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二年級學生演講的勵志寓言故事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有關于適合二年級的勵志寓言故事,供大家參考!
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么樣的!"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么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晚上打著燈籠出來。"僧人感嘆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來你是為了別人!"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僧人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說:"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我了。
"僧人頓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身邊啊!"生活禪理:點燈照亮別人更照亮自己。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只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于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愿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于飛了起來!
秘訣1: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掃陽光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第4句】:五歲,由于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于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臺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里的時候,里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么?”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秘訣3: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適合兒童講的寓言故事
寓言有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忘恩負義的狗
從前,有個獵人,他養了一只懶狗。有一天,獵人帶著這只懶狗和別的狗去森林里打獵。懶狗跑得太慢,跟不上其它的狗,所以,沒過多久,他就落在后面,迷了路,他叫了好半天,也沒有人答應他,太陽落山以后,天越來越黑,他又渴又餓又害怕,在森林里四處亂跑。
忽然他發現了一位隱士居住的小屋,他把水罐里隱士用來洗腳的水喝了,然后爬到小屋下面睡著了。
隱士從森林里回來,看見這只狗,覺得挺可憐,就喂他東西吃。狗就這樣呆了下來。他每天吃完就睡,睡醒就吃,過得很舒服,他把他的老主人忘得一干二凈。
過了一段日子,隱士想:“這只狗一定是因為受苦受難才逃出來的。但是這對我來說可不好,一個隱士照看著一條狗,人們會認為我是養狗打獵呢。我該怎么辦呢?”
想來想去,隱士拿定了主意,他運用法力,把狗變成了一只美麗的金鹿。鹿在隱士的小屋附近吃草,跑起來像一陣風,能跑很遠很遠。他感到很驕傲。
一天,鹿又在隱士的小屋附近吃草,正好一只大老虎從這兒經過。鹿一看見老虎,嚇得不得了,拼命逃到隱士那兒去了。隱士又很可憐他,心想:“我的金鹿太容易受到傷害了。我要運用法力把他變成一只老虎。這樣他就能自衛了。”這樣,鹿就變成了一只老虎。這次他更高興了。現在他可以遠離隱士的小屋去尋找食物,他還很為自己的力量而感到自豪。
后來,又有一天,他受到了一只獅子的攻擊,就又逃回隱士的小屋。隱士很可憐他。
隱士想:“做老虎還不夠,我要把他變成一只獅子,獅子是森林里所有動物中最強大的。”這樣,老虎又變成了獅子。這回。他在森林里游來蕩去,什么也不怕了。
一天,他遇到了一只美麗的獅子姑娘并且愛上了她。他彬彬有禮地和她說話,顯得很迷人。獅子姑娘也愛上了他。可是,當他求婚的時候,獅子姑娘卻拒絕了。
她說:“我不能答應嫁給你。我還有雙親,我是個孝順的女兒,我生活中的重大決定,都要事先征得他們的同意。如果你真愛我,就跟我一起去見他們,告訴他們你要娶我。這樣做最好。”
他非常愛她,就同意了。他倆去見獅子姑娘的父母。他告訴獅子姑娘的父母說,他愛他們的女兒,想要娶她。
“你現在不能娶我們的女兒。因為我們不了解你是誰?你的父母是誰?你的家庭怎么樣?我們要去拜訪你的朋友隱士,詳細了解你的情況。如果沒什么問題的話,我們不會阻攔你的,你可以娶我們的女兒。”
獅子聽了這話,非常著急。他想:“隱士是個正直的人,他不會說謊。獅子姑娘的父母要是去找他的話,他一定會告訴他們真相,說我是從一只狗變來的。我可怕的秘密將被揭穿。我敢肯定,她的雙親絕不會同意她嫁給我的。”他心里生出一個可怕的念頭:“如果我先把隱士殺了,他就不能把我的秘密告訴別人了。”
他跑回隱士的小屋。隱士看見獅子站立起來,張牙舞爪的',馬上就明白他要干什么了。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只獅子背信棄義,恩將仇報。我曾經照料過他,幫助他幸福地生活。我把他從狗變成鹿,從鹿變成老虎,又從老虎變成萬獸之王獅子。我為他做了這么多事,他卻要殺我。”
他對獅子說:“我再也不可憐你了。你是個恩將仇報的家伙。變回到你開始的樣子,變成狗吧。”他運用法力,又把獅子變成了狗。狗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萬分慚愧,連看都不敢再看隱士一眼,轉身跑進了森林,自己也不知道該去哪兒。
一群狼看見他,追了上來,把他撕成了碎片。這就是那只忘恩負義的狗的下場。
覆車之鑒
一個讀書人帶著他的幾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們看到一輛飯車,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著。讀書人用手指著那輛飯車對弟子們說:“你們看,那輛飯車要不了多會兒肯定會翻覆。”弟子們不解地看著那輛車說:“為什么呢?”讀書人說:“你們看就是了。”說著,他們繼續行路。
他們剛走了十幾步遠,忽聽到一片喧鬧聲從山路那邊傳來,他們驚奇地回頭看時,那輛飯車果然已經翻了。幾個弟子覺得老師果然料事如神。他們問:“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車會翻的呢?”
讀書人說:“我是從這件事的一種趨勢中判斷出來的。”
幾個弟子急切地說:“請先生講給我們聽,長長我們的見識。”
讀書人說:“你們看,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難行,唯獨那高高的山路沒有爛泥漿,比較好通行。可是那條山路卻又高又窄,此時天雨,眾人駕著車只好都奔向那里。而那輛飯車又有些自不量力,上了那條山路卻又走不動,還不顧別人著急,頑固地占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礙著眾人的車進去,它怎么能不翻覆呢?”
弟子們點頭稱是,佩服老師的判斷正確。
讀書人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上還有比飯車翻覆更大的禍患,你們都記住飯車的危險作為教訓吧!”
有些身居顯要地位的人,若不稱職,反而成為妨礙別人進步的絆腳石,那將是危險的。
小貓小狗去赴宴
小狗匆匆趕路,正巧遇到小貓。
“狗老哥,你匆匆忙忙去哪兒呀?”
“有人請我赴宴?”
“請你——赴宴?該不是鉆到桌底下啃骨頭吧?”
“這次絕不是!我是主客哩,等我到了才能開席。”
小狗想了想又說,“貓小弟,剛才忘了問,你匆匆忙忙去哪兒呀?”“同你一樣,有人請我赴宴。”
“請你——赴宴?該不是鉆到桌底下吃魚刺吧?”
“這次絕不是!我是主客哩,等我到了,宴會才能開始。”
……
小狗和小貓在一家門前停住腳步,屋里傳出猜拳行令聲。
小貓問:“老哥,你這主客尚來到,宴會咋就開始了?”
“這……請我赴宴的不是這家,我還得往前走。”小狗走了幾步,回頭說。“小弟,快進去吧,再晚了,連魚刺也吃不著啦!”
“呸!”個貓啐了一口,“你小瞧我!請我赴宴的不是這家,我也得往前走。”
兩位朋友又上路了。不知怎么回事,它們的腳步越走越沉重。終于,小貓開口說:
“老哥,你頭里走吧,我得回去一趟辦點事兒。”說罷一溜煙跑了。
小狗見小貓跑得沒了蹤影,趕快折回頭,溜進那家屋里,鉆進桌子底下,抓起一塊骨頭有滋有味地啃著。
抬頭一看,竟意外地發現小貓正在吃魚刺。兩位老朋友愣了片刻,相視一笑,什么也沒說,又各自埋頭大嚼起來。
適合幼兒講的寓言故事
寓言要有一定的道理、現實意義或教育性,使人深受啟發!
馴養斗雞
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盛行斗雞。舉國上下不乏斗雞愛好者。其中最酷愛此項活動的莫過于齊王。王宮內養了不少斗雞,他為了取得勝利,專門派人到紀國雇請出生于馴養斗雞世家的紀渻(sheng)子。
紀渻子是馴養斗雞的高手,有一套祖傳的方法,齊王是斗雞迷,把紀渻子雇來10天后便召見他,詢問斗雞的搏斗功夫馴出來沒有。
紀渻子稟告齊王說:“還沒有。它近期表現為內心空虛而神態高傲,模樣盛氣凌人。”齊王知道這種精神狀態是浮躁的表現。還沒到火候。
又過了10天,齊王心里憋得不耐煩了,傳旨紀渻子匯報馴養情況。誰知紀渻子說仍沒馴成熟。眼下斗雞聽到其他雞的啼聲,看到雞的影子僅只有反應。他勸齊王再等段時間,如果急于求成,會前功盡棄。
齊王聽了他的勸,又熬過了10天,不見馴雞的消息,心中十分窩火,派人把紀渻子抓進宮殿。不等齊王發問,紀渻子說:“差不多了,馴養已到關鍵階段,斗雞目前的目光過于敏銳,雖有斗志,但心中充滿著傲氣和怒氣……”齊王打斷他的匯報,問他現在能不能參戰。
紀渻子果斷地否定說:“不行!”
齊王發怒地喝道:“我宰了你,我不能再等待了!”
“大王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同意去參戰,斗雞此時參斗,難操勝券。”
聽紀渻子如此回答,齊王認為馴養師是個誠實而又勇敢的人,遂收回成令,讓他繼續馴養。
紀渻子走后,齊王在期盼中又苦苦的熬了10天。齊王不等紀渻子進宮,帶領一班隨從徑直到馴養場。此次齊王作好了要么交斗雞,要么交人頭的決定。
在雞場,紀渻子迎見齊王:“差不多了!”
皇上聽畢問他:“可以參斗?”
“完全可以。”紀渻子肯定地回答,“現今斗雞雖遇挑戰者向它鳴叫,仍神色自若,視而無見,毫無反應。看上去像一只木雞。”
齊王轉怒為喜,親自看見斗雞,只見它昂首挺胸,精神安定專一,不驚不動。連連叫絕:“好雞,好雞!”喜不自勝。他令人把挑戰雞引到斗雞面前,這些雞一看見紀渻子馴養的斗雞望而卻步,腿都嚇軟了,轉身便逃。膽大的與它斗不了幾個回合,紛紛狼狽逃竄。
真正有本領和才能者,都能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馴養斗雞的大師重視精神品質的修煉,反映出他的德才觀。這個寓言啟示人們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大器。
管莊子刺虎
管莊子是遠近聞名的勇敢的獵手,他常常一個人獵殺虎豹豺狼,無所畏懼。
一次,管莊子來到一座山前,見有兩只老虎在那里爭吃人肉,正在拼命廝打著。它們時而舉起前腿互相猛撲,時而互相咬住脖頸不放,兩虎的咆哮聲震撼著山林。
管莊子舉起鋒利的獵叉,正要上前刺殺這兩只老虎,與他同行的管與連忙拉住他,說:
“老兄且慢!”
管莊子說:“還等什么?現在兩只老虎正在廝打,我得乘它們不備刺殺它們。不然的話,這兩只老虎一會兒平靜下來,重新和好,我還對付得了嗎?”
管與說:“最好的時機還沒到。你想,老虎是兇猛的野獸;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它們為爭奪這塊食物正瘋狂搏斗,不最后見一個高低,它們不會罷休。兩虎真的動怒拼打,弱些的肯定會被咬死,而強些的那只虎也會被咬傷。等到它們死的死了,傷的`傷了,你再行動,只需要輕而易舉地將受傷的老虎刺死,這兩只老虎就都屬于你了。”
管莊子恍然大悟。原來管與給管莊子出的是一個只需付出刺殺一只傷殘老虎的代價,卻能收到殺死兩只老虎的主意。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寶貝
蘇格拉底帶著他的學生打開了一座神秘的倉庫。這座倉庫里裝滿了放射著奇光異彩的寶貝。這些寶貝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存放的,也不知道存放者是誰。仔細看看,每件寶貝上都刻著清晰可辨的字紋,分別是:驕傲,妒忌,痛苦,煩惱,謙虛,正直,快樂……
這些寶貝是這么漂亮,這么迷人,學生們見一件愛一件,抓起來就往口袋里裝。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們才發現,裝滿寶貝的口袋是那么沉。沒走多遠,他們便感到氣喘吁吁,兩腿發軟,腳步再也無法挪動。
蘇格拉底說:“孩子們,我看還是丟掉一些寶貝吧。后面的路還長呢!”
學生們戀戀不舍地在口袋里翻去翻來,不得不咬咬牙丟掉一兩件寶貝。但是,寶貝還是太多,口袋還是太沉,年輕的人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停下來,一次又一次咬著牙丟掉一兩件寶貝。
“痛苦”丟掉了,“驕傲”丟掉了……口袋的重量雖然減輕了不少,但年輕的人們還是感到它很沉很沉,雙腿依然像灌了鉛似的重。
“孩子們,”蘇格拉底又一次勸道,“你們再把口袋翻一翻,看還可以甩掉一些什么。”
學生們終于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來甩掉了,口袋里只剩下了“謙虛”、“正直”、“快樂”……一下子,他們感到說不出的輕松,腳上仿佛長了翅膀。
蘇格拉底長舒了一口氣:“啊,你們終于學會了放棄!”
適合小學生寓言故事
中國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創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更為多見,所以說寓言來源于民間。
吳裕與公孫穆
公孫穆生活在東漢時期,他非常熱愛學習,總是想盡辦法,抓住一切機會來學習,當時的許多人都因為他好學而對他交口稱贊。
公孫穆讀了不少書以后,還想進一步擴大知識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學又覺得力不從心。那時候設有太學,太學里的老師知識淵博、見識很廣,公孫穆就想進太學去繼續學習。可是上太學需要交一大筆學費,另外還有平時食宿的花銷,數額高得驚人,而公孫穆家里很窮,根本出不起這筆錢。怎么辦呢?公孫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來,只好先暫時停止了學習。為此,他苦惱極了。
有個富商名叫吳裕,十分通情達理,對人總是很誠懇。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人把這事告訴了公孫穆,公孫穆高興極了。他想:這下可有機會賺些錢繼續求學了!那時候,去給人舂米被認為是低賤的工作,但公孫穆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種干重體力活的樣子,穿一套短衫短褲,就去應征了。
一天,吳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轉一轉,巡視一番。他信步一路走來,東瞧瞧,西看看,最后在公孫穆身邊站住了。公孫穆正干得滿頭大汗,也沒有注意吳裕在他旁邊,還是一個勁地舂他的米。
過了好一會兒,吳裕越看越覺得公孫穆的動作不很熟練,體力也不怎么好,不太像一個舂米工人,就問他道:“小伙子,你為什么會到我這兒來工作呢?”公孫穆隨口答道:“為了賺些錢作學費。”吳裕說:“哦,原來你是個讀書人啊,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太像工人。別干了,休息一會兒吧,咱們倆聊聊!”
他倆談得十分投機,相見恨晚。后來,這兩個人就結成了莫逆之交。
吳裕并沒有因為貧富懸殊而看不起公孫穆這個窮書生,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這種不以物質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們交朋友,也同樣不應以貴賤、貧富為標準,而要更看重一個人的才識和品行。
吹牛無邊
有3位老人都擅長吹牛,平時與人談話,一般沒人吹得過他們。可是這一天,這3位會吹的老人卻碰到了一起。
正巧,有一個過路人走來了,看到3位年紀大的人在一起,便上前詢問他們的年齡。過路人很有禮貌地問:“請問各位老丈今年高壽?”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滿頭白發,說:“你問我的年紀,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小時候,曾經跟盤古在一起玩耍,我們的交情不淺,他還叫我哥哥哩。”
過路人聽了嚇了一跳,心想,還真沒見過這般老壽星呢。
另一位老人說:“問我的年紀有多大嗎?這么跟你說吧,大海的水每次變成桑田的時候,我就記下一個籌碼,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這樣的籌碼我已經放滿了10間屋子!”
過路人一聽大為驚駭,今天可看見老神仙了,真是大開眼界。
第三位老人說:“你們聽說過王母娘娘的仙桃嗎?那可是一萬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經無數,我每吃一個仙桃,就把它的核丟到昆侖山下,而今那些丟掉的仙桃核,已經堆積得和昆侖山一樣高了!”
過路人這一次反而非常平靜,一點兒也不吃驚,他說:“原來是3個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離奇的地步,又有什么意義呢?那種根本不存在的長壽與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fuyou)、朝菌,又有什么區別呢?
夫妻妒影
有一對夫婦,他們的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里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沒細看,一見缸中有個女人,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偷著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里,嫉妒和憤怒一下子沖昏了她的頭腦,她聯想都沒想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混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別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過來看看,看你還有什么話說?”
丈夫聽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趕緊跑過來往缸里瞧,看見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誣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里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么人,是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
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里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個侍衛掄起大錘,一錘下去,葡萄酒從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來。不一會兒,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沒有人影了。
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這對夫妻見到自己的影子時,毫不思考分析就被嫉妒沖昏了頭腦了,傷了和氣。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要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
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與那些跟它一樣弱小的動物們生活在一起。平時它們都集體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連吃草的時候也還得隨時東張西望,提心吊膽地警惕著猛獸的侵襲。山羊覺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樣威風該多好。
一次,山羊獨自走到森林邊上,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張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獵人丟下的。開始,山羊還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撿這張虎皮。幾經猶豫后,山羊壯了壯膽,拾起了虎皮,它覺得挺有趣的。突然它靈機一動:要是我穿上這身虎皮,不也會很威風嗎?誰會發現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著。
當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時候,那些和自己一樣弱小的動物突然看到“老虎”來了,都嚇得跑的跑、躲的躲,四處逃竄。山羊見此情景,心里覺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現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山羊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來那些伙伴都不認識它了,一個個離它遠遠的。于是,披著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來。
正當山羊香噴噴嚼著青草的時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來。披著虎皮的山羊猛地嚇得渾身顫抖起來,連那只已停下腳步遲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來這是一只假虎嗎?顯然還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細,它一輩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見到這些猛獸就會膽戰心驚,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還披著老虎皮。
所以說,徒有虛假外表而無真正本領的人,是經不住實際檢驗的,一旦讓他們面對考驗,空虛的內心很快便使他們敗下陣來。
上一篇:識之律者臺詞文字精選2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