讓我們的學校充滿“正能量”還要預防種種“負能量”引發的破壞力量。
反思我們同學中有沒有“負能量”存在呢?我認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
比如說:曠課遲到、無心向學;損壞公物、亂丟亂仍;不聽教育、不思進取;打架斗毆、惹是生非;唯我獨尊、不敬師長;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紀、不規范的行為今天我把它統稱為“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如果在我們學校大量存在,必然會影響學校的穩定和發展,必然會危及同學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堅決抵制、擯棄,我們決不能讓這些“負能量”在我們的學校有生長的土壤。
一個國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一個社會層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個學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穩定、發展、積極、向上;一個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變得自信、積極、樂觀、向上。
同學們,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傳遞“正能量”的使者,讓我們的學校充滿著正能量。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字或多個字眼,寫一篇感想,弘揚社會主
【第1句】: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人生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
為此,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我們應該拋開一切煩惱,扎扎實實干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件事情,用坦誠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笑對人生。
這是我讀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的切實感受! “應該笑著去面對人生,不管一切如何。
”這是名人伏契克說的一句話,它提醒著人們要笑對人生,快樂地生活。
確實,我們身邊有許多同學遇到困難時,不是去想著怎么解決,而是憂愁萬分,總是抱怨上天不公平,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太悲慘,總是抱怨……總之,許多美好的時光都浪費在了抱怨聲中,失去了其人生的意義,快樂也離他越來越遠。
為此我們應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因為快樂能促使人更有上進心,更有精力投身學習、工作之中。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一書中,有許多笑對人生的例子,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其實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人的生命原來是如此的絢麗多彩,生命的潛能是無止境的。
早些年,有一位老人患上了致命的絕癥——肺癌。
當老人得知自己命不久已時,不但沒有在病魔前退縮,反而更勇敢、更樂觀地活下去。
他立下遺囑,騎著自行車外出四處游玩。
僅僅幾個月,他游遍了很多早就想去卻一直沒有時間去的地方,游覽了許多名勝古跡,認識了許多朋友,一路上,許多好心人幫助過他,他也幫助過許多不幸的人,甚至開導過幾個像他一樣患絕癥的人。
可能因為老人心境特別開朗,他竟奇跡般地繼續活下去,病魔也似乎被他的樂觀嚇呆了,也退縮了。
你說,快樂對人的生命起的作用有多大啊?老人不是用行動證明了一個被病魔纏身的人,只要他愿意用樂觀與病魔作斗爭,快樂地面對自己,面對不幸,面對人生,那他肯定是個常勝將軍。
旭日東升,對于每一個人都是新一天的開始,讓我們用整個胸襟去迎接太陽或風雨,與快樂做伴,走好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步。
同友們!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去過每一天,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自己的航向由自己把握,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光陰,在人生的旅程當中快快樂樂,相信生命中會因有你的微笑而變得更加精彩!
【第2句】:一個國家要有正氣,一個民族要有骨氣,一個人要有理想和志氣。
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無論是為鞏固帝王對國家的統治,還是為發展經濟、或為抵御外侮,都需要樹立一種全國認同的“核心價值觀”,以凝聚人心,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橫看世界各國、各民族,善良的也好,富有侵略性的也罷,無不具有各自的“核心價值觀”,并靠這些價值觀,深深影響著民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引領著社會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歷史上,儒家崇尚的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核心價值觀,成為長期維系中國社會的精神紐帶,并延續傳承了幾千年。
在當代中國,我們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自然也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吸取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的、突出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地位的新價值觀。
它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是一種偉大的理想、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我們統一意志、步調一致,所向披靡,取得一系列勝利。
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為了民族尊嚴、為使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多少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面對死亡,毫無懼色。
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江竹筠、楊靖宇、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光輝形象,永垂史冊! 最為感人的是在香港回歸問題上,鄧小平爺爺面對素有“鐵娘子”之稱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強硬姿態,寸步不讓,毫不含糊地指出“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義正詞嚴地表態,有禮有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全力維護民族尊嚴和獨立、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使香港順利回歸。
老一輩革命家的愛國情懷,令人肅然起敬。
…… 因為有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全國各族人民,在各條戰線上,精神煥發,創造了無數光輝業績。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核心價值觀,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幟、力量源泉,高舉著這面大旗,我們將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求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學習感想
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學習體會 胡主席強調,必須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軍,扎實抓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大力倡導和培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要牢牢把握軍人政治導向的時代內涵,堅貞不移地忠誠于黨。
任何軍隊都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所以任何軍隊的軍人價值觀,都是為了軍隊有效執行歷史賦予它的政治任務而確立的。
因此,從古至今各個民族、各個階級的軍隊,無論是否明確規定軍人價值觀及其政治內涵,其軍人價值觀的政治屬性是客觀存在的。
從先秦時期的“尊主安國”、“保人利主”,至封建社會的“忠君報國”,再到孫中山的“捍族衛民”、“忠愛民國”等,其政治內涵無不是隨著歷史發展的變遷而改變。
與中國傳統武德文化不同的是,當代西方軍人核心價值觀在話語表述上往往竭力回避和模糊它的政治內涵,這種表面上所謂的“遠離政治”、“非黨化”,實際上本身就是政治,是作為整個階級的資產階級政黨“黨化”的使然。
我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鮮明地把忠誠于黨放在首位,賦予了中華傳統武德新的時代內涵,這就是要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尤其在西方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進行價值觀滲透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更要努力錘煉堅定不移忠誠于黨的品格,這是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第一要義。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時代內涵,真心實意地熱愛人民。
以人為本是中華傳統武德文化的核心內涵,是歷代兵家所崇尚的最高價值理想。
《孫子兵法·地形篇》中說,“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國之寶也”;《孫臏兵法·月戰》開篇即說“間于天地之間,莫貴于人”。
武德文化的以人為本有其豐富的內涵,既包含對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也包含對軍人“勵氣”、“貴德”、“尚和”、“精武”等軍人素質方面的要求。
愛民是以人為本的精髓。
中華傳統武德文化不僅重視“民”的價值,而且更重視將愛民的價值追求付諸于軍人價值實現的武德實踐之中。
但是,古代武德文化更多的是把愛民作為一種價值實現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滿足治軍安民、攻取戰勝的需要,因而還不能把“愛民”徹底灌注于武德行為之中。
我軍是人民的軍隊,在繼承中華傳統武德文化的基礎上,賦予了以人為本新的時代內涵,確立了以熱愛人民為核心的軍人價值觀,開辟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以“服務人民”為優良傳統的先進武德文化的新境界。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要牢牢把握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矢志不渝地報效國家。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忠于自己的國家、民族,是任何階級的軍隊都共同信守的最基本的價值準則。
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同朝代、不同性質的國家形態,但是就普遍意義而言,為捍衛祖國、民族利益而捐軀獻身的軍人,總是被歷史所謳歌,為人民所懷念,為后人所垂范。
我軍是在“救中國”的民族吶喊中誕生和發展的。
無數革命軍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拯救中華民族的人生征程,前赴后繼,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鮮血和生命,譜寫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的壯麗詩篇。
把報效國家規定為革命軍人的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是中華傳統武德文化和我軍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必然產物。
對于當代革命軍人來說,就是要在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基點上,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堅決維護不斷拓展的國家利益,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要牢牢把握軍人價值實現的途徑,義無反顧地獻身使命。
價值目標和價值實現的途徑,是價值觀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堅持價值目標和實現途徑的有機統一,才能有效地實現軍人的價值。
中華傳統武德文化揭示,“精忠報國”、“捍族衛民”主要解決的是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問題,是價值目標;“和軍制勝”、“矢忠必勇”等,主要解決的是怎樣當兵、當什么樣的兵,怎樣打仗、打什么樣的仗的問題,是價值實現的途徑。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不僅要牢牢把握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的價值目標,而且要明確價值實現的有效途徑,并努力付諸實踐。
獻身使命就是當代革命軍人價值實現的基本途徑。
軍人使命是厚重的歷史責任,是一定歷史時期、歷史階段軍人價值目標的具體化和集中體現,是軍人偉大而神圣的價值擔當。
從一定意義上說,中華傳統武德文化就是一部傳承使命文化、激發強烈使命感的教科書。
“馬革裹尸還”的獻身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氣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價值擔當,“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的憂患意識,以及無數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中國軍魂,無不是一部部獻身使命的武德篇章。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要牢牢把握軍人價值評價的標準,科學自覺地崇尚榮譽。
榮譽是道德的最高獎賞,也是價值的最好證書。
對于榮譽的追求是社會文明進步、個體人格完善的重要動力。
高尚的人們往往視榮譽為生命。
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武德文化傳統的國度里,榮譽在軍旅人生中有其特殊的價值魅力。
“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都告訴世人,軍人的榮譽重于生命。
榮譽對軍人有強烈的召喚力和吸引力。
中國古代武德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視“明恥教戰”,就在于激發軍人崇尚榮譽,揚榮抑恥,奮發進取,創建功勛,已成軍旅人生之不朽,價值之升華。
武德榮辱千古事,軍中將士應先知。
我們是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既要牢牢地把握好軍人價值評價的標準,更要自覺地傳承和發揚中國歷代軍人珍視榮譽的優秀傳統,樹立科學的榮辱觀,崇尚榮譽、珍惜榮譽、創造榮譽,爭創一流、建功立業。
加上具體事例,身邊或自身的最好。
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300字
你想知道什么啊
上一篇:和朋友認識二十年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