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現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場所禁煙,有的國家還實行全面禁煙。那么,誰是吸煙的始作俑者呢? 吸煙,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吸煙是首領的特權,是一種高貴的象征。當時是用一種白蠟木做桿,大理石或紅塊滑石制成的卡梅特煙斗吸煙。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同時也發現了煙草。 據說西班牙、葡萄牙的水手們把吸煙的習慣帶回歐洲。但在很長時間里,煙草在歐洲都不為人們接受。后來,英國女王召見英國爵士雷利,并觀看了他的吸煙表演。如此一來,吸煙很快在英國流行起來,逐漸遍及歐洲,乃至流傳世界各地。中國的古裝戲有酒無煙,中國人吸煙是受歐洲吸煙習慣的傳染。
【第2句】:【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3句】:【麥糠底下走水】(慣)麥糠底下流水,表面上看不出來。比喻暗中行事。
【第4句】:【繞圈子】(慣)1比喻說話不直截了當。2指局限在某一范圍內出不來。 也作繞脖子。 繞彎子。
【第5句】:【子孫不如我,要錢干什么;子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諺)子孫后代不肖,給他們留財產干什么;子孫后代比自己強,給他們留財產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孫后代不論好壞,祖輩父輩都沒有必要留財產給他們。
【第6句】:【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釋義:小蔥是青的,豆腐是白的。“青”與“清”諧音。比喻清楚明白,沒有差錯。也比喻彼此關系清白。 例句:隊委會還沒來得及宣布這件事,她已經把保管室里的賬目、實物清點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第7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 釋義:比喻凡事都有原因。 例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尋你?
【第8句】:【騎著脖子拉屎】(慣)比喻欺人太甚。 也作騎在人頭上拉屎。 騎到腦瓜頂上拉屎。 騎在脖子上屙屎撒尿。
【第9句】:【難字壓頂,寸步難行;闖宇當頭,隨意縱橫】(諺)被困難壓住頭的人是什么事也做不得的;只要敢闖,就會有希望有前途。指事業上要想有成就,就必須大膽開拓。
【第10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禍臨頭,卻轉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11句】:【困龍得水,撥云見日】(慣)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第12句】:【出污泥而不染】(慣)比喻在污濁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卻不沾染壞習氣,保持著高尚純潔的品質。
【第13句】:【燕子含泥壘大窩】 釋義:比喻積少成多(yipinjuzi.com)。 例句:“咱們不是正缺柴嗎,咱就要求上山打柴:咱的竹杠都是些空大竹,可以把竹節打空,裝上米,帶上山去。這么著人多點,次數多點,‘燕子含泥壘大窩’,就能把糧運上去。”
【第14句】:【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諺)把戲:雜技。一個師傅自有一套傳授技能的方式,一種把戲自有一套表演變幻的手法。指在技藝的傳授與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數。
【第15句】:【熱鍋上的螞蟻】 釋義:形容焦急不安,慌亂不寧。 例句:瑞宣在院中走來走去,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第16句】:【賊不打三年自招】(諺)指盜賊作案后隔的時間長了,即使不經官府拷問,也會有意無意說出來。也泛指人做了錯事或丑事,久后就會自我招認。
【第17句】:【狗長犄角——羊相】(歇)犄角:牛、羊等頭上長出的角。狗頭上長出角,想裝扮成羊的樣子。羊:諧“洋”。譏諷人出丑,鬧笑話。
【第18句】:【皇帝也有草鞋親】(諺)草鞋親:穿草鞋的窮親戚。貴為皇帝,也還有幾家窮親戚。指任何人家,有窮親戚是正常的,不稀罕的。 也作“皇帝老子還有三門窮親戚”。
【第19句】:【拔眼中釘】(慣)比喻除掉心中所憎恨的人。
【第20句】:【海枯石頭爛,猴笑柏葉落】(慣)形容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21句】:【早知燈是火,飯熟幾多時】(諺)能早領悟到油燈點燃的也是火種,也可生火做飯,飯早熟了。指人對問題如果領悟得快,事情早就辦成了。
【第22句】:【亂成一鍋粥】(慣)形容秩序非常混亂。 也作亂成一團。 亂成一團麻。
【第23句】:【光打雷不下雨】見“干打雷不下雨”。
【第24句】:【指著碟子說碟子,指著碗說碗】(慣)比喻就事論事,無關的不說。
【第25句】:【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釋義:更:舊時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兩小時。歡樂時就覺得時間過得快,嫌短;寂寞時就覺得時間過得慢,嫌長。“寂寞”又作“愁苦”。 例句:從來說“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只這等文案笑笑,不覺三鼓。
【第26句】:【屬狗熊的——記吃不記打】(歇)指人只貪圖眼前利益,不記取挨打吃虧或受苦難的教訓。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27句】:【快刀斬亂麻】 釋義:問題復雜,必須采取果斷措施。 例句:她雖是個女流之輩,卻是個風來雨就,快刀斬亂麻的人。
【第28句】:【打死閻王,嚇煞小鬼】(諺)閻王:迷信傳說中陰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閻王,自然就鎮住了小鬼。比喻鎮壓住頭領,依附的人便不敢輕舉妄動。
【第29句】:【冬至長于歲】(諺)冬至:節氣名,標志著從這一日起,進入嚴寒時段。長(zhang):大。指按照民間習俗,冬至節比過大年還熱鬧。
【第30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慣)指心里踏實,沒有牽掛和憂慮。 也作“把心擱在肚里”。
【第31句】:【麻將】打麻將牌是我國一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麻將”,也稱之為“麻雀”或“雀牌”,它究竟起源于何時,據專家考證,麻將的雛形應該是明代盛行的馬吊牌,最先流行于江浙一帶。吳地方言,馬吊發言近似為馬鳥,雀又為鳥,所以演變為麻雀、麻將。關于麻將是怎么來的,有多種不同的說法,這里只介紹一種主流說法。 麻將既然又名麻雀,當然與麻雀有關。一種說法認為麻將是由看守糧倉的小吏發明的,糧倉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防止雀患,捕雀就成為經常的事務。 倉官為鼓勵兵丁捕雀,就下發竹制籌牌記數酬勞,籌牌上刻有字,類似有價證券或獎券,可以用來作賭注定輸贏。后來,籌牌慢慢演變為游戲工具,并固定成型,稱作麻將牌,即今天的麻將。 麻將的玩法、術語等仍包含捕捉麻雀的成分,例如“筒、索、萬”。 “筒”的圖案是打鳥用的火槍的象形符號,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用繩捆綁起來的鳥雀,“一索”圖案是一只鳥,“二索”以上圖案像竹節,用來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數量計酬;“萬”即賞錢。此外,風向影響準度,打槍時需考慮風向,所以設“東南西北”風。“中”即打中,受傷鳥出血涂上紅色表示擊中。“白”即白板,放空槍未擊中。“發”,即得賞錢發財。“碰”即“砰”,鳥槍聲。成牌之“和”應為“鶻”,類似老鷹的一種猛禽,有了它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贏牌日“鶻(和)”。還有麻將中的“吃”、“杠”等術語無一不與捕捉麻雀有關。 麻將雖好玩,但不要成癮,更不要賭錢,一旦沾賭,貽害無窮。
【第32句】:【高山見官遠】 釋義:偏遠的地方離官府遠,見到當官的很難。 例句:你到俺們這山上來,可夠辛苦啦!過去人說高山見官遠,現在你這個官都親自走上山來了。
【第33句】:【問門道】(慣)比喻尋找能夠達到目的或辦成事情的途徑。
【第34句】:【佳人有意郎君俏,紅粉無情子弟村】(諺)佳人、紅粉:均指俏美的女子。村:粗野,俗氣。女人看中某個男子,就覺得他俊氣;女人看不上某個男子,就覺得他粗野。指男子在女人眼中的美丑,就看對不對胃口。
【第35句】:【蒼蠅見了血】(慣)比喻壞人見到了想要的東西而眼紅。
【第36句】:【空桶的響聲比實桶大】(諺)空桶敲起來聲音要比裝有實物的桶大。比喻輕薄無知的人總愛自我炫耀。
【第37句】:【拿豆包不當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38句】:千根木頭隨船走。
【第39句】:【樹怕傷根,人怕傷心】 釋義:人傷了心,喪失了勇氣和希望,很難振作起來。 例句:樹怕傷根,人怕傷心。丁世宗的話。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人們對他冷眼相待,有的人一見他就像躲瘟疫似地離得遠遠的。
【第40句】:【是灰比土熱,是鹽比醬咸】(諺)灰:燃燒之后的熱灰。醬:面粉加鹽曬成的糊狀食品。凡是灰總比土熱,凡是鹽總比醬成。比喻只要是親友,總比一般人要親近。 也作是鹽就比醬咸,是灰就比土熱。 是灰總比土熱,是鹽總比醬成。
【第41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歇)辣:本指味辣,轉指毒辣。比喻人一伙比一伙更加兇狠毒辣。
【第42句】: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第43句】:【爛泥糊不上墻】(諺)指毫無黏性的爛泥,無法將它抹上墻壁。比喻平庸無能的人無論怎樣扶持,也難以成事或走向正路。 也作爛泥扶不上壁。 爛泥巴扶不上墻。
【第44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第45句】: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第46句】:【千金念白四兩唱】(諺)念白:也叫白口,戲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兩。指戲曲表演,唱詞遠不知道白難度高。
【第47句】:【找門路】(慣)比喻尋找能夠達到個人目的的途徑。
【第48句】:【王老五】今天的社會環境中,“鉆石王老五”的說法隨處可見。它的意思為值得追求的單身漢。“鉆石”比喻富有、有魅力,那么,“王老五”為什么是指單身漢呢? “王老五”原來是一個方言俗語,且由來已久。“王老五”是粵語方言,意為光棍、單身漢。廣東民間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王老五本有其人,是一個王姓窮人,在家里排行老五。他平時老實巴交,因為貧困,一輩子沒有娶妻。后來當地人就用“王老五”來謔稱大齡單身男子。 北方地區開始知道“王老五”一詞,和20世紀30年代流行的一部黑白電影故事片《王老五》有關。這部影片導演兼編劇為廣東潮山的蔡楚生,“王老五”是其家鄉方言,電影的男主角名叫王老五,家境貧寒,35歲仍未娶妻成家,一直單戀著潑辣的鄰居窮姑娘。后因他仗義助人的舉動感動了姑娘,終于博得了她的芳心,兩人結為連理。電影中的同名插曲《王老五》一度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歌中唱道:王老五呀王老五,說你命苦真命苦,白白活了三十五,衣裳破了沒人補,可憐可憐王老五,天天害得相思苦。 隨著這部電影的放映和插曲的流傳,“王老五”也成了人們習見的一個慣用語。 隨著時代的推移,“王老五”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原來,王老五多為窮人,現在,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也可稱“王老五”,名日“鉆石王老五”,成了不少女孩子追逐的目標。大齡未婚女子也可稱“王老五”,如2003年《商務周刊》評選出成功男性心目中最欣賞的十大“女鉆石王老五”,其實就是女光棍。
【第49句】:【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怎保不懷毒】(諺)花的枝葉下還藏著刺,誰能保得住人沒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測,要時時提防。
【第50句】:【山杏核——苦仁兒】(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諧“人”。指窮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兒苦”。
【第51句】:【老虎掉進山澗里——傷人過重】(歇)山澗:山間的水溝。重:諧“眾”。指傷害的人太多。 也作“老虎掉在山澗里——傷人太重”。
【第52句】:【蘿卜快了不洗泥】 釋義:比喻產品暢銷就不講求質量。 例句:錢字當頭,是最容易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偷工減料的質量問題。
【第53句】:【詞出佳人口】(諺)詞:詞曲。佳人:美女。指同是詞曲,一經美女的嘴唱出,就格外悅耳動聽。
【第54句】:【家貧顯孝子】(諺)指家境困窘時,才能顯出真正的孝子。泛指在艱難困苦的關鍵時刻,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優秀品質。 也作家貧出孝子。 家貧出孝子,國亂顯忠臣。
【第55句】:【戰斗環境出英雄,艱苦條件出智慧】(諺)指一個人的智謀、膽量,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第56句】:【呷醋咬生姜】(慣)呷:喝。形容又酸又辣。
【第57句】:【奉饒加一二,自有客人來】(諺)奉饒:額外贈送。定價之外多送給顧客點物品,顧客們自會經常來光顧。指做生意多給顧客點優惠,就可多招徠顧客。
【第58句】:【十六兩】把重量單位一斤由十六兩改為十兩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舊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兩在中國至少存在了兩千多年。 古代人為什么把一斤定為十六兩,民間有一種說法,既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據和理由,且能自圓其說。民間傳說一斤中每一兩都是一顆星,十六兩就是十六顆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賣東西的人在稱重量時,不短斤少兩,講究誠信,就會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祿、壽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會損星。克扣一兩就會減福,克扣二兩就會損祿,克扣三兩就會折壽。所以商家應該誠信,否則會受到上天的譴責或遭受不祥的事情。這顯然是一種附會,用這種說法使不良商販有所收斂。但古代的秤確實和北斗七星是有聯系的。古時候人們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別稱為“天權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個斗,后三星像一個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桿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權”,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盤星”。所以,無論經商也好,從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權力,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有句臺詞:天底下有一桿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盤的星。
【第59句】:【丑話說在頭里】 釋義:把不好聽的話說在事前。 例句:“不!”花四季沉著臉,“萬事一個理兒,丑話說在頭里,免得日后鬧一脖子狗蠅,翻臉無情不香甜。”
【第60句】:【發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61句】:【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釋義:比喻一個人力量單薄,干不成大事。例句:你查賬,沒有一個人跟你,你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62句】:【里程碑】“里程碑”本是設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引申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階段性標志的大事件。 里程碑源于我國古代。早在漢代以前,我國就已用土堆標記里程。故當日寸的里程碑稱為堠,亦稱里堆。東漢時是路側一里置一堠,唐代又改為五里一堠,十里雙堠。宋代以后,各地逐漸興起以石塊做里程碑,再以后又興起用條石,故而里程碑名副其實。現在用混凝土預制塊,刻上公里數,國道附加路線編號,如“107”國道,做里程標記。
【第63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 釋義:金錢能使人壞掉良心。 例句: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丁戍見盧疆傾心付托時,也自實心應承,無有虛謬。及依他到所說的某處取得干金在手,卻就轉了念頭。
【第64句】:【癱子掉在井里——撈起也是坐】(歇)癱子:肢體癱瘓的人。坐:諧“做”。指事情反正要做。也指事情反正就是這樣,怎么都行。 也作“癱子落井——撈上來也是坐”。
【第65句】:【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見“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
【第66句】:【專咬硌牙的鐵核桃】(慣)比喻專門整治態度強硬或難對付的。
【第67句】:【有智婦人,勝如男子】(諺)有智慧的婦女,往往比男子還能干。指不可輕視婦女。
【第68句】:先撒魚食后釣魚。
【第69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國先民的居住環境。 我國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邊,因此,長江、黃河孕育了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臨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區土壤相對肥沃。先民以游牧為主,生活地點基本上是因氣候或自然環境而定的,所以經常遷徙。 井的發明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偉大深遠的影響。有了井之后,先民擺脫了依賴自然氣候的制約,以往僅僅居住在河谷,現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們逐漸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現城鎮,以至于出現大的城市。由傳統的游牧生活逐漸轉變為農耕生活,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部落繼續崇尚游牧生活,沒有發展農耕,不打井,繼續逐水草而暫居。因此,有的歷史學者認為“河水”其實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賴于部落之間酋長的聯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則代表的是定居,是農耕文明。 歷史上游牧的少數民族經常侵擾中原的農耕民族,所以中國古代王朝一直邊患不斷。而以“井水”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則基本上不會主動侵擾“河水”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說。
【第70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諺)分外:格外,特別。仇人相遇,彼此看得格外真切。指仇人之間特別痛恨,一見面誰也不肯放過誰。 也作仇人見仇人,分外眼睛明。 仇人見仇人,眼里起紅云。
【第71句】:【放虎歸山,必成大害】(諺)比喻放走強敵,必定會帶來難以估料的后患。 也作放虎歸山,自留禍根。 放虎歸山,終是后患。
【第72句】:【哪只山羊不吃柳】(諺)山羊性愛吃柳樹枝葉。比喻行為不檢點的男子,總愛和女人在一起廝混。
【第73句】:【只見得娶媳婦,見不得出喪】(慣)出喪:出殯。比喻只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
【第74句】:【騎著驢吃燒雞——這把骨頭還不知道扔在哪兒】(歇)本指雞骨頭不知會扔在什么地方,轉喻人死后尸骨還不知埋在哪里。
【第75句】:【老郎疼婆娘,少郎講名堂】 釋義:年輕的丈夫不知道疼愛妻子。 例句:“唉唉,事到如今,只能顧一頭了。俗話說:‘老郎疼婆娘,少~B講名堂’。……”
【第76句】:【身正不怕影子斜】 釋義:比喻自己品行端正,不怕別人說閑話。 例句:好在觀音姐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店之主,她注意著。
【第77句】:【熱狗】現在,“熱狗”在城市小吃市場上很流行,這種吃法簡單方便,很受市民特別是小朋友們的歡迎。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進口貨”。 據說,最早出售熱狗的人是一位叫特瓦洛的德國巴伐利亞移民。他在19世紀80年代中期擺賣香腸,因為剛烤的香腸燙手,他便用兩片面包把它包起來,以方便顧客拿著吃。約20年之后,一個賣這種夾香腸面包的小販在馬球場上高聲叫賣一種德國小臘狗香腸,一位漫畫家靈機一動,畫了一幅兩條人物化的香腸,樣子好像兩只狗在相互對吠,非常有趣。他的這幅名為“熱狗”的漫畫在報上發表后,人們便開始把這種夾香腸面包叫做熱狗了。
【第78句】:【老鴇子死了粉頭——沒指望】(歇)老鴇子:開設妓院的女人,也叫鴇兒、鴇母、老鴇。粉頭:妓女。 指失去了所指望的人,沒有盼頭。 含譏諷意味。
【第79句】:【上西天】(慣)西天:佛教徒指極樂世界。 也作“升西天”。
【第80句】:【蛇咬一口,見了黃鱔都怕】(諺)黃鱔(shan):魚類,形狀像蛇。被蛇咬過的人,見到和蛇相像的黃鱔也會害怕。指人受過大的傷害,常不免心有余悸。
【第81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慣)比喻不管環境或處境多么惡劣、危險,都處之泰然。 也作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任他風波險,穩坐釣魚臺。
【第82句】:【重打鼓,另開張】(慣)比喻從頭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鑼鼓另開張。 另打鑼鼓重開張。
【第83句】:【民以食為天】這個俗語的意思是它強調了吃對老百姓的重要性。它源出東漢班固《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這段話講的是秦朝末年,有個叫酈食其的讀書人,他年屆六十,窮極潦倒,卻滿口狂言,人們稱他為“狂生”。 秦朝滅亡后,劉邦與項羽為了爭奪全國政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在一次戰斗中,劉邦的軍隊敗退到滎陽、成皋一帶。滎陽附近有一座小城,城內有許多儲藏糧食的倉庫,因地處敖山,所以稱為“敖倉”。它是秦朝留下來當時關東最大的糧倉。 劉邦因抵擋不住項羽的進攻,一時又調不來援兵,導致滎陽失守。于是他打算把成皋以東的地區讓給項羽。為此,特地找酈食其來商議這個問題。 酈食其對劉邦的打算表示反對。他說:“稱王的人以百姓為依賴,而百姓又以糧食為依賴。敖倉是儲藏大量糧食的要害之處,如果放棄這要害之處,等于把它拱手讓人,這對戰局是非常不利的。” 劉邦聽了點頭稱是,采取了酈食其的建議,堅守敖倉,終于取得了勝利。
【第84句】:【十訪九空,也好省窮】(諺)向親友借貸,即使十次去九次落空,總會有一次得些資助,可免受窮。指求助總有希望,不求希望全無。
【第85句】:【見過鬼怕黑】(諺)傳說鬼是在黑暗中活動的,見過鬼的人怕黑暗。 比喻遭受過驚嚇或蒙受過打擊的人,遇到相類似的境況就不免心驚膽戰。
【第86句】:【土里滾,泥里爬】(慣)指整天在莊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農活兒。
【第87句】:【小姐】“小姐”現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清代學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 不過,當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88句】:【抬頭老婆低頭漢】(諺)老婆:已婚婦女的俗稱。走路昂揚著頭的婦女,性格往往強悍;走路低著頭的漢子,處事往往多疑。指仰頭女性和低頭漢子大多是強悍有心計的人。 也作抬頭的女人低頭的漢。 仰臉的女子低頭的漢。
【第89句】:【世事有常有變,英雄能屈能伸】(諺)指世事有經久不變的規律,也有升沉起伏的變化;英雄豪杰做事,貴在隨時應變,失意時能承受屈辱,得志時能施展才干。
【第90句】:【天災好躲,人禍難防】(諺)自然界出現的災害,人們比較容易對付;由人為造成的災禍,往往難以防范。指人禍遠比天災可怕。 也作“天災能敵,人禍難消”。
【第91句】: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
【第92句】:【老虎吃螞蚱——零打碎敲】(歇)本指零碎地吃,轉喻零敲碎打地消滅或整治。 也作老虎吃螞蚱——碎拾掇。 老虎撿螞蚱墩兒——碎拾掇。墩兒:堆兒。
【第93句】:【飯飽肉不香】(諺)指飯吃飽后就沒了食欲。借指物品多了,就不那么稀罕貴重了。
【第94句】:【唱紅臉】(慣)比喻扮演或充當好人。與“唱白臉”相對。
【第95句】:【虎口里奪食】(慣)比喻冒著危險去爭奪某種利益。
【第96句】:【瞎子磨鐮刀——快了】(歇)快:本指刀刃鋒利,轉指不要多長時間。指事情快有結果了。
【第97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98句】:【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慣)舊時商家招攬顧客的常用語,表示本店經銷的商品,為別處所無。比喻獨一無二或惟我獨尊。 也作只此一家,并無分店。 只此一家,別無它店。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第99句】:【勤能補拙,儉可養廉】(諺)勤勞能彌補自己笨拙的缺點,儉樸能培養自己廉潔的品德。指勤和儉不僅可以使人擺脫貧困,更可以培養人的美德。 也作“勤能致富,儉能養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