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聽到我夸三叔的木工活兒做得好,姐姐嘴一撇,不以為然地說:“你真像是媒婆說閨女,夸得像仙女。他那兩下子,只不過是南郭先生吹竽,濫竽充數罷了。”(河南·淅川)
【第2句】:【十年九不遇】(慣)形容非常少見,難得碰到。
【第3句】:【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條俗語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廂情愿”。為什么這么說呢?在過去,不僅有固定的理發店,還有走街串巷的流動理發師。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因為當時剃頭的工具全部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供顧客坐著理發用,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小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里塞進去的,就好像公交車上的投幣箱一樣。第二第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高長圓籠,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的黃銅盆.水總是保持著一定的熱度,供顧客洗頭。圓籠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條腿向上延伸成旗桿,桿兒上掛鋼刀布和手巾。如今,這種挑著擔子剃頭的已經很難見到了。故而,民間有句歇后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現在還常用,如一方熱戀,另一方冷淡,被人稱為“剃頭挑子——一頭熱”。也就是單戀了。
【第4句】:【雷聲大,雨點小】(慣)形容光說大話,沒有行動。 也作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第5句】:【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歇)張飛穿起針線來,睜大眼睛瞪著針頭的小孔。形容驚訝、驚奇或發呆、發愣。也形容驚恐、害怕。
【第6句】:【棒打鴛鴦兩分離】釋義:比喻夫妻或情人被拆散。“離”又作“開”。例句:嚴志和喑喜,說:“許著,咱得給他們幫點勁,別學了運濤和春蘭那個,棒打鴛鴦兩分離!”
【第7句】:小林說話總是吞吞吐吐。她媽媽說:“難道你就不能吐字清楚些?嘴里像含著熱茄子似的,難聽死了。”(安徽·肥東)
【第8句】:【屬啄木鳥的——嘴硬屎稀】(歇)啄木鳥:一種益鳥,嘴尖而直,能啄開木頭。嘴:本指啄木鳥的嘴,轉指說話。指人說話的口氣很強硬,行動卻松懈、無能。含譏諷意味。
【第9句】:離了小丑不成戲。
【第10句】:【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爭斗的雙方都很強硬,互不相讓。
【第11句】:【好郎沒好妻,瘌痢配花枝】(諺)郎:男子。瘌痢:黃癬,長滿黃癬的頭,形容形象丑陋。俊美的男子娶不到嬌妻,丑陋的男子偏配上美女。指男女婚配往往不相稱。 也作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嬌枝。 好漢無好妻,賴漢娶仙女。
【第12句】:【怪由心作】(諺)怪異妖魔的景象,都是由人的主觀幻覺產生的。 指人只要心懷坦蕩,光明正大,就不會見神見鬼。
【第13句】:【慢工出巧匠】慢,有可能精算,提高手藝。《劉澍德小說 選》:“古人說,慢工出巧匠。小鄭心很巧,手也不慢。”
【第14句】:【有上稍,沒下稍】(慣)指有好的開頭,沒有好的結果。
【第15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16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慣)《三國演義》描寫,東吳為了要回荊州,設下一計,假借提親,把劉備騙到東吳逼他歸還荊州;劉備按諸葛亮計謀,成婚后帶著孫夫人逃走,周瑜帶兵追趕又遭埋伏,結果大敗而歸。比喻本想暗算別人,結果自己反受打擊,損失慘重。
【第17句】:唐僧身上的肉——人人想吃
【第18句】:【拉硬套】(慣)指干重活或承擔重要的工作。
【第19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釋義:比喻人態度堅決或脾氣執拗。例句: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說:“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看后面!這要拍上電影,準不錯吧!”
【第20句】:扁擔戳雞子兒——搗蛋
【第21句】:【 照與子抓藥處方上的藥,不能隨便更換。】表示嚴格執 行,或刻板的模仿。《北京日報) (1987,7,16):“他們從那些 不法商人那里得到了啟示,心有靈犀一點通,也開始照方子 抓藥。”
【第22句】:【根深不怕風搖動】(諺)指樹大根深,就不怕大風搖動。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穩固,就不怕外力干擾。 也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閑言碎語。 也作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黃風擺。
【第23句】:【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釋義:聰明人愛惜聰明人,英雄好漢愛惜英雄好漢。指杰出人物總是相互敬重愛惜。參見“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例句: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對潑男女,腌媵畜生,終作何用!眾豪杰且請寬心。
【第24句】:【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釋義:做生意不能講個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賬上找齊!——賬可是一筆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何況他跟這個“黃毛”算什么交情?簡直是他身上的一塊牛皮癬,想起來就癢。
【第25句】:【犄角旮旯】“犄角旮旯”指的是房間中窄小的角落或狹窄偏僻的地方。它源自北京方言。犄角旮旯是個合成詞,合在一起能用,分開也能用,而且意義不變。 “犄角”指的是牛、羊、鹿等動物頭上生出的堅硬角質物,亦即“角”。由于牛角里邊逐漸收窄,犄角漸成窄小角落之意常指房間中窄小的角落,也可形容人的思想不會轉彎,思路越來越窄,常說他“鉆牛角尖”。 “旮旯”這兩個字成詞歷史不久。“旮”字在《康熙字典》里說與“旭”字通用。而“旯”字在《康熙字典》里根本沒有收入。因此,“旮旯”合起來也表示“角落”應是近百年左右北京人的創造。犄角和旮旯意同,北京人一撮合,合成了“犄角旮旯”。
【第26句】:【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備有用】(諺)人多掌握一種技能,總是有好處的;器物能多準備一件,總有用得著的。指人的本事不嫌多,物的備件不可少。
【第27句】:鵝卵石墊墻基——立場不穩;不穩當;根基不穩;基礎不牢
【第28句】:麻袋里裝麥秸——草包
【第29句】:【皇帝女兒不愁嫁】條件優越,事情好處理。多指緊俏商 品容易出售。《人民日報》(1985,1,26):“皇帝女兒不愁嫁, 是在國家統購包銷企業產品的年代,人們對國營企業產品 不愁銷路的一種形象比喻。”
【第30句】:【當面鼓,背后鑼】釋義:比喻人耍兩面派,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例句:吳書記聽了,馬上沉下臉來,說了句:“當面鼓,背后鑼,盡搞破壞!”
【第31句】:【不說倒明白,越說越糊涂】說話自相矛盾,講不通。魯迅 《而已集》:“這真是所謂你不說我倒明白,你越說我越糊涂 了。”
【第32句】:耗子陪伴貓睡覺——練練膽子
【第33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禍臨頭,卻轉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34句】:【雞蛋里尋骨頭】(慣)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雞蛋里挑骨頭。 雞蛋里找骨頭。
【第35句】:【百口傳說一句話,芝麻粒兒磨盤大】(諺)一句話經由眾口傳說,就會把原本是芝麻般的小事,說成磨盤一樣大。指話越傳越走樣,以至于完全失實。
【第36句】:【上氣不接下氣】(慣)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氣來。 也作上氣兒接不著下氣兒。 上氣接不上下氣。
【第37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就會嗚叫呼冤。
【第38句】:【快刀切豆腐——兩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轉指光彩。比喻兩面討好或兩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兩面光。 刀切豆腐——兩面光。
【第39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40句】:【瘸驢配破磨】(慣)比喻有缺陷的兩個人正好相配。 也作“破磨對瘸驢”。
【第41句】:【斷線鷂子——再也不來】(歇)鷂子:紙鷂,即風箏。比喻人一走再也不回來。
【第42句】:【開空頭支票】(慣)空頭支票:不能兌現的支票。常比喻許不能實現之諾。 也作給空頭支票。 發空頭支票。
【第43句】:長兄如父,長嫂如母。
【第44句】:有一天,媽媽要給姥姥捎東西,姥姥不讓捎。姥姥說:“東西越捎越少,話越捎越多。”(山東·濟南)
【第45句】:【警察打他爹——公事公辦】(歇)指公家的事按公家規定的章程辦理,不徇私情。
【第46句】:【風是風火是火】(慣)形容著急、慌張或冒失的樣子。
【第47句】:【棗核兒——兩頭尖】(歇)兩頭:本指棗核兒的兩端,轉指前期和后期。尖:諧“艱”。指窮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時期最艱難。
【第48句】:媽媽要吃蘿卜,我也嚷著要吃。爸爸笑著說:“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兒痛。”(河北·唐山)
【第49句】:【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認真理,不管人的身份地位。張濤 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什么來頭不來頭,不用管,只問 真理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50句】:火車出站臺——走得正,行得直;越跑越歡
【第51句】:鐵匠店開門——動手就打
【第52句】:【船到橋頭自會直】釋義:船到了橋邊自然會放直船身過去。比喻事到臨頭,自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句:“算了罷!‘船到橋頭自會直’!王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打碎了吃飯家伙可不是玩的!”
【第53句】:鄰居家的平平姐今年該上初二了,可嬸嬸硬是讓她退學出門打工。媽媽勸嬸嬸說:“她嬸子,人說三輩不讀書,活像一窩豬,還是讓娃子去上學吧!”(河南·鄧州)
【第54句】:笨鳥先飛——早入林
【第55句】:【龜走龜路,鱉走鱉路】釋義:比喻各走各的門路。例句:張刀柱一個人在房里左思右想,想起了一個補救的辦法;“對,找朱局長去。兒子搶了頭功,我去搶個二功吧!他報告團長,我報告局長,龜走龜路,鱉走鱉路。”
【第56句】:奶奶睡覺很香,我問她為什么睡得那樣好。她說:“為善,夜夜睡得香;作惡,日日心里慌。”(廣東·龍門)
【第57句】:蜘蛛網——四通八達
【第58句】:【一個模子鑄的】(慣)模子:用壓制或澆注的方法使材料成為一定形狀的I具。形容東西或人物一模一樣。 也作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 一個模子里磕出來的。
【第59句】:媽媽回家晚了,我問她是怎么回事。她說:“隔壁王大媽說話真是狗扯羊腸,越扯越長,讓我聽也不是走也不是。”外婆聽到了,接過話茬兒:“你說話倒是三下五除二,挺干脆利落的。”(江西·樂平)
【第60句】:【盆朝天,碗朝地】釋義:指口渴無茶水可飲,肚餓無飯可吃。形容生活無著。例句:方太太他們都瘋了,我還沒瘋!看,這里盆朝天,碗朝地,沒人管。火滅了,開水沒有一點,我連碗熱茶都喝不到嘴!
【第61句】:【砍的不如鏇的圓】(諺)鏇(xuan):用車床或刀刃轉著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鏇下的圓。 比喻編造的假話不如順情合理的話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靈活應付好。 也作“砍的不圓鏇的圓”。
【第62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國先民的居住環境。我國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邊,因此,長江、黃河孕育了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臨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區土壤相對肥沃。先民以游牧為主,生活地點基本上是因氣候或自然環境而定的,所以經常遷徙。井的發明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偉大深遠的影響。有了井之后,先民擺脫了依賴自然氣候的制約,以往僅僅居住在河谷,現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們逐漸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現城鎮,以至于出現大的城市。由傳統的游牧生活逐漸轉變為農耕生活,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部落繼續崇尚游牧生活,沒有發展農耕,不打井,繼續逐水草而暫居。因此,有的歷史學者認為“河水”其實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賴于部落之間酋長的聯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則代表的是定居,是農耕文明。歷史上游牧的少數民族經常侵擾中原的農耕民族,所以中國古代王朝一直邊患不斷。而以“井水”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則基本上不會主動侵擾“河水”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說。
【第63句】:雙手舉過頭——超額
【第64句】: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第65句】:【柳條子穿鲇魚——一勒子貨】(歇)鲇魚:一種身體表面多黏液、無鱗的淡水魚。一勒子:用同一條繩子穿起來系緊。勒:諧“類”。指某一伙人都是同一個類型的壞東西。常含責罵意。
【第66句】:秋收已畢,穿老板讓我爸爸承包干活,價錢太低,干吧不合算,不干又沒有活干。媽媽說:“這真是猴子撿塊姜,扔了舍不得,吃了辣得慌。”(河南·淅川)
【第67句】:【羊肉沒吃上,惹一身膻】沒討著便宜,反而吃了虧。類似 :打不成狐貍,惹一身臊。張春帆《九尾龜》:“總是你和我 出的主意,如今弄得羊肉吃不著,惹得一身騷,倒上了他的 惡當。”
【第68句】:【連著藤,扯著蔓兒】釋義:比喻相互聯系著。例句:不能說,不能說!說了這個不要緊,可這個跟老賬連著藤哪,扯著蔓兒哪!
【第69句】:【紅娘】現常把為未婚男女牽線搭橋的介紹人稱為“紅娘”。這一稱謂源于元代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成于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茍慧生。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講述了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唐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進京趕考,與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識于蒲州東十里的普救寺,兩人一見鐘情,情愫暗生。由于老夫人從中作梗,一對情人苦苦相思。鶯鶯的丫環紅娘十分機靈,見小姐每日愁眉不展,便想辦法為他們穿針引線,傳遞情書,并將小姐的情況告訴張生。后來,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于不顧禮法束縛,和張生私訂終身。但是,老夫人知道此事后,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倆。又是機智的紅娘勇敢地站出來,抓住老夫人的弱點加以要挾,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使得一對情侶終成眷屬。劇本是死的,只有搬上舞臺才能演活,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演活紅娘的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荀慧生,他改編創作并成功演出了《紅娘》一劇,成為茍派的重要代表劇目。荀派傳人宋長榮被譽為“活紅娘”。
【第70句】:【把天放在頭上說話】(慣)指說話做事公平公正,不違天理。
【第71句】:【經還沒念,就先打起和尚來了】(慣)比喻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懲罰辦事的人。
【第72句】:【從來紈绔少偉男】(諺)紈绔(wanku):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偉男:有作為的杰出男子。指自古以來,凡是養尊處優的富貴子弟,很少有能成就大事業的。
【第73句】:【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74句】:開會請了假——沒出席(息)
【第75句】:【東葫蘆扯到西架上】釋義: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例句:“嘿嘿嘿!這叫把東葫蘆扯到西架上了!”老隊長不以為然地笑笑……
【第76句】:【吃著碗里,望著鍋里】沒吃完就想盛,謂老不滿足。成語: 得隴望蜀。古華《浮屠嶺》:“男人家心野,總是吃著碗里,還 瞟著鍋里,可是秀秀馬上就發覺自己是錯怪了。”
【第77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爭斗雙方誰敗在誰的手里,尚難預料。
【第78句】:黃鼠狼拜月亮——裝神弄鬼
【第79句】:【飽漢不知餓漢饑】(諺)指能吃上飽飯的人,很難體會出挨餓是什么滋味。也泛指處于良好境況中的人,體會不到處于艱辛困難狀況中的人的痛苦。
【第80句】:【氈襪裹腳靴】(慣)氈襪、裹腳布、靴子都是穿在腳上的東西。比喻關系密切的人。
【第81句】:表姐找了個對象,沒過幾天,又吹了。媽媽說她是“東山看著西山高,不知哪山有柴燒”。(山西·長治)
【第82句】:【黃鼠狼給雞拜年】偽裝友好,別有用心。浩然《艷陽天》: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說不定來找我耍什么鬼把戲, 可不能理睬這號人了。”
【第83句】:二分錢買了一籃子——不是好貨
【第84句】:人到古稀穿花衣——老來俏
【第85句】:【伸出脖子挨殺】(慣)比喻坐等著任人宰割、欺辱。 也作“伸長脖子挨刀”。
【第86句】:【羊群走路靠頭羊】做事有領頭人。李季《王貴與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頭羊,陜北起了共產黨。”
【第87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88句】:媽媽讓我寫作業,我總說“明天再寫吧”。爸爸聽得不耐煩了,批評我說:“你可真應了那句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又涼來冬又冷,收拾書包過大年。”(吉林·柳河)
【第89句】:【長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諺)就像長江的水后浪催促著前浪不斷向前一樣,一代一代的新人茁壯成長,接替著上一代人向前發展。指歷史就在這一代接一代的交替中向前推進。 也作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第90句】:【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人在社會上磨練,能增長才干。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缺點是有,那不要緊,克服了缺 點,這是優點。古語說得好: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你 們今天就好好兒檢討檢討吧!”
【第91句】:哥哥今年十五歲了,可他做事隨隨便便的,媽媽總是不放心。一天,哥哥告訴媽媽,說自己在學校交了一個新朋友。媽媽提醒哥哥說:“交友要小心,植樹要植根。交上壞朋友,遲早要丟丑。你們要互相鼓勵著上進才行!”(廣東·龍門)
【第92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體不煉不強壯,以后要經常活動,加強鍛煉。”(廣東·龍門)
【第93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釋義:說明節儉應從一開始做起。例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嚴班長對這兩大垛噴香的新稻草管得很緊,誰抽動一小把,他立刻能看出來。
【第94句】:【雙肩抬一張嘴巴】見“兩個肩膀扛張嘴”。
【第95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96句】:【能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諺)在坎坷的坡路上,寧可把牛累死,也不能讓車打住不前進。比喻人寧可心力交瘁,付出生命,也不能使事業中途而廢。
【第97句】:狗尾巴續貂——頭尾不相稱
【第98句】:【八字兒沒有一撇】“八”字先寫一撇,后寫一捺。沒寫一 撇,也就沒寫一捺,什么都沒有。又:以往的習俗,認為根據 人的生辰八字可以算命,或推斷婚配。此語表示:尚無準 備,還不具備條件。老舍《四世同堂》:“雖說救錢先生的事 兒八字還沒有一撇兒,可他總算有了指望。”
【第99句】:長哥長嫂當爹娘。
上一篇:我的家風家訓3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