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放松一步,倒退千里】(諺)指逆水而上的拉船纖夫要是松了手,船就會倒退上千里。借指為人向善不易,一旦意志松懈,就會迅速倒退。
【第2句】:【棉花耳朵風車心】(慣)形容人耳軟心活,沒有主見,容易聽信他人。
【第3句】:【魚幫水,水幫魚】(慣)比喻人與人互相幫助。
【第4句】:【棋爭一著先】(諺)下棋時爭取領先一步,就會步步主動。比喻做事或與人競爭,要盡量避免被動,先下手為強。
【第5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釋義:冰是由水凍成的,但是比水涼;青顏色是從蓼藍提取的,但是比蓼藍的顏色深。比喻學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例句:對我這老一代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你們年輕一代應該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6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來程咬金是《說唐》中的人物,小說 寫他是一位福將,雖然武藝不高,但經常得勝。謂事情受到 阻礙,遇到橫加干涉的人。海外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 櫚》:“可要當心呀!以講學為名,以尋侶為實的人大有人 在,可要當心半路殺出程咬金來!”
【第7句】:人民行動起來,鐵鑄的寶座也不穩(wěn)。
【第8句】: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圓
【第9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諺)指飯前宜先喝湯水,有益于腸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藥,保持健康。
【第10句】:樹從根上吸取營養(yǎng),人在群眾中得到成長。
【第11句】:【一棵樹上吊死】被困在一個地方,或固執(zhí)于某一事理,不 去想其他辦法解脫。浩然《山水情》:“這沒啥想不開的,用 您的話說,咱不能指望一棵樹吊死人。”
【第12句】:奶奶看見家里洗衣機、電視機、電風扇……應有盡有,忍不住感嘆起來:“想起舊社會呀,木匠門上沒有閂,鐵匠門上沒門搭,瓦匠屋頂沒有瓦,一個個窮得丁當響,還是新社會好啊!”(河南·孟津)
【第13句】:【狗是忠臣,貓是奸臣】見“貓奸狗忠。”
【第14句】:【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謂幫兇者仗勢欺人,胡作非為,更難 對付。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怪不得人說,閻王好見, 小鬼難纏。這都是大寶子攪的!”
【第15句】:【久經大海難為水】見“觀于海者難為水”。
【第16句】: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我嘴上答應,可就是不想起來。媽媽說:“你可別光敲梆子不賣油啊!”(河南·許昌)
【第17句】:【臉丑怪不著鏡子】(諺)比喻做錯事受到懲罰,只怨自己,怨不得別人。
【第18句】:理發(fā)匠的剃刀——光刮人家不刮自己
【第19句】:【現(xiàn)鐘不打打鑄鐘】(慣)放著現(xiàn)成的鐘不敲,卻等著敲正待鑄造的鐘。比喻放著現(xiàn)成的人或物不用,卻空耗精力等著用其他的人或物。 也比喻舍近求遠。
【第20句】:麻雀的內臟——小心肝
【第21句】:【擠不出牙膏】多指逼不出話來,逼不出東西來。傳記圖 書:“他派黃做秘書監(jiān)視張,黃過于老實,擠不出牙膏,逼得 太緊,又怕他上吊。”
【第22句】:【前輩子作了孽這輩子落報應,受罪】前輩子,也說:哪 輩子、前世。王安憶《文革軼事》:“他這一席話其實是他多 日郁悶的發(fā)泄,他坐在房間里常常想,是不是他前世作過什 么孽。”
【第23句】:【打成一鍋粥】(慣)形容打作一團,場面十分混亂。
【第24句】:【牛老了奸,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諺)牛老了拉犁就不老實,馬老了跑路就偷懶,兔子老了就有藏身經驗,不好捉拿。比喻人老見識廣,待人處事就會圓滑世故。
【第25句】:柳樹花兒落地——不動聲響
【第26句】:【唱白臉】(慣)白臉: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奸臣的臉譜,象征奸詐,泛指反面人物。比喻在矛盾和爭斗中充當強硬、蠻橫的角色。
【第27句】:【車多礙轍,船多擦邊】釋義:比喻人多手雜,不利于辦事。例句:“我沒有什么說的!反正‘車多礙轍,船多擦邊’!”
【第28句】:【翹尾巴】(慣)形容人驕傲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第29句】:【千日錛子百日斧】(諺)錛(ben)子:木匠斫削木料的工具。指木匠使用工具,三年才能練好錛子,一百天才能練好斧子。泛指各行業(yè)要練好基本功并非易事。
【第30句】:【見兔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諺)牢:羊圈。見到兔子回頭叫狗去追,這不算晚;羊被偷走趕緊加固羊圈,也還不遲。指發(fā)生了失誤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仍不失為明智之舉。
【第31句】:親鄰互助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32句】:老母豬啃豬圈——嘴巴癢
【第33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
【第34句】:雕刻工人看章子——反更清楚
【第35句】:【拿皇杠壓人】釋義:比喻用皇家或官府的權勢壓服別人。例句:什么尊重不尊重國府,你別拿皇杠壓人,這是咱地方上的事兒。
【第36句】:【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釋義:比喻在富裕的生活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不出意志堅強的人。例包:我對閨女說,不是你爹無情,這人一生一世,不鍛就煉不出心來,不闖就造不出真正的人來,男的女的都不例外,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所以我對丫頭說,你爹就算能找到門路,我也不去找,不把你摔打成了不算數(shù)!
【第37句】:【把人踩到泥里】(慣)比喻貶損和壓制他人。
【第38句】:黃牛反芻——肚里啥貨自己知
【第39句】:一天,在省城上小學三年級的表姐瑩瑩不小心把小狗貝貝帶進了一家商場。商場的保安叔叔沒有生氣,只是笑瞇瞇地摸了摸貝貝的頭,說:“親愛的貝貝,你怎么糊涂了,我們這兒是不準小狗帶小女孩進來的。出去時,千萬別忘了帶走你身邊的這位小姑娘啊!”(山西·平陸)
【第40句】:【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釋義:比喻膽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說:“當鄉(xiāng)長那陣子倒頂威風,膽子也大,如今卻成了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連徐文盛都比不上。”
【第41句】:房頂上的草——刮來的種
【第42句】:好船兒也要好掌舵。
【第43句】:【挑字眼兒】(慣)指挑人措詞用字上的小毛病。
【第44句】:【金榜】科舉時代俗稱殿試錄取的榜為“金榜”。金榜是相對于桂榜、杏榜而言的,沒有前二榜,也不會有金榜,因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是層次遞進的。古代科舉考試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黃榜。桂榜是鄉(xiāng)試錄取舉人的公告榜,因為放榜時正值桂花盛開而得名;杏榜是會試錄取貢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時正值杏花盛開而得名;黃榜則是殿試之后朝廷發(fā)布的錄取進士的公告榜,因該榜用黃紙書寫而得名。黃榜也叫金榜,且有大小之分。小金榜由奏事處進呈于內,大金榜則由內閣學士加蓋“皇帝之寶”的大印后張掛于外。大金榜就是通常所說的黃榜。
【第45句】:【拉黑牛】(慣)指賣主讓同伙裝成顧客,假裝購買其貨物,誘騙顧客上當。
【第46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進了染缸——漂不干凈”。
【第47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tài)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會。 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48句】:龍王爺亮相——張牙舞爪
【第49句】:【驚堂木】在舊戲舞臺上,縣官以上的地方官員的案頭都放有一塊“驚堂木”,案犯一到,驚堂木“啪”地一拍,問道:“有招無招!”動刑之前,驚堂木一拍:“大刑侍候!”那么,“驚堂木”源自何時,有何作用呢? “驚堂木”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國語·越語》中記載:“驚堂木,長六寸,闊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這就講清了它的規(guī)格和作用。“驚堂木”的正式名稱叫“氣拍”,也有叫醒木、界方和撫尺的,俗稱“驚堂木”,是一塊長方體的硬木,有棱兒有角兒,取“規(guī)矩”之義,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只有普通官員手中的那個小木塊才叫“驚堂木”,皇帝用的稱為“震山河”,表明他是一統(tǒng)江山的主人。宰相等一二品大員用的叫“佐朝綱”,元帥、將軍等高級武官用的叫“驚虎膽”。
【第50句】:【習慣成自然】適應了就變?yōu)槌B(tài),不受拘束,或不易改 變。相關的:多年的老歪樹,直不起來了。清代《鏡花緣》: “俗語說的:習慣成自然。我們看他雖覺異樣,無如他們自 古如此;他們看見我們,自然也以我們?yōu)榉恰!?/p>
【第51句】:【 良心長在胳肢窩里】良心不正,行事不端。從維熙《泥 濘》:“當然,生活中總是有一些把良心夾在胳肢窩里,在歷 史風暴中順風揚沙的投機商。”
【第52句】:【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凡是壞人都要害人,沒有 例外。或說:世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張賢亮《河的子孫》: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入。吳尚榮是個壞熊,王一 虎也不是個好東西。”
【第53句】:【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歇)牌坊:舊時為褒揚忠孝節(jié)義等封建禮教的人樹立的高大建筑,狀似牌樓。架子:本指牌坊的構架,轉喻人的架勢、氣派。指擺出一副傲慢的、盛氣凌人的架勢。
【第54句】:【呂端大事不糊涂】呂端為北宋大臣。宋太宗要任命呂端 為宰相,有人說他“為人糊涂”,宋太宗說他“小事糊涂,大事 不糊涂”。借指能夠分清大是大非,不計較小事。魯迅《華 蓋集續(xù)編》:“呂端大事不糊涂,猶言小事不妨糊涂點,這自 然很足以顯示我們中國人的雅量,然而我的胃病卻因此延 長了。”
【第55句】:【打獵的人有鳥吃】指職業(yè)上的方便,有利。王統(tǒng)照《山 雨》:“他還圖這點小便宜?犯不上!人家干的什么,打獵的 人沒有鳥吃?每年到鎮(zhèn)上做這份生意的誰不得送上三五 兩?”
【第56句】:【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釋義:借指事情自有公論。例句:你啥話也別說,只管放聲大哭,一天哭它三場,你哭不上三天,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
【第57句】:【 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前進后退都沒有活路。歷史圖 書:“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無處不是死境。”
【第58句】:泥人遇木偶——面面相覷
【第59句】:【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學好不容易,學壞很容易。類似的: 學壞容易學好難。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治得了病治不 了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我是 無力讓你們人人修成正果的。”
【第60句】:飛機里伸出個巴掌來一高手
【第61句】:【瓜田不納履,李不下整冠】釋義:納履:提鞋。冠:帽子。在瓜田中不提鞋,在李樹下不整帽子。意思是不做讓人懷疑的事。例句:論她的能力,干一點重要的政治工作還是可以的,但我再三考慮,還是搞技術為好,免得別人背地里說些閑話。古人說過,“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啊!
【第62句】:【大姑娘裁尿布——閑時做下忙時用】見“小大姐兒裁褯子——閑時置下忙時用”。
【第63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釋義:責怪人管事太多。不該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撲”、“咬”、“捉”。例句:女護士勉強地把自行車搬進醫(yī)院大門,但還是嘟嘟囔囔地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還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第64句】:雞給黃鼠狼拜年——巴結到家反被害
【第65句】:蜜蜂的窩巢——窟窿多
【第66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無處收容,找不到合適的崗位。類 似的:天神不納,地煞不收。劉紹棠《鷓鴣天》:“大廟不收, 小廟不留,跟我去當臨時工。”
【第67句】:半空里點燈——有高招
【第68句】:【稻多打出米來,人多講出理來】(諺)指稻子多了,打出的米就多;人多了,辦法、道理也就容易出來了。
【第69句】:面條鍋里整人——軟收拾
【第70句】:【出力不討好】見“吃力不討好”。
【第71句】:【家丑不可外揚】(諺)家丑:家庭內部發(fā)生的見不得人的丑事。指家丑不要向外張揚。也泛指人們對于內部的丑事往往盡力遮掩,不向外界宣播。 也作家丑不可外談。 家丑不可外傳。
【第72句】:【國有王法,廟有清規(guī)】(諺)王法:國家設置的法律。清規(guī):寺廟里處罰犯規(guī)者的條文。指國家有大法,寺廟有清規(guī),都必須依照執(zhí)行。
【第73句】:【一斤肉包的餃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餃子的面片兒,轉指外表、架勢。指人派頭、架子大。含譏諷意味。
【第74句】:【囫圇吞卻一個棗】(慣)比喻對某種事物或理論不理解,籠統(tǒng)接受。
【第75句】:【忠孝不能兩全】原指封建社會中為君盡忠與為父母盡孝 常有矛盾,借指公私難以兼顧。曹禺《北京人》:“我這公公 也要顧,家里的生活也要管,我現(xiàn)在是忠孝不能兩全。”
【第76句】:石頭掉進大糞坑——又硬又臭
【第77句】:狗鼻尖吊肥肉——聞得吃不得
【第78句】:秀才房里——盡是書(輸)
【第79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存在著擾亂的因素,無法平靜。劉紹 棠《二度梅》:“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急風暴雨又從城市追 到農村來了。”
【第80句】: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子。
【第81句】:【說東就東,說西就西】(慣)指說要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毫不含糊。
【第82句】:臉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第83句】:【十個兒子十個相】(諺)相:相貌,長相。一母所生的十個兒子,長相就有十個樣。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第84句】:【發(fā)怒的母豹賽猛虎】(諺)指發(fā)怒的母豹常表現(xiàn)得格外兇猛,尤其是帶仔的母豹。
【第85句】:【 腥鍋里熬不出素豆腐】指人受環(huán)境不良影響。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不是我小心眼兒,是那個地方不好!腥 鍋里,還能煮出素豆腐!”
【第86句】:【一語道破天機】(慣)天機:迷信指神秘的天意,比喻重要的秘密。 指一句話揭穿了秘密。
【第87句】:【人老心不老】(慣)1指雖然上了年紀,但不服老。2指雖然上了年紀,心態(tài)還很年輕。
【第88句】:出洞的老鼠——東張西望
【第89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釋義:比喻客觀情勢不能如人的心愿。例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地主階級的浮財還沒挖凈,敵人還沒有認輸,階級斗爭還在繼續(xù)。
【第90句】:【財連于命】(諺)錢財和人的生命相連。指錢財?shù)韧谏瑢θ朔浅V匾?也作財命兩相當。 錢財通性命。
【第91句】:【男兒沒性,寸鐵無鋼;女人沒性,爛如麻糖】(諺)男子沒有剛強的性格,就像鈍鐵無鋼一樣無用;女人沒有剛強的性格,就像爛麻糖一樣立不起來。指人無論男女,都必須自立自強,剛強而有個性。 也作男入無剛,不如粗糠。 男兒無性,鈍鐵無鋼。
【第92句】:【將心比,都一理】(諺)遇到事情,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別人的心,適用的道理是一樣的。指人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就能理解與寬恕別人。
【第93句】:刀子對斧子——硬過硬
【第94句】:【 你不仁,我就不義】報復對方。池莉《來來往往》:“你不仁 我就不義,可是如果人敬我一尺,我就還人一丈。”
【第95句】:【抱著葫蘆不開瓢】(慣)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中間細,表面光滑,像上下兩個球連在一起,可將其剖開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開口講話。
【第96句】:【飽漢不知餓漢饑】(諺)指能吃上飽飯的人,很難體會出挨餓是什么滋味。也泛指處于良好境況中的人,體會不到處于艱辛困難狀況中的人的痛苦。
【第97句】:【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拼個你死我活。葉紫《豐收》:“今朝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老子一定要看看你這個雜種的本事!”
【第98句】:【老鴉落在豬身上——只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歇)老鴉:烏鴉。指只看見別人長得黑,看不見自己長得黑。也指只看到別人的壞或不好,看不見自己的壞或不好。
【第99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