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油梭子發白——短煉】(歇)油梭子:油渣。短:缺少。煉:本指煉油,轉指磨煉。指人缺乏實際鍛煉。
【第2句】:天氣變暖了,媽媽看見我還穿著秋褲,正在說我傻,姥姥說了一句:“吃了五月粽,才把棉衣送?!闭f得我們全家都笑了。(山東·夏津)
【第3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釋義: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例句: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的家也不例外,也存在著矛盾。
【第4句】:【小孩兒口沒遮攔】(諺)指小孩子的嘴巴無禁無忌,想到就說,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計說話后果。
【第5句】:【破財免災】(諺)破費了錢財,可以免除災禍。舊指丟失或耗費了錢財,能換來人的安樂。用來安慰失盜或意外破財者的常語。 也作“破財消災”。
【第6句】:【送肉上砧板】(慣)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尋死路。
【第7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下功夫,再難的事情也能 做成?;蛘f:鐵打房梁磨繡針/鐵杵磨成繡花針。臺灣電視 劇《含羞草》:“沒關系,我這人有耐力,有道是有志者事竟 成,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p>
【第8句】:剃頭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頭——各有各的用處
【第9句】:【旦角】“旦角”指戲劇里女性角色,有正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區別。在京劇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那么旦角是怎么來的呢?西漢桓寬的《鹽鐵論》里,就提到“今民間……奇蟲胡妲戲娼舞像。” 方以智在《通雅》中釋為:“胡妲,即漢飾女伎,今之裝旦也?!笨梢娫跐h代,已出現了旦角演員,盡管當時還沒有完整形態的戲劇。胡妲,在“妲”之前冠一“胡”字,為我們點明了它的淵源所自。原來我國歷史上,習慣把來自西域的各種事物冠以“胡”字。比如胡笳、胡琴、胡桃、胡床等,舉不勝舉。胡妲的“妲”字,任半塘先生作了正確的詮釋,他在《唐戲弄》里指出:“可能乃用一漢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錄胡語之音?!保赡苁怯靡粋€足以表示女性的漢字,來記錄胡語之音),由于是音譯,就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唐人敦煌寫本又作“黑旦”,宋人《樂府混成集》又寫作“笪”和“旦”。至于“旦”(或“黑旦”、“笪”)在胡語中的本義,《燕樂考源》作了解釋:“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以華言譯之,‘旦’者則謂韻也。其聲亦應黃鐘、太蔟、林鐘、南呂、姑洗。”可見五旦就是五音,與宮、商、角、徵、羽相當,本是西域兄弟民族的音樂術語。漢以后,隨著西域藝術的內傳,“胡妲”被作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稱?!昂е鞲瓒魑琛??!短茣Y樂志》說:“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轉如風?!敝鞲柚魑钁同F在的歌伴舞差不多。而伴隨著戲曲的興起,旦則演變為唱工很重的女角的代稱。如宋代時有“裝旦”。元朝是我國戲曲大發展時期,雜劇中已出現了正旦、小旦、搽旦等各類旦角角色,為現在齊全的旦角名稱打下了基礎。
【第10句】:【愛在心里,狠在面皮】(諺)長輩對子孫只可心里慈愛,管教起來要嚴格。
【第11句】:玻璃瓶里插蠟燭——心里亮;肚里明
【第12句】:【年輕的夫妻愛頂磕,年老的夫妻愛啰嗦】(諺)頂磕:頂嘴吵架。啰嗦:嘮嘮叨叨。年輕夫妻容易頂嘴吵架,年老夫妻總愛嘮嘮叨叨。指夫妻不論老少,總不免相互摩擦。
【第13句】:大年三十盼月亮——癡心妄想
【第14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慣)《三國演義》中描寫:周瑜要火燒曹操戰船,一切準備就緒,只因冬天沒有東風,不能順風勢放火,因此而病。諸葛亮前來探病,索紙筆,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后來諸葛亮“借”來東風,燒了曹操戰船,曹兵大敗。比喻事前什么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必要條件。
【第15句】:【常常坐首席,漸漸入祠堂】(諺)首席:宴席上的首位。祠堂:死后排列靈位的廟堂。指人年事已高,在宴席上常坐首位,就意味著死期快到了。
【第16句】:【皇帝也有草鞋親】(諺)草鞋親:穿草鞋的窮親戚。貴為皇帝,也還有幾家窮親戚。指任何人家,有窮親戚是正常的,不稀罕的。 也作“皇帝老子還有三門窮親戚”。
【第17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18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按農歷規定,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 個階段,順序叫一九、二九、三九,一直到九九。三九前后最 冷。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二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三伏天最熱。 此語意為鍛煉從嚴。意即在最冷最熱的天氣鍛煉,才能應 付艱苦的環境。語序亦可換置。汪曾祺《受戒》:“嗓子要 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要練丹田氣。” 風里來,雨里去形容生活、工作辛苦。成語:櫛風沐雨。 《香港小說選》:“過往數十年,風里來雨里去,勞碌奔波,還 不夠辛苦嗎?”
【第19句】:【小人】現在人們所說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術不正,胸懷不夠坦蕩的人?!靶∪恕?,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含貶義的道德評價范疇,時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餃子還要“剁小人”,可見其處境不妙。其實,若追根溯源,“小人”境況的惡化,是有一個嬗變過程的。西周時期,“小人”不過是一種身份的稱謂而已。如《小雅·大東》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意思是說貴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則在路邊觀望??芍靶∪恕狈褐钙矫窈拖聦觿趧诱??!靶∪恕敝Q,這里雖然也反映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偏見,卻沒有道德貶損之意。 “小人”一詞,還是個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宋錢儷《錢氏私志》:“燕風北俗,不問士庶,皆自稱小人……對中人以上,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則稱我家?!背酥?,“小人”還有幾種含義并非貶義。如舊時下對卜有過失,檢討時常說:“小人該死。” 把“小人”斥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為孔子,請看儒家經典。首先,“小人”好利?!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其次,“小人”無固定德操。“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保ā墩撜Z·顏淵》);再次,“小人”不知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還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由于儒家多貶斥小人,在中國歷史上“小人”多取貶義。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睆墓胖两?,“小人”的貶義概念沒有發生變化。
【第20句】:紅布包柑橘——里外都紅
【第21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22句】:【祧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就賣錢】釋義:種植果樹,桃樹三年結桃,杏樹四年結杏,梨樹五年結梨,棗子當年就結棗兒。例句: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逐漸掌握了各種果木的生長規律:“桃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就賣錢?!?/p>
【第23句】:【地里選瓜,越選越差】選擇時百般挑剔,最后反而選了一 個差的。地,也說:田。海外聶華苓《珊珊你在哪兒》:“誰叫 她年輕的時候田里選瓜,越選越差!到老了就亂抓了。她 那男人比她年輕二十歲,年輕二十歲呀!”
【第24句】:【嫌吃嫌穿沒吃穿】(諺)在吃穿上過于挑剔,必然造成無度的揮霍浪費,最終落得吃不上穿不上的結局。指在吃喝上追求奢侈是注定要貧困的。
【第25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謂生活中如意的事情 不多。類似的:天下事難盡如人意。明代《醒世恒言》:“旁 人問其緣故,黃生哽咽不能答一語。正是:不如意事常八 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第26句】:【墨守】“墨守”意為固執不知改變,如“墨守成規”。現在“墨守”一般用作貶義,而在當初,可具有積極意義。 “墨守”原意指戰國時的墨翟守城術,后因稱牢固防守為“墨翟之守”。源出戰國時期《墨子·公輸》。戰國時期,公輸盤(魯班)應邀赴楚國幫其作戰,楚國因為公輸盤(魯班)會制造攻城云梯,能在戰爭中取勝,決定攻打宋國。著名思想家墨翟聽到這一消息,馬上從齊國趕到楚國去勸阻,楚王于是讓墨翟與公輸盤做攻守演習。墨翟解下衣帶作城墻,用木片做武器,作為守城一方?!肮敱P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守圍有余”(《墨子·公輸》)。意思是說,公輸盤多次作攻城的機巧變化,被墨翟多次戳穿給擋回去了;公輸盤攻城的器械已盡,而墨翟的守城計策還沒有用完。也就是說墨翟更勝一籌。楚王看到沒有取勝的把握,便改變了攻打宋國的計劃。由此,后人遂把牢守、固守稱為“墨守”,是對墨翟的肯定和贊揚。不過,“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執己見,不肯改進,不求進取。
【第27句】:【山不轉路轉】(諺)山是固定的,不會轉動,但圍繞著山轉的路卻是可以隨意鋪修的。比喻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變的。 也作山不轉路轉,石頭不轉磨轉。 山不轉路轉,河不轉水流。
【第28句】:【鍋里沒米,碗里難有飯】釋義:比喻集體貧窮,個人也難以富裕。例句:秀真,你真糊涂!我給你說了多少遍了:鍋里沒米,碗里難有飯;集體生產搞不好,光憑那仨核桃倆棗救不了急。
【第29句】:【百病從腳起】(諺)百?。焊鞣N疾病。指人的腳底有涌泉穴,直通心臟,故腳底受寒,容易引發多種疾病。
【第30句】:【皇帝女兒不愁嫁】條件優越,事情好處理。多指緊俏商 品容易出售?!度嗣袢請蟆?1985,1,26):“皇帝女兒不愁嫁, 是在國家統購包銷企業產品的年代,人們對國營企業產品 不愁銷路的一種形象比喻?!?/p>
【第31句】:【十六兩】把重量單位一斤由十六兩改為十兩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舊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兩在中國至少存在了兩千多年。古代人為什么把一斤定為十六兩,民間有一種說法,既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據和理由,且能自圓其說。民間傳說一斤中每一兩都是一顆星,十六兩就是十六顆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賣東西的人在稱重量時,不短斤少兩,講究誠信,就會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祿、壽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會損星。克扣一兩就會減福,克扣二兩就會損祿,克扣三兩就會折壽。所以商家應該誠信,否則會受到上天的譴責或遭受不祥的事情。這顯然是一種附會,用這種說法使不良商販有所收斂。但古代的秤確實和北斗七星是有聯系的。古時候人們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別稱為“天權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個斗,后三星像一個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桿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權”,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盤星”。所以,無論經商也好,從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權力,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有句臺詞:天底下有一桿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盤的星。
【第32句】:最快的馬也追不上春風,最能干的英雄也離不開群眾。
【第33句】:小叔學了兩年木工活,自以為技藝精深,常常目中無人。爺爺有意再讓他繼續拜師學藝,小叔不聽。爺爺眼一瞪,訓斥他道:“井淘三遍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精,做什么事都不能驕傲翹尾巴!”(河南·南陽)
【第34句】:【 有賊心,沒賊膽】想做壞事而不敢做。賈平凹《廢都》: “我知道莊老師還不是那種人,他是有賊心兒沒賊膽,也是 沒個賊力氣。”
【第35句】:【打一巴掌揉三揉】(慣)指先打擊后安撫,又打又拉攏。
【第36句】:【驕子不孝】(諺)指在驕奢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子弟,不會孝敬父母。
【第37句】:【打倒了長人,矮子露臉】(諺)長人:高個子的人。指高個子被打倒,低個子就顯露了出來。比喻才能出眾的人被打倒,不起眼的人才能出頭露面。
【第38句】:【青是青,黃是黃】(慣)形容是非分明。
【第39句】:【螞蟻搬泰山】借指人多力量大。成語:愚公移山。陳登 科《淮河邊上的兒女》:“大家伙來么,螞蟻還搬動太行山呢! 我們是年輕輕的人,這幾個麥把還搬不回去嗎?”
【第40句】:【塘怕滲漏,人怕引誘】(諺)池塘要是滲水漏水,就會干涸;人要是被引向邪路,就會毀了一生前程。 指年輕人最怕受到邪惡的誘惑。
【第41句】:【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不知輕重,不知好歹。你這也太不識好歹了,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二百塊票子就想買條人命?就是打死條狗也不這樣便宜吧?”
【第42句】:【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釋義:說明要動腦筋,想辦法?!皷|西”也可以換成“事”或具體的物。例句:“……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能看著你急死!”
【第43句】:【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友要慎重,說話要慎 明代《金瓶梅》:“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老婆還有個里外心兒,休說世人。”
【第44句】:【誠招天下客】真誠能夠取得人們的信任?!侗本┤請蟆?(1986,7,28):“誠招天下客,我離開餐廳時,看出不少中外 顧客與服務員很熟悉?!?/p>
【第45句】:【在江邊上賣水】(慣)比喻向行家或有本事的人挑戰。
【第46句】:【人慌失智】(諺)人一慌張,心神就亂,無法正常運用思維。指人遇事要從容,不慌不忙,自然生智。 也作“人急無智”。
【第47句】:【 古老當時興】一種尚古的社會心理和風尚,以古代特色 為時髦。香港阮朗《蒼天》:“古老當時興,這句話在我們時 裝這一行來說,一點不希奇,是這么一回事。”
【第48句】:黑李逵碰見莽張飛——非崩不可
【第49句】:【糟房的姑娘——酒手】(歇)糟房:糟坊,釀酒的作坊。酒:諧“久”。指老手、行家。
【第50句】:【駝子跌在街心上——賣翹】(歇)翹:諧“俏”。指人故意造作嬌媚姿態來誘惑人。含譏諷意味。
【第51句】:【好馬須得配好鞍】(諺)指有了好馬,還得有好鞍搭配。泛指事物的主體好了,還得有好的陪襯才顯得諧調。 也作“馬好還得鞍子配”。
【第52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釋義:不怕公開較量,就怕兩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處不公平的天地,識人可要識個透哇!俗話說得對,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p>
【第53句】:【鑿四方眼兒】(慣)形容為人死板,不知變通。
【第54句】:【噙著骨禿露著肉】(慣)骨禿:骨頭。形容說話吞吞吐吐。
【第55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釋義:舊時用葫蘆裝藥。比喻弄不清真相。例句:王工作員雖然也來過幾次,可惜人年輕,識不透人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見人家表格細致,訓練忙碌,反以為人家工作認真,大大稱贊。
【第56句】:【盲人騎瞎馬】這句俗語形容有的人做事情莽撞,不計后果,不做調查研究,亂闖瞎撞,以致碰壁,非常危險。那么,真有盲人騎瞎馬的事情嗎?一般不會,它源于“危語”游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復作危語?;溉眨骸^淅米劍頭炊。’殷日:‘百歲老翁攀枯枝?!櫲眨骸限A轤臥嬰兒?!笥幸粎④娫谧疲骸と蓑T瞎馬,夜半臨深池’。” 從上面的晉朝畫家顧愷之和南郡公桓玄、荊州刺史殷仲堪做的“危語”游戲中,我們了解到:盲人騎瞎馬,并不是雙目失明的人騎著瞎馬,而是從一個參軍的口里演變出來的。以上危語,全是極端,世上沒有一件他們所言之事,全是開玩笑(游戲娛樂)。
【第57句】:挨了刀的皮球——沒氣了
【第58句】:【爭一日之短長】(慣)短長:指勝敗、對錯、高低等。比喻決出一時的勝敗、對錯。
【第59句】:【關起門來做皇帝】妄自尊大,獨斷獨行。巴金《家》附錄: “在大小軍閥割據的地方、小規模戰爭時起時停的局面下, 長一輩的人希望清朝復辟,下一輩人不是‘關起門來做皇 帝’,就是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年輕一代卻立誓要用自己的 雙手來建造新的生活,他們甚至有‘為祖先贖罪’的想法。”
【第60句】:十月眼看就要過去了,因雨水太多,我家稻田的麥子還沒種上,天卻又下起了雨。媽媽看看天,無可奈何地對爸爸說:“這真是十月天后娘臉,越怕難看越難看?!保ê幽稀矗?/p>
【第61句】:屁股袋上裝黃連——苦在后頭
【第62句】:大伯因為又一次在工作時間“壘長城”,被單位通報批評了?;丶液蟠髬屔鷼獾卣f:“刀就怕口厚,人就怕臉厚。你這老臉今后還往哪兒擱呀!”(江蘇·泰縣)
【第63句】:【日頭打西出來】(慣)比喻絕不可能有的事情。也指事有反常。 也作日頭從西天出來。 日頭從西山出。 太陽從西邊出來。
【第64句】:【水深見長人】(諺)長(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關鍵時刻才能顯現出英雄本色。
【第65句】:【坐在家里等屋壓】消極等待,沒有好處。成語:坐以待 斃。王統照《山雨》:“再一說:咱也要另找點路子走,難道真 要坐在家里等屋壓?”
【第66句】:【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釋義:冬青:常綠喬木,夏季開花,花小呈淡紫紅色。在黃梅雨時節,冬青樹一般不會開花;如果開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黃梅雨便停止。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諺云:“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p>
【第67句】:一天,我挨了老師的批評,回家后大哭一場。奶奶勸我說:“老師還不是為你好?三百六十行,老師心最長!”(山西·秸山)
【第68句】:【 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好話可以公開說,用不著私下 嘀咕。王蒙《活動變人形》:“我和我娘、姐,誰也不背誰。好 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p>
【第69句】:【窮嫌富不愛】(慣)形容東西沒有價值,誰都不喜歡。 也作“窮嫌富不要”。
【第70句】:老太婆摜權——有氣無力
【第71句】:【關門養虎,虎大傷人】姑息壞人,反受其害。成語:姑息養 奸。類似的:養虎自貽患/養虎被虎傷。清代《說岳全傳》: “呆子!古人說的,‘關門養虎,虎大傷入’,這個東西如何養 得熟的?”
【第72句】:【千里姻緣一線牽】釋義:舊謂月下老人能將遠隔千里的有緣男女用紅線連起來,結為夫妻。例句:“我的兒,你們女孩兒家哪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芤鼍壍挠幸晃辉孪吕先?,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絲,把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哪怕隔著海呢,若有姻緣的,終究有機會作成夫婦?!?/p>
【第73句】:女大十八變,臨了上轎還要變三變。
【第74句】:【千金之軀,不死于盜賊之手】(諺)寶貴的生命,絕不肯輕易喪失在盜賊之流的手里。指有作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無謂的犧牲。
【第75句】:【巴掌心里長胡須——老手】(歇)指在某方面富有經驗的人。
【第76句】:【莊家老兒讀祭文——難】(歇)莊家老兒:老農。祭文:祭祀神靈、祖先,或祭奠死者時朗讀的文章。指某事做起來很困難。
【第77句】:【三春不趕一秋忙】(諺)三春:農歷正月、二月、三月的總稱。不趕:比不上。春季的春耕春播,比不上秋收忙碌。指農家在一年四季中,數秋收時節最忙。
【第78句】:【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諺)東西必定自身先腐爛了,然后才生蛆蟲。比喻若內部先有弱點或腐敗,壞事或奸邪就容易發生滋長。
【第79句】:緊著褲帶數日月——難過
【第80句】:【瘸和尚登寶座——能說不能行】(歇)瘸:腳跛。寶座:佛主的座。 指只能說話而無法行動或做不了事情。 也作“瘸和尚說法——能說不能行”。說法:講解佛法。
【第81句】:【兔子滿山跑,還得回老窩】釋義:借指在外地做事的人,最終還會回到故鄉。例句:俗話說,“兔子滿山跑,還得回老窩”做官有做一輩子的,有做十輩子、二十輩子的嗎?
【第82句】:【蘧伯玉帶籠頭——牽牽君子】(歇)蘧伯玉:名瑗,春秋時期衛國人,衛大夫史鰌知道他是難得的賢人,曾多次向衛靈公推薦?;\頭:套在騾馬等牲口頭上的皮條或繩索,用來系牽牲口的韁繩。牽牽:諧“謙謙”,形容謙遜。指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的人。
【第83句】:【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釋義:比喻既敢碰硬,就無所畏懼。例句:李堅決心很大:“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當年包公敢鍘駙馬陳世美,我們還怕這些地頭蛇!”
【第84句】:筍子變竹——節節空
【第85句】:【螞蚱眼老鼠膽】(慣)形容人目光短淺,膽小怕事。
【第86句】:【肚子里有貨】(慣)比喻人有學問或有主意。
【第87句】:【要吃飛禽,鴿子、鵪鶉;要吃走獸,兔子、狗肉】(諺)鵪鶉(anchun):鳥名,小頭短尾巴,羽毛赤褐色,不善飛。指飛禽中,數鴿子和鵪鶉的肉最細嫩;走獸中,數兔子和狗的肉最美味。
【第88句】:【殺人不眨眼】此語形容殘暴狠毒,殺人成性。典出宋普濟《五燈會元·圓通緣德禪師》。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翰出兵江南消滅割據政權。有一天,曹翰領兵來到九江廬山寺,許多和尚嚇得倉皇逃跑,只有緣德禪師坦然靜坐,旁若無人。曹翰厲聲呵斥道:“難道你沒有聽說過有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 緣德禪師睜開眼看了他一會兒反問道:“你怎么就不知道還有個天生不怕死的和尚呢?”
【第89句】:【買關節】見“打關節”。
【第90句】:【哪壺不開提哪壺】釋義:比喻故意難為人,使人難堪。例句:金不換今天怎么啦,哪壺不開提哪壺,我的父母是革命干部,兄弟姐妹都是共產黨員,沒那樣的賊仔頭。
【第91句】:【一匹馬配兩個鞍子】(慣)鞍子:放于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比喻做兩手準備。
【第92句】:【狗咬骨頭——干咽唾】(歇)原指想吃卻吃不上,轉指心里很想要,卻到不了手。 也作“狗咬骨頭——空咽涎唾”。
【第93句】:在家里,二哥一會兒說單位里這個人脾氣不好,一會兒又說那個人工作效率低。奶奶聽了指著他說:“別人的屎臭,自己的屁香,你有眼睛看別人,就沒拿鏡子照自己?”(四川·金堂)
【第94句】:【一推六二五】(慣)本是一句珠算口訣“一退六二五”,“退”諧“推”。 指把責任推卸得干干凈凈。 也作“一退六二五”。
【第95句】:黑烏鴉變不了白鴿子一種不同
【第96句】:【尖底甕兒——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甕不穩,撞一下就倒;轉以形容立足不穩或虛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第97句】:風馬牛——不相及
【第98句】:【打破飯碗】(慣)比喻失業。
【第99句】:【二十五里罵知縣】(慣)知縣:舊時的縣長。比喻背后指責、謾罵有權勢或厲害的人。
上一篇:推銷保險電話臺詞錦集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