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寒貓不捕鼠】(諺)指受餓受凍的貓無力捕捉老鼠。比喻饑寒交迫下的病弱的人,難以承擔正常人的勞動任務。
【第2句】:珠穆朗瑪峰點燈——最高明
【第3句】:【艄公不搖櫓,誤了一船人】(諺)艄公:木船上掌舵的人。艄公不搖櫓,船就無法前進。比喻占著領導的位子不理事,就會使事業癱瘓。
【第4句】:高梁地里打陽傘——難頂難撐
【第5句】:井底砌房子——深造
【第6句】:【為朋友兩肋插刀】(慣)指人重友情,為了幫助朋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也作“為朋友兩肋扎刀”。
【第7句】:【仕無中人,不如歸田】見“官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8句】:玉米一收下來,媽媽就把吃的麥面換成了玉米面。我嘟囔著說:“打幾千斤麥還舍不得吃,也不知道省個啥?”媽媽說:“過日子比樹葉還稠,不能吃今兒沒有明兒。細水長流,省了還是咱自家的。”(河南·鄲城)
【第9句】:【牛頭不對馬嘴】釋義: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例句:蘇雨道:“我是蘇爺的嫡親兄弟,特地從涿州家鄉而來。”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第10句】:柳樹剝皮——凈光棍
【第11句】:【 土命人心實】謂人心地誠實,不會用心眼,不會耍花招。 浩然《艷陽天》:“你往后別跟五嬸逗著玩了,五嬸是土命人 心實,遇著不順眼的事兒,愛著急、上火,我要沒輕沒重地給 你一頓,多讓人瞧不起你。”
【第12句】:【若要好,大作小】要處理好事情,應謙讓,或大事化為小 事。明代《西游記》:“三藏哀告道:‘賢徒啊!此事如何是 好?’行者道:‘若要好,大作小。”’
【第13句】:【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見。葉辛《蹉跎歲月》: “他們不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第14句】:早上,媽媽照例端出醬蘿卜和米粥,我皺了皺眉頭說:“媽媽,我不吃。”媽媽哄著我說:“你聽說過‘新米粥來醬蘿卜,郎中先生見了哭’這句話嗎?”既然這樣,就只好吃嘍!(江蘇·如皋)
【第15句】:【走獨木橋】見“過獨木橋”。
【第16句】:【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瓜需要等待條件成熟。 西戎《燈心絨》:“人常說: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 瓜。社里經濟力量大了,該辦的事,一樣一樣就辦成了!”
【第17句】:【千金念白四兩唱】(諺)念白:也叫白口,戲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兩。指戲曲表演,唱詞遠不知道白難度高。
【第18句】:因生意不好,舅舅開的百貨商店倒閉了,這兩天,他又琢磨著想開個飯店。舅媽在一旁愁眉苦臉地說:“壺中無酒難待客,盤子無菜難壓桌,大風刮倒了梧桐樹,叫咱從哪兒弄錢再開張呢?”(山東·陵縣)
【第19句】:【吃過水面】(慣)本指面條煮熟后在涼水中過一下再吃,比喻在商品交易中轉手倒賣,從中獲利。也比喻替別人辦事,從中得好處。
【第20句】:【路是人踩出來的】(諺)指路是要人開創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奮力去創造。 也作路是人闖出來的。 路是人走出來的。
【第21句】:【肉爛在湯鍋里】(慣)比喻沒有受到損失,或好處還在自己人手里。 也比喻利益、損失都混在一起,分不出來了。 也作肉爛在湯里。 肉爛在鍋里。
【第22句】:【怪人者不知情,知情者不怪人】(諺)指嗔怪別人,往往是由于不了解情由;一旦了解了事實真相,消除了誤會,自然就不會再嗔怪人。
【第23句】:我放學回家后,媽媽讓我去寫作業。爸爸說:“是蟈蟈也得歇歇鞍,是老虎也得打個盹兒。”媽媽說:“累不著!”(河南·平頂山)
【第24句】: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第25句】:【官大不壓鄉鄰】(諺)指官位再高,回到故鄉也不宜在鄉親面前擺官的架子,要官的威風。 也作“官大青樹林,不壓鄉里”。
【第26句】:一棵大樹枯了心—外強中干
【第27句】:【家貧不是貧,路貧貧煞人】(諺)在家過的貧困日子還容易對付,出門在外的貧困,才真正叫人為難。 也作家貧猶自可,路貧愁煞人。 家貧不是貧,路貧愁煞人。
【第28句】:【鍋蓋上的米——熬出來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鍋里加水煮成糊狀,轉指忍受(苦日子)。指終于度過了艱難的日子。 也作“鍋蓋上的小米——熬了出來”。
【第29句】:【褲帶長,壽命短】(諺)褲帶長:指胖人肚子大。指過于肥胖的人,往往活不長。
【第30句】:【有酒膽沒飯膽】(慣)比喻虛張聲勢,貌似膽大,其實內心虛弱,膽子很小。
【第31句】:【 貓兒眼,時時變】貓眼隨陽光強弱不斷變化。借指情況 多變,難以捉摸。成語:變幻莫測。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 傳》:“申耀宗是貓兒眼,看時候變。”
【第32句】:宋瓷花瓶——古瓷(詞)
【第33句】:老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和貓斗得死去活來。奶奶嘆口氣說:“唉,真是萬物一理,為兒為女呀!”(吉林·農安)
【第34句】:媽媽從北京旅游回來,坐沙發上說:“真累啊!”外婆笑著說:“你這是‘眼飽肚中饑,腿大腳晦氣’。”媽媽聽后說:“還真是那么回事兒。”(浙江·紹興)
【第35句】:看著姥姥栽下的兩把又黃又小的干蔥,我直擔心它們能否成活。“有句老話,餓不死的兵,旱不死的蔥。”姥姥信心十足地說,“只要把它們埋在土里,就一定會返青長大的。”(陜西·銅川)
【第36句】:【蚱蜢也是肉】蚱蜢甚小。謂不可忽視小利。電視劇:“我 這個人貪圖小錢,蚱蜢也是肉。”
【第37句】:【小白臉】“小白臉”專指膚白貌美的年輕男子。 “小白臉”源自三國時期的何晏。三國時期,魏國有個美男子叫何晏,皮膚白皙。魏明帝懷疑何晏如此白皙是不是搽了粉,就想驗證一下。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魏明帝請何晏吃了一頓飯。他給何晏上了一碗熱湯面,何晏吃得汗流滿面,不斷地用袖子擦拭汗水,擦過之后,臉色反而顯得更加潔白。魏明帝這才相信何晏確實是天生的白皙皮膚。后人就把何晏稱為“粉郎”,意思是抹粉的郎君,用現在的話就是“小白臉”。宋代柳永有一首詞:“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就是典出三國何晏。久而久之,“粉郎”就成了“小白臉”。
【第38句】:【漏船偏遇頂頭風】見“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第39句】:噴壺不叫噴壺——碎嘴子(比喻說話噦唆)
【第40句】:我弄丟了馬明的小刀,想賠他一枝鉛筆,馬明撅著嘴說:“芝麻不抵黃豆賬,借了蜂蜜卻還糖。你還是再給我找找吧!”(甘肅·西峰)
【第41句】:【墻頭草,隨風倒】借指沒有主見,動搖不定。或說:墻上 一草,風吹兩面倒。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發了多少財,白手起家,靠的是誰?如今也忘了水源頭了,一 墻上的草,兩邊倒著呢。”
【第42句】:【兒行千里母擔憂】釋義: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惦念他們。例句:“嗯!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
【第43句】:【遠并不救近渴】(諺)遠處的井水再多,也解決不了當前的口渴。比喻緩不濟急。 也作遠水救不得近渴。 遠水不解近渴。
【第44句】:【行見行,沒處藏】(諺)行內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無法瞞過的。 指一切假冒偽劣的東西,逃不過內行專家的眼睛。
【第45句】:【庫里有糧心不慌】(諺)倉庫里積存著足夠的糧食,人心就穩定。指積存糧食備荒是頭等大事。
【第46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源自希臘《伊索寓言》,狐貍吃不到 葡萄,說葡萄是酸的。謂達不到目的,以不好或自己不想要 為由,來平衡自己失落的心情。類似的:葡萄酸,酸葡萄。 《北京短篇小說選》:“我想,男孩子們追求一個姑娘落了空, 總難免說吃不到嘴的葡萄是酸的。”
【第47句】:【咬人的狗兒不露齒】(諺)真正下口咬人的狗不齜牙咧嘴,也不汪汪亂叫。比喻實干的人并不聲張。 也比喻狠毒的人表面不露形跡,只在暗中做事。 也作咬人的狗不齜牙。 咬人的狗暗下口。 咬人的狗不叫,汪汪叫的狗不咬人。
【第48句】:【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歇)兩頭:本指駱駝的頭和尾,轉指雙方、兩方面。著落:本指落在地上,轉指落實。指兩頭都落空,或兩方面都不落實。
【第49句】:【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形容人慢性子。張賢亮《靈與 肉》:“我們清清她爹可是個老實巴交的受苦人(干活的),三 腳踢不出一個屁來,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
【第50句】:【黃忠人老刀不老】(慣)黃忠:三國時期西蜀五虎上將之一,武藝高強,英勇善戰,《三國演義》描寫他在與魏國張邰交戰時,張邰嘲笑他年邁力衰,他說,我雖然老了,但我手中的刀不老。比喻雖然年紀大了,能力或本領不減當年。
【第51句】:【刀快不怕脖子粗】(諺)只要砍刀鋒利,哪怕脖子再粗也能砍斷。比喻只要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就不怕敵手強硬,不怕困難重重。
【第52句】:我和爸爸比個子,可是站在凳子上還沒到爸爸的鼻子處,我很不服氣。媽媽在一邊笑著說:“你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鄭海霞面前比身高。”(河南·許昌)
【第53句】:東郭先生救狼——好心得不到好報
【第54句】:【商場如戰場】經商如同作戰,要能夠抓住時機,大膽果 斷,爭利不認人。池莉《來來往往》:“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恐 怕今后很難兼顧家庭這一頭了。”
【第55句】:【用著爺爺燒高香,用完爺爺拿棍棒】對人惟利是圖,反眼成 仇。類似的:用著菩薩求菩薩,不用菩薩罵菩薩。申躍中 《掛紅燈》:“用著爺爺燒高香,用完爺爺拿棍棒。正月十三, 那幫娘兒們治了我,他坐上汽車跑得比兔子還快!”
【第56句】:扳不倒兒掉在血盆里——紅人
【第57句】:打官司的上堂——各執一詞
【第58句】:王某橫行鄉里,無法無天,最終被公安局抓去判了刑。李大爺說:“馬橫有韁繩,人橫有王法,就知道他橫行不了幾時。”(河北·撫寧)
【第59句】:楚霸王打天下——有勇無謀
【第60句】:【 上炕不脫鞋,必是襪底破】謂人有忌諱,想隱瞞,掩蓋。周 立波《暴風驟雨》:“白大嫂子說,‘上炕不脫鞋,必是襪底破。 不脫衣服,就有毛病。說著,她和劉桂蘭二人親自動手,抄 她下身。”
【第61句】:長哥長嫂當爹娘。
【第62句】:【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釋義:比喻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例句:這里還有一種人叫“律師”,專門“編筐捏簍”,顛倒黑白,只要你有錢,他能把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一張傳票下來就得要幾塊錢酒錢。
【第63句】:【 銀樣蠟槍頭】謂中看不中用。語出《西廂記》。成語:虛 有其表。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地名不好,只要人中用。 人不中用,銀樣蠟槍頭,于國于家何益?”
【第64句】:【安勞苦易,安閑散難】(諺)安:安心。人安于勞苦是比較容易的,但要安于閑散卻很不容易。指閑散的生活容易使人產生邪念。
【第65句】:【摟草打兔子——捎帶】(歇)指做某件事時順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摟草打兔子——捎帶手”。
【第66句】:【窮家出嬌子】(諺)指窮人家沒什么大的家產,便把孩子看作寶,更易寵溺孩子。 也作“窮漢養嬌子”。
【第67句】:馬背上耍雜技——藝高膽大
【第68句】:寧寧做錯了事,嬸嬸教訓他,她不服氣。媽媽說:“寧寧啊,小痛不治成大痛,漏洞不堵大堤崩;小樹不扶容易彎,小錯不除成大錯呀!”(河南·新野)
【第69句】:【雞歸雞,鴨歸鴨】釋義:比喻不是同類,不能在一起。例句:打開天窗說亮話,安隆奶奶,庚虎是你的孫子,小金蘭是我女兒,雞歸雞,鴨歸鴨,你安姐姐也應該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不要麻雀跟雁飛,矮人空心高!
【第70句】:【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活】修補瓷器,須用鉆石打眼。 此語意為:沒有把握,不說大話。類似的:沒有蘆葦葉,不敢 包粽子/沒有指甲,不攬蒜剝。王蒙《相見時難》:“俗話說, 沒有金剛鉆,就不敢攬瓷器活兒,我看中了,我娶定了,一切 條件由你!”
【第71句】:【為五斗米折腰】釋義: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彎腰,鞠躬。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這樣卑鄙的人在一起!寧可餓死,也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第72句】:一分錢買十一個杏子——分文不值
【第73句】:【讓貓看肉,讓獾守田】(慣)獾:即狗獾,哺乳動物,毛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趾端有長而利的爪,善于掘土,晝伏夜出。比喻為壞人干壞事提供方便。
【第74句】:【粗麻線怎透得針關】釋義:透:穿。針關:針鼻兒。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內情細節。例句:“老夫人手執著棍兒婆娑看,粗麻線怎透得針關?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香。”
【第75句】:【樹密多收果,梢頭結大瓜】釋義:種樹多果實就多,蔓梢上也會結大瓜。例句:婆日:“花有重開日,天時也;人無再少年,人道也。且樹密多收果,梢頭結大瓜。”
【第76句】:【人靠運氣馬靠膘】(諺)運氣:好的機遇。膘:肥肉。指人靠的是機遇,沒有好的機遇就難以成事;馬靠的是膘實,沒膘的馬就沒實力。 也作“人走時,馬走膘”。
【第77句】:【吃了砒霜藥老虎】(慣)砒霜:無機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時略帶黃色或紅色),有劇毒。為毒死老虎,自己先吃砒霜中毒,再讓老虎吃自己的死尸中毒。比喻做事太愚蠢,得不償失。
【第78句】:【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什么地方,典出何處?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又稱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根據佛教典籍《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地是由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讀che、qu,熱帶海底軟體動物,介殼漂亮,可作裝飾品)、瑪瑙七種寶物鋪成,光彩照人,極其美麗。這里的樹林、諸佛居住的講堂、精舍等,全由七寶組成,光輝燦爛,富麗堂皇;這里沒有行走不便的道路,到處暢通無阻;沒有坑洼陷阱,可以放心涉足;在這里想吃什么,珍饈佳肴轉眼就來,想穿什么衣服,也是應念而至;這里的人,個個相貌非凡,雖有身體之形,卻無血脈骨肉,人人相親相愛,相互敬如上賓。這里沒有任何疾病,想活多久就活多久,這里沒有絲毫的煩惱,更無矛盾沖突。不過,這個極樂世界是男性的凈土,看不到一個女人,因為女人得不到解脫,她們要想到達這里,必須轉為男身。怎樣轉為男身,只有艱苦修行才能實現變性。總之,在這里幸福之至,美妙之至,極樂世界,無可比擬。陶淵明寫的“世外桃源”那是比不了,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堂大概可有一比。看來,人活著是不可能實現到達極樂世界這個夢想了,怨不得有人把死稱作“上西天”、“上天堂”,再也不受罪了。
【第79句】:【燒香的走錯了廟門兒】(慣)比喻求人幫忙找錯了對象或看錯了人。也比喻辦事馬虎。 也作燒香投錯廟門兒。 燒香投差廟門,殺人認錯冤家。
【第80句】:過河碰上擺渡的——巧啦
【第81句】:【守著餅挨餓】(慣)比喻有好的條件不知道利用。
【第82句】:【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諺)如果想戒酒卻又下不了決心,最好的辦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態。指酒醉后的丑態令人作嘔。
【第83句】:【吐壞水兒】(慣)比喻出壞點子,耍狡猾手段。
【第84句】:【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釋義:關爺:關羽,三國時蜀國的名將,性格耿直。性格爽直的人容易相處,表面和善的人難以對付。例句:“我們的對手是這樣一只九尾狐。常言道:‘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我們對付這樣的敵人,可要動動腦子才行啊!”
【第85句】:【佛是金裝,人是衣裳】(諺)佛像是靠金粉來裝飾的,人是靠衣裳穿戴來裝扮的。指人的服飾對儀容關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裝,人要衣裳。 人靠衣裝,神靠金裝。
【第86句】:【狗頭上頂不了四兩油】(諺)狗生性愛吃油脂,只要有點油脂,早被它吃得干凈。比喻淺薄的人一旦發跡,便會表現得非常輕浮。
【第87句】:三年不漱口——張臭嘴
【第88句】:我本來吃飽了,可看到盤子里還有點兒魚,又要吃。爸爸故意逗我說:“多吃一口,不如喂狗。”(河北·張家口)
【第89句】:【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歇)張飛穿起針線來,睜大眼睛瞪著針頭的小孔。形容驚訝、驚奇或發呆、發愣。也形容驚恐、害怕。
【第90句】:【綁雞的繩子,捆不住大象】(諺)比喻用制伏弱小者的方法,根本無法制伏強大的對手。
【第91句】:【容得虎擋道,不是好獵手】(諺)比喻容許惡人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而不聞不問,絕不是熱血男兒應有的風格。
【第92句】:【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俗語比喻年輕人大膽勇敢,有創新精神。此典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原句是“初生之犢不懼虎。” 東漢末年,劉備的大將關羽率軍襲擊曹操的襄陽和樊城,打得曹軍退守樊城。曹操便派于禁和龐德前去增援。龐德領兵來到樊城腳下,與名將關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龐德是員勇將,且年輕氣盛,和關羽大戰一百多回合,分不出勝負,雙方各自鳴金收兵。關羽退回營寨后,對關平說:“龐德刀法很厲害,是個對手。”關羽還說:“俗話說,初生之犢不懼虎。”龐德雖然勇猛,但缺乏經驗。當時正是秋季,陰雨連綿,河水猛漲,于是關羽采用水攻戰術消滅了曹操派來的七路援軍,擊殺龐德。龐德是第一個不怕虎的牛犢。
【第93句】:【善者不來,來者不善】謂找上門來就有麻煩事。香港金庸 《射雕英雄傳》:“咱們一對一地跟他動手,誰也抵擋不住。 他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第94句】:【刨樹要刨根】釋義:比喻解決問題要尋根究底,要徹底。“刨根”又作“尋根”。例句:刨樹要刨根,要不,根大成樹,樹大成林,林大藏虎,虎大傷人。所以不殺便罷,一殺就來個斬草除根,以免后患。
【第95句】:【一頭人情兩面光】(慣)指做一件事情,使當事雙方都很滿意。
【第96句】:【狗肉包子上不得席】不夠資格,不配抬舉。王蒙《相見時 難》:“你怎么這么土鱉,真是狗肉包子上不得臺盤。” 好漢不提當年勇夸耀以往的功勞,沒有用處。王朔《愛 你沒商量》:“不提了,沒意思,好漢不提當年勇。”
【第97句】:【老爺好見,舅舅難纏】指大人物好說話,手下人常常刁難。 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我也調侃說古言曰,老爺好見,舅 舅難纏。找張校長,自不能邁過你這大秘書的鍋臺上炕 呵。”
【第98句】:【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備有用】(諺)人多掌握一種技能,總是有好處的;器物能多準備一件,總有用得著的。指人的本事不嫌多,物的備件不可少。
【第99句】:【人窮志不窮】釋義:雖然貧窮,但是不能沒有志氣。例句:“同志們哪,我們窮,不假,可是我們人窮志不窮,我們有窮人的骨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