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兩頭不到岸】目的沒達(dá)到,原有的也失去了,沒有著落。 香港電視劇:“一心不能二用,不要顧此失彼,兩頭不到岸。” 馬死黃金盡沒有坐騎,也沒有錢財(cái),謂走投無路。明代 《初刻拍案驚奇》:“卻不知樂極悲生,也有馬死黃金盡的時 節(jié)。”
【第2句】:【麥秀風(fēng)搖,稻秀雨澆】見“稻秀雨澆,麥秀風(fēng)搖”。
【第3句】:【 站著進(jìn)來,躺著出去】活著進(jìn)來,死了出去,指被殺害。 《法律與生活》(1999,5):“這不是你們吹牛的地方,今天這 兩瓶酒不見底,就叫你們站著進(jìn)來,躺著出去。”
【第4句】:【現(xiàn)鐘不打打鑄鐘】釋義:比喻現(xiàn)有的不要,卻尋求沒有把握的。例句:眾人道:“說甚么亂話!‘現(xiàn)鐘不打打鑄鐘’?你現(xiàn)揭了榜文,教我們尋誰!”
【第5句】:【好貓兒不吃雞,好男兒不欺妻】(諺)就像好貓兒不吃雛雞一樣,好漢子絕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qū)ζ拮樱粦?yīng)有愛護(hù)的義務(wù),不應(yīng)有壓迫的特權(quán)。 也作“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
【第6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7句】:【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8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遇到大的事變,也能保持鎮(zhèn)靜。香 港梁鳳儀《千堆雪》:“他的理由其實(shí)極不充分,雖說泰山崩 于前而色不變,不應(yīng)為人事而阻公事,畢竟人的生命寶貴。”
【第9句】:【事不三思,終有后悔】處理事情應(yīng)該慎重。相關(guān)的:三思 而后行。明代《醒世恒言》:“單因楊氏一時不明,惹出一場 大禍,展轉(zhuǎn)害了多少人的性命。正是:事不三思終有悔,人 能百忍自無憂。”
【第10句】:【糞堆上長連枝樹,淤泥中生比目魚】(慣)連枝樹、比目魚:均喻夫妻。比喻在條件差的地方,也有美好的姻緣。
【第11句】:【六耳不通謀】(諺)六耳:三個人六只耳。指商量機(jī)密要事,不容有第三者參加,以免泄密。 也作六耳不通謀,三人口一尺。 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
【第12句】:鴨脖頸上掛銅鈴——呱呱叫;響當(dāng)當(dāng)
【第13句】:【抱一顆豬頭,還找不到廟門】釋義:比喻好人不擔(dān)心沒有人要,或有東西不擔(dān)心送不出去。例句:有一場好雨馬上種谷,我看你快找旁的哪組少人的參加吧,我不信抱一顆豬頭,還找不到廟門,你父子好手把呀。
【第14句】:【比雌雄】(慣)指通過比拼,決出勝負(fù)高下。
【第15句】:【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釋義:茶壺肚大嘴小,餃子在里面倒不出來。比喻人嘴笨不善表達(dá);或有難言苦衷,不好開口。例句:周丑孩給眾人講,兩手比畫著,脖子都急紅了,嘴里卻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不出來。張有義笑著說:“哎呀周教官,你可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還是叫馬教官吧!”
【第16句】:【扯順風(fēng)旗】(慣)順風(fēng)旗:指船帆。 順著風(fēng)向揚(yáng)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條件,有某種優(yōu)勢,能占上風(fēng)。2比喻順著權(quán)勢者的心意說話辦事。 也作“打順風(fēng)旗”。
【第17句】:【任它狗兒怎樣叫,不誤馬兒走大道】(諺)任憑狗在路旁怎樣狂吠,也阻擋不住馬在大道上奔跑。比喻不管壞人如何滋事破壞,也阻擋不了正義的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第18句】:蚊子叮鐵牛——無處下口
【第19句】:妹妹吃饅頭時,吃半塊扔半塊,媽媽心疼地說:“浪費(fèi)猶如河決口,節(jié)約好似燕銜泥。你從小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xí)慣啊!”(山東·夏津)
【第20句】:海瑞見皇帝——拼著一死
【第21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諺)對孩子只知生養(yǎng)而不知管教,這是做父親的過錯。指對后代除了生養(yǎng),還要教育。 也作“養(yǎng)子不教父之過”。
【第22句】:【張和尚的帽子,抓給李和尚戴】釋義:比喻弄錯了對象或事實(shí),張冠李戴。例句:你老東西聽明白:那是竹子錢!我賣竹子給你們紙廠的錢!莫張和尚的帽子,抓給李和尚戴!
【第23句】:【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是云南著名的地方小吃,現(xiàn)在,它已落戶全國各地。它源自一個傳說的兩個“版本”。從前有一個讀書人,家里窮,沒地方讀書,便每天到三里以外的一個涼亭里去看書。書生的妻子特別賢惠,每天給他送飯,但每次送到那里飯菜都涼了。于是她想了一個好辦法,在連飯帶菜的米線上,澆了一層熱油湯,利用它來保溫,這樣送去的飯菜就不涼了。因送飯途中必須經(jīng)過一座橋,人們便把這澆過熱湯油的米線叫做“過橋米線”。另一版本,是同人同事,不同的是以前吃米線是就著菜吃,像吃米飯一樣。一次,妻子提著送飯籃子過橋時,不小心腳下拌了一下,將菜湯撒到米線中。送到后書生干脆把剩下的半碗菜湯也倒進(jìn)米線中,不料吃起來味道更好了。從此,米線的吃法變成了在米線上澆上做好的菜鹵,連米線帶湯一塊吃,十分好吃。因此法得于橋上,故稱“過橋米線”。
【第24句】:【一槌敲中鼓中心】(慣)比喻一句話說中了要害。
【第25句】:逮兔打狐貍——舉兩得
【第26句】:【夫婦是樹,兒女是花】(諺)夫妻好比樹,兒女好比花;有了花就有了情愛的果實(shí)。指生兒育女會使家庭生活顯得更充實(shí)美滿。
【第27句】: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第28句】:村里不少人都說一鄰居在沈陽掙錢多,爸爸說:“黃鱔大,窟窿眼也粗。”(安徽·樅陽)
【第29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釋義:只看見利益,卻看不見危害。例句:“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哪里還去管他。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第30句】:王母娘娘得子——天大喜事
【第31句】:海上不吹風(fēng)——波平浪靜
【第32句】:【三長兩短】“三長兩短”是指意外的災(zāi)禍或事故,特別是常指人的死亡。“三長兩短”望文生義好像是用一組數(shù)字說長論短,形容長長短短參差不齊的樣子,其實(shí)不然。那么,“三長兩短”是怎么來的呢?舊時,凡是出了生命攸關(guān)的大事,例如橫死兇殺,同今日辦案程序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古代的破案沒有現(xiàn)代科技手段,是將死者先抬放到棺木中,再由官員驗(yàn)尸查案。此類待查的死尸,不屬蓋棺入土的正式入殮,所以,只有棺材而沒有棺材蓋。無蓋的棺材由五塊木板釘成,即左、右、下面共三塊長板子,頭尾各有一塊小(短)的板子。人們不愿意直說躺在這無蓋兒棺材里等待處理的死尸,有人用俏皮話筒略地說了“三長兩短”,指的是那棺材呢!所以,“三長兩短”暗指災(zāi)禍、事故或死亡了。 “三長兩短”有時也被縮略成“長短”,意思不變。如《紅樓夢》第十一回“可是呢!好個孩子。要有個長短,豈不叫人疼死!”
【第33句】:【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釋義:比喻有錢有勢的人,就是破產(chǎn)或失勢了,也比一般人強(qiáng)。“比馬大”又作“比馬壯”。例句:怎么?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難道說我賈有富真的癟了?
【第34句】:【順風(fēng)使令箭】(慣)比喻順應(yīng)形勢發(fā)展,根據(jù)情況再作出決斷。
【第35句】:【呼蛇容易遺蛇難】(諺)舊時民間傳說,有術(shù)士能用咒語聚蛇遣蛇,一旦咒語失靈,蛇來不走,術(shù)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卻難。
【第36句】:【麻布袋上面繡不得花】(諺)粗糙的麻布袋上面無法繡花。比喻基礎(chǔ)太差、秉性粗疏的人,無法培養(yǎng)提高。
【第37句】:【搔不著癢處】(慣)比喻沒有觸及要害。 也作“搔頭不知癢處”。
【第38句】:花生還沒收完,豆子又炸了一地,奶奶邊拾邊數(shù)落:“能舍千谷,不舍一豆啊!”(河南·寧陵)
【第39句】:【 手大遮不住天】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辦一切。浩 然《艷陽天》:“幾個干部手大遮不過天來,您得給我們出點(diǎn) 主意。”
【第40句】:熟透了的大麥一夠頭了
【第41句】:【把煮熟的鴨子鬧飛了】釋義:比喻把到手或即將到手的好處丟掉了。“鬧”又作“弄”。例句:這一來倒不好了!別的都是小事,老爺那個天性,倘然這一翻臉,要眼睜睜兒地把只煮熟了的鴨子給鬧飛了,那么怎么好?
【第42句】:【手比腳丫子還笨】(慣)形容人的手非常笨拙,干不了細(xì)活。 也作“手都比腳丫子笨”。
【第43句】:【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釋義:平時要注意節(jié)約,要有積蓄,有錢也不可揮霍浪費(fèi)。“莫待無時思有時”又作“莫到無時盼有時”。例句:倘惜福君子于鄉(xiāng)黨中不時開導(dǎo),毋得奢華,備留余地,所謂:“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第44句】:【茄子大一個星宿】(慣)星宿:我國古時指星座,共有二十八宿。像茄子那樣大的一個星座。比喻大小是個人物。
【第45句】:【捕得老鼠,打破油甕】(慣)甕:缸。比喻因小失大。
【第46句】:【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費(fèi)極大的精力。臺灣吳濁流《波茨 坦科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乙科長,但在意外的地 方,又受到阻礙。”
【第47句】:李大嫂罵婆婆能罵出百樣聲來,鄰居王奶奶愛搗著拐杖嘮叨:“前有車,后有轍,房檐滴水照舊窩。十年后,再瞅瞅自己,也好不到哪兒去!”(河南·洛寧)
【第48句】:仨錢買頭老叫驢——賤貨
【第49句】:抱著書本兒騎驢——走著瞧
【第50句】:一到星期天,李奶奶的兒子就帶著孫子孫女們回來團(tuán)聚。別人都說李奶奶真有福氣,李奶奶卻皺著眉頭說:“有啥福氣?他們回來就像鬼子進(jìn)村一樣大吃大喝,真是忙死老爹累死娘。”(河南·魯山)
【第51句】:【呼之則來,揮之則散】(慣)一呼叫就來,一揮手就離開。形容隨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52句】:【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釋義:黃梅:指黃梅雨,即江南四、五月間,黃梅成熟時的降雨,亦稱黃梅天。處暑時節(jié)雷聲響,依舊返回黃梅天,多雨。例句:按長元吳志皆載“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之諺。但考芒種距離處暑凡七十五日。
【第53句】:【龍生龍,鳳生鳳】釋義:比喻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子女。例句:“自古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yǎng)兒會打洞。沒有好家道,還能出了好兒女?”
【第54句】:【 為別人的豆子,炒爛自己的鍋】為幫助別人,犧牲了自己的 利益。張恨水《夜深沉》:“您早知道我是個熱心的人 吧!……就為了這一點(diǎn),常常為著別人的豆子,炸了自己的 鍋。”
【第55句】:【船到橋頭自然直】橋洞較窄,迫使船身直線前進(jìn)。謂有 辦法解決,不必?fù)?dān)心。臺灣瓊瑤《幾度夕陽紅》:“船到橋頭 自然直,今年,我想他是沒問題了。有人會為他想辦法的。”
【第56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
【第57句】:【婆娘做鞋——一針一線往前錐】(歇)錐:諧“追”。指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深入追問。
【第58句】:【狗是百步王,只在門前狂】(諺)百步王:在離家百步以內(nèi)逞能。指狗只會在家門口狂吠,一離家門口就老實(shí)了。比喻沒見過世面的人,一到生地方就會膽怯。
【第59句】:【拈不得輕,負(fù)不得重】(慣)拈:用手指夾取東西。輕的拈不起,重的背不動。比喻人什么本事也沒有。
【第60句】:大廳里掛字畫——客觀
【第61句】:【錢財(cái)通性命】見“財(cái)連于命”。
【第62句】:【事到做時方知難】見“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第63句】:【紅顏多薄命】(諺)紅顏:美貌女子。薄命:命運(yùn)不好。指舊時的美貌女子往往遭受厄運(yùn)。 也作紅顏?zhàn)怨哦啾∶?自古紅顏多薄命。
【第64句】:【日長無好飯,客長無笑臉】(諺)指客居久了,主人就很難天天熱情相待。
【第65句】:樹從根上吸取營養(yǎng),人在群眾中得到成長。
【第66句】:【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諺)指人免不了要吃五谷雜糧,也就免不了要生百病。 也作“人吃五谷生百病”。
【第67句】:【跛子走路——一腳高一腳低】(歇)比喻人思想、行動缺少一定準(zhǔn)則或掌握不住分寸。
【第68句】:【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釋義:穿靴:指腿腳發(fā)生水腫。戴帽:指頭部水腫。男人腿腳水腫,女人頭部水腫,表明病情嚴(yán)重,有危險(xiǎn)。例句:雁雁,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我腳腫成這樣子,看來是回不了老家了。
【第69句】:【黃花魚——溜邊兒】見“屬黃花魚的——溜邊”。
【第70句】:【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釋義:比喻行為要光明磊落,昧良心的事不做。例句:巴滿貢追上幾步,又氣又笑地?cái)r住她:“你把話說明白呀!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赫哲人辦事都在明處。”
【第71句】:【饑時一口,勝過飽時一斗】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最有 效。強(qiáng)調(diào)救急的重要。或說:飽給一斗,不如餓給一口。成 語:雪中送炭。西戎《老好干部》:“老哥,這是救濟(jì)糧,一顆 要頂一顆用,人常說,缺時給一口,勝過有時給一斗,咱應(yīng)當(dāng) 大公無私,為缺糧的人想想!”
【第72句】:十個團(tuán)魚跑一個——九鱉(久別)
【第73句】:屁股袋上裝黃連——苦在后頭
【第74句】:【接神容易送神難】見“請神容易送神難”。
【第75句】:千年鐵樹開了花——枯木逢春
【第76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lǐng)導(dǎo)者責(zé)任重大。張賢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對書記不愿意在這兒長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說咱們農(nóng)工就仗著一個好領(lǐng)導(dǎo)。火車跑得快,就靠 車頭帶。”
【第77句】:【進(jìn)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釋義:只要觀察對方的面容,就能知道對方的處境和心情。例句:俗話說:進(jìn)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姐姐是個疼兄憐弟的人,平時對待寶三恰似半個母親,衣食冷暖全部操心;若有個天災(zāi)病痛的,她更是守著弟弟寸步不離。
【第78句】:【全聚德】“全聚德”是北京最知名的老字號烤鴨店,馳名海內(nèi)外。全聚德烤鴨店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創(chuàng)辦人楊全仁在北京以經(jīng)營生雞生鴨為生。1864年,楊全仁買下了前門大街一家瀕臨倒閉的“德聚全”干鮮果鋪,開始經(jīng)營烤鴨和烤驢肉。開業(yè)前,一位風(fēng)水先生圍著新店轉(zhuǎn)了兩圈站定說:“這是塊風(fēng)水寶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為倒運(yùn),要想沖其晦氣,除非將‘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稱作‘全聚德’,新字號才能上坦途。” 楊全仁一聽正合心意,一來自己名字中占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意為聚攏德行,可以標(biāo)榜店鋪?zhàn)鲑I賣講德行。于是請當(dāng)時的書法家錢子龍書寫了牌匾,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全聚德”就這樣誕生了。
【第79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guī)矩(多指性騷擾)。
【第80句】:叫花子串大街——窮逛
【第81句】:【一巧破千斤】(諺)憑著心靈手巧,可以破開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藝或智謀,就能勝過身壯力大的人。
【第82句】:【鋤一惡,長十善】(諺)鋤:除去。 除去一個惡人或一種惡類,就等于助長了十倍多的菩人或善類。指除惡比積善的功效大得多。
【第83句】:【 爭氣不爭財(cái)】人要上進(jìn),不可圖財(cái)。清代《醉醒石》:“爭 氣不爭財(cái)。只要事成,便是百金,家父不出我出。”
【第84句】:針當(dāng)棍子一針(真)棒
【第85句】:【寧當(dāng)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見“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第86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墻】(諺)人逼急了,就會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會跳過高墻。指人被逼到無路可走時,什么冒險(xiǎn)事都做得出來。 也作人急懸梁,狗急跳墻。懸梁:繩子掛在梁上,上吊自盡。 人急燒香,狗急跳墻。 人急拼命.狗急跳墻。
【第87句】:【臨死打哈欠——白張嘴】(歇)張嘴:本指張開嘴巴,轉(zhuǎn)指說話。 指白說,說了不起作用。
【第88句】:【自屋里做大】(慣)比喻在家里稱王稱霸。
【第89句】:星期天媽媽讓我到集上買菜,我問媽媽買什么好,媽媽說:“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不要圖賤買老牛。”(山東·高密)
【第90句】:【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荊棺】湖南省淚羅江一帶曾流傳“九 子不能葬父”的故事。借指人多辦事互相推委不負(fù)責(zé)任,一 個人無法推委,倒可以辦成。荊棺,也說:金頭。臺灣《明 報(bào)》(1982,6,25):“她一點(diǎn)眼淚也不流,馬上到城里打造了 半個金頭安在父親的頭上,使父親能夠全尸入殮。事情辦 好了,她才放聲大哭……這叫做‘九子不葬父,一女打金 頭’。”
【第91句】:【吃柿子揀軟的捏】釋義:比喻欺負(fù)老實(shí)人或弱小者。“揀”又作“找”、“挑”。例句:留根:“這小子,吃柿子揀軟的捏,看我留根好欺負(fù)啊!”
【第92句】:【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腦袋上扣】(慣)比喻自毀聲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著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第93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諺)馮唐:漢文帝時名臣。李廣:漢武帝時名將。指文帝以年老為由不重用名臣馮唐,武帝因李廣非皇親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賞識,不被重用。
【第94句】:【柴經(jīng)不起百斧,人經(jīng)不起百語】(諺)木柴再硬,也經(jīng)不住斧百次砍斫,定會劈開;人再固執(zhí),也經(jīng)不住上百次的勸說,定會回心轉(zhuǎn)意。指思想工作只要耐心,自會生效。
【第95句】:荷包里鬼叫——腰(妖)精
【第96句】:大地回春——萬象更新
【第97句】:【空棺材出喪——木中無人】(歇)木:棺木,諧“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常含責(zé)罵意。
【第98句】:【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比喻收獲不大,沒有達(dá)到預(yù) 期目的。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跑了?’好些人同聲驚問。 ‘這才是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花永喜說。”
【第99句】:【黃杏熬北瓜——一色貨】(歇)一色:本指黃杏和北瓜一起熬時顏色相同,轉(zhuǎn)指全都一樣。指一伙人都是同一類型的壞人。常含譏諷意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