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蟲兒鉆進核桃——混充好仁(人)
【第2句】:【一貨有一主,賴貨等行時】(諺)行時:也說興時,流行于當時。有什么樣的貨,就會有什么樣的買主,賴貨也會有興時的時候。指貨物不愁賣不出去,要有耐心等待。
【第3句】:【纏麻頭,續麻尾】(慣)麻:這里指麻類植物的纖維,是紡織麻類織物的原料。比喻說話東拉西扯繞彎子,不直截了當。
【第4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諺)指將領在前線作戰,皇命如不利戰事,可以不接受。
【第5句】:【快馬難追鮮魚價,宰相管不了水產行】釋義:比喻鮮魚價錢變化快,誰也控制不了。例句:姓紀的,你以為做買賣像帶兵似的,靠一紙命令就行了?錯嘍,俗話說:快馬難追鮮魚價,宰相管不了水產行。你發動群眾蓋房子,搞的挺氣勢,可汛期終不能發動群眾經商吧? ……._一…….
【第6句】:屬馬鱉(螞蟥)的——凈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第7句】:小叔學了兩年木工活,自以為技藝精深,常常目中無人。爺爺有意再讓他繼續拜師學藝,小叔不聽。爺爺眼一瞪,訓斥他道:“井淘三遍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精,做什么事都不能驕傲翹尾巴!”(河南·南陽)
【第8句】:【沒本錢買賣——賺起賠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敗,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9句】:【好漢不打上門客】(諺)英雄好漢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門來的人。指凡能上門,都應以客禮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應寬恕。
【第10句】:【 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逃不走。或說:不怕他飛上天去。 浩然《艷陽天》:“放了他,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隨時可以再 捉起來,不會有什么不好。”
【第11句】:【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見“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
【第12句】:【牛皮燈籠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頭好,外表看不 出。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哼,牛皮燈籠肚里亮,你心 里還不明白?”
【第13句】:【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慣)男盜女娼:男的做賊盜,女的做娼妓,指思想行為十分卑劣。形容人偽善,說得冠冕堂皇,靈魂卻丑惡骯臟。 也作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表面上仁義道德,骨子里男盜女娼。
【第14句】:【 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指不會幫忙,幫倒忙。張賢亮《男人 的風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話,叫郭呆 子幫忙,越幫越忙。”
【第15句】:【炕上養虎,家中養盜】(慣)比喻養育與自己為敵的壞人。
【第16句】:菜籽里的黃豆——數它大
【第17句】:樹木不剪不成材,文章不改不精練,反復修改是提高作文成績的一個重要環節,按爸爸的說法是“米淘三遍沙礫少,文改數遍質量高”。(廣西·南寧)
【第18句】:我村的王某答應給我買本字典,可十來天過去了,還沒見影子。媽媽說:“你就別信他的話,十個跟頭不落地。”(江西·吉安)
【第19句】:【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釋義:比喻真相掩蓋不住了。例句:往回想也罷,往遠看也罷,越想越清楚,越看越透亮;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
【第20句】:【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諺)老虎兇猛,打虎須有力氣;猴子靈活,捉猴須用智謀。指處理不同性質的事情,要采取有針對性的不同策略。
【第21句】:火車進隧道——長驅直入
【第22句】:猢猻跳上煎餅鍋——瞎蹦跶
【第23句】:【雞蛋磕在石頭上——碰不碎也叫它腥一大片】(歇)磕:碰在硬東西上。比喻以弱對硬,即使失敗了,也要叫對方受些損失。
【第24句】:【門前結起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諺)門前拴著高頭大馬,有錢有勢,不是親戚的也會來認親戚。 舊指人情勢利,攀高結貴,只要有錢有勢,人人都會來奉承。 也作門前扣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戧著討飯棍,骨肉之親不上門。 門前縛仔高頭馬,不來親者也來親;門前掛著破簾子,嫡親娘舅陌路人。
【第25句】:【牛吃青草雞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釋義: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例句:“得靠運氣,靠能耐。牛吃青草雞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
【第26句】:風吹云霧散——自然見青天
【第27句】:【屬核桃仁的——不敲不出來】見“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來”。
【第28句】:【太剛則折】(諺)折:折斷。物體過于剛硬,就容易折斷。比喻人在為人處世上過于剛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29句】:我是女孩,當班長,愛管事,樂于助人,老師、同學都喜歡我,可有個老婆婆說女孩管事惹是非。老師說:“結果的樹遭石打,做工的人被釘扎。但是,只要方向是對的,不要管別人說什么。”(山東·昌樂)
【第30句】:【屋里點火外頭亮】(諺)比喻避著人在自己家里做事,四鄰八舍的人其實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31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32句】:【看不見,摸不著】(慣)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第33句】:【換湯不換藥湯】中醫方劑。謂性質沒變,只是換了一個 花樣。馬南邨《燕山夜話》:“表面上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 在實際上不過是為短而短,內容仍舊換湯不換藥。”
【第34句】:【士為知己者死】此語的意思是好男兒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剛直無私;也可形容為人有俠肝義膽,勇于為朋友赴湯蹈火,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此典出自《說苑·復恩》,講述了“士為知己者死”的來歷: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與管仲是好朋友,鮑叔牙死的時候管仲扎上衣襟,失聲痛哭,淚如雨下。侍從問道:“他不是你的父親,也不是你的兒子,您這樣傷心或許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理解的。我曾與鮑叔牙到南陽(齊國的城邑,在今山東鄒縣)做生意,那時我在市場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鮑叔牙并不認為我怯懦,卻說我將有揚名于世的時候。鮑叔牙曾與我一起游說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納我,而鮑叔牙也不認為我無能,卻說是因為我沒有遇到英明君主。鮑叔牙曾與我分取錢財,我自己經常多拿一份,鮑叔牙也不認為我貪心,而是知道因為我經濟拮據。生養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鮑叔牙。士為知己者死,何況為他盡哀呢?” 為此,人們總結出一個成語“鮑管之交”,成為后世結交的榜樣。
【第35句】:【大路不平有人踩】有人主持公道,打抱不平。陳登科《風 雷》:“路不平,有人踩,做事不公,誰都有意見。” 大水沖了龍王廟傳說龍王管水,廟被水沖,借指自己人 發生沖突。成語:自相火并。清代《三俠五義》:“呀!真是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就是歐陽爺智公 子,亡夫俱是好相識。”
【第36句】:一腳踩死個麒麟——不知貴賤
【第37句】:滿天烏鴉———片黑
【第38句】:【大眼看小眼】(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恐或無奈而一時說不出話來。 也作大眼望小眼。 大眼瞪小眼。 大眼對小眼。
【第39句】:【鋼要用在刀刃上】好材料要用在關鍵地方。浩然《艷陽 天》:“您是最有生產經驗的莊稼人哪,有鋼得使在刀刃上, 這回該您使勁兒了!”
【第40句】:【相思樹,連理枝】“相思樹”和“連理枝”比喻男女愛情忠貞不移。典出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據載,宋康王偶見一美貌女子,原來,此女是宋康王的舍人韓憑的老婆何氏。宋康王不顧君臣關系,硬是把何氏弄到手。韓憑不滿,宋康王就給他定罪,并發配邊境修筑城墻。韓憑的老婆何氏寫了一封信,偷偷送給勞改的丈夫。信中寫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意思是說,她的幽怨很多,雖思念丈夫,可河水太深,不能見面,對夫發誓,要死的決心下定了。后被宋康王發現,韓憑自縊身亡。盡管丈夫已死,何氏還是不肯屈從宋康王,她又寫了一首《烏鵲歌》表明志向,歌日:“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意思是說,南山有烏鵲,你在北山布羅網,你拿我有什么辦法,烏鵲不羨鳳凰,妾身不靠宋王。有一天,宋康王與她登高吹風,她縱身一跳,左右侍從伸手一抓,只抓住了衣服碎片,那些衣服碎片,立刻化作了五彩斑斕的蝴蝶,仿佛是從何氏靈魂里飛出的驚艷幻影。后世梁祝化蝶的創作靈感或許是從這里來的吧。何氏當場摔死,衣袋內有一份遺書,要求宋康王賜她與韓憑合葬。宋康王看罷暴跳如雷,叫人分離新舊兩墳,讓兩墳隔路相對,還狠狠地說:“你們夠恩愛的,看你們能合在一起!” 沒過多久,兩座墳墓上都長出梓樹,十來天竟有一抱之粗,而且樹干彎曲,互相靠攏,不但地下樹根交錯纏繞,樹上枝Y也慢慢糾合難分。不知哪來的兩只鴛鴦,每天棲于樹上,依偎哀鳴,仿佛在控訴宋康王的暴虐,嘲笑他的無能。宋國人可憐韓憑夫妻,把這兩棵樹叫做“相思樹”。“相思樹,連理枝”典出于此。
【第41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第42句】:桅桿做了頂門杠——大材小用
【第43句】:跛腳馬上戰場——有死無活
【第44句】:路邊含羞草——見人就低頭
【第45句】:【比雌雄】(慣)指通過比拼,決出勝負高下。
【第46句】:【理發店的三色轉燈理】發店是統一的三色標志,一般都有一個玻璃圓筒.里面繞著紅藍白三色相間,不斷向上旋轉的條形彩柱。這種標志,在全世界通用。那么,它是怎么產生的呢?據說,在法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巴黎有一位革命者被敵人追捕,跑到一家理發店躲藏。敵人追到理發店時,理發師傅們在敵人面前說東道西,巧妙機智地保護了那位革命者。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法國政府為了表彰理發店工人對革命的貢獻,便在理發店門口裝飾其象征法國國旗上紅藍白三色的彩柱。這是對理發店的最高獎賞,也是理發店的榮耀。后來世界各地的理發店認為這種彩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紛紛效仿。
【第47句】:【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婚宴上的必備菜。相傳,四喜丸子創制于唐朝年間。有一年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子紛紛涌進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發榜當日,衣著寒酸的張九齡居然中得頭榜,人們深感意外。皇帝因賞識其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當時正值張九齡家鄉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杳無音訊。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高興之余,便叫廚師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四個炸透蒸熟并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問其寓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訂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張九齡聽后開懷大笑,連連稱許,說道:“‘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叫它‘四喜丸’吧。”這“四喜丸子”一傳就是一千多年。
【第48句】:【勸將不如激將】見“請將不如激將”。
【第49句】:掏了肚的魚——全無心肝
【第50句】:【老虎拉車——亂套】(歇)套:牲口拉車時,拴牲口的兩根皮制或麻制的繩。本指用套胡亂地拴住老虎,轉喻亂了次序或秩序。
【第51句】:雞毛遭風吹——身不由己
【第52句】:枕頭底下的風——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第53句】:【一推三不轉】(慣)形容人心眼兒實,頭腦不靈活。
【第54句】:【 鑼鼓聽聲,說話聽音】捉摸說話人的用意。類似的:看人 看心,聽話聽音。成語:弦外之音。電影《沙家浜》:“鑼鼓聽 聲,說話聽音。照你這么說,人是我放走的了。”
【第55句】:小貓洗臉——馬馬虎虎;一劃拉
【第56句】:燈草織布——枉費心機
【第57句】:【窮家出嬌子】(諺)指窮人家沒什么大的家產,便把孩子看作寶,更易寵溺孩子。 也作“窮漢養嬌子”。
【第58句】:蚯蚓釣鯉魚——以小引大
【第59句】:【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釋義:比喻人受到激勵,才能樹大志,奮發向上。例句:這說明,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著眼點放在改造人的思想上,古語說,水激石則嗚,人激志則宏。
【第60句】:【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見“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
【第61句】:【家丑不可外揚】(諺)家丑:家庭內部發生的見不得人的丑事。指家丑不要向外張揚。也泛指人們對于內部的丑事往往盡力遮掩,不向外界宣播。 也作家丑不可外談。 家丑不可外傳。
【第62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諺)指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第63句】:【一鍋端】(慣)比喻全部消滅掉。
【第64句】:【翹辮子】“翹辮子”比喻死。我國江浙一帶的方言,方言更需要傳播,為的是交流方便。 “翹辮子”一詞源自清朝,當時國人都留辮子。這辮子在人活著時是自然下垂的,這是常識。而死后則要編結起來,置于頭部上方,末端豎起;清朝時,處決人犯,為行刑方便,在行刑之前用膠水把犯人的辮子粘結成一根棍兒樣,干后直挺挺地翹著。因此,“翹辮子”就成了“死”的同義語。砍下的腦袋常用辮子綁著,掛在城門口示眾。這整個過程中辮子都是上翹的。因此,用“翹辮子”比喻死。
【第65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釋義:鴻鵠:天鵝。燕子和麻雀哪里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可能了解胸懷大志的人的抱負。例句:陳涉嘆息日:“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第66句】:【 好心不得好報】好心得不到感激,反而落不是。成語:以 怨報德。海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你這人!我好心沒好 報!我跑來是想侍候你們兩位小姐過那破吊橋呀!”
【第67句】:【捏一把汗】(慣)手心里攥了一把汗。形容人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捏兩把汗。 拿著一把汗。
【第68句】:【澆冷水】見“潑冷水”。
【第69句】:【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慣)指說話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第70句】:鹽溝子里的水——流到哪里哪里咸(嫌)
【第71句】:【唱戲的腿,說書的嘴】(諺)指舞臺演員憑的是腿功,說書藝人憑的是嘴功。泛指各個行業的把式,都以本行業的特技見長。
【第72句】:【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無法相處,不能合作。成語:勢不兩 立。浩然《艷陽天》:“這一回,你這美夢就不用想做成,有你 沒我,有我沒你!拼了!”
【第73句】:山雞吃著黃連子——苦在心窩不敢啼(提)
【第74句】:背后施一禮——沒有領情;不領情
【第75句】:【唱白臉】(慣)白臉:中國傳統戲曲中奸臣的臉譜,象征奸詐,泛指反面人物。比喻在矛盾和爭斗中充當強硬、蠻橫的角色。
【第76句】:【 大石頭壓死蟹】受制于位高勢大者。《小說月報》(1980, 4):“劉茂良氣得說不出話來,但大石頭壓死蟹,又能奈他 何!”
【第77句】:【一輩子不剃頭,也不過是個連毛僧】(慣)指不過如此,沒什么大不了。
【第78句】:狗面前扔骨頭——投其所好
【第79句】:【黑貓不捉耗子,還有白貓】釋義:比喻事情總會有人干的。例句:我倒覺著對待工作不能心急,胖子不是一嘴吃的。春天必刮東風,伏天總要落雨,黑貓不捉耗子,還有白貓哩!
【第80句】:【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諺)指人在豐衣足食、生活富裕之后,往往會生出非禮非法的邪念;在忍饑受凍、無法生活之時,往往又會動起偷盜打劫的心思。
【第81句】:【耗子偷米湯,勉強糊得著嘴巴】釋義:比喻勉強填飽肚子。例句:我們家一共有八畝田,有豬有牛有泉水,農具什樣也將就拖得過去。一年到頭,只要不懶,按說也耗子偷米湯,勉強糊得著嘴巴的。
【第82句】:糧棉大增產——豐衣足食
【第83句】:【 上刀山,下火海】指進入危險的境地。類似的:上刀山, 下油鍋。成語:赴湯蹈火。臺灣白先勇《孽子》:“那怕上刀 山下油鍋,也嚇不住我王小玉。”
【第84句】:我不用上樹就摘到了樹上的一個桃子,高興地對媽媽說:“我又長高了。”媽媽風趣地說:“豆芽子就是長成樹,也是吃貨。”(河北·豐產)
【第85句】:【抓住旋風就是鬼】(慣)旋風:呈螺旋狀運動的疾風。比喻認假為真,搞錯了對象。
【第86句】:【千滾豆腐萬滾魚】(諺)指豆腐和魚多煮些時間才能入味。
【第87句】:我的新襯衫被火燒了個洞,媽媽就在上面繡了只小花鹿,可漂亮了。鄰居阿姨見了,直夸媽媽繡得好。媽媽卻說:“唉!遠看是朵花,近看是個疤。”(安徽·臨泉)
【第88句】:蜜蜂的眼睛——突出
【第89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琢芝麻】釋義:比喻人不不在大小,有本事就辦得成事。例句:楊叔叔,有什么事,你就吩咐吧。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別聽哥哥的話,他總是說我年齡小。
【第90句】:【實打實】(慣)1指實實在在、腳踏實地。2指說的全是實話。
【第91句】:【照葫蘆畫瓢】見“依樣畫葫蘆”。
【第92句】:屬麂子的——膽小怕事
【第93句】:【咬人狗兒不露齒】釋義:比喻內心兇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跡。例句:那廝卻有一二,咱家無三思,將那謊局段則向俺跟前使,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第94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釋義:冤家:仇人;也用于對親人的昵稱。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兒的遇見了這么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話兒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
【第95句】:十兩瓶子裝一斤——正好
【第96句】:我和爸爸一起到地里看莊稼。看見紅薯長得非常茂盛,就纏著爸爸非要吃紅薯。爸爸說:“不行,不行,俗話說‘六月六紅薯只有雞蛋粗’,太小了,過一段時間再吃吧!”(河南·鎮平)
【第97句】:【干屎抹不到身上】(諺)干了的臭屎,無法抹到別人的身上。比喻人若是行為端正,則任憑邪惡小人惡言中傷,栽贓陷害,都不能損壞其名譽。
【第98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慣)比喻看問題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局。
【第99句】:干著指揮有威信,坐著指揮話不靈。
上一篇:最有哲理的文案干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