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宰相家人七品官】(諺)宰相家的奴仆,也相當于七品官。舊指主子顯貴,奴仆也跟著抬高地位。 也作宰相門前七品官。 宰相家奴七品官。
【第2句】:【張家長,李家短】(慣)1指議論別人家的瑣事。2指閑聊天。
【第3句】:【空口無憑,見著便信】見“口說無憑,眼見是實”。
【第4句】:【枕著烙餅挨餓】(慣)比喻放著有利條件不去利用,卻受著窘迫。 也作“頭枕著烙餅挨餓”。
【第5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
【第6句】:【怪人者不知情,知情者不怪人】(諺)指嗔怪別人,往往是由于不了解情由;一旦了解了事實真相,消除了誤會,自然就不會再嗔怪人。
【第7句】:【撒拋尿自己照照】(慣)拋:同“泡”。譏諷人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缺乏自知之明。 也作撒泡尿,把自己的影子照照。 一撒泡尿照照臉。
【第8句】:【逃出了黑店,又搭上了賊船】(慣)黑店:壞人開的殺人劫貨的客店。比喻逃脫了一個災難,又遇上了另一個災難。
【第9句】:【說得好聽,不如練得藝精】
【第10句】:【東西耳朵南北聽】 釋義:指把話領會錯了。 例句:唉!東西耳朵南北聽。我說的是立什么業?你還是光看手心里那一點!
【第11句】:【有的說,沒的道】
【第12句】:【氣不圓,饃不熟】
【第13句】:【熱水燙腳,頂住吃藥】(諺)指每天用熱水燙一次腳,舒筋活血,其效力頂得上吃藥治病。
【第14句】:【善錢難舍】(諺)善錢:用于善事的錢。指善錢難以募到。 也作“善財難舍”。
【第15句】:【馬屁拍在馬腿上】(慣)比喻討好別人卻不合人心意,反而討了沒趣。 也作“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
【第16句】:【行不愧影,寢不愧衾】
【第17句】:【千里為官,為的吃穿】
【第18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第19句】:【官憑印,虎憑山,女人憑的是男子漢】
【第20句】:【得理不讓人】(慣)指占了理,就不肯寬容、饒恕別人。 也作“得理不饒人”。
【第21句】:【獨虎好擒,眾怒難犯】
【第22句】:【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慣)指心事重重,卻默默無語。
【第23句】:【云里的日頭最毒,晚娘的拳頭最狠】
【第24句】:【有地皮,無躲處】
【第25句】:【有米不愁下不進鍋】(諺)只要有米,自然有辦法下進鍋里煮飯。 指只要具備成功的基本條件,就會把事辦成。
【第26句】:【井深槐樹粗,街闊人義疏】
【第27句】:【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28句】:【愁人苦夜長】(諺)指憂愁煩悶的人,一到夜里,會覺得更加愁苦而難熬。
【第29句】:【公羊換母羊,換藥又換湯】
【第30句】:【卷鋪蓋】(慣)比喻被開除、辭職不干或收拾行李走人。 也作“卷鋪蓋卷兒”。
【第31句】:【娶個媳婦,過繼出個兒】(諺)過繼:把自己的親生子給別人做兒子。指兒子娶了媳婦就疏遠了父母,等于把兒子過繼給了別人。
【第32句】:【一日相思十二時】(慣)十二時:十二個時辰;舊時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指日夜都在思念。
【第33句】:【又怕燒著,又怕燙著】
【第34句】:【事不三思,終有后悔】
【第35句】:【一著不到處,滿盤俱是空】
【第36句】:【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洋號】(諺)指新兵沒有實踐經驗,聽到大炮聲就會驚慌失神;老兵最怕沖鋒號聲,知道號聲就是命令,不得違抗。
【第37句】:【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第38句】:【搟面杖抹油——光棍一條】(歇)指單身漢一個。
【第39句】:【早起三光,遲起三慌】(諺)早上起得早,一切都會從容有序;起得遲,就不免零亂匆忙。指養成早起床的習慣,好處很多。
【第40句】:【曉行夜住,饑餐渴飲】
【第41句】:【驅羊入虎口】(慣)把羊往老虎嘴里趕。比喻讓人白白去送死。
【第42句】:【針尖對麥芒】(慣)麥芒:麥穗上的芒,呈針狀。比喻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第43句】:【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諺)東西必定自身先腐爛了,然后才生蛆蟲。比喻若內部先有弱點或腐敗,壞事或奸邪就容易發生滋長。
【第44句】:【直巷趕狗,回頭一口】
【第45句】:【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軟】
【第46句】:【丟了西瓜,撿個芝麻】(慣)比喻把大事要事丟在一邊,偏抓小事,得不償失。
【第47句】:【春光一刻值干金】 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 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48句】:【行有行風,幫有幫俗】(諺)行:行業。幫:幫派。指行業也好,幫派也好,都各自有著一套習俗和講究。
【第49句】:【說得好聽,不如練得藝精】(諺)指人生在世,不貴嘴巴能說會道,只貴有實在的才學與本領。
【第50句】:【破繭出俊蛾】(諺)不起眼的繭殼里能生出惹人喜愛的蛾。比喻窮苦人家或丑陋的婦女,往往能生養出俊秀的子女。
【第51句】:【比登天還難】(慣)極言事情之難辦。指事情不可能辦成。 也作“比登著梯子上天還難”。
【第52句】:【豆鼠子眼睛,只看出二尺去】
【第53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見“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第54句】:【十年九不遇】(慣)形容非常少見,難得碰到。
【第55句】:【長不過五月,短不過十月】
【第56句】:【閑時不燒香,急則抱佛腳】
【第57句】:【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第58句】:【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
【第59句】:【民以食為天】(諺)老百姓把糧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指糧食是民生的根本,是人類社會物質生活的重中之重。
【第60句】:【鯉魚跳龍門】(慣)比喻脫離了原來的環境,提高了地位。
【第61句】:【杯水之恩,江河還報】
【第62句】:【瓜兒戀秧,孩兒戀娘】(諺)就像瓜離不開瓜蔓一樣,孩子離不開生身的娘親。指孩子離不開娘親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戀著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第63句】:【人在曹營心在漢】見“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64句】:【賣片兒湯】(慣)片:諧“騙”。指騙人。
【第65句】:【雷聲大,雨點小】(慣)形容光說大話,沒有行動。 也作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第66句】:【雞走雞道,狗走狗道】(慣)比喻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人、辦事,互不干涉。
【第67句】:【話經千人口,老鼠變成牛】
【第68句】:【爭一日之短長】(慣)短長:指勝敗、對錯、高低等。比喻決出一時的勝敗、對錯。
【第69句】:【上有老,下有小】
【第70句】:【弓是彎的,理是直的】
【第71句】:【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諺)指年節的交接,月份的交接,好在都是短暫的一天,容易混過;只有這一天接一天無盡頭的困苦日子,最是難熬。
【第72句】:【死了王屠,連毛吃豬】
【第73句】:【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故人】
【第74句】:【話想三道,穩;繩捆三道,緊】
【第75句】:【深不對,淺不是】(慣)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滿意。
【第76句】:【挑字眼兒】(慣)指挑人措詞用字上的小毛病。
【第77句】:【滅門刺史,破家縣令】見“破家縣令,滅門刺史”。
【第78句】:【既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諺)原指佛教徒聚會在佛門下,都是有緣分的,泛指人與人能相聚一處,就是有緣分。
【第79句】:【進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
【第80句】:【奴要白飯,馬要青芻】(諺)白飯:白米飯。青芻:青草。奴仆要吃飯,馬匹要吃草料。指使用人和牲口要付出代價,不是白使喚的。
【第81句】:【先明后不爭】(諺)指事先把該講的條件講明,該劃的界限劃清,事后就不會發生糾纏,引起爭端。
【第82句】:【是這鳥,叫這聲】
【第83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第84句】:【大姑小姑,氣破肚肚】(諺)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婦和大姑、小姑相處,常常受氣。指姑嫂之間的關系很不容易和諧。
【第85句】:【英雄流血不流淚】(諺)指英雄好漢寧愿浴血奮戰拼死沙場,也決不悲傷流淚。
【第86句】:【戴大帽子】(慣)比喻夸大別人的錯誤,給人加上不實的罪名。
【第87句】:【知道瘋駱駝的性子,在草地上就不穿紅襖】
【第88句】:【人非草木,誰能無情】
【第89句】:【打了盆說盆,打了罐說罐】
【第90句】:【士可殺不可辱】 釋義:意謂可以去死,但不能受污辱。 例句:“……士可殺不可辱,這條老命可以不要,不能忍受……”
【第91句】:【寧可折本,不可餓損】
【第92句】:【夠不著房檐怨地矮】(慣)比喻做不成事情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客觀條件不好。
【第93句】:【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諺)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無論做什么事,勤奮苦干總是成功的基礎。
【第94句】:【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慣)比喻把好處白白送給外人。
【第95句】:【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見“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
【第96句】:【藏著乖的賣傻的】(慣)乖:機靈,伶俐。比喻心里明白,假裝糊涂。
【第97句】:【上什么山,打什么柴;進什么廟,念什么經】
【第98句】:【勤生財,儉治家】
【第99句】:【平地一聲雷】(慣)比喻突然發生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聲驚雷。 平地起雷。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清新脫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