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某地方官不為群眾辦實事,卻好大喜功,盡做表面文章,借媒體吹噓自己的業績。一位群眾看后說:“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河南·安陽)
【第2句】:【 搶棺材奔命】埋怨人搶先。明代《金瓶梅》:“只落下蘭香 在后邊了,別了鞋,趕不上,罵道:你們都搶棺材奔命哩!把 人的鞋都別了,自穿不上。”
【第3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慣)指說話的人不是有意的,聽話的人卻動了心。
【第4句】:【農民觀天氣,商人觀市場】(諺)農民關心的是天氣變化,商人關心的是市場行情。指不同行業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敏感問題。
【第5句】:腳生雞眼臀生瘡——坐立不安
【第6句】:【人嘴兩張皮】(諺)人的嘴不過是兩張皮,怎樣說都由你。指話是由人說的,只要講出道理就行。也指無論什么話,都能從嘴里說出,不能當真。 也作人嘴兩張皮,反正都是理。 人嘴兩片皮,各說各的理。
【第7句】:九條江河流兩處——五湖四海
【第8句】:【劉海】指少女或兒童垂在額前的整齊的短發。這一叫法,源出三說。一種說法是這種叫法來自一個人——劉海。他是五代時期的道士,本名操,字宗成。人道改名哲,字玄(元)英,一字昭遠,號海蟾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相傳是遼中進士,嘗事燕主劉守光,官至丞相。一天,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向他索取金錢十枚,雞蛋十個,以一錢間隔一蛋高高疊起,形似塔。劉蟾驚呼:“危哉!”道人日:“君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海蟾大悟,遂棄官隱于華山,終南山。劉海曾化名阿保,到蘇州富商貝宏文家當傭人。有一次,他在貝家打水時,從井里打出三條腿的大蟾蜍。他以彩繩系好,放在肩上,對人說,這只蟾蜍,逃跑了一年多,今天總算找到了。當街坊們擁來看熱鬧時,只見他肩負蟾蜍,向主人舉手致謝之后,便從庭院里冉冉升空而去。劉海這時已是一位白發老人,但在民間畫像中,他卻返老還童,成為一個豐滿可愛的胖小子。他前額垂著短發,騎在蟾上,手里舞著一串錢。人們覺得他的發式很美,少女和兒童就模仿他梳理這樣的發式。后來,將少女和兒童垂在前額的整齊的短發,稱為劉海。二說來自考古。河北省藁城市有個村叫“劉海莊”,村中有座“劉海寺”。2009年2月在村中挖出一塊明代嘉靖二十七年的新海寺(即劉海寺)石碑。2010年4月又在村里一眼村井里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漢朝劉海大仙”六個大字。那么,劉海怎么后來到了湖南?“家住常德武陵境,絲瓜井畔劉家門”,這是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中劉海的兩句唱詞。劉海莊世代相傳的劉海,做過宰相后遭奸臣陷害,被貶湖南,告老還鄉后回到藁城遁入空門,最后返老還童,得道成仙。劉海得道成仙返老還童后,喜歡把額前的頭發留下來,就成了今天女孩梳的劉海頭,稱作“劉海兒”或“劉海兒發”。這也得到了考古的證實。東漢末年,為躲避戰火,劉海寺里的一個瘋僧將劉海寺里70厘米高的劉海銅像砸下來,帶到山西,現在存放在五臺山上,新中國成立后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尊劉海銅像可以看出,我們所謂的“劉海兒”發型也正源于劉海額前的頭發式樣得來。三說來自武則天。據傳,武則天當了皇帝后,曾破獲了一個策劃宮廷政變的集團。在審查謀逆者的名單中,武則天發現有上官婉兒的名字,立即將上官婉兒召來施以黥刑(在臉上刺印)。后發現是上官婉兒為了救她而臥底叛亂者中,救了她的命,深悔錯怪了上官婉兒。怎奈皇帝之言是金口,黥刑照舊執行,不過行刑改用朱砂在額前刺梅,婉兒變得更好看了。但終究是個恥辱——罪犯的標記,聰明的婉兒便從額頂梳下一縷青絲,剛好蓋住那個朱砂記。宮中嬪妃們看了,覺得競比頭發全部向后梳要秀美得多,于是紛紛仿效,并稱之為“劉海兒”,后又傳人民間。
【第9句】:【蔓里不著飯里著】(慣)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比喻這里沒得手,那里得手,總要達到目的。
【第10句】:我總懶得做家務,爸爸常對我說:“勤,不富也飽;懶,不窮也餓。照你這樣,是不會有啥好處的。”(廣西·都安)
【第11句】:【麥子上場,小孩兒沒娘】(諺)割倒的麥子堆到場里,急攤急碾,婦女們都忙著麥場上的事,小孩兒也就沒娘照料。指麥子上場,是收麥過程中最緊張、最忙迫的時候。
【第12句】:城墻上的草——風吹兩邊倒
【第13句】:【捋虎須】(慣)比喻冒險去觸犯強者或有權勢的人。 也作捋老虎須。 撩虎須。
【第14句】:媽媽讓我去買洗衣粉,我剛出門就忘了。媽媽說:“你呀,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扔。不知道你操的啥心!”(河南·方城)
【第15句】:【人貴有自知之明】人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要有 非分之想。張賢亮《父子篇》:“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我覺得 徹底的自知之明應該在遺傳的因素中悟得。”
【第16句】:麻雀跟著蝙蝠飛——白熬夜
【第17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第18句】:【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做事無論是出于愛還是恨,都 要做到底,有效果,不能半途而廢。明代《水滸》:“魯智深 道: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灑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 州!”
【第19句】:【尖擔擔柴——兩頭脫】(歇)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 指兩頭都落空。
【第20句】:媽媽讓我跟她一起去拔瓜地里的雜草,我嫌天熱不想去。媽媽說:“走吧,苦干才能美吃。”(陜西·武功)
【第21句】:【一竿子插到底】(慣)比喻把事情徹底做好或負責到底。 也作“一竿子扎到底”。
【第22句】:媽媽讓我吃干凈碗底的米粒,我有點不樂意。她說:“你別小看那幾顆米,一天一口,一年一斗。”(河南·南陽)
【第23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24句】:病人拍皮球——有氣無力;少氣無力
【第25句】:【亂放炮】(慣)比喻不加思考地亂說。
【第26句】:【進了仙觀,忘了舊廟】(慣)比喻人生活環境好了,就忘了過去。
【第27句】:【老虎不吃回頭食】(諺)老虎不回轉身去找食物吃。常比喻有志氣的人做事,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絕不中途反悔。 也作“猛虎不吃回頭食”。
【第28句】:水田里的螞蟥——你不找它,它找你
【第29句】:針挑黃連——挖苦
【第30句】:【新婚不如遠歸】(諺)剛結婚的夫妻,比不上久別歸來的夫妻情愛熱烈。指久別歸來的夫妻情愛最深長。 也作新娶不如遠隔。 新娶還須讓遠歸。 新婚不如久別。
【第31句】:【 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都有,形容復雜矛盾的心理。 類似的:搬倒了五味壇子。成語:百感交集。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靈珊用手托著下巴,呆望著他們兩個,一時 間,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第32句】:【見上黃河也不死心】(慣)形容非常頑固,即使知道錯了也不改變。
【第33句】:【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諺)秀才只取得了進學的資格,所以可能還很窮;舉人卻已取得了做官的資格,因此不會再窮。指只有窮的讀書人,沒有窮的做官人。
【第34句】:【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一臉疤】(慣)譏諷人看別人都是毛病,認為自己什么都好。
【第35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釋義:蚍蜉:大螞蟻。撼:搖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第36句】:屬算盤珠的——撥一撥,動一動;不撥不動;隨人撥弄
【第37句】:【打虎先掰牙】釋義:比喻首先打擊要害,挫傷敵人的銳氣。例句:“這叫打虎先掰牙。”鄧培武說了一句。“壇子里捉烏龜,跑不了的。”陶大伯樂呵呵地說。
【第38句】:【一跺腳四街亂顫】(慣)形容人勢力大,威風八面,稱霸一方。
【第39句】:【遠來的和尚好看經】(諺)人們總認為,遠方來的和尚比本地和尚經念得好。比喻外來人比當地人更易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尊重。
【第40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歇)本指百年松樹枝干粗,五月芭蕉葉子大,轉喻做事不細致,不認真。
【第41句】:芋頭葉澆水——潤皮不潤心
【第42句】:【驢糞球兒——面前光】(歇)驢糞球兒:驢子的糞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經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實際不行或很壞。常含責罵意。 也作驢糞球兒——外面光。 驢糞蛋子——外面光。 驢糞蛋——皮兒光。
【第43句】:【拋在東洋大海里】見“丟去東洋大海”。
【第44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諺)修:修行。指能同舟共濟乃至做成夫妻皆因前世有緣。
【第45句】:傷風流鼻涕——甩掉
【第46句】:閻王的參謀——凈是鬼點子;鬼點子多;詭(鬼)計多端
【第47句】:【砌墻千朝,拆屋一日】釋義:借指建設困難,毀壞容易。例句:毛頭星君狠狠心,吩咐把花廳拆去。俗話說,砌墻干朝,拆屋一日。瓦木匠七手八腳,一霎時,一座楠木花廳就墻坍壁倒,屋頂翻身。
【第48句】:【一字長蛇陣】原為一種隊列,借指排長隊,或稱長龍。李 準《老兵新傳》:“在往農場的路上,幾輛舊汽車上邊裝著糧 食、豆子、麩皮、柴油桶等,排成一行在前走著;接著是一排 拖拉機一字兒排開跟著;再后邊是牛群、騾子群、大馬車,逶 逶迤迤在路上布成了一條一字長蛇陣。”
【第49句】:【 是金子就會放光】有才能自會表現出來。反義說:放光 的不都是金子。《中國婦女》(1999,4):“女性的特點是,只 要是金子,在哪兒都發光,女人的韌性足以做到這一點。”
【第50句】:【沒有三分利,誰肯起五更】(諺)三分利:三分的利潤。五更:一夜分五個更次,第五個更次在黎明時分。指人們起早摸黑苦干,無非就是為了財利。
【第51句】:關門不落閂——推就開
【第52句】:【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佛、法(佛經)、僧(弟子),為佛 教三寶。三寶殿,佛廟,謂聚會的人目的一致,都是自己 人。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莫說 那些話。”
【第53句】:二伯見東院大爺在縣城開飯館發了財,也趕緊到縣城賃了房子開上餃子鋪。誰知人們吃飯走熟道,東院大爺的飯館里吃飯的人排長隊,二伯的餃子館卻冷冷清清,半年下來二伯賠了許多錢。他嘆息說:“咱是背了運喝口涼水也塞牙,人家是走了運栽個跟頭也拾錢。真是有同行,沒同利。”(河北·石家莊)
【第54句】:菜籽落到針眼里——湊巧了;趕得巧
【第55句】:【使功不如使過】(諺)任用有功勞的人辦事,不如任用犯過錯誤的人辦事得力。指有功的人往往以功自居,有過的人卻常常引咎奮勉。
【第56句】:【呼蛇容易遺蛇難】(諺)舊時民間傳說,有術士能用咒語聚蛇遣蛇,一旦咒語失靈,蛇來不走,術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卻難。
【第57句】:【冷水泡茶——無味】(歇)本指冷水泡不開茶葉,喝起來沒有滋味;轉以形容話語或文章等很平淡,沒有意味。 也作“冷水泡茶——沒味兒”。
【第58句】:【庸人多福】(諺)舊指平庸無為的人平安長壽多福氣。 也作“庸人多厚福”。
【第59句】:【蘿卜上扎刀,不是出血筒子】釋義:蘿卜_上扎刀,流不出血來。比喻人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例句:到底李鴻云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一下還摸不準,不要又上了李鴻云的當吧?蘿卜上扎刀,李鴻云也不是什么出血筒子。
【第60句】:字是門樓書是房。
【第61句】:【偷的鑼兒敲不得】(諺)比喻做下見不得人的事,不敢在人前露相,只能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也作“偷來的鑼鼓敲打不得”。
【第62句】:【牙疼不是病,疼殺無人問】(諺)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卻揪心般疼痛,別人無法體會。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開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來真要命。
【第63句】:前天,大伯給棉花打藥不小心中了毒,多虧鄰居用拖拉機把大伯送往醫院,才使他脫離了危險。爺爺感慨道:“好酒好肉敬遠親,雷打火燒靠近鄰啊!”(河南·內鄉)
【第64句】:【扛起竹竿進城——不曉得轉彎】(歇)比喻人不知道變通。
【第65句】:【客隨主便】(諺)指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尊重主人的意愿。 也作客聽主便。 客聽主安排。
【第66句】:大水沖過龍王廟———家人不認一家人
【第67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釋義:比喻情況不好判斷。例句:“我警告你,小王,你有時太快嘴利舌,你知道會闖出多大禍!我看你還是不了解咱們的處境。我們誰都得應付,誰都得伺候,你知道哪爐香燒不到就出事呀!你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啊!唉唉……”
【第68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諺)天:舊指天意,亦指機遇。謀劃事情,在于人的主觀努力,而事情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天意或機遇。指一件事情的能否成功,人事與機遇各占一半。 也作謀事雖在人,成事還在天。 謀事在人成在天。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第69句】:【好話說三船,不如攥起拳】(諺)好話說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來用強硬的手段奏效。指對待不講道理的人,用強制手段比說好話管用。 也作“好話敵不住好拳”。
【第70句】:【少女的心,秋天的云】(諺)指少女的心最富于幻想,像秋天的云一樣飄忽不定。也指少女的心最天真無邪,像秋天的云一樣明麗爽朗。
【第71句】:我去給奶奶盛飯,不小心把碗碰破了。奶奶風趣地說:“你呀,做活都要工錢,下崗去吧!”(河南·滑縣)
【第72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氣
【第73句】:犁地的甩鞭——催(吹)牛
【第74句】:【襖子沒绱線——搞到夾層里去】(歇)襖子的里子邊上沒绱線,手或其他物件就容易進入夾層。比喻弄錯了或理解錯了。
【第75句】:【雞孵鴨子,白忙活】為別人白忙一陣。特指為別人撫養子 女。成語:為人作嫁。電視劇:“給別人看孩子,看一個喜歡 一個,雞孵鴨子,白忙活!”
【第76句】:【伯樂一顧,馬價十倍】(諺)伯樂:春秋時秦人,善相馬。指只要伯樂對某一匹馬看上一眼,這馬的價錢就會提高十倍。也借指經威望高的人推薦,其人的地位就會大為改觀。
【第77句】:【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兩個人的看法可能更 全面一些,要聽取不同意見。成語:兼聽則明。劉江《太行 風云》:“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我聽小五這是 幾句實話,不知道你鬼迷心竅想是甚!”
【第78句】:【殺雞給猴子看】讓猴子看著害怕,以示警告。類似的:殺 個貓兒猢猻看。成語:殺一儆百。莫應豐《將軍吟》:“使他 們犯點錯誤。再抓幾個人,殺雞給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第79句】:獨個人照鏡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80句】:【婚紗】現在,結婚典禮上新娘都要穿白色的婚紗,這是對傳統觀念和禮俗的徹底顛覆。在以前,結婚時新娘要穿一身紅,頭上蒙頭紅,身上紅衣服,腳下紅繡鞋,白色是結婚的大忌。人們稱結婚是紅事,埋人是白事。中國古代本沒有婚紗,顯然,婚紗是外來的。婚紗起源于歐洲的服飾習慣。新娘所穿的連衣裙款式,下擺曳地的白紗禮服,原來是天主教的典禮服。在古代歐洲一些政教合一的國家,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和祝福,這樣才算合法婚姻。新娘穿白紗禮服是向神主表示虔誠與純潔。中國新娘穿婚紗,不拜神主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是中西結合式的婚典。
【第81句】:【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諺)知交:知心的朋友。結交的朋友雖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幾人? 指知己難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第82句】: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第83句】:【賣蘿卜的跟著鹽擔子走——咸嘈心】(歇)咸:諧“閑”。嘈心:諧“操心”。指操閑心,關心與己無關的事情。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賣蘿卜的拉鹽擔子——攘咸嘈心”。
【第84句】:【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曾為歷史上有名的繁華 都市,謂可與天堂相比。海外陳若曦《突圍》:“從前相信上 有天堂,下有蘇杭,如今相比之下,發現蘇杭大為遜色。”
【第85句】:【有心炒豆,不怕鍋響】(諺)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鍋里的豆子爆響。比喻決心要做某事,就不怕來自各方面的干擾。
【第86句】:【胳膊兒往外撇】(慣)比喻說話、做事向著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彎。
【第87句】:【好物不賤,賤物不好】(諺)好貨物價錢就不會便宜,價錢便宜的貨物必定不好。指貨物的質量和價格成正比,要買好貨就不要圖便宜。 也作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第88句】:會計辭職——不管賬
【第89句】:【見閻王】(慣)閻王:迷信指管地獄的神。指死亡。 也作見閻羅王。 見閻王爺。
【第90句】:【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釋義:生活富裕就會發生不正當的事,饑寒交迫就會產生盜竊的想法。例句:日間與人講拳論棒,甚是有興;夜來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
【第91句】:【過鬼門關】(慣)鬼門關:迷信指陰陽交界的關口,比喻兇險的地方。指經歷艱險或磨難。
【第92句】:蝗蟲打噴嚏——滿嘴莊稼氣
【第93句】:【 吹喇叭,拾轎子】當吹鼓手、轎夫。指捧場,制造輿論。 語序亦可換置。成語:鳴鑼開道。《天怒》:“報紙登的是大 款、歌星、企業家、私人老板,電視也是如此,全給他們抬轎 子,吹喇叭,這是不正常的。”
【第94句】:褲襠底下插扁擔——自己抬自己
【第95句】:【春雨貴如油】(諺)指春天的雨水,對農田就如膏油一樣貴重。
【第96句】:【有錢難買老來瘦】見“干金難買老來瘦”。
【第97句】:我村一家的東西被偷了,爺爺說:“這真是馬有轉韁之病,人有旦夕禍福!”(河南·滑縣)
【第98句】:【騎牛不怕牛身大,騎馬不怕馬頭高】(諺)比喻決意要征服對方,就不怕他的勢力有多強大。
【第99句】:【跛子走路——一腳高一腳低】(歇)比喻人思想、行動缺少一定準則或掌握不住分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