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保ǜ拭C·臨澤)
【第2句】:水灣里照影子——到過來
【第3句】:【 上一個新臺階】有了提高,有了進步。電視新聞:“這條 遠洋漁輪的制造,標志著我國造船技術越上了一個新臺 階?!?/p>
【第4句】:老母豬上講臺——大嘴說客
【第5句】:【知道瘋駱駝的性子,在草地上就不穿紅襖】(諺)瘋駱駝見了紅色就發狂,知道這一點,就不要在草地上穿紅衣服惹事。指知道事態發展后的厲害,就應謹慎行事,以防事故。
【第6句】:閻王給小鬼拜年——弄顛倒了;顛倒著做
【第7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8句】:【土相扶為墻,人相扶為王】(諺)扶:扶持。就像土與土相扶持才能壘起高墻,人得到人的扶持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成就大事。指要成大事,離不得眾人的協助。 也作“土幫土成墻,人幫人成王”。
【第9句】:班上轉來一個長得很丑的同學,我們在背地里都笑話他,可期中考試時,他的成績卻名列前茅。想起老師常說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一個個都不好意思起來。(甘肅·寧縣)
【第10句】:【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諺)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只有親如父子兄弟的人,才會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第11句】:【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馬蹄刀: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東西用具。本指用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會漏掉,轉以形容人極其吝嗇,舍不得拿出錢來。也形容人言行嚴密周到,毫無漏洞。 也作“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第12句】:【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慣)自以為平安無事,卻遭受了意外災禍。 也作關著門兒家里坐,禍從天上來。 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13句】:郵包上吊笤帚——威信掃地
【第14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諺)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適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貪圖安逸享樂,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15句】:【豆腐掉到灰窩里——吹不得,打不得】(歇)形容事情難辦,輕不得,重不得。 也作豆腐掉在灰窩——吹撣不得。 豆腐掉進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第16句】:【叫化子要黃連——自討苦吃】(歇)黃連:一種味極苦的中藥。指自己找罪受。常含譏諷意味。
【第17句】:【撐硬船兒】(慣)形容人態度生硬,架子大。
【第18句】:秀才不打架不動手——講禮(理)
【第19句】:【立得正,不怕影兒歪】(諺)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為正,作風好,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惡意誹謗。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兒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第20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飯時還沒動手洗。媽媽批評說:“你是半夜說起五更走,天亮還在大門口,光說不做呀!”(山東·青島)
【第21句】:【牽牛要牽牛鼻子】釋義:做事要抓住關鍵。例句:“牽牛要牽牛鼻子,……先從他李春山頭上戳開!”
【第22句】:麻雀和老鷹斗嘴——拿性命開玩笑
【第23句】:【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慣)當:抵擋,阻擋。一人抵擋十人,十人抵擋百人。形容軍隊士氣大振,士兵奮勇拼殺。
【第24句】:【 繞過西壁碰南墻】躲避不開?!吨袊率蠹易濉罚骸八麤] 料到他改的賓館化名之一,恰恰是那個旅游盛地一家較有 規模的涉外賓館的真實名稱。真可謂繞過西壁碰南墻?!?/p>
【第25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
【第26句】:【黃連樹下長大的】釋義:比喻在困苦環境中長大的。例句:咱是從黃連樹下長大,在苦頭里活出來,還不死心塌地打日本鬧革命,給咱窮人長點志氣,你們說呢?
【第27句】:冬天的樹枝一一冷冰冰,硬邦邦
【第28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釋義:當了家或做了領導,才體會到東西的可貴,才知道生活的艱難。例句:她自幼生長深閨,足不出戶,與人無爭,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也不為衣食住行分心勞神……
【第29句】:【不打不相識】這個俗語的意思是雙方不打一場不會相識,轉而發展成不僅相識,而且相好,“打”倒成了相識的機遇,壞事變好事。它源自明代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宋江因犯案發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結識他的戴宗。于是兩人一起進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又遇到李逵。吃喝間,宋江嫌魚湯不新鮮,叫酒保做幾碗新鮮的魚湯。正好酒館里沒有了新鮮魚,李逵便去江邊的漁船上討魚。打漁的伙計不想給,李逵大怒,與幾個漁人打了起來。正在這時,綽號“浪里白條”的漁主人張順來了,張順水性極好,將李逵按在水里,嗆得他暈頭轉向,不是對手。這時戴宗跑來,對張順喊道:“足下先救了我這位兄弟,快上來見見宋江!”張順急忙將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邊,向宋江施禮。戴宗向張順介紹}兌:“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張順道:“?。≡瓉硎抢畲蟾纾皇切≡嘧R!”李逵生氣地說:“你嗆得我好苦呀!”張順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戴宗說:“你們兩個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說:不打不成相識?!?/p>
【第30句】:【一棒打著兩個人】(慣)比喻一句話傷了兩個人。
【第31句】:【 一窩狐貍不嫌騷】一伙人臭味相投,混在一起。成語:臭 味相投。趙樹理《賣煙葉》:“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父子們好 像不能共事,其實是一窩狐貍不嫌騷,只要利害一致了,互 相體諒著一點,還是可以合作的?!?/p>
【第32句】:【好飯不怕晚】要善于等待。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 “好孩子,別著急,好飯不怕晚。你瞧著,媽給你做個好看 的。”
【第33句】:生活在人民之中,仿佛睡在幸福的搖籃里。
【第34句】:【廟門口的獅子——是石】(歇)石:諧“實”。指事情屬實。
【第35句】:【官憑文書私憑約】(諺)文書:公文。約:契約。官府辦事憑的是公文,私下交易憑的是契約。泛指凡事憑的是證據。 也作官憑印信,私憑票約。 官憑文引,私憑要約。文引:文書。要約:契約。 官憑印璽,私憑文約。
【第36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37句】:【牛鼻子穿環——讓人家牽著走】(歇)指自己沒主見,完全聽從別人。也指受制于人,只能任人擺布。 也作“牛穿鼻子——任人牽”。
【第38句】:【臉皮比城墻厚】不知羞恥。成語:厚顏無恥。杜鵬程《年 輕的朋友》:“你是誰的女婿呀?臉比城墻還厚哩?!?/p>
【第39句】:【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釋義:說明親身經歷過才有體會。例句:這六十一戶一成立起家屬小組,樣樣事都走在前頭。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們受過大苦,翻過身來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兒。
【第40句】:【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慣)形容心不齊,步調不一致。
【第41句】:頭穿襪子腳戴帽——切顛倒
【第42句】:【抱成一團】(慣)指緊密團結在一起。
【第43句】:【好馬比君子】(諺)比:比得上。 指好的馬性情溫馴,通人性。
【第44句】:【戴著烏紗彈棉花——有弓之臣】(歇)弓:舊法彈棉花用的弓形工具,諧“功”。譏諷人自以為有功。
【第45句】:長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第46句】:【水不到渠不成】釋義:比喻條件還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例句:她既然把話吞回去,一定是有難言之隱,而且一定是思想斗爭尚不成熟,勉強叫她說,不一定能說出真情來。水不到渠不成啊!
【第47句】:【有錢的藥擋,沒錢的命抗】(諺)指舊時有錢人生了病,問醫服藥是用錢來抗病的;窮苦人生了病,沒錢請醫治療,是用命來硬撐的。
【第48句】:【好人里頭挑出來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說:揀。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你高沖還是個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來的吧!”
【第49句】:枯坐損身,運動長勁。
【第50句】:【針無兩頭利】(諺)針不能兩頭都是有鋒芒的。比喻同時把兩件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也作“針沒兩頭快”。
【第51句】:【三十年的寡婦——好守】(歇)守:守寡,諧“手”。指好手。常用來贊嘆人手段高強。
【第52句】:蒼蠅采花——裝蜂(瘋)子
【第53句】:【人憑志氣虎憑威】人有志氣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秦牧《憤怒的海》:“現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說這些泄 氣的話,有什么好處?人憑志氣虎憑威。人一沒志氣,就什 么也不用談了?!?/p>
【第54句】:眼睛上出芽子——不是好苗頭
【第55句】:【貨好還得會吆喝】(諺)吆喝:高聲叫賣。指再好的貨物,也得大力推介。
【第56句】:【硬著頭皮】(慣)比喻迫不得已,勉強去做某事。
【第57句】:【按定坐盤星】(慣)坐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是秤砣和秤盤呈平衡狀態時秤砣的懸點。比喻拿定主意。
【第58句】:【無故殷勤,必有一想】(諺)指平白無故向人獻殷勤討好的人,必定是另有圖謀與打算的。
【第59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詞語的意思是說成敗乃由一人為之。此語典出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因為屢屢獻策,都未被采納,于是就棄楚歸漢,在劉邦那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后來韓信遇到了蕭何,蕭何聽韓信談兵頭頭是道,極為贊賞,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奇才。蕭何就向漢王劉邦推薦,初不被用。韓信就趁機逃跑了。蕭何聽說后,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并向劉邦極力推薦,才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他輔佐劉邦打敗了項羽,被劉邦封為齊王、楚王,此乃“成也蕭何”。后來因為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把他降為淮陰侯。這還不算,漢高祖十一年,陳稀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前往討伐。這時有人密告韓信與陳稀通謀,如韓、陳里應外合,漢朝江山將不保。在這緊急關頭,相國蕭何為呂后獻計,假稱陳稀已被擊敗,由蕭何出面召韓信入宮慶賀。韓信不知是計,信以為真,進入未央宮后,呂后下令將韓信捆綁起來,不經審問,就處以死刑。此乃“敗也蕭何”。后來人們哀嘆韓信之死,就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加以總結,用來比喻事情的成敗都歸于同一個人。
【第60句】:畫里的燒餅——不充饑
【第61句】:【拴不到一個槽上】弄不到一塊兒。申躍中《掛紅燈》:“光 抓了你大叔去,也算是他應分的事。誰叫他跟人家拴不到 一個槽上呢?”
【第62句】:背地里罵知縣——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63句】:我給爸爸讀課文聽,爸爸說:“看你怎么讀的,一個字一個字地亂蹦,像炒豆似的?!保ㄉ綎|·汶山)
【第64句】:【佛是金裝,人是衣裳】(諺)佛像是靠金粉來裝飾的,人是靠衣裳穿戴來裝扮的。指人的服飾對儀容關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裝,人要衣裳。 人靠衣裝,神靠金裝。
【第65句】:我和哥哥、弟弟去地里干活,一路上你追我打,到了地里幾個人卻噴起空來。媽媽說:“你們是走起路來一條龍,干起活來一窩蜂,坐在一塊亂嗡嗡?!备闪艘粫?,我們又蹭到地邊歇去了?!斑@幾個孩子,真是吃飯端盆子拿大碗,干活裝聾子溜地邊。”媽媽的話說得我們很難為情。(陜西·眉縣)
【第66句】:十盞明燈熄五盞——半明半暗
【第67句】:鄰居家忘了關水龍頭上班去了,結果他們家發了大水,我們家也遭了殃。哥哥氣憤地要去找他們算賬。奶奶說:“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常言說,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鄰。千金買屋,八百買鄰。為了一件意外的事傷了鄰居和氣,不值得?!保ê幽稀ぴS昌)
【第68句】:【 長痛不如短痛】處理為難事件,不如干脆,以免日后長期 痛苦。賈平凹《廢都》:“即使唐宛兒走了,莊之蝶保不準將 來還有個張宛兒、李宛兒的,與其這樣,長痛不如短痛,罷了 罷了?!?/p>
【第69句】:【 發一回水,澄一層泥】大水過后,沉淀的泥土可以肥田。 比喻經過事變,會增長見識。劉彥林《春風得意》:“發一回 水,澄一次泥.經一回事,長一次智。我相信大家都會認真 地去思考,并得出正確的結論?!?/p>
【第70句】:【到手的肥鵝又飛了】得而復失。類似的:到嘴的肥肉讓鷹 叼走了/到口的肥肉吐出來。劉云若《小揚州志》:“謝度芝 見到手的肥鵝又要飛去,怎肯坐失時機,就趕著,1道:大爺 回來,我同您說句話?!?/p>
【第71句】:【水米不打牙】(慣)指沒吃飯、沒喝水或沒飯吃。 也作水米不沾牙。 水米沒打牙。 水米沒沾牙。
【第72句】:眼睛長在耳朵邊上——有偏見
【第73句】:孫子用兵——以一當十
【第74句】:【好花插在牛屎上】見“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75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釋義:民間故事說狐貍會變成人,常常變成美女來迷人,但還帶著尾巴,偽裝由此而暴露。比喻露出破綻,暴露真相。“露”叉作“現”。例句:熊木祿心里暗暗罵了一聲:你小子狐貍尾巴到底露出來了!徐黑闖真會掐算啊,蘇完全按這條道跑呢。
【第76句】:【險中的船兒行得快】(諺)船行到風浪險惡的河段時,劃船人的精力更集中,行動更一致,船行得反而快。指艱難險阻能激勵人奮勇向前,去奪取勝利。
【第77句】:【多吃幾年咸鹽】歲數比較大一些,多些經歷。相關的:白 吃幾年米飯。劉紹棠《鷓鴣天》:“表弟,你哥哥雖然沒有你 的學問大,本領高,可是到底比你多吃幾年咸鹽;你還是聽 他的良言相勸,為人圓通一點兒,做事靈活一點兒?!?/p>
【第78句】:【腳打著腦勺子】(慣)腦勺子:后腦勺。形容跑得極快。也形容非常慌亂或非常忙。 也作腳踏著腦勺子走。 腳后跟打著腦勺子。 腳后跟打后腦勺。
【第79句】:【唐人街】在美、英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華人聚居的地方。僑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自稱或被人稱呼。這其中的來源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近年來史志工作者經過查閱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譜家乘找到了根據。現在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原內地遷徙到閩越地區的唐襄軍。而這些唐襄軍及其后裔稱自己為“唐人”。故此,這些海外華人稱自己為“唐人”,而且還把華僑聚居區稱為“唐人街”。二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歷史觀,認為“唐虞三代”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被人們稱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詩為證,毛澤東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詩句。歷史上最早的明君賢王堯帝,就稱之為“唐堯”。據史書記載,堯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稱“陶唐氏”,史稱“唐堯”。堯禪讓舜,舜禪讓禹,被傳為佳話,萬民稱頌。另有文字解釋:唐者蕩也,廣也,大也。《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首先至大之貌?!敝袊习傩障騺硐矚g太平,也認為自己的祖國是一個“蕩蕩然”廣博的國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國人,都喜歡把“唐人”意為“唐虞三代”傳下來的子孫。這含義,和“華人”、“炎黃子孫”的意義相同。三是,與唐朝有關。唐代的中國國勢強盛,名聲很大。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睹魇贰ふ媾D國傳》中說:“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座右銘“座右銘”指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銘是個什么樣子呢?
【第80句】:【用哈哈鏡照人】歪曲別人的形象,錯看了人。《北京日 報》(1984,11,25):“但是有少數同志用哈哈鏡照人,把萬元 戶看歪了?!?/p>
【第81句】:【賣石灰見不得賣面的】(諺)石灰和面粉都是白的。比喻同行之間往往會互相嫉妒。 也作“賣白面的見不得賣石灰的”。
【第82句】:去年夏天,兩戶人家在挨邊地上都種了西瓜。一戶靠科學種植,瓜大瓤紅,賣了一千多元錢;另一戶憑經驗種植,瓜歪瓤白,沒賣幾個錢。村民們感慨地說:“勤勞苦干不可少,但科學技術更是致富的寶啊!”(河南·太康)
【第83句】:【冬至長于歲】(諺)冬至:節氣名,標志著從這一日起,進入嚴寒時段。長(zhang):大。指按照民間習俗,冬至節比過大年還熱鬧。
【第84句】:【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釋義:淬火: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入冷卻劑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剛強更加剛強。例句:你別看日子不多,他長的出息可真不少!這條硬漢子,一進入革命隊伍的行列,真好似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
【第85句】:【牽瘸驢上窟窿橋】(慣)驢本來就瘸,走上有許多窟窿的橋,越發害怕不敢走。形容做事戰戰就就。
【第86句】:【瞌睡給了個枕頭】(慣)比喻正需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也作“正瞌睡,來了個枕頭”。
【第87句】:【撿得一根針,帶掉一斤鐵】(慣)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東西。
【第88句】:捉螞蚱喂老虎——難飽
【第89句】:燈草抵門——靠不??;不可靠
【第90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諺)冰凍到三尺厚,絕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著長時間的漸變過程,絕非偶然。
【第91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明;光明正大;年年如此;又圓又滿;圓圓滾滾
【第92句】:【人怕出名豬怕壯】(諺)豬肥壯了,就要上屠場被宰殺;人出了名,就會招來嫉妒,惹來麻煩甚至不測。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處處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豬怕肥。 人怕出名,樹怕冒尖。
【第93句】:【屎殼郎戴花——臭美】(歇)本指又臭又美,轉指人故作姿態顯示自己漂亮,惹人厭惡。常含譏諷意味。
【第94句】:老鼠吃貓飯——偷偷干
【第95句】:睡覺不蒙頭,活到九十九。
【第96句】:【此地無銀三百兩】(慣)民間故事說:有人把銀子埋在地下,怕人發現,就立了個牌子,上面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鄰居阿二看見牌子,挖走了銀子,又在牌子背面寫上“隔壁阿二不曾偷”。比喻拙劣的掩飾正好暴露了所要掩蓋的真相。 也作“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
【第97句】:腦門上抹黃連——苦到頭了
【第98句】:【 天上有,地下無】仙境中所有,人間所無,極言美妙。清 代《玉嬌梨》:“只說他這位小姐,名喚玉嬌,今年才十七歲,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無,就畫也畫不出的標致?!?/p>
【第99句】:【女大不由娘】(諺)指女兒長大了,自有主見,很多事就不聽母親的了。 也作女大不由娘作主。 女大不由母,兒大不由父。
上一篇:句句說到心坎上經典短文案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