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xié)調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帶班育人策略(合集三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策略
很多班主任都覺得自己的工作量太大,事物煩瑣,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等,導致很多工作問題無從下手,從而使班主任慢慢地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其實作為班主任在工作中只需要擺正心態(tài),細心觀察,注重方法,落到實處就能做得更好。
一、工作中?找快樂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有一句名言“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熱情,絕不能成為好教師。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是一種帶有嚴格要求的愛。”有些教育者常抱怨作為老師總感覺自己老得快。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有聽話的、有叛逆的、有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有愛和老師頂嘴的……如果你每天都是帶著一種抗拒的心理工作,就根本無法體會作為老師的快樂。
有人說,與成人一起感受的是對方虛偽及冷漠,和孩子一起可以被他們的純真和快樂感染。從孩子身上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這種快樂是什么都換不回來的。作為教師,應該是在得到物質回報時也能讓自己的精神愉悅,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中工作,才能讓工作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只有真正熱愛了教師這一份工作,才能被這種快樂所感染。記得有一次,我走在校園的路上,有幾個膽大又調皮的學生從背后蒙上我的雙眼,讓我猜猜他們是誰時,這種小“動作”能讓我感受來自學生的愛;還有當學生犯錯批評教育后,他轉身又親切地叫我“老師”時,這些小小的感動,也能成為我作為教師的快樂安慰劑。
二、讓說教?變行動
培根說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將說教變成行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的班主任在學校布置了任務后均會安排得井井有條,之后自己在辦公室里做自己的事。結果就是有很多學生會偷懶,影響活動的質量與速度。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一次活動,班主任都要親自參與,特別是打掃衛(wèi)生的任務,每到打掃衛(wèi)生時間需要班主任要提前到教室,帶領學生一起開始打掃,親自負責一個區(qū)域。這樣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就很快被調動起來,特別是平時有些“小懶惰”的學生,也干得非常起勁,打掃任務也能順利完成。這樣的做法不但拉近了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而且行動的效果遠遠大于說教。
三、以寬容?待學生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中強調:“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需要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做到以寬容對待學生才是快樂工作的一味良藥。例如,有一天早上,我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地板上有很多小紙屑,講臺上也還有前一天未清理的粉筆末。我非常生氣,一心想批評昨天值日的學生,剛想發(fā)脾氣又突然想到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于是我自己拿起了抹布開始擦拭,再把地板上的垃圾打掃干凈。看到我的這些舉動,學生們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值日生。從此以后,學生的值日工作都特別認真地完成。我到教室里巡視時,學生們都會自覺地檢查自己周圍的衛(wèi)生,如果發(fā)現(xiàn)有紙屑都會主動撿起,班里的衛(wèi)生情況也就越來越好。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所以在對待學生時,要多些寬容多些愛,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嚴肅,多一點微笑。只有學會了寬容與愛之后,在面對學生犯錯時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教育學生,讓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更融洽。
四、用幽默?解尷尬
德·恩格斯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優(yōu)越的表現(xiàn)。”小學教師都非常優(yōu)秀,他們不單教學效果顯著,而且還非常幽默風趣。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的或尷尬的事情,可以用幽默的語言或行為技巧去化解它。例如:有一次上課,我找不到黑板擦,正有些煩躁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目光都看到黑板的上方,還有一個調皮的男生露出了“壞壞”的笑,這時我完全可以用教具將黑板擦撮下來,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黑板上拍了一下,黑板擦就穩(wěn)穩(wěn)落到我的手中。借此機會說:“智慧,永遠高于身高,是不是?”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巧妙地擺脫某種不期而至的窘困與尷尬,還營造了一個歡樂的課堂氣氛。
五、低起點?嚴要求
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嬌氣、玻璃心,這與父母的過于重視、溺愛有關,不習慣被人約束、管理。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新學期前就根據(jù)低起點、嚴要求的思路去制定一份計劃,將“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在校一日規(guī)”及“班規(guī)”等進行整理、分類,分層分次,逐條要求學生去落實。例如:剛開學時,我要求每一位學生要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準時上學。兩個星期后再培養(yǎng)學生隨手整理好自己的課桌椅,這個習慣養(yǎng)成后再提出各種小規(guī)定,如每節(jié)課課前做好課前準備、上課積極舉手發(fā)言等。要求學生逐一遵守規(guī)章制度,比起一下子遵守十幾條規(guī)章制度,操作起來容易,也方便落實,嚴格要求學生也容易接受。通過學生一步一步的提升,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師是教育沃土上的掘寶人,只有在教育教學中經(jīng)歷了各種酸甜苦辣后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幸福。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去和孩子們同享成長的快樂。
第二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策略
有人說: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集體。為了讓班級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新,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也為了使新學期班級上能有更新的氣息,特制定班主任計劃如下:
一,常規(guī)教育方面
從熱鬧的假期踏入新學期,學生的心神松散,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再次適應學校緊張而又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guī)教育。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1,充分利用班會等時間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如:見師長熱情問好,上下樓梯學會禮讓。教給學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
2,充分發(fā)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比如:可以利用文明班的評比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教育。另外,還要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二,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
首先師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班紀,并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努力目標,又有約束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于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為主動的行為,有助于學生將文字內化為行為。我們班的宗旨是說到做到,言行一致。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松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松的氣氛。然而,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生既健體又受教育,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文明活動,寓教于樂。
3,路隊紀律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適應集體生活,要求學生做到不僅做到快,齊,靜,而且能夠進行自主管理。做到高高興興來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去。
三,衛(wèi)生方面
講究衛(wèi)生很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收拾好衛(wèi)生,既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個人衛(wèi)生:要求衣著整潔,常剪指甲,飯前便后洗手。
2,班級衛(wèi)生:每天兩次分派值日生清掃,讓大家互相監(jiān)督。對于主動,及時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同時進行愛護環(huán)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養(yǎng)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干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這學期我仍將培養(yǎng)做事認真有責任性的人,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齊心協(xié)力搞好工作,建立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班集體。
五,其他方面
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個體的發(fā)展,在各項活動中挖掘各種人才及學生的潛力,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在班級繼續(xù)開展各種活動。如:文明小標兵評選,小書法家,小發(fā)明家,小作家,數(shù)學小博士等各種評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讓每個孩子都敢于面對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鍛煉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還給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這學期,我將會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對班級本學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加以改進。若有不足之處,發(fā)現(xiàn)后會及時糾正。
第三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策略
班級,是兒童邁出家庭進入的第一個社會組織;班主任,是大多數(shù)人除父母外,同樣伴隨一生記憶的成長孵化師與陪伴者。如同考究“父母”二字,總有一種源于血脈、不言而喻的先天含義;追問“班主任”,同樣也能看到那些在文明的根基處抽絲剝繭、編織漂染、裁錦成衣的萬千身影。
夢想的文明需要怎樣的“班主任”?有人認為這份追問是徒勞,因為文明的色彩太斑斕,班主任的角色太復雜,好與壞的判斷甚至不可言說。
是的,當我們籌備這期雜志時,如何尋找那些“有著星星一般美麗身影的班主任”,困擾了我們很長時間,然而在各種請教、眾說紛紜中,有些價值取向卻是一致的:
他(她)是一個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以智慧為重,所以他(她)的班級,更以智慧探究為根,以知識與能力為果。因為智慧關乎人生,知識只關乎事物;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發(fā)現(xiàn)一個天堂——二者有著境界上的差異。
智慧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的學生。如梁崗做學生最好的“心理營養(yǎng)師”,張巖從“班級酷吏”到“班級合伙人”,他們的教育視野也由最初的授業(yè)解惑進入無數(shù)個鮮活心靈的深處,變得充滿煙火味,智慧而溫暖。
他(她)是一個愛學生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對于班主任來說,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宮述娟的故事則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fā)揮情感的作用。盡管他身上有些小錯誤,那么你的愛會使他自律、自束、自策,有內在的動力努力從“璞玉”變?yōu)椤拌涤瘛薄?/p>
他(她)是一個敬畏生命的人。“我愛一個人,不是要他成為與我一樣的人,或者變成我的一部分,而是要使這個人更好地成為他自己。”每一個生命都是空前絕后的奇跡,不可復制,不可再生,所以生命才顯得偉大而且值得敬畏。
在著名班主任梅洪建看來,敬畏生命,就要敬畏孩子的成長,不要動輒引領。只有真心為孩子們鋪設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為其一生奠基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因為他做的是培育的事業(yè),才會不負生命的相約。
再說一點點吧。是的,他(她)的教育是鮮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有智慧的火光;他(她)的教育是民主的,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華的保障;他(她)的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釀造香甜的成功果漿;他(她)的教育是自然的,矯揉造作只會給師生之間帶來隔閡和冷漠。唯其如此,他(她)送出的孩子才是智慧、有愛、敬畏生命的人!
上一篇:錦言妙語【717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