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傳承對治的是修行的疑問,圓滿的傳承可以完全遣除修行中的一切疑問、消除一切障礙。這就是修行者要得到傳承的原因。
【第2句】:【禪心佛語】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世界大了,樣樣人都全。正人君子心懷善念,不去想雞鳴狗盜傷天害理之事,可勢利小人卻不可不防,要不然受傷的一定是你。
【第3句】:【圣經(jīng)文案】56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里求問。(詩27:4)
【第4句】:山中行攜籃,采蕨稱幽情。牧童唱罷胡家曲,子規(guī)枝上一聲聲。一《法演禪師文案》
【第5句】:若可,做一朵開在歲月的閑花,落紅盡處,不求絢爛至極的繁華,但求一份恬淡清寧,在時光深處,找尋一種心靈的皈依。
【第6句】:【禪心佛語】其它宗教的升天堂是去享樂,佛法里講的往生凈土,是帶有任務(wù)去的。
【第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不管我們信佛有多虔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沒地方落實了。
【第8句】: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顛倒心變成安祥心,你就徹底地救了他。——耕云先生
【第9句】:在一切善惡境界上不起分別,不等于沒有分別。自性分別還是有的,只是不執(zhí)著。
【第10句】: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籬種田,隱居山林,而是身處紅塵紛擾也能靜下心來,心靜了才能聽到自己的心聲,才能停下來笑看風(fēng)云,風(fēng)雨人生,淡然在心。
【第11句】: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巖邊坐盤石。心似孤云無所依,悠悠世事何須覓。——寒山
【第12句】:【佛心禪語】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第13句】:【禪心佛語】口才能使人際交往更覺充實,也是一種人人學(xué)得會的技巧。
【第14句】:【禪語人生】用平常心對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對待眼前的每一個人。
【第15句】: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明)愿云禪師
【第16句】:妄有非實故,與所見不同。由境相虛妄,能緣亦非有。(古印度)陳那《掌中論》
【第17句】:【禪語人生】擇友定律:面對你一人,能指出你的短處;面對眾多人,卻說出你的長處;此人可交。
【第18句】:【做人一定要純潔,不要有雜念】。如果自己想與某人談思想,如果思想里存在很多「雜念」,是「絕對」無法溝通的。
【第19句】:來去一致:來也未嘗來,去也未嘗去,親朋相聚、好友離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
【第20句】:背叛是男人的血統(tǒng),博愛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頭禪,見異思遷是男人一貫的風(fēng)尚。
【第21句】:夫沙門者凡有四種,何謂為四?一者形相詐現(xiàn)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求名沙門,四者實行沙門。《大乘寶云經(jīng)》卷七
【第22句】: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是韌性。社會競爭常常是持久力的競爭,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
【第23句】:站的高,才能看的遠(yuǎn)。拿的起,才會放的下,凡事要豁達(dá),才不會鬧心糾結(jié)。有了陽光和快樂的心態(tài),你才能充實灑脫。
【第24句】:【禪心佛語】說謊的人,好像是希望自己隱藏在濃霧里,如果他左右移動,就有碰著真理的危險,因為,一俟?jié)忪F消散,他便完蛋了。
【第25句】:禪宗充分地發(fā)揚了佛教的解脫說,它要我們當(dāng)下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凈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xiàn)最大的自在。——明海
【第26句】:【佛心禪語】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yǎng)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yǎng)大。
【第27句】:所以有福之時,更需及時再造福田,不要等到“有時間時”才想做,這是靠不住的。今天能做的就趕快去做,做了馬上得到歡喜的這分善念最可靠,也是最現(xiàn)成的福。
【第28句】:【禪心佛語】你所有的講經(jīng)說法,如果沒有會歸到實相,可以說都是外道。
【第29句】:一個人一生要成為怎樣的人,成就多大的事業(yè),這主要決定于我們的心有多寬廣,氣度有多大。
【第30句】:【佛心禪語】愛是美好帶來的歡欣,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觀,神仙賦予的驚奇。缺乏愛的人渴望得到它,擁有愛的人萬般珍惜它。
【第3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xí)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dāng)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第32句】:一一剎土中,各有佛興世,一切剎中佛,億數(shù)不思議。《華嚴(yán)經(jīng)》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33句】:【佛心禪語】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答,當(dāng)然是金子啊。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34句】:【禪心佛語】往事如煙,拈一段舊事,品自己可笑。捫心自問,尋來去得失,看哪個無知。
【第35句】:【佛心禪語】自制,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情緒與行為的能力,它既是一種挑戰(zhàn)力,更是一種忍耐力。
【第36句】: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雜阿含經(jīng)》卷二十八,第752經(jīng)
【第37句】:粗言惡語惱民人,復(fù)傷佛子諸行義,故于他人所不悅,絕惡言是佛子行。——妙峰法師
【第38句】:【禪心佛語】所謂命運就是在這千轉(zhuǎn)百回的輪回中,一句話就足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第39句】:以無著為方便圓滿智度,諸法性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經(jīng)》卷三,初分學(xué)觀品
【第40句】:【禪心佛語】敢于面對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堅強(qiáng);敢于挑戰(zhàn)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壯。
【第41句】:【禪心佛語】喬布斯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他走的時候能帶走的,不是他的蘋果,也不是他的金錢,而是他修禪的善業(yè)。
【第42句】:【佛心禪語】「永遠(yuǎn)」也是無常的啊。它不過是個概念罷了。一小時的歡樂彷佛僅有五分鐘,然而,五分鐘的痛苦卻漫長如一小時。
【第43句】:【佛心禪語】有的人說呀,我這一天很忙,忙的除了喝水、吃飯沒別的時間。這樣也能做功德呀。再沒時間,總要吃、喝、拉。吧?
【第44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有很多的不圓滿,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我們不圓滿的人生。
【第45句】:身口及意皆悉柔軟,無有輕躁,心常歡喜。《華嚴(yán)經(jīng)》卷四十二,離世間品
【第46句】:【禪語人生】一般人常喜歡指責(zé)和批評別人,而疏于檢討反省自己,如果能夠自己經(jīng)常反省,就會改過遷善,就能多積功德,就能事業(yè)大成。
【第47句】: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關(guān)、休戚與共,自我生命的價值僅存在于為他人、為群體的無私奉獻(xiàn)中。
【第48句】:【禪心佛語】萬法相互緣起,世事不必強(qiáng)求;只要因緣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第49句】:【佛心禪語】在某個清晨或黃昏,打開日記,發(fā)現(xiàn)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隨深秋的落葉消失在舊日的風(fēng)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篆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第50句】:【禪語人生】我們并非每一生、每一世都能遇到佛法。這輩子有幸值遇,一定要好好珍惜,盡量利用這來之不易的因緣,找到人生的真相。
【第51句】:【禪語人生】一切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第52句】:【禪心佛語】若是用妄想心、錯誤的心來講經(jīng)說法,一盲引眾盲,全軍覆沒。
【第53句】:【禪心佛語】佛曰: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與妄想合流轉(zhuǎn)生死。
【第54句】:成熟是一種懂得,因而平靜;歲月是一種歷練,方能沉淀。走過的是四季,體會的是風(fēng)雨;經(jīng)歷的是人生,收獲的是淡定。
【第55句】:不僅如此,一旦管委會們把寺院經(jīng)濟(jì)當(dāng)成了“搖錢樹”,誰能保證他們不會上沾染上“門票漲價癮”,讓消費者更加“消費不起”呢?
【第56句】:【禪語人生】炎涼之態(tài),富貴更甚于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第57句】:日月如梭,年華易逝。若今日不丟,明日不舍,日夜為功名家業(yè)兒孫打算,等無常一到,欲再留世上打理自家身心,萬不能矣。
【第58句】:人生好比登山,越到高處越艱難,真正的對手其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或者是,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的智能、體能、才能極限。突破了極限,無論成為第幾,你都是英雄。
【第59句】:人有一口氣存在時,就有占有心,常會說:“這個人是我的什么人,這間房子是我的,這些田地、財產(chǎn)、地位、頭銜。都是我的。”
【第60句】: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重義忘利乃君子,損人利己是小人。道吾惡者不應(yīng)怒,道吾善者不足親。林中哪有無彎樹,世上哪有完善人。
【第61句】:氣勝志則為小人,志勝氣則為端人正士,氣與志齊為得道賢圣。(宋)雪堂禪師《續(xù)古尊宿語要》
【第62句】:芳華老去,是否依舊看山看水,一程程暖于眼底,對著光陰說禪,欣喜不增不減。
【第63句】:無兒無女者,私下認(rèn)為,留財無益。有這種心思,送人錢物,是不凈布施。
【第64句】:【禪心佛語】更有吾國特創(chuàng)之天臺、賢首二宗,臺教以四教分判佛教,謂法門有四,佛果亦有四。賢首以五教分判佛教,謂法門有五,佛果亦有五。
【第65句】:得緣舍,福倚禍,天理法則何曾錯。書到今生讀已遲,位尊相好前生德。見賢思齊,斗私悔過,妒什么?
【第66句】:【禪心佛語】人間種種,是誰在感受快樂,又是誰在訴說傷悲。風(fēng)本無心,卻描畫了燭火,燭火本無心,卻描畫了影子。只是夢影,恰似無心。
【第67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旅途,不怕跑得慢,就怕原地站;人生的事業(yè),不怕不如人,就怕志不立。
【第68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無明的不開心,其實沒什么,只要不是沒完沒了就好。
【第69句】:【禪心佛語】傷口不管有多重,總有痊愈的一天。但遺憾不一樣,它會跟隨你直到生命終結(jié)。
【第70句】:【佛心禪語】誰也主宰不了我們的生活、一切都有自己在創(chuàng)造。假如我們擁有一顆慈悲的心、感恩的心,知足的心還有什么事辦不成呢?
【第71句】:【禪心佛語】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那都是一種旅行。
【第72句】:了知真實,說名為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jīng)》卷下渡水須橋船,直箭須用火,匠由斤斧正,智以慧自調(diào)。《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一
【第73句】:遇事只一味鎮(zhèn)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dāng)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xiàn)誠。
【第74句】:【佛心禪語】小強(qiáng)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干。”
【第75句】: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佛遺教經(jīng)》)
【第76句】:對物質(zhì)的過度貪求和不合,常常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守財人的眼中除了財,便再也看不到其他東西,因而失去了生命中其他的樂趣,甚至生生世世都為財所困。
【第77句】:【禪心佛語】那時,我會守候在蓮花盛開的地方,等你歸來。哪怕,你不在愛我,哪怕,只能遠(yuǎn)遠(yuǎn)的看你一眼。我,亦不悔。
【第78句】:【禪語人生】修行不能戴假面具,掛羊頭賣狗肉,做一些不合法的事。修行要真真實實,腳踏實地,躬行實踐。
【第79句】:同樣是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泊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wěn)地終此一生。
【第80句】:忖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有些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想想看,工作的人如此辛苦,但這些游手好閑的人,卻無謂地消耗體力,空過人生,不積德也不造福,豈不覺得慚愧?
【第81句】:【禪語人生】只要你愿意,你的一天將是四十八小時,而不是二十四小時。
【第82句】: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系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凈,無垢無煩惱,。如是法相,名大涅槃。
【第83句】:【禪心佛語】你已在不知不覺中,止息了所有的計較與猜度,就像頭腦里久住的一個絮絮叨叨的老太太突然停止了嘮叨。
【第84句】:【禪語人生】一時的忍耐是為了更廣闊的自由,一時的紀(jì)律約束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第85句】: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傾聽內(nèi)心最真實的聲音,沒有必要假裝高人。但是,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86句】:【禪心佛語】活著是一種修行,此話是《非誠勿擾2》里的一句臺詞,說出來很輕易,細(xì)想起來感覺很是深邃,有幾分人生滄桑。
【第87句】:【禪心佛語】人只要存有執(zhí)著,有分別,就會生出許多的障礙和沖突,就不自在。因此只有破除執(zhí)著,消泯分別,返歸本心,順?biāo)熳匀唬拍軓臒乐薪饷摮鰜怼?/p>
【第88句】:【圣經(jīng)文案】44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16:2)
【第89句】:通過五戒十善來逐步地淡化和拔除自己的殺生心、貪欲心、嗔恨,心和愚癡心,相應(yīng)地就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平等心、智慧心和包容心。
【第90句】:【圣經(jīng)文案】163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第91句】:【禪心佛語】佛告訴我們在家信徒要通達(dá)世事、如法求財,做一個誠實的勞動者就可以自強(qiáng)自立。這是學(xué)佛成佛的基礎(chǔ)。
【第92句】: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yīng),設(shè)證圣果,亦非究竟。(五代)永明延壽《宗鏡錄》卷一
【第93句】:除非,她找一個對她俯首聽命的小丈夫,那樣的男人多半陽剛氣不足、怯懦、沒有主見——通常這樣的男人沒有擔(dān)當(dāng),一旦遇到重大變故,只會采取逃避的方式。
【第94句】:惡業(yè)使我們無法主宰、調(diào)伏自己的心,這本身就是苦的例證。心念滋生出來的東西,必然具有苦的本質(zhì)。——堪忍尊者
【第95句】:心中無外物,就是懂得放棄人世間的一切欲望,做到心無雜念,用心來感受世界,從而達(dá)到真正的平靜。
【第96句】:我們做功夫,就是打掃心地,讓心地干千凈凈,生長一切善根、生長一切善法。
【第97句】:佛言:學(xué)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yīng)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jīng)亦爾。《四十二章經(jīng)》
【第98句】:【佛心禪語】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第99句】:色聲香味觸,及第六諸法,愛念適可意,世間唯有此,此是最惡貪,能系著凡夫。超越斯等者,是佛圣弟子,度于魔境界,如日無云翳。《雜阿含經(jīng)》卷三十九,第1103
上一篇:朋友圈年度精選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