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大連自然博物館感想
今天是收獲的一天。
早晨一醒來,就感受到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身上那種舒服的感覺,就預示著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以前的每個星期天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這個星期不一樣了,我們要去大連自然博物館去參觀了
興奮在心中按捺不住,早早起床,趁著興奮到了大連自然博物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
走進序廳,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屏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安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件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 植物標本數量種類最多占50%,其中模式標本十幾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人參、水杉、珙垌等,二級保護植物水松、銀杏、鵝掌楸、刺參等,還有藻類標本1000多份,真菌標本200多份,苔蘚植物2000多份,鳥獸、兩棲爬行動物標本5000多件,海獸是本館特色標本:六十多噸重的黑露脊鯨、五十多噸重的抹香鯨、三十多噸重的長須鯨、十幾噸重的灰鯨,還有虎鯨、海獅、海豚、海豹、海狗及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家族之龐大堪稱亞洲第一;陸生獸類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東北虎、金絲猴等及來自國外的北極熊、斑馬、犀牛等,還有國家一級保護爬行動物揚子鱷、蟒蛇,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鸛、黑鸛、丹頂鶴等,以及許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標本。
魚類標本有中華鱘、文昌魚、藍槍魚,鯊魚等,一、二級保護魚類3000多件美麗漂亮的各種貝殼及五光十色的蝴蝶標本也點綴著我館豐富的館藏。
巖礦標本有重100多公斤的珍貴水晶晶族、五彩繽紛的各種寶石、稀有的自然金塊,及大隕石、精美的晶族巖礦標本等。
古生物標本有產于大連地區的大連馬、普氏野馬中國亞種、大連棒雞、原東北鼢鼠等模式標本。
以及大量產于遼西的“熱河生物群”化石群落。
僅大連地區晚更新世脊椎動物化石就有上萬件。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藏很豐富,而且海獸家族標本構成了其獨特的風格。
接著我們又去看了恐龍蛋化石,各式各樣的恐龍蛋化石映入我們的眼簾,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都有.四周的墻壁上是科學家假想的恐龍的樣子,真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每張圖上還有一段小故事,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恐龍的知識.在每個玻璃器皿里陳列的是恐龍蛋化石,解說員將我們帶到了一個玻璃器皿旁,里面是接個扁形的恐龍蛋化石,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恐龍蛋化石上,這些化石就像石頭一樣,有的蛋殼都碎了.我來到一個木凳旁,上面放著的是幾塊大石頭,我想:他們為什么要把石頭放在這展覽呢
后來我有仔細的看了看才發現上面印著恐龍的留下的痕跡,又好像是葉子.解說員讓我們過來,指著圖跟我們說了一些關于恐龍的故事······ 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環抱中,聆聽大海與礁石的對話。
大自然能夠孕育生命,但也能毀滅生命。
這正是良好的自然環境,使人類成了地球的主人。
地球是我們人類和一切生命的搖籃,也是我們的家園。
她很大,但不是無邊無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饒,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我們如果不能很好地愛護自然和善待自然,甚至破壞自然,那無異于是在毀滅生命,最終將導致人類自身的毀滅。
自然博物館為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打開了一個窗口,架起了一座人類與自然溝通的橋梁。
我們真誠地歡迎國內外的各界朋友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旅游和進行學術交流。
讓您在領略藍天、碧海和黑色礁石編織的秀麗風光的同時,盡情與大自然對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大家懷著依戀之情,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這次參觀博物館,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讓我增長了見識,令我受益非淺
自然博物館參觀感受
參觀自然博物館觀后感今日,風和日麗,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
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
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一只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只,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
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隊的搬一只死蒼蠅。
電影結束后,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所見所聞,哎,又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
化石展廳內,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有貓眼、鉆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
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
車上,許多 同學都在閉目養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 這次參觀博物館,使我們了解了很多生物的進化過程,滅絕之路。
同時也呼吁大家保護環境!關 愛每一個生命!關愛大自然!也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多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看看,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參觀天津自然博物館有感六百字
在美麗的渤海之濱,屹立著一座像巨大的海貝含著一顆明亮珍珠的建筑,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館。
它不但外型新穎,里面的館藏也非常豐富。
博物館里有八個展廳,收藏了很多動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標本,還有很多模擬的生態環境和現代珍稀動植物。
讓我來帶你參觀一下吧。
走進博物館,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長長的銅雕畫卷,只見畫卷上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樹木郁郁蔥蔥,各種動物悠然自得地覓食繁衍生息。
這一畫卷告訴我們陽光、空氣、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稱它們為生命之源。
來到古生物一廳,有許多恐龍骨架,它們展示著恐龍生前的雄姿和風采。
可惜在6500萬年前恐龍就告別了自然界,成為一個永遠的謎,這個謎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中生代恐龍絕跡后,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動物的崛起。
在古生物二廳里,我們看到了一頭體形碩大的師氏劍齒象的骨架、古野驢的骨架和三趾馬的頭骨等,它們在生存的斗爭中有的滅亡了,有的進化成了現代的哺乳動物,通過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化石,再現了遠古生物的真實狀況,讓我們更了解古代哺乳動物的演化過程。
動物生態展示廳是按生態地理形式陳列的爬行、鳥獸動物群:在東北浩瀚的林海中,棲息著東北虎、駝鹿、猞猁、棕熊、松鼠、雪兔等珍稀動物;遼闊的塞北草原上,奔跑著黃羊、狼、布氏田鼠,還有草原雕;亞熱帶的高山林灌有體態憨厚的大熊貓、機靈的金絲猴等等;熱帶雨林是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大象、云豹、啄木鳥都生活在這里。
最后我們看到一組犀牛瀕臨絕跡的場景,犀牛在泥潭中的陣陣呻吟聲,提醒著我們要保護動、植物、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人類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
在自然博物館水生生物廳,展示有上千種魚類。
有晶瑩剔透的水母,有五彩斑斕的熱帶魚和聰明機智的海豹。
在模擬海底世界的隧道中,鯊魚、海龜、魔鬼魚等各種各樣的海洋魚類在我們頭頂上自在地游來游去,我們好像潛入到海底和魚兒們歡聚在一起。
當我們走出婀娜多姿的水生世界,進入兩棲爬行動物廳時,就會看到一條大蟒盤曲門上,讓人心驚膽顫。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娃娃魚、烏龜、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蛇、巨蜥、鱷魚等兩棲爬行動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在自然界中,還有一類體形較小、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生機勃勃的動物-昆蟲。
在昆蟲展廳有上千種色彩斑斕的蝴蝶標本,還有披著堅硬盔甲的甲蟲和各種善于偽裝、千奇百怪的昆蟲。
夏秋季節,百蟲爭鳴,像是給大自然奏響一曲美妙的樂章。
在浩瀚的海洋中,軟體動物是其中的一大門類,一般分為單殼類、雙殼類、頭足類、掘足類四部分。
在海洋貝類廳,展示了很多漂亮的貝殼,黃金寶貝和琥珀寶貝讓人驚嘆不已,這里還展示了天津滄海變桑田的演變過程,呼喚人們保護自然環境。
博物館中每個展廳都顯示了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妙趣橫生。
通過參觀自然博物館,喚醒人們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意識。
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動物、植物都要成為好朋友,這個地球才會更加美好。
博物館的感受和收獲
參觀博物館有感 篇一:參觀博物館有感 又一次參觀了歷史博物館,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會和發現,而且永遠感覺不到厭煩。
走進歷史的長河,沉浸在五千年華夏文明的輝煌之中,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更感嘆于漢唐時期的政治開明,文化自由,科學縝密,經濟開放,藝術燦爛,軍事強大。
根植在統治者內心的,不是玩虛假的數字游戲,搞面子工程,與民奪利,而是建設一個“外硬內軟”的國家,讓生活在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滿足。
人民也不用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發愁,連稅負也降最低,醫療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
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幾千年以后,在這片土地上,“有尊嚴地生活”竟成為統治者賣弄的噱頭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長安,擁有三百萬人口,城市規劃謹偌棋盤,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國商賈穿梭其間,市民百姓安居樂業。
女人們可以不用為了病態美的骨感身姿而放棄享受美食的權利,可以身著男服甚至胡服,騎馬,射箭,狩獵,蹴鞠,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彌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豐腴的身材。
女人是可以當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
兒媳婦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愛。
走出博物館,回到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和不甘,方才想起歷史發展中出現倒退。
篇二:參觀博物館有感 就在前天冒著寒冷的天氣緩步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以飽滿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歷史情懷參觀我們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更
參觀博物館感想
作文:我看博物館 希望能幫你忙,試試看吧
對于博物館的印象,最初是從上海自然博物館里的那巨大的恐龍骨骼開始。
那時,應該是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利用某個周末帶我去的。
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恐龍,被這龐然大物震撼了,驚訝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議,也有點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嚇住了。
于是對于那時自然博物館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這恐龍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記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的出爐,造型各異,主題不同,種類越來越細化,總之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
從外型上來說,如今的博物館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
上海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青銅器、天圓地方的造型不僅成為都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與博物館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顯示了設計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內部設施上,隨著各方面條件的快速發展,展館的已愈發先進和人性化。
寬闊明亮的展廳,玻璃的展品放置處,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燈光,感應燈,室內良好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等,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展品,同時也給我們參觀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這些硬件,博物館里的軟件也日益提高著。
如今,很多博物館都有電腦查詢系統和介紹,你可以通過小小的顯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個博物館的情況。
當然,也可以通過登陸各博物館的網站來了解。
另外,每個博物館都配有專業的導游,能較詳盡地為游客作介紹,力求讓人們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
如果你不想請導游的話,也可以租借講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個人喜好隨時放講解錄音,同樣能很快地了解、獲得知識。
博物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反映著上海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質量的一種提高。
可喜可賀。
人們都說,上海的明天會更美好。
而我堅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館的明天一樣會更好
博物館的感受和收獲
體會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藝術家以及大自然的偉大之處。
我們能收獲知識,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學會欣賞,更能愉悅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