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抬頭一個主意,低頭一個見識】(慣)形容人足智多謀。
【第2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雖是外來語,但已經(jīng)普及化,甚至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在遇到險情時,便無自主地喊一句“阿彌陀佛”。那么,阿彌陀佛是怎么來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阿彌陀佛”是梵文的音譯,是大乘教佛名。“阿”是沒有之意,“彌陀”是無限量的意思。“佛”是極聰明人的意思。阿彌陀佛是一位佛的名號,這個佛的壽命無窮無盡,永遠不老,年歲無限。同時,他身上的光明也是無限的,照耀起來可以達到無窮無盡的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會見到他的光明,所以又稱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將“南無”和“阿彌陀佛”連在一起,用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向阿彌陀佛致敬!”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負責(zé)管理這個人人向往的地方。他在佛教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在許多寺院佛殿中,阿彌陀佛與佛祖、藥師并列而坐,即佛經(jīng)常說的“三尊”,由此可見阿彌陀佛的地位之高。阿彌陀佛出家前也和佛祖一樣,是一位令人羨慕的王子,自愿拋棄尊榮地位,投身于佛教事業(yè),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為此他一心學(xué)佛,進步很快,脫穎而出。據(jù)《阿彌陀經(jīng)》說,如果誰能念他的名號,且心中不亂,不染雜念,長此以往會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平時多念“阿彌陀佛”能消災(zāi)免難,可獲如意吉祥。如遇有急難,只要誠心念幾句“阿彌陀佛”,佛力就會助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所以,無論是佛家,還是俗人,“阿彌陀佛”總是掛在嘴邊。
【第3句】:在班上舉行的“小巧手”自助餐比賽中,小明打的燒餅以色香味俱全獲一等獎。他自豪地介紹經(jīng)驗:“近山識鳥意,近水識魚性,因為我爸媽是打燒餅的。”(河南·輝縣)
【第4句】:爸爸和表叔聊天。爸爸說:“你身為農(nóng)機局的局長,怎么還騎這么破的車子啊?”表叔說:“一家不知道一家,和尚不知道道家。篩子大眼兒多啊!”(河南·淮陽)
【第5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稱為民請命、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為“父母官”。它源自何處呢?源自漢代正史。《漢書·循史傳》載:西漢元帝時期,南陽郡治安狀況非常糟糕,盜賊猖狂,百姓逃離,田園荒蕪,境內(nèi)一片狼藉。一個名叫召信臣的到這里任太守,此公為政勤勉,很有計謀,首先嚴厲打擊盜賊,穩(wěn)定社會秩序,勸說人民發(fā)展生產(chǎn),對游手好閑、不干農(nóng)活的浪蕩子弟毫不客氣,像嚴父一樣督促他們搞好農(nóng)桑。因為召信臣治理有效,經(jīng)濟和社會環(huán)境大大改善,流離百姓紛紛回到家鄉(xiāng),過上了好日子,人們十分感謝這位好官,被大家稱為“召父”。另據(jù)《后漢書·杜詩傳》載:東漢武帝劉秀建武七年(31年),南陽郡新任太守杜詩也是個好官,清廉節(jié)儉,勤政為民,任期內(nèi)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恢復(fù)生產(chǎn),增收糧食,像慈母那樣細心關(guān)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很開心,被當(dāng)?shù)厝俗馂椤岸拍浮薄J掠星珊希菨h朝(西漢東漢),同是南陽,“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們把關(guān)心百姓疾苦,推動生產(chǎn)力發(fā)展,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州縣好官尊為“父母官”。從此相沿成俗,這個稱呼流傳下來,直到現(xiàn)在仍有這種稱呼。當(dāng)今的“父母官”夠格不夠格,老百姓心里有數(shù)。
【第6句】:【砸鍋】“砸鍋”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把事辦壞了。如“把事辦砸了”。 “砸鍋”源自戲劇不同劇種的聯(lián)合演出。清末民國初年,我國北方的京劇曾同直隸梆子(今河北梆子)同臺演出,而劇目、表演等又仍舊各自保持原狀不相混同。人們就將這種班社俗稱“兩下鍋”或“雙下鍋”班社。后來,唐山地方戲評劇后來居上,登上京津舞臺,成為北方影響力較大的劇種之一。有時出現(xiàn)了京、評、梆同臺演出的場景,人們稱之為“三下鍋”。另外,京劇演員為了扮演自己所不會的角色而臨時去鉆研、排練,拓寬戲路,本行也俗稱為“鉆鍋”。在這里,“鍋”已經(jīng)成了“戲”的代名詞。舊時,人們常用“砸鍋飯”來喻失業(yè),而戲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鍋”了。如果演砸了,兩下鍋也好,三下鍋也好,自然又得另起鍋灶。
【第7句】:寧可爹娘羨兒女.切莫兒女羨爹娘。
【第8句】:【水是土地的血液】釋義:沒有水,土地就不能長莊稼。例句:沙比爾望著這有水便可以變成良田的荒地,心里可不是滋味。“水是土地的血液”,“土地離不開水,好漢離不得群。”
【第9句】:【人上有人,天上有天】(諺)強人之上還有更強者,藍天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告誡人不可自滿自足,須知高手之上還有高手。 也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第10句】:我一邊吃瓜子一邊對爸爸說:“瓜子快要壞了。”爸爸笑著說:“要壞到肚里去了吧!”(江西·宜春)
【第11句】:【 三拳打不出一個悶屁來】人太老實,不會說話。成語:寡 言少語。臺灣瓊瑤《幾度夕陽紅》:“他那個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個悶屁來,問一句,答一句,別別扭扭, 不過很漂亮。”
【第12句】:【八百畝地的一棵苗——獨生】(歇)八百畝的地里只生出了一棵苗。指獨生的子女。
【第13句】:【乳老鴉笑話豬兒足——原來燈臺不照自】(歇)乳老鴉:小老鴉。 本指小老鴉笑話小豬的足黑,轉(zhuǎn)指人只看別人的短處,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常含譏諷意味。
【第14句】:【嘔心血】(慣)形容費盡心思,苦心思索。
【第15句】:【兒大不由爺】(諺)爺:父親。兒子大了,凡事自作主張,不由父親作主。指兒女長大成人后自立自主,父母不必再干預(yù)。 也作兒大不由娘。 兒大母難專。專:專斷。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第16句】:弟弟嘴很饞,吃東西總是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像生怕被別人搶走似的。媽媽見了,指著他的腦門說:“貪多嚼不爛,蛋多孵不勻,你就不能慢些來啊?”(廣東·龍門)
【第17句】:【八點上班九點到,九點半再睡一覺】指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作風(fēng)散漫拖拉,紀律松弛。成語:無所事事。電視《實話實 說》:“人們說:八點上班九點到,九點半再睡一覺。機關(guān)于 部作風(fēng)自由散漫,要設(shè)法改變。”
【第18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釋義:鴻儒:學(xué)問淵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層人物。例句:九媽道:“我家美兒,往來都是王孫公子,富室豪家,真?zhèn)€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19句】:說書人的功夫——耍嘴皮子
【第20句】:【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巧了不用花時間等,正合適。戴厚 英《人啊人》:“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今天是老許謝媒的日 子。”
【第21句】:【貨高價出頭】貨物質(zhì)量高,價錢也就貴。借指好東西價 值大。劉云若《小揚州志》:“這就叫貨高價出頭,你嫌貴,我 沒強你買呀。”
【第22句】:大家動手干,賽過英雄漢。
【第23句】:【丁是丁,鉚是鉚】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丁、 卯同在第四位,但一是天干,一是地支,不能相混。釘鉚與 丁卯同音,釘子跟鉚錯了,不好安裝,謂做事不馬虎,分得清 楚。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各式各樣收支千項,她管得 丁是丁,卯是卯,不差分文。”
【第24句】:【豬多肉賤】(諺)養(yǎng)豬的人家多了,肉就賣不上價。比喻具有某一方面專長的人多了,供大于求,人才就會貶值。
【第25句】:【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釋義:比喻偽裝終究要被識破而暴露出真相。例句:從現(xiàn)在掌握的情況看,刁金貴很可能是敵人有計劃潛伏下來的特務(wù)。魚沉得再深,總有個冒泡的時候,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他既要進行反革命活動,遲早要暴露反革命的嘴臉。
【第26句】:【一條道兒跑到黑】不改變主意,堅持到底。類似的:一條 胡同走到底。張賢亮《河的子孫》:“可是,事情已經(jīng)做下了, 只能一條道兒跑到黑。”
【第27句】:【千軍萬馬難過獨木橋】謂人多機會少,事情難辦。即所謂 瓶頸效應(yīng)。《中國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學(xué)率 確實把中學(xué)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說的:這 樣下去,簡直是驅(qū)趕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
【第28句】:【買賣成交一句話】(諺)憑著一句肯定的話,買賣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講信用。
【第29句】:【小人】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術(shù)不正,胸懷不夠坦蕩的人。“小人”,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含貶義的道德評價范疇,時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餃子還要“剁小人”,可見其處境不妙。其實,若追根溯源,“小人”境況的惡化,是有一個嬗變過程的。西周時期,“小人”不過是一種身份的稱謂而已。如《小雅·大東》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意思是說貴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則在路邊觀望。可知,“小人”泛指平民和下層勞動者。“小人”之稱,這里雖然也反映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偏見,卻沒有道德貶損之意。 “小人”一詞,還是個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宋錢儷《錢氏私志》:“燕風(fēng)北俗,不問士庶,皆自稱小人……對中人以上,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則稱我家。”除此之外,“小人”還有幾種含義并非貶義。如舊時下對卜有過失,檢討時常說:“小人該死。” 把“小人”斥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為孔子,請看儒家經(jīng)典。首先,“小人”好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其次,“小人”無固定德操。“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再次,“小人”不知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論語·季氏》);還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由于儒家多貶斥小人,在中國歷史上“小人”多取貶義。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從古至今,“小人”的貶義概念沒有發(fā)生變化。
【第30句】:觀音的肚子一慈悲心腸
【第31句】:登著軟梯上飛機——扶搖直上
【第32句】:【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青草】釋義:眼力不同,有的識貨,有的不識貨。例句:“嘿嘿,龍跟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青草。我金某人在這方圓幾百里的地界看了十幾年的風(fēng)水,像這樣好的山形地勢見著的還不多。”
【第33句】:【打醮水】(慣)醮(jia。)水:做道場的布施。指強迫人出錢。
【第34句】:【嘴上天官賜福,肚子里男盜女娼】(慣)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稱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傳說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賜福于人。指嘴上說得冠冕堂皇,思想行為卻卑鄙無恥。
【第35句】:【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釋義:比喻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也說:“人沒傷虎心,虎有傷人意”,意即你不傷害他,他倒要傷害你。例句: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時,只該助水,怎轉(zhuǎn)助風(fēng)?”行者道:“你知古人云: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風(fēng)”
【第36句】:【 萬金油干部】上海以前出產(chǎn)過“萬金油”,又稱“老虎油”, 即今之清涼油(yipinjuzi.com)。不能治大病,卻可以治多種小病。借指沒 有專長的干部,而又可以在任何部門勉強任職。王蒙《湖 光》:“我算是一事無成的萬金油干部哩!反正是除了婦聯(lián) 主任以外,我什么工作都干過。”
【第37句】:【怪由心作】(諺)怪異妖魔的景象,都是由人的主觀幻覺產(chǎn)生的。 指人只要心懷坦蕩,光明正大,就不會見神見鬼。
【第38句】:【嗔拳不打笑面】(諺)嗔(chen):憤怒。伸出激怒的拳頭,也難打賠著笑臉的人。指和氣待人可以化解怨仇。也指和氣待人不吃虧。
【第39句】:牛吃筍子——胸有成竹
【第40句】:我總是說家務(wù)活好干,可就是不動手去做。媽媽批評我:“你是螞蟻啃磨扇兒,盡(勁)在嘴上。”(河南·南陽)
【第41句】:老鼠給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第42句】:既會殺豬又會做飯——多面手
【第43句】:【吃黑棗】(慣)黑棗:指子彈。比喻被槍斃。
【第44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諺)時機到來時,要緊緊把握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指機緣可貴,稍縱即逝。 也作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時不再來,機不可失。
【第45句】:媽媽叫我洗菜,我才洗菜,叫我掃地,我才掃地,從來沒主動做過啥。媽媽說:“你呀,就像蛤蟆一樣,點一下跳一下,不點就不跳。”(四川·雅安)
【第46句】:【肚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釋義:自己光明正大,不怕別人指責(zé)議論。例句:“肚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就算我這話是罵人的,為啥你康地保聽了就不好受?”
【第47句】:【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釋義:比喻膽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說:“當(dāng)鄉(xiāng)長那陣子倒頂威風(fēng),膽子也大,如今卻成了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連徐文盛都比不上。”
【第48句】:竹林里的筍子——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49句】:叔叔見義勇為,各方面的表揚獎勵紛至沓來,這讓叔叔很不好意思。嬸子說:“好馬配雕鞍,好人配稱贊。你又不是袁世凱做皇帝——欺世盜名的,有什么難為情的呢?”(河南·南陽)
【第50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釋義:雖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51句】:【老虎嘴里拔牙】指做事艱難、冒險。拔牙,也說:拔胡子。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 可要多加小心,千萬別有個閃失。”
【第52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習(xí)俗,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送 灶,灶王爺上天要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人們希望他能 說些好話,別說壞話。此是廚房中為灶王爺貼的對聯(lián)。借 指說好話,匯報好的情況。電視劇《共和國往事》:“絕對沒 有的事,您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千萬別匯報。”
【第53句】:【筆頭無力嘴頭硬】釋義: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實質(zhì)上無能力。指講起話來夸夸其談,辦起事來優(yōu)柔寡斷。例句: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實際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處,真是筆頭無力嘴頭硬!
【第54句】:【肚臍上長茵子——心花兒都開了】(歇)茵子:茵陳蒿,別稱茵陳,多年生草本,秋季開黃花。指開心,高興。
【第55句】:【癩狗扶不上墻】比喻實在沒出息,幫助也沒有用。類似 的:死豬扶不上樹。清代《紅樓夢》:“這張華也深知利害,先 不敢造次。旺兒回了鳳姐。鳳姐氣的罵道:真是他娘的話! 怨不得俗語說,癩狗扶不上墻的!”
【第56句】:【慣子不孝】(諺)嬌慣的子女不會孝敬父母。指對下一代不能放任與縱容。
【第57句】:自行車胎拔氣門嘴——松了氣
【第58句】:蚊子叮鐵牛——無處下口
【第59句】:冬天的氣溫——升不上去
【第60句】:【鏡子】“鏡子”,人們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發(fā)現(xiàn)的呢?當(dāng)然,水是天然的鏡子,有詩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日:猴子撈月亮。講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為實物的鏡子,是怎么來的呢?它經(jīng)歷了石鏡、銅鏡、玻璃鏡三種形態(tài)。據(jù)傳說,女媧補天時得到一種黑曜石,經(jīng)打磨而成石鏡,這便是最早的鏡子。這種上古時期傳說的石鏡,被現(xiàn)代技術(shù)所證實,裝修用的大理石、花崗巖經(jīng)過拋光后都光亮如鏡。第二種形態(tài)金屬鏡隨著青銅器的發(fā)明而產(chǎn)生,有出土實物為證。從出土的銅鏡來看,唐代較多。當(dāng)時,銅鏡已較普及。史書有載,魏征諫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文物和史料記載相印證,那時銅鏡已經(jīng)相當(dāng)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發(fā)明,取代了金屬鏡。
【第61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歇)辣:本指味辣,轉(zhuǎn)指毒辣。比喻人一伙比一伙更加兇狠毒辣。
【第62句】:【糞堆上開花兒——臭美】(歇)譏諷人顯示自己漂亮或能干。
【第63句】:小明常埋怨自己笨,不會寫作文。這天老師布置了一篇寫讀后感的作文,回家后,小明就開始找作文選。媽媽看到了,對他說:“人不學(xué)不靈,鐘不敲不鳴。多讀又多練,文章自然變。”(廣東·龍門)
【第64句】:【耍嘴皮子】(慣)指夸夸其談或能說會道,口才出眾。 也作耍嘴皮。 賣嘴皮。
【第65句】:一步踏進云端里———步登天
【第66句】:【打盆說盆,打罐說罐】釋義:比喻就事論事,不牽扯其他。例句:王距:“哎!咱們今天是打盆說盆,打罐說罐,可別往我身上鉗火炭。”
【第67句】:【兩個肩膀頂著個腦殼】見“肩膀端著一個腦袋”。
【第68句】:床底下舉斧頭——有力用不上
【第69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70句】:【剝蔥剝蒜別剝?nèi)恕酷屃x:剝蔥皮剝蒜皮,別剝?nèi)说钠ぁ1扔鞑唤覄e人的短處。例句:“剝蔥剝蒜別剝?nèi)耍愽U刺總是剝?nèi)耍 甭効龤鈶嵉卣f。
【第71句】:我家包包子時,奶奶準備往包子餡里放姜。我說:“奶奶,我不愛吃姜,不要放了。”爺爺說:“還是放些好,經(jīng)常吃些蔥姜蒜,少給醫(yī)生找麻煩。”(河南·新鄉(xiāng))
【第72句】:【好鋼使在刀刃上】(諺)指好鋼使在刀刃上,才能發(fā)揮斬切的作用。 比喻人力、財力和物力,必須用在最需要、最緊急的地方,才能產(chǎn)生巨大功力。 也作好鋼使在刀口上。 鋼要用在刀刃上。
【第73句】:韭菜煮豆腐——青(清)二白
【第74句】:【快刀切豆腐——兩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轉(zhuǎn)指光彩。比喻兩面討好或兩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兩面光。 刀切豆腐——兩面光。
【第75句】:孩子病死不買藥——省的不是地方
【第76句】:【一窩狐貍不嫌騷】釋義:騷:同“臊”。狐貍有臊臭味,同一窩狐貍互不討厭臊臭。比喻壞人和壞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父子們好像不能共事,其實是一窩狐貍不嫌騷,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體諒著一點,還是可以合作的。”
【第77句】:【男左女右】在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習(xí)慣,那就是男左女右。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男左女右現(xiàn)象比比皆是。如夫妻結(jié)婚照,戴結(jié)婚戒指,死了親人戴黑紗,上廁所等。更奇怪的是得了偏癱大多數(shù)也是男左女右。這種習(xí)慣是怎么來的呢?這種現(xiàn)象由來已久。孔子時代的《逸周書·武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自然規(guī)律崇尚左邊,以左為上。太陽月亮都要向右移動。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男性為主,男人自然要占據(jù)左邊的位置了。清代馬輔古雜史《繹史》引用《五運歷年記》也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fā)髭為星辰。”盤古開辟天地,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頭發(fā)胡子化為星辰。我們祖先由此規(guī)定日神為伏羲,月神為女媧。一為陽,一為陰。從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的浮雕伏羲女媧圖看,伏羲在左,女媧在右,可見古人已把男左女右的位置確定好了。另外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與尊左的傳統(tǒng)觀念有關(guān)。從朝廷來看,古代王位面南而坐,東為左,西為右。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因而大禮中的儀制要充分體現(xiàn)以左為尊。比如,古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皇上朝議,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后宮里,東宮為正為大,西宮為偏為從。皇帝祖宗牌位的太廟,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cè)。朝廷如此,民間亦然。再一種說法與古人的哲學(xué)有關(guān)。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認為,宇宙中通貫事物和人事的兩個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大小、上下、左右、里外、冷熱等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上、左、外、熱為陽;小、下、右、里、冷為陰。陽者則剛,陰者柔弱。男人性情剛強暴烈,屬陽于左;女人性情柔弱平緩,屬陰于右,由此分出男左女右。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中醫(yī)醫(yī)學(xué)有關(guān)。早在戰(zhàn)國時期,醫(yī)學(xué)家們按照男女生理特點差異,將男女性格分屬陽陰。因而在中醫(yī)診脈時,男子取氣分脈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脈于右手。有的古醫(yī)書上這樣寫著:“急診將死,將口鼻開,看其舌下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刺出蛛血一點即愈。”這些理論是否真的管用,我們暫且不管,但卻為男左女右制造了根據(jù)。其實,“男左女右”的位置并非不能改變。古代降職為避難堪稱為“左遷”,功勞之大無人能比稱“無出其右”就是崇尚右。所以不必把男左女右過于當(dāng)真,特別是在社會地位上要講究男女平等。
【第78句】:在縣城一家家具廠上班的哥哥,正干得好好兒的,突然想改行做生意。全家人都勸他,他卻不聽。大伯生氣地說:“駱駝蹄子走猴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踏踏實實,干啥工作也不行。”(河南·西華)
【第79句】:【混飯吃】(慣)1指謀個職業(yè),聊以維持生計。2指白吃飯不干活。
【第80句】:【蘿卜快了不洗泥】釋義:比喻產(chǎn)品暢銷就不講求質(zhì)量。例句:錢字當(dāng)頭,是最容易出現(xiàn)蘿卜快了不洗泥、偷工減料的質(zhì)量問題。
【第81句】:【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釋義:多咱:什么時候。轅:伸出車前駕牲口的兩根直木。兔子永遠也不能駕轅拉車。比喻能力差或本質(zhì)不好的人擔(dān)不得重任。例句:我說,不行,改不了的,你們要不信,走著瞧吧,老言古語沒錯提:“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
【第82句】:小林鬧著要媽媽給他做件新衣服,說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帶了。他媽媽聽了笑著說:“不見人長,總見衣短。”(甘肅·蘭州)
【第83句】:【兵隨將令草隨風(fēng)】(諺)兵士要隨著將領(lǐng)的指揮行動,就像草隨著風(fēng)向而擺動一樣。指在戰(zhàn)斗中,士兵必須堅決服從指揮。 也作“兵隨將轉(zhuǎn)”。
【第84句】:【開弓沒有回頭箭】(諺)比喻事情既然已經(jīng)啟動,就要一直做下去,絕不能反悔停頓。 也作“開弓難收回頭箭”。難收:無法收住。
【第85句】:麻雀跟著蝙蝠飛——白熬夜
【第86句】:吃午飯時,媽媽說:“你的嘴爛是因為內(nèi)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氣大,就不要吃了。”我連聲答應(yīng):“好,好!”午飯后,我背上書包上學(xué),臨走時,順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結(jié)果,被媽媽看見了。她數(shù)叨我說:“你呀,能叫眼流膿,不讓嘴受窮。”(河南·南陽)
【第87句】:下雨出太陽——假睛(情);陰陰陽陽
【第88句】:打開西窗看風(fēng)光——晚景;夕陽無限好
【第89句】:【肚子里裝著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撓心】(歇)百爪:二十五只耗子共一百個爪子。形容人心煩意亂,心神不定。
【第90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釋義;比喻虛心好學(xué),多向人請教,學(xué)到的知識就多。例句:俗話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往后兒,你要注意隨時隨地向認字的人們學(xué)習(xí),多認些老師。
【第91句】:【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諺)男子到三十歲時,風(fēng)華正茂,像花一樣開得正盛;女子到三十歲時,已經(jīng)過了青春期,像老人一樣色衰。指女性的青春期是短暫的。 也作男過三十一枝花,女過三十爛冬瓜。 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一個疤。
【第92句】:【病急亂投醫(yī)】病勢危急,不管醫(yī)生好壞趕緊去找。謂形 勢急迫,來不及考慮和選擇。香港唐人《金陵春夢》:“他還 說這種病急亂投醫(yī)的辦法,一向是中國病人到了群醫(yī)束手 時的辦法,也就是把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的做法,效果如何,不問 可知。”
【第93句】:【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釋義:如果八月初一下場雨,就要旱到來年五月底。例句:雨:夏忌甲子雨。“五月連陰雨陰月旱,七月八月口乞飽反。” “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占驗也。
【第94句】:【 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復(fù)。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 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殺害良善,算是什么英雄好漢?”
【第95句】:【常抱的娃娃不會走】(諺)比喻對年輕人不敢大膽任用,只會妨害他們的成長。
【第96句】:做夢吃月餅——想得圓滿
【第97句】:【牛馬年,好收田】(諺)舊指每逢牛年和馬年,往往風(fēng)調(diào)雨順,農(nóng)業(yè)豐收。
【第98句】:【有了千田想萬田,做了皇帝想成仙】(慣)形容人貪得無厭。
【第99句】:因為長得不算好看,我整天悶悶不樂的。媽媽知道了我的心思以后,開導(dǎo)我說:“人美不在貌,美在心腸好。只要你多做對集體對大家有利的事,大家都會喜歡你的。”(廣東·龍門)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看懂世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