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媳婦到門前,還得個老牛錢】(諺)新媳婦迎到門前,還得耗費一條牛的價錢。指舊時娶媳婦花費很大,從提親到訂親直到完婚,花錢無數。
【第2句】:【不分青紅皂白】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3句】:【三教不束管】(慣)三教:佛教、儒教、道教。束管:管束。三教都不管。指誰都不愿搭理。
【第4句】:【賊人的腿,藝人的嘴】(諺)賊人怕捉,腿跑得快;藝人嘴巧,能說會道。指不同營生的人,都根據需要,發展著自己的特長。
【第5句】:【四兩換半斤】(慣)指占了點兒小便宜。
【第6句】:餓貓銜魚——嘴緊
【第7句】:【亂成一鍋粥】(慣)形容秩序非常混亂。 也作亂成一團。 亂成一團麻。
【第8句】:【丑婦免不得見公婆】(諺)指再丑陋的媳婦,終究要見公婆的面,這是免不了的事。泛指無論怎樣為難的事,總得要出面解決。 也作丑婦終須見姑嫜。姑嫜:公婆。 丑媳婦總躲不過公婆的面。
【第9句】:吃河水長大的——管得寬
【第10句】:【千滾豆腐萬滾魚】(諺)指豆腐和魚多煮些時間才能入味。
【第11句】:奶奶看電視,新聞報道說罪犯逃跑了,她便自言自語地說:“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逃,逃不過法網。”(廣東·龍門)
【第12句】:【寧撞金鐘一下,不打鐃拔三干】釋義:金鐘、鐃拔:都是打擊樂器。比喻寧愿向有力量能解決問題的人央求一次,不向沒有力量不能解決問題的人央求多次。例句:陸勉舟進京上奏折仰賴肅順代轉,還有另一層想法,在中俄關系上,肅順是朝野罕見的強硬派,陸勉舟是要“寧撞金鐘一下,不打鐃拔三千”的。
【第13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14句】:馬背上耍雜技——藝高膽大
【第15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機取巧發了財,心里也癢癢的。爸爸勸他說:“莫怨自己窮,窮要窮得干凈;莫羨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溝)
【第16句】:小霞后天就要到縣城參加歌詠比賽了,可她仍像沒事似的。她媽媽對老師說:“別看她這幾天表面上挺悠閑的,心里可又是鑼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勁呢!”(山東·平度)
【第17句】:槐樹上要棗吃——強人所難
【第18句】:【少年夫妻老來伴】釋義:指夫妻共同生活,能互相照顧。例句:生下個紅頭花色的崽娃來,他王家也不致斷了香火子嗣。就是生不下崽娃,少年夫妻老來伴,寒冬臘月也有個暖被窩的……
【第19句】:【看著茅房拉不出屎來】(慣)比喻時機來了卻想不出主意。
【第20句】:哈巴狗逮耗子——像貓又沒貓的本事
【第21句】:【西方不亮東方亮】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第22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想低頭也得低頭。比喻受人制約,只得任人擺布。 也作在矮檐之下,惟有低頭過。 在他檐下走,不敢不低頭。
【第23句】:【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沒做壞事,沒有顧慮。成語:問 心無愧、處之泰然。蕭紅《呼蘭河傳》:“走黑路怕啥的,沒有 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第24句】:【老和尚不撞鐘——得不的一聲】(歇)撞鐘:打鐘。得不的:巴不得。指好不容易盼望到一句話,正合自己的心意。
【第25句】:出水的蝦子一活蹦亂跳
【第26句】:耳朵上掛板子——打聽打聽
【第27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釋義: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顧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樹葉掉下來砸不著腦袋!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團結起來怎么能斗倒地主惡霸。
【第28句】:【打抽豐】(慣)抽豐:分肥,分得利益。指利用各種名義或關系向人索取財物。一說,古時衙役每于秋風起時以做棉衣為由向富戶索款。 也作打秋風。 打秋豐。
【第29句】:快馬左兜右旋——抖威風
【第30句】:【燒的紙多,惹的鬼多】(諺)給鬼燒化的紙錢多,招來討要紙錢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無原則,遷就照顧的面越寬,招惹來的麻煩事就越多。
【第31句】:【交椅】現在所說的“交椅”,是人們對權力的另外一種描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指成了某地、某組織、某單位的“第一把手”。那么,“交椅”源自何處?傳說“交椅”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這位李三郎風流成性,喜好旅游,經常游山玩水。可是,出遠門不能坐龍椅,那些太監設計出輕巧方便且能折疊的椅子,不用就疊上,用時再打開,而且還能靈活轉動一周。玄宗坐上一試,果然舒服,比龍椅還要受用。因為這種椅子可以折疊,椅腿交在起,玄宗皇帝傳旨,將此皇家專利產品命名為“交椅”。不過,“交椅”在史料中確有記載。宋代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這段話明確指出,在漢代稱胡床,在宋代稱交椅,胡床即交椅。北方的“胡床”比較實用,樣子猶如矮凳,坐上去很舒服,胡床雙足交叉,可以折疊,好像現在的馬扎。到隨朝,因忌諱“胡”字,原先的“胡床”改名為“交床”。約在唐以后,人們在“交椅”上添加后背和扶手,制作出了原始的椅子。“交床”隨即榮升為“交椅”。到了南宋時期,正式有了“交椅”之名。當時的“交椅”有直背與圈背兩類,坐上去都很舒服。宋江在梁山好漢中坐第一把交椅,別忘了,那小說是明朝人寫的,不過,文藝作品也不能脫離當時的生活環境。
【第32句】:緊著褲帶數日月——難過
【第33句】:【粥鍋里照影子】(慣)粥稀得可以照見人的影子。比喻糧食將盡,幾乎斷炊。
【第34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釋義:相互牽連,榮辱與共。例句:“《紅樓夢》里有句話:‘—榮俱榮,—損俱損’,反正我是跟定了。”
【第35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諺)會家:會做的人,懂行的人。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 也作會者不忙,忙者不會。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第36句】:【老天不負苦心人】做事肯下功夫,總會有收獲。老天,也 說:皇天、上天。香港梁鳳儀《千堆雪》:“老以為皇天不負有 心人,自然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誰料得到 又是另一個峰回路轉,山外有山?”
【第37句】:媽媽常讓我去洗碗,而我又推給妹妹,妹妹呢,又撒嬌推給媽媽。媽媽無可奈何地說:“你看,真是大懶推小懶,伙計推老板。到頭來,還是我的事兒。”(江蘇·建湖)
【第38句】:【另起爐灶】(慣)另外再壘砌爐灶。1比喻重新開始。2指分家另過。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爐灶。 另立灶火門。
【第39句】:【見死不救,牲畜不如】(諺)指見人有危急就應該立即伸手救援。
【第40句】:【抬的高,跌的重】見“捧得高,跌得重”。
【第41句】:【把狼羔子當親人】釋義:比喻把壞人當成好人。例句:你這會兒迷著,回去趴在被窩里想想,你是個什么人,像不像個隊長,像不像個復員軍人,你別把狼羔子當親人看。
【第42句】:飛蛾撲燈——禍由自招;惹火燒身:自取滅亡
【第43句】:【有添柴的,有撤火的】有贊成的,有反對的。類似的:有燒 香的,有拆廟的。《1978年作品集》:“對村北的工程,有添 柴的,有撤火的,還有潑涼水的!”
【第44句】:船老大坐后艄——見風使舵
【第45句】:【搽胭脂抹粉】(慣)胭脂:一種紅色的化妝品,常涂在兩頰或嘴唇上。粉:化妝用的細粉末,多涂于面部。本指用化妝品化妝,比喻掩飾缺點、錯誤或罪行。
【第46句】:【雞兒不吃無工之食】(諺)雞不白吃食。公雞吃食會報曉,母雞吃食會下蛋。借指人不應白得人家的好處,要注意回報人家。
【第47句】:猴子穿大褂——充闊佬;裝入樣
【第48句】:【結束】事情到了最后階段稱之為“結束”。如快開學了,暑假即將結束。 “結束”一詞,源自古代少女結婚。現在只要看到女子的左手無名指上戴了戒指,就表示她已經訂婚或結婚了。而在我國古代,女子把頭發束起來也就意味著她已經訂婚或嫁為人婦了。“結束”一詞的由來跟古代婦女結婚有密切的關系。“結束”就是把頭發盤結束起來.“結發夫妻”也是來源于此。我國儒家傳統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頭發也被認為是人體最珍貴、最神圣的一部分,古代女子一生是不能剪發的,頭發也就越長越長。大約到十五歲的時候,就必須把頭發盤起來,要舉行笄禮,也就是成年禮。這時候家里人會把及笄女子的頭發盤成發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此女子成年了。而且一般來說,女子在“及笄”之前,父母就已經給她訂下了婚事,到“及笄”那一年出嫁。束發結簪就表示女子已為人婦,為閨閣之女的完結,為之結束,這就是“結束”一詞的由來。同時,又是該女子新生活的開始。
【第49句】:【百貨中百客】(諺)指商店中的貨物必須品種繁多,才能滿足各方面顧客的需求。也泛指社會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物類,都有各自不同的專門用項。
【第50句】:開山平地——積少成多
【第51句】:【善豬惡拿】(諺)指無論怎樣馴服的豬,擒拿時都必須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敵手必須高度警覺,不可心慈手軟。
【第52句】:【鵝吃礱糠鴨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礱糠:稻谷礱過后脫下的外殼。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第53句】:我放學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做,媽媽批評我說:“就是等老鴰往嘴里屙,人也得張張嘴啊!”(河北·磁縣)
【第54句】:【溫開水泡茶——慢慢來】(歇)指行動遲緩或行事慢慢騰騰。
【第55句】:【娼不笑人娼,盜不罵人盜】(諺)娼:妓女。比喻從事低賤行業的人,不會鄙視同行者。
【第56句】:【放鷹就不怕鷹展翅】(諺)人既敢放鷹,就不怕鷹展翅高飛。借指人既有膽識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態發展的全局,不怕亂套。
【第57句】:【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難】(諺)叉手:兩手抱拳,表示敬意。進山捉拿猛虎還比較容易,難的是向人低三下四地求助。指向人求助是世間最難堪的事。 也作入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
【第58句】:【按牛頭吃不得草】(諺)指牛不想吃草時,硬按住它的頭角讓它吃也沒用。比喻做事貴在順理成章、情通理順,專靠強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59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60句】:【商場如戰場】經商如同作戰,要能夠抓住時機,大膽果 斷,爭利不認人。池莉《來來往往》:“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恐 怕今后很難兼顧家庭這一頭了。”
【第61句】:【錢財通性命】見“財連于命”。
【第62句】:【抱金娃娃】(慣)比喻得到極大的收獲。
【第63句】:【犬子】“犬子”是謙詞,對人稱自己的兒子。這一自謙,實際有督促希望孩子進取之意。而對別人的孩子則稱“虎子”。對自家的孩子稱“犬子“,還與古時候的人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生老病死沒有科學、系統的認識有關。遇到一些奇特或無法解釋、存在困惑的事情,常常自覺不自覺與神鬼掛上鉤。如一些有才華、絕頂聰明的人突然生病死亡,往往被人們認為是被請到天上做神仙去了;小孩生病夭折,則被認為是被小鬼捉到地獄去了。由于存在這種迷信思想,因承相襲,潛移默化,中國人形成了給小孩特別是男孩起賤名的習慣。如司馬相如小時候就曾被父親喚作“犬子”。他們認為名字叫得越不好聽,鬼神就越不在意,孩子就越好養,曾幾何時,“狗剩”、“狗子”、“熊貨”、“賤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小名。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給小孩起名少了很多顧忌,講究清脆響亮、音韻優美、寓意深刻、寄予厚望、望子成龍,以前那種起賤名的現象越來越少,近乎絕跡了。
【第64句】:【盡聽拉拉蛄叫,別種莊稼了】見“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
【第65句】:媽媽常教育我要和同學們搞好團結。媽媽說:“連根草,人絆倒;一堆小布片兒,縫在一起成了大床墊兒。”(安徽·肥西)
【第66句】:【船到橋,直苗苗】(諺)指船行到橋頭,船身自會直直地隨著水流通過。比喻凡事用不著心急,事到臨頭,自會有解決的辦法。 也作船到橋頭自會直。 船到江心自會直。 船到灣頭自然直。
【第67句】:滿園的蘿卜一個個都是頭
【第68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諺)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長在堂前,也會因為妨礙人行而惹人討厭。比喻好事做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做的好。
【第69句】:【駱駝下騾子——怪種】(歇)下:動物生產。本指怪異的變種,轉指不肖的子孫。含責罵意。
【第70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71句】:粗線補衣——外邊難看里邊牢
【第72句】:【喊倒好】見“喝倒彩”。
【第73句】:【磨刀不誤砍柴工】(諺)把砍柴的刀磨快,雖然費了些工夫,但砍柴就省時省力。指凡事作好準備,就會事半功倍。 也作“磨鐮不誤打柴工”。
【第74句】:【花又不損,蜜又得成】釋義:花不受損傷,蜜又能釀成。比喻既要有所得,又不要又有所失。例句:人云:“花又不損,蜜又得成。”予謂花不損,何由成蜜?且京師危急,今欲存社稷耶?存百姓耶?
【第75句】:天安門升旗——太陽出來了
【第76句】:大伙都在搬磚頭,七歲的華華也擠在人群里湊熱鬧,有時還一次搬兩塊呢。她媽媽笑著對大伙說:“她是沒牙齒偏喜歡吃硬豆,我們想歇還歇不成呢!”(江蘇·寶應)
【第77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慣)形容雖然相距很近,互相卻并不往來。 也作雞鳴犬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第78句】:船上邁步——越走越窄
【第79句】:晚上,媽媽不讓我看電視,我裝著去睡覺,就躺在被窩里偷偷地看。媽媽發現了,又帶氣又帶笑地說:“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來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張家口)
【第80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81句】:【最親不過父母,最近不過夫妻】見“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
【第82句】:【 賣狗皮膏藥】以往有些走江湖的賣藥,吹噓藥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說假話,吹牛皮,或耍貧嘴。沙汀《淘金記》: “現在的話都是說得好聽!簡直像扯誑賣狗皮膏藥一樣!”
【第83句】:【瞞上不瞞下】瞞上容易,瞞下不容易。下面人多,瞞不 住。引申為:不必向上匯報。清代《紅樓夢》:“我還有一句 話和你商量,不知你肯不肯:現在他的東西,是瞞上不瞞下, 悄悄地送還他去。”
【第84句】:【老醫少卜】(諺)卜:占卜,用占卦的手段預測福禍吉兇。舊指醫生以年老經驗多為貴,卜者以年輕敢決斷為貴。 也作老醫少先生。先生:指算命先生。 老醫生,少巫婆。巫婆:女·巫,舊時以跳神的方式為人祈禱的女人。
【第85句】:【老伴】“老伴”這個稱呼,現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婦之間,在城市這種稱呼比較普遍,在鄉下還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個民工,我說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對老太監的稱呼。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冊立九歲的兒子為太子,派在宮中服役多年的太監覃吉做典璽局的郎官,專門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學業。覃吉為人正派,忠于職守,太子極為尊敬和愛護他,稱他作“老伴”。后來,“老伴”才轉化為老夫老妻之間的稱呼。
【第86句】:【斧快不怕木柴硬】(諺)只要斧子鋒利,就不怕木柴劈不開。比喻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沒有攻不克的難關。
【第87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釋義:白露:節氣名,在陽歷九月七日或八日時天氣轉涼,即將秋熟。迷迷:形容大霧迷蕩。秋分:節氣名,在陽歷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秀:谷類植物開花結實。謂白露時節霧蕩蕩,分來臨稻穗齊。例句:八月,秋興:白露前后霧,主稻穗易實。諺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第88句】:【夾著尾巴做人】(慣)形容為人處世極為小心謹慎。
【第89句】:【猶豫】“猶豫”是拿不定主意,遲疑不決的意思。它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卻源自兩種動物。據古書上說,“猶”是一種猴科動物,雖靈巧,卻生性多疑,一旦發現人或其他“敵情”,便慌張地迅速爬到樹上,躲藏在茂密的樹葉之后,探頭察看。待一切平靜,它再跳下樹來,東張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懷疑,又爬樹上。如此反復多次。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就是“疑神疑鬼”。《說文》載:“豫,象之大者。”豫,是一種長得像大象的動物,雖力大,但是常是遇事無主意。人們根據動物“猶”和“豫”的多疑無主見的特性,把它們合在一起,組成“猶豫”一詞,既形象又確切。
【第90句】:【拳頭硬的是大哥】(諺)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比喻在競爭中,誰的實力最雄厚,誰就是強者,誰就是霸主。 也作拳頭大,做大哥。 拳頭大是大哥,個頭壯是強梁。
【第91句】:【男人要俏一錠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諺)一錠墨:像墨錠一樣通身黑衣。三分白:艷色裝束夾帶幾分白色。指在服裝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帶幾分白色。
【第92句】:【吃寬心丸】(慣)指聽到舒心寬慰的話。
【第93句】:【有理無理,出在眾人嘴里】(諺)誰有理誰沒理,當事人說的不算數,要聽群眾的評論。指群眾的輿論代表公理,最公道。 也作“有理沒理,出在大伙兒嘴里”。
【第94句】:小玲找不到小刀,就用菜刀削鉛筆。她媽媽看見了,說:“你是吃飯用火鉗,燒火用筷子。”(四川·渠縣)
【第95句】:河水倒流——反了
【第96句】:河邊沒青草——不要多嘴驢
【第97句】:小華來到正在砌墻的師傅面前,好奇地問:“叔叔,用這些泥巴筑墻不會倒嗎?”‘不會,不會,你沒聽說,磚瓦沒榫兒,爛泥拿緊兒嗎?”(江蘇·南通)
【第98句】:吃了黃連吃甘草——先苦后甜
【第99句】:【公不離婆,秤不離砣】見“秤不離砣,公不離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