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不勸任何人任何事。其實,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只是假裝糊涂而已。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品說反義詞串詞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反義詞》
作者筆名:慕小沫 真名:顧蕙晞
人物:
老師:芳齡20有余,黑框眼鏡,偏瘦
學生a一名
學生b一名
旁白一名
道具:
黑框眼鏡【老師】、課桌兩個、兩把椅子、一本書【老師】
旁白:
一天,老師走進教室,對學生們說
老師:今天,我們來練習反義詞,我說一個,同學們回答一個,咳,下面我們開始!
老師:今天天氣很好
學生ab:今天天氣很壞
老師:今天晴空萬里
學生ab:今天烏云密布
老師:站立
學生ab:躺倒
老師:年輕
學生:老年
老師:有一位年輕人站立在地上
學生ab:有一位老年人躺倒在地上
老師:撿到一元錢,交給老師
學生ab:丟了一元錢,去偷老師
老師:這樣不對!是錯誤的!【表情動作耐心一點】
學生ab:這樣對的,是正確的!
老師:同學應該聽老師的【聲音稍微大一點,帶些命令】
學生ab:老師應該聽同學的
老師:停止!【聲音再大一些,微怒】
學生ab:繼續!
老師:讓你們停止!【聲音大,中等怒火】
學生ab:讓我們繼續!
老師:你們都是蠢豬!【不耐煩,怒火,微微跺腳】
學生ab:我們都是天才!
老師:停止練習!【大怒,跺腳,兇一點】
學生ab:繼續練習!
老師:聽我的才對!【聲音大,不耐煩、怒火沖天、跺腳】
學生ab:聽你的才錯!
老師:你們!【話短促一點,拍拍胸,喘口氣兒】
學生ab:我們!
老師:真那你們沒辦法!【無奈+氣憤】
學生ab:真拿我們有辦法!
老師:哼【氣的跺下腳,抱著書本離開教室】
旁白:老師氣呼呼的抱著書本走出了教室
【拓展閱讀】
小品概述:
小品名稱大致起源于藝術學校和演藝團體。在美術界,一幅簡潔的、單純的小作品稱為小品。它本身沒有復雜的內涵,只反映事物的一個側面或現象,表現形式較單一。如國畫小品,版畫小品,油畫小品。在演藝界,通過形體和語言表現一個比較簡單的場面或藝術形象的單人表演或組合表演,也稱為小品。
小品最早是演藝界考試學員藝術素質和基本功的面試項目,一般由錄取單位老師現場出題,應試者當場表演。1983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80班的一個觀察生活練習《買花生仁的姑娘》,作為一個戲劇小品被搬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岳紅、高倩、叢珊、曹力諸明星們樸實的表演,詼諧幽默的風格贏得了觀眾、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從此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有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小品”。由于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為不可或缺的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倍受觀眾的喜愛。如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面》,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動作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贊賞和認可,并直接引發了春晚舞臺上的小品表演風潮,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意義。受其影響,隨后,嚴順開、趙麗蓉、宋丹丹、鞏漢林、趙本山、范偉、高秀敏、黃宏、郭達、郭冬臨.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脫穎而出,小品這個新的演藝形式空前火暴,它的題材也空前豐富,小品反映社會現象的深度、廣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趨多樣化。從此小品成為文藝舞臺上不可或缺的獨特的。
小品特點:
1、短小精悍,情節簡單。這是小品與其它藝術作品和藝術表現形式最基本的區別。小品屬于“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而不是什么火鍋大燴菜。
2、幽默風趣,滑稽可笑。小品是“笑”的藝術。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夠的笑料,讓人在笑聲中受到啟發,得到教益。
3、雅俗共賞,題材廣泛。小品反映的小題材、小事件源于基層和老百姓中間。人世冷暖、世相百態都是小品描寫的對象,都可以通過小品這種形式在藝術上得到升華,在舞臺上進行演出。
4、貼近生活,角度新穎,語言精練,感染力強,這是小品創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貼近生活的作品,群眾才喜聞樂見,才易于接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適度夸張,事例典型,這是成功小品的要領。
5、針砭時弊,內含哲理。透過表面現象,諷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寓教于樂。這既是小品的本意也是人民群眾對它的進一步要求。
“反腐先從保安做起!”“你的金錢可以拿下一個貪官,但拿不下一個正直的保安!”3日下午,央視蛇年春晚,進行了第四次帶妝帶觀眾彩排。由秦海璐、孫濤、方清平等明星表演的喜劇小品《你攤上事兒了》因臺詞首次出現當今社會的關鍵熱點“貪官”、“反貪”臺詞,加上故事貼近老百姓生活,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如果這個消息是準確的,如果這個小品真能“幸運”地走到除夕的央視春晚上,那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在以前諷刺貪官、反映官場惡習的小品在春晚的舞臺很難看到。
二十多年來,趙本山一直是央視春晚的頭號嘉賓。臨近春晚時,趙本山總是“霸占”著媒體娛樂版的頭條,似乎央視與觀眾都有“本山情結”。應該承認,趙本山詼諧幽默的表演,能讓普通老百姓在生活壓力下舒緩一下心情,有慰藉百姓的意思。但我們也不得不說,與早年的小品相比,如今趙氏小品越來越像是一服“麻醉劑”,或是“香水毒藥”。
特別是最近十多年,趙氏小品常常拿普通老百姓開涮,試看趙氏小品哪個沒有底層小民的尷尬相、無奈相或自輕自賤?當然,不是說小品不能表現底層小民,而是說趙氏小品不能把表現底層小民的尷尬相、無奈相或自輕自賤當成“核心競爭力”。所以有人說趙本山小品品位不高也是有道理的,在他的小品中,沒有對弱勢群體的體恤與關懷,全是拿他們取悅和開涮。
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別人拿他的“缺陷”開玩笑,而趙氏小品卻樂于此道精于此道,哪個小品沒有讓特定的人群顏面無存?。俊顿u拐》是不是有羞辱腿腳殘疾者的嫌疑……有些中國人是很阿Q,總愛把埋汰自己的事情認成在埋汰他人,從而樂得自在。但是作為文藝工作者,你有羞辱弱勢群眾的權利嗎?不拿弱勢群眾開刀,應是文藝工作者的文德藝德。趙氏小品在美國“敗走麥城”應警示所有文藝工作者,弱勢群眾不自重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但任何人也沒有不尊重他們的權利。
也許有人要說,趙本山如果換換小品內容一樣可以上央視春晚一樣會受到觀眾的喜愛,但是筆者要說這樣的想法幾乎沒有現實可能性。有評論歸納得很好,以趙氏小品為代表的諷刺“品牌”,與西方諷刺藝術形成鮮明對照:近年來,他的小品不敢針對官場的壞習氣,沒有一絲一毫的批判力量……是故不能指望蟬聯十幾屆“小品王”的趙本山成為中國的卓別林。
在一次“春晚你最不想看到的10張臉”投票中,趙本山曾名列榜首。這是不是很有意思,因為在媒體的鼓噪下,很多人都認為喜歡趙本山的人一定比不喜歡他的人多,但事實也許并不如此。
趙本山的離開,對于央視春晚,對于看慣了他那張臉的老百姓來說,或許都是好事,因為在當下老百姓更希望看到貼近百姓生活反映社會熱點的諷刺小品。在鳳凰網6272人參與的“怎么看央視春晚小品中出現反貪臺詞”的調查中,41.23%的人認為“央視小品節目反映國家反貪決心,深得民意”,有36.39%的人認為“針砭時弊是小品相聲的特色,不應該被遺忘”;62.89%的人會為小品中出現反貪內容而歡呼鼓掌;76.13%的人更希望在春晚中看到針砭時弊的諷刺型小品。在筆者看來,“反貪”小品上春晚不只是深得民意,更重要更深的意義也不言而喻。
“小品串詞”素材
上一篇:校際聯誼會橫幅標語合集3篇
下一篇:《文藝哥》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