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神奇的鏡子》案例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我的開課題目是《神奇的變化》。當拿到這個題目時,我首先想到的是顏料的變化,而且非常有趣。但是馬上被我推翻了,顏色的`變化對于小班的孩子可能會更有趣和好玩,對于中班的孩子呢則是有些簡單。我又想到了碘酒和淀粉相遇的神奇變化,但是實驗結果不是很明顯……科學活動,在我印象里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活動,最好人手一份實驗材料等等,綜合考慮,最后參考了主題書中的鏡子一內容。
我先自己進行了實驗,兩面鏡子打開角度不同,呈現的物體數量也不同,非常有趣和好玩。于是讓孩子們帶來了一面鏡子。在試教過程中,發現帶一面鏡子需要兩人合作,又需要人手一份記錄,給達到活動目標造成了阻礙。于是馬上將單面鏡更換成兩面鏡更能有效活動。
在設計教案中,我認為科學課要把概念說清楚,語句要科學,不可啰嗦。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也是在引導中將重點詞突出說,說得慢一些,讓幼兒有足夠時間吸收,同時每個實驗后有小結。讓孩子們在每個環節中都能清楚概念。同時我認為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當然也有一些不足:
1.在活動中我為了放大孩子的演示內容,提前進行拍照,用圖片形式呈現。大家給我建議,可以做成PPT,更方便些。
2.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從鏡子里看到了幾個雪花片?你是怎么打開鏡子的?”這個問題幼兒可以說出幾個雪花片,但是不能用動作和語言表示。盡管我用了追問的形式,你鏡子打開是什么樣子的?孩子不能回答。大家建議,可以換個問題問你看到幾個雪花片,為什么會這樣呢?引發幼兒思考。
每一次公開課都是一次學習與成長的機會。科學活動就是教師概念清晰,要求簡潔明了,幼兒操作記錄,師幼小結延伸。
上一篇:《會變的顏色》優秀教案
下一篇:廣告制作合同(精選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