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天地悠悠,歲月匆匆。“緣是天意,份在人為”。而凡世間能有幾人真正能看破掙脫世俗的羈絆而看透紅塵的喧囂?瀟灑的把握緣分的真諦。茫茫人海,蕓蕓眾生。緣分乘風而來,隨風而去。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第2句】:【禪心佛語】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第3句】:【禪語人生】心靈的偏見,往往導致我們對生活產(chǎn)生更多的成見,行走在消失的歲月中,讓苦惱和歲月一起消失。
【第4句】: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路大道坦途。人生不能像玻璃般脆弱,溫室花朵般嬌嫩。應像水晶般透明;太陽般輝煌;野草般頑強;松柏般挺拔。要經(jīng)受歲月的歷練,才能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第5句】:靜由心生,心不靜,則煩惱生。在繁雜的人世間,能夠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靈,隨時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細細品味生命的微妙,無疑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
【第6句】:人生淡然如花,行走一路芬芳。任由世界跌宕起伏,心若不驚,自然從容。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無意于得,自然無所謂失。人生之美,不在爭求,而在靜守。只愿此心:一世清寧,安然盛開。
【第7句】:【佛心禪語】當今時代的人們所遇到的問題,并非是饑餓寒冷、居無定所,而是精神崩潰、心靈空虛。我們?nèi)狈Φ牟皇俏镔|(zhì)文明,而是精神良藥。
【第8句】:相對來說,以身行善,給人的印象最深刻,人們總是最相信自己的眼睛,用事實說話,可信度也最高——一個現(xiàn)成的產(chǎn)品,總比一個虛擬產(chǎn)品、一個產(chǎn)品設計方案更看得清,因此,事實帶來的報償也往往來得及時一些。
【第9句】:【佛心禪語】住在大城市的人會覺得孤單,意思不是他們沒有人作伴,而是沒有人關(guān)心。這樣可能會讓他們的心理變得很不健康。另外一方面,那些在一種溫暖氣氛下長大的人,身、心和行為都會有比較正面與和諧的發(fā)展。
【第10句】:【禪心佛語】佛學不分高低,對任何人都是一樣平等的,沒有厚此薄彼之分。只要能發(fā)心出家,只要能用心辦道,任何人都有開悟、解脫的可能。所以不要認為出了家就高人一等,那是錯誤的。沒有哪個人高人一等,佛法是平等的。
【第11句】:做一個安靜的人,讀書,旅行,給自己一段柔軟的時光,不用太遠,不用太貴,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將自己釋放,撫慰。旅行,就應該只是單純地出去走走。去哪里,并不重要。心寬,便是遠方。
【第12句】: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守護好自己的口,照顧好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像水晶一般清凈,像棉花一般柔軟,像微風一般自在,要做心的主人,生活就會自然而然地快樂起來。
【第13句】:人生一場,別人追屋逐堡,我只要風花雪月,花棚石凳,小坐微醺,歌一曲,茗一杯,自得其樂。住宅舒適方便就行了,何必非要樓上樓下。一首歌,一杯茶,養(yǎng)養(yǎng)花,養(yǎng)養(yǎng)魚,享受自然之美不是很好嗎?
【第14句】:【禪心佛語】其實來亦何哀,去亦何苦。到最后,只是一片云煙。如同光明遇上黑暗,心頭煩惱與清涼,只在一念之間來回轉(zhuǎn)變。煩惱現(xiàn)前,心頭霧霾籠罩,不見光明。坐忘云物外,得失山水間。
【第15句】:【禪語人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飾什么,自卑什么。所謂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設防而又不受害。
【第16句】:【禪心佛語】企業(yè)只有實現(xiàn)營銷才能實現(xiàn)利潤,其他都是成本。企業(yè)最大的成本就是,沒有訓練好的員工,那些不會做銷售的員工。
【第17句】:【禪心佛語】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
【第18句】:“不怕念頭起,就怕覺照遲。”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路。否則,又如何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第19句】:【品味人生】【第1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yè)。【第2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第3句】: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第4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第5句】: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第20句】:【禪心佛語】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離開,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個時候才不會害怕,才能放下。
【第2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周圍是一群鷹的話,那么你自己也會成為一只鷹;如果是在一群山雀中間的話,那么你就看不到海闊天空。
【第22句】:心中無形的風災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形的心獄是指“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
【第23句】:【禪語人生】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而苦惱也來自本身,除非自己傷害自己,否則,你永遠不會是一個犧牲者。
【第24句】:【禪語人生】一個有感恩心、肯發(fā)心的人,自然就有佛法;有了佛法,便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而作、隨喜自在。
【第25句】:【佛說放下的禪語】有那么一個地方,無論我們走多遠,迷失多久,陷得多深,都會將你我等待。那時便是歸巢的倦鳥,守著一座安穩(wěn)的舊宅,不與春風訴說離別的衷腸,只和一扇軒窗,靜看庭院的花落花開。這個地方,便是心靈的菩提。
【第26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恭在貌,敬在心,切不可貌恭而心不敬。誰也不能保證成為一個偉人,但須做一個誠實的人。
【第27句】: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豐子愷《豁然開朗》
【第28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宇宙人生都講圓,理要圓、事要圓,事事圓融,有始有終、功德圓滿,人生要追求圓融,一切隨緣。
【第29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能無私人自明。野花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好翻舌頭多惹事,好說謊話落罵名。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巧弄舌。
【第30句】:【禪語人生】至于有沒有成就者,佛陀在《無量壽經(jīng)》中說,末法時代有62萬億的恒河沙菩薩來人間示現(xiàn),誰都沒用辦法調(diào)查,漢傳佛教有沒有成就者。
【第31句】:【禪心佛語】前生后世,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人類良心的陣地,是一切善心善行的出發(fā)點,是社會安定團結(jié)、和諧發(fā)展最根本的基礎(chǔ),最根本的保證。如果我們喪失了良心這塊陣地,勢必導致人心險惡,亂相叢生。
【第32句】:生活的禪法,它必須是溫暖與善良,寬闊與承擔,走在每一個時代,找找與時代的契合,它更是對命運的一種體醒,消極時振作,悲觀時期望,冷落時溫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禪道。
【第33句】:人心,遠近相安,時光,濃淡相宜。有些風景要遠觀,才能美好;有些人情要淡然,才會久遠,人生平淡更持久,留白方能生遠,蓮養(yǎng)心中,隨遇而安,生命的最美不過是懂得的距離。
【第34句】:【禪語人生】有的人,花園別墅,只覺天地窄小,因為他沒有感受生活之美。有的人蝸居一角,即覺天地寬廣,體會出逍遙自在的快樂,因為他有生活的美感。
【第35句】:道本無瑕,擬心已差。才生征兆,遍界空花。若欲全舉,除非直與。不用增添,現(xiàn)成規(guī)矩。——《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36句】:【禪心佛語】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生命中的真理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蕩但看到實相的心,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第37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教導人們遠離貪愛、執(zhí)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zhí)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第38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攀緣,攀緣是有所為,隨緣是有所不為;身為出世行者,于家業(yè)的責任,原就不可以舍棄眾生,必須饒益眾生。
【第39句】:特質(zhì)即障礙!一個人的特質(zhì)就是一個人的習氣和味道,說的好聽些叫氣質(zhì),實質(zhì)就是頑固的臭毛病。起初人們都因這種特質(zhì)而嶄露頭角獲得成功,而后又因這種特質(zhì)栽跟頭屢撞南墻。生活中淹死的往往都是會游泳的人。
【第40句】:【佛心禪語】居士說:“要時常換水。因為花的莖浸在水中容易腐爛,無法吸收水分供給花朵,花就容易雕謝。所以必須要每天換水,并且剪掉爛掉的梗及莖,這樣就能保持花的新鮮。”
【第41句】:菩薩慈愍不忍眾生苦,故能常持歡喜心,倒駕慈航來人間。以智慧、柔和、善順化度頑劣剛強,化干戈為玉帛,轉(zhuǎn)災難為祥和。
【第42句】:【道家禪語】生活中,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什么都可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不只是你,大家都一樣。知道時間不可能停留,就沒有必要傷春悲秋。人生是路上需要用真誠的心靈去欣賞,而不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
【第43句】:【禪心佛語】人面獸心,這意思是指他們像野獸一樣沒有羞恥心,也就是說,這些人根本不受教化以提升自己的心靈質(zhì)地。
【第44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積聚添煩惱怎樣培養(yǎng)正確的金錢觀念?佛日:生時不赍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于已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得可怙,致使命終墮諸惡道。一《佛說佛名經(jīng)卷第十二》
【第45句】:【禪心佛語】佛陀說過:不能給對佛法沒有興趣人講經(jīng)說法,不能給對大乘佛法不感興趣的小乘修行人講大乘佛法。佛陀認為,尊重眾生的信仰或觀點很重要,否則會讓對方造業(yè)墮惡趣。
【第46句】:【禪心佛語】聽說,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謊言,最美的愛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見。
【第47句】:【佛心禪語】保持感恩的心。緊張的生活會讓情感變得麻木。每天抽點時間,體會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比如鮮花、鳥鳴,保持感恩的心,會給生活增添不少亮色。
【第48句】:【佛語悟道】境界產(chǎn)生的外在條件本來是沒有美丑的,所謂美丑都是起源于人心的,心如果不強加給外物以美或丑的名稱,那么虛妄不實的(關(guān)于美與丑的)情思又會從哪里生出呢?
【第49句】: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狀態(tài)便是如虛空——空與一切萬物兼容不沖突,包容萬物,支撐萬物。佛是空王,也是慈悲王。
【第50句】:佛言:吾無數(shù)劫時,本為凡人,初求佛道以來,受形五道,生死無量。計吾故身,不能以數(shù)。《太子瑞應本起經(jīng)》
【第51句】:【禪語人生】我們修行,群居守口,獨坐防心。跟大眾一起時,不要太多話,自己一人時,要提防私心妄想,久而久之,就能專一見心。
【第52句】:【禪心佛語】為什么睡不著呢?因為“心不安”。心無法安定,晚上都睡不好,導致意外發(fā)生。這些例子,都是因為“不安好自己的心”。
【第53句】:口上仁義道德,心里男盜女娼。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快馬不用鞭催,響鼓無須重槌。懶惰埋葬天才,勤勞產(chǎn)生智慧。爛泥糊不上壁,朽木當不了梁。老谷不可做種,老話不可為據(jù)。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
【第54句】:【禪心佛語】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第55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那些坎坷,還有那些不必要的枉自嘆息,也都會成了生命的內(nèi)涵,生命總是須要在困境中明朗覺醒,自強不息,可以這么理解,自己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著自己與世界共處的善意的人文情懷。
【第56句】:【心靈禪語】空是一種冷靜,是一種對煩惱的反思,用冷靜的心,去聽世界的聲音,世界并沒有缺乏和損壞什么,是自己的內(nèi)心出現(xiàn)了偏離,并沒有誰傷害自己,是自己傷害了世界。
【第57句】:【禪語人生】溫柔不懦弱,文靜不造作,靚麗不妖艷,求異不求怪,賢惠不膽怯,熱情不輕浮,自愛不自戀,機敏不多疑。
【第58句】:【禪心佛語】善識己之短,善識人之長;要善于取先輩之長、取師長之長、取學友之長、部下之長,不善于取長補短的人很難會有所成就。
【第59句】:【禪心佛語】微笑,昂首闊步,作深呼吸,嘴里哼著歌兒。倘使你不會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來,你想讓自己煩惱都不可能。
【第60句】:【禪語人生】安守一顆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風云。有些事,輕輕放下,你未必就不是輕松。有些小事,想多了就變成大事。有些細節(jié),想重了就變成慘劇。說來說去,全是幻想而已。所以說,人重累人,心重累心。做人要放輕松。
【第61句】:【禪心佛語】昆德拉《不朽》:感情很顯然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而且常常是在我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突然發(fā)現(xiàn)的。當我們“希望”去感受它,感情就不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模仿,感情的炫耀。
【第62句】:【佛家禪語】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zhuǎn)正確的彎,那些走正確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63句】:【圣經(jīng)文案】263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jié)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第64句】:【禪心佛語】前段時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人們似乎是在享受著先賢文化的同時,褻瀆自身的文化,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第65句】:得勢休把別人踩,失寵莫將別人怪。得意夫妻欣相守,負心朋友怕重逢。登上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東方不亮西方亮,一理能通百理通。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動念即應思改過,得閑何不再讀書。
【第66句】:【禪心佛語】世間之事,求則不得,不求則得之,故而不得求之。僅空了不行,還要把這個空的境界在凈空,如非絮窩,空空如是。
【第67句】:若定心作善惡等業(yè),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fā)誓愿供養(yǎng)三寶,是名定業(yè)。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yè)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yè)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yè)不名決定。《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三十一,獅子吼菩薩品
【第68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能確認未來什么時候發(fā)生地震,什么時候得上絕癥,甚至不知道下一個拐角我們會遇見誰,下一分鐘我們的心臟會不會忽然間休息。
【第69句】:樹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葉,甚至是光禿禿一條,點綴幾片葉子而已;長大了,才分枝發(fā)權(quán),枝葉繁茂。越是初學的人,越要一門深入;所學深入堅固,則不妨廣博,如樹分枝成冠,蔚成莊嚴。
【第70句】:學誠法師:人的心就像屋子,時間長了不打掃就會遍布塵埃,所以應該時時清掃。人生像一條路,這條路上有無數(shù)岔路口和障礙,還有大霧鎖目,當以智慧為日消除迷霧,愿力為導確定方向,精進為甲戰(zhàn)勝障礙。
【第71句】:對于充滿愛心的人來說,無論遇到任何境況,與任何人接觸,他的生活總是溫暖的,人生永遠是精彩的;對于自私自利的人而言,無論遇到任何境況,與任何人接觸,他的生活總是冷漠的,人生總是乏味的。
【第72句】:【佛家經(jīng)典禪語靜心】再出名的哲學家、再迷人的藝術(shù)家、再顯赫的政治家,都無法抗拒輪回的痛苦。只有通達了生命的真相,人活著才能找到方向。而這一扇大門,佛教可以為你開啟。
【第73句】:忍,不是含淚度日、忍氣吞聲的懦弱之舉,而是為人處世、化干戈為玉帛的上上之策。不能忍一時之痛,必將受百年之憂。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雅量。
【第7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有人請教慧海如何用功,慧海:饑來吃飯,困來即眠。“一切人總?cè)缡茄剑俊薄俺詴r不肯吃,百般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自然不同。
【第75句】:【佛語悟道】好馬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會飛奔而走;對于劣馬就是用棍杖抽打它,把棍杖打斷了它也跑不快。人如果不能自我告誡,而要依靠別人的呵斥才能有所作為,那么反而會增加抵觸和惱怒,罪過也就更大、更深了。
【第76句】:【前世】人若能轉(zhuǎn)世,世間若真有輪回,那么,我們的前生曾會是什么?【佛說】萬物于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第77句】:【時間累積功德】學佛一定要從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錯過時機。德是由時間累積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達,「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第78句】:【看透人生的佛家禪語】有些事情,只需藏在心底,不必與人說,不須任何人懂。任憑時光打磨,如人飲水的合離悲歡,終有一天我們都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壯,我們都一樣,總要那些與這般,嘗盡百毒,才會不侵。
【第79句】:要放下散亂的心,提起專注的心;放下專注的心,提起統(tǒng)一的心;放下統(tǒng)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唯有這樣,才能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徹底放下,從頭提起。
【第80句】:【禪心佛語】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
【第81句】:【禪心佛語】成功了,確實不容易,也許它蘊含了我們半生的心血,既然成功的果實來之不易,就讓我們多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吧。
【第82句】:對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深具信心的人不會被別人錯誤的批評、無理的挑釁所擾亂、所傷害,讓你情緒失控的真正原因往往是自己內(nèi)心的疑慮。
【第83句】:人必須不停地求知,不斷地歷練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確有效地處理問題,才有快樂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因為未經(jīng)解決的難題,會不斷地困擾你,逃避是墮落和崩潰的原因。
【第84句】:劫難,是安很喜歡的詞。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禪,也是無止盡的劫難,可是佛他不告訴我們,我們要經(jīng)歷多少才肯放過我們,他總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語。
【第85句】:【圣經(jīng)文案】278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并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第86句】:請別讓諾言成空談,別讓承諾成欺騙。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做個善良有愛心、誠實守信之人,我們要盡力做到諾不輕許,許則為之。
【第87句】:【禪心佛語】生命無常,隨時都會與死亡相遇,所以我們應該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也許明天不會再來,但今天畢竟存在,存在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于對死亡的訓練(修習禪定)。
【第88句】:【禪心佛語】世上美好的東西數(shù)不過來,我們總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東西。其實即使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一天只能吃三餐,一次只能睡一張床。欲望太多反而會成累贅,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富足,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
【第89句】:【禪語人生】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覺得做好事會上當,做好人會吃虧。他們認為做人要有一點狠氣,有一點霸道,有一點牛氣,才能站得住腳,才不會受欺侮。如果大家都牛氣,大家都狠氣,勢必造成家庭與社會的不和諧。
【第9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脫的利益,你就會認識到修行的重要。
【第91句】:是否當真已然注定,你必是我命里不得善終的劫數(shù),于我的青春明媚里出現(xiàn),擾亂原本一池寂靜心事,吹奏哀嘆調(diào)子,揚起嘴角嫵媚凌人的弧度,不管宿命如何,我只愿,于無怨,無忿。
【第9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果下決心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下決心要做成什么樣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說動機的驅(qū)動力會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償。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不在于順逆,而在于追求;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就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
【第94句】:欲成事、先靜心、穩(wěn)心態(tài)。傷害讓我們明白,失敗使我們懂得,在挫折中我們漸漸成長,慢慢成熟。人生,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繼續(xù)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第95句】:【禪心佛語】荷花精神博大精深,實難以用寥寥數(shù)字來描述。綜合八大優(yōu)點,我試把荷花精神概括為:“求實即真,集巧成善,脫俗為美”。
【第96句】:佛說,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
【第97句】:要慈眼視眾生,把無形化作有形,把理論化成行動,時時刻刻拿出一分“我們不去救他,誰去救他”的大慈大悲濟助精神,能如此,塵世亦可成為凈土。
【第98句】:走在這歲月,用一種溫和的心地、寬寬的視野,來參與生活和鼓勵人生,突破那些迷茫,堅守那些平淡,每個人心地的厚重都是生命的答案,對生命的敬畏,和堅定的信心,都在這走過的日子里,就成了生活。
【第99句】:【禪語人生】文吉見長老不能對,便以路遠天寒之由,勸其不必強拜。而長老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報親恩,不問年月遠近也。”文吉感動,為長老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跡而行。
上一篇:深入人心的禪語文案【50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