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參天的大樹,是一枝一杈長起來的】釋義:參天:樹木高聳在天空中。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步成長起來的;人的才干也是慢慢鍛煉出來的。例句:老會計笑著說:“參天的大樹,是一枝一權(quán)長起來的,工作本領(lǐng)是一點一滴練出來的。我打包票,你能干好。”
【第2句】:狗尾巴放三年——變不了水貂皮
【第3句】:兩個瞎子擠眼——誰也不知道什么事
【第4句】:【殺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除惡未盡,留下后患。姚雪垠 《李自成》:“要殺,一齊殺,不要殺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縱 它傷人。”
【第5句】:電燈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第6句】:【上轎扎耳朵眼兒】見“臨上轎再扎耳朵眼兒”。
【第7句】:牲口進磨房一兜圈子
【第8句】: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空想
【第9句】:【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諺)世間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最親近,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論親近數(shù)夫妻,論恩情數(shù)父母。 也作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 最親不過父母,最近不過夫妻。
【第10句】:【起腳餃子落腳面】(諺)起腳:人出遠門,離家時稱“起腳”。落腳:從遠方歸來,腳進家門稱“落腳”。 指民俗講究遠出離家前吃餃子,歸來時吃面條。
【第11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后人要鞏固、發(fā)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xiàn)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12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說會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卻不善表達。奶奶笑著對我說:“你小姐姐說起話來有梗就能添出個葉,有苗就能說出朵花;你小弟可差遠了,他是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嘴里卻吐不出。”(黑龍江·哈爾濱)
【第13句】:【潑冷水】(慣)比喻打擊人的熱情或積極性。 也作潑涼水。 潑冰水。 澆冷水。
【第14句】:大年初一借案板——大家都忙
【第15句】:家雀兒跟著夜貓子飛——白熬眼:吃食的吃食,熬跟的熬眼
【第16句】:【半天下雨——不知來頭】(歇)本指不知雨滴來的地方,轉(zhuǎn)指不知事物的來歷或根由。
【第17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謂環(huán)境使人陶醉。明代《警世通言》: “又造百花樓一座,與玉堂春做臥房。隨其科派,件件許了。 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18句】:【幫人幫到底,救人救個活】(諺)幫人要一幫到底,救人要真正使他平安無事。指幫助人要做到負責(zé)到底。 也作“幫人幫到頭,救人救到底”。
【第19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第20句】:【三請諸葛亮】劉備請諸葛亮出來輔佐他,曾三次到他的 住處(茅廬)拜訪。事見《三國演義》。借指難請,或禮賢下 士。成語:三顧茅廬。張孟良《兒女風(fēng)塵記》:“就是說討賬 比劉備三請諸葛亮還難!我要了多少次了,也沒討出個銅 子來呀!”
【第21句】:放學(xué)回到家里,我總愛在媽媽面前說別的同學(xué)這點不如我,那點我比他強。媽媽教育我:“只見別人眉毛短,不見別人頭發(fā)長,別人的優(yōu)點多著哩!”(山西·平陸)
【第22句】:天狗咬了呂洞賓——不認真人
【第23句】:【—分忍耐十分福】遇事要忍耐,沖動沒有好處。汪幸福 《浪跡臺灣島》:“一分忍耐十分福。既然是邀人家做生意, 就應(yīng)讓人家有個考慮的余地。”
【第24句】:【飯要一碗一碗地吃】比喻逐步完成。碗,也說:口。成語: 循序漸進。茅盾《蝕》:“他是精明老練的,他服膺一句老話: 飯要一碗一碗地吃。”
【第25句】:【登山觀虎斗,坐橋看水流/坐山觀虎斗】采取旁觀態(tài)度,伺 機得利。浩然《艷陽天》:“這樣一來,鄉(xiāng)里立刻就會來人解 決問題,蕭長春在上邊下邊都別想再站住腳了。只有請馬 之悅出來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發(fā)癢了。真是登上 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
【第26句】:草尖上的露水——不長久;留不住
【第27句】:【掉槍花】(慣)槍花:武術(shù)中槍術(shù)變化的一種花招,能使對方產(chǎn)生錯覺。比喻花言巧語,或耍花招、使手段、開玩笑。 也作“掉花槍”。
【第28句】:牛皮燈籠——肚里明;里頭亮;心里亮
【第29句】:我因家庭作業(yè)寫錯了一個字。爸爸照著我的屁股就是兩腳。我正哭哭啼啼,奶奶走了進來,我忙向奶奶告狀。奶奶撫摸著我的頭說:“這就叫虧了想說,疼了想摸。”我一聽,反倒破涕為笑了。(山東·棗莊)
【第30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31句】:【麻稈兒打狼——兩害怕】(歇)麻稈兒:指剝掉皮的麻秸稈兒,又細又脆,容易折斷。用麻秸稈兒打狼,狼害怕,打狼的人也害怕。指爭斗雙方對對方都有所顧忌。 也作麻秸稈打狼——兩頭害怕。 麻秸稈打狼——兩頭怕。
【第32句】:【怕摔跤先躺倒】(慣)比喻怕受挫折而事先采取預(yù)防措施。
【第33句】:【下雪不冷消雪冷】(諺)指下雪會吸收冷氣,因而不覺得冷;消雪要吸收熱量,自然覺得冷。 也作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不寒化雪寒。
【第34句】:【光棍遇著沒皮柴】(慣)沒皮柴:剝了皮的木柴,一根光光的棍子。 光棍遇到光棍。比喻遇到了對手。 也作“光棍撞到?jīng)]皮柴”。
【第35句】:王照好吃懶做,別人怎么勸他就是不改。人們背后說:“豎得起竹竿,豎不起井繩。什么時候進墓坑,什么時候才會勤快。”(河南·鄧縣)
【第36句】:看病方知健康是仙。
【第37句】:絲綢上繡臘梅——錦上添花
【第38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種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會越來越重,轉(zhuǎn)以形容負擔(dān)越來越重。
【第39句】:豬膽包黃連——苦中有甜
【第40句】:【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九州一詞起源于何處,最早見于金文《叔夷鐘銘》,說中國的疆域有九州。具體指哪幾州,眾說紛紜。一種采用《禹貢》的說法,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成九州,劃分的情況是: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青州(今山東、遼寧東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 “九州”只是傳說中的行政區(qū)域而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既然它已在我國的文化史中沉淀下來,人們便以它泛指中國了。
【第41句】:【藕發(fā)蓮生,必定有根】釋義:比喻問題的產(chǎn)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發(fā)蓮生,必定有根。看來,他們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這個事,搞什么把戲,居心叵測,葫蘆里不定裝著什么毒藥呢!
【第42句】:【六月里蚊子——叮死了】(歇)叮:諧“釘”。指眼睛死死釘住想要的東西。
【第43句】:【黃花閨女】人們習(xí)慣地把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它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時代。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里玩累了,便躺臥在宮殿的檐下,當(dāng)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fēng)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但梅花是有季節(jié)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shè)法采集其他黃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它“花黃”或“額花”。梅花妝在宮內(nèi)普遍采用,不久便流傳到民間。《木蘭辭》里的花木蘭,從軍返家以后,立即卸下戎裝,“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梅花妝已經(jīng)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風(fēng)行南北朝。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采取這種妝飾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們出嫁以后,就要改變裝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們便習(xí)慣地將未婚女子稱作“黃花閨女”,至今未變。
【第44句】:【撒了芝麻撿個西瓜】見“丟了芝麻,撿了西瓜”。
【第45句】:【不做網(wǎng)的蜘蛛捉不到蟲】(諺)比喻人付出辛勤的勞動自然就有收獲。也比喻要想逮住對手,必須做好周密的安排。
【第46句】:【蔫人出豹子】(諺)蔫人:不起性的人。豹子:猛獸,代指舉止兇惡的人。指脾性一貫和善的人,有時也會突然發(fā)作得非常暴烈。
【第47句】:高梁稈做磨棍——有勁使不上
【第48句】:城墻上的草——風(fēng)吹兩邊倒
【第49句】:五一節(jié)放假,我們一家人出去郊游。本來準備早點動身,可是我忙著帶這樣那樣,磨蹭到八點多鐘才上路。媽媽說:“你呀,半夜起來下?lián)P州,天亮還在屋后頭。”(安徽·舒城)
【第50句】:【獅子大開口】獅子嘴大,借指開口要大價錢,提出高要 求。海外張愛玲《連環(huán)套》:“她們是大宅門里串慣了的,獅 子大開口,我可招架不了!”
【第51句】:【吃了虎心豹膽】釋義:形容膽大,什么也不怕。例句:你們吃了虎心豹膽了呀!啥厲害,你們干啥?你們就沒有怕的事么?
【第52句】:【合唱一臺戲】(慣)比喻勾結(jié)在一起做某事。
【第53句】:【君子不見小人過】釋義:君子不計較小人的過失。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見小人過,……咱們就把他放了罷。”
【第54句】:膝蓋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第55句】:【費唇舌】(慣)指費了許多話去解釋、勸說或表白。 也作費口舌。 費唾沫。
【第56句】:【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諺)荒年:饑荒年景。手藝人:憑手工技術(shù)謀生的人。指手藝人憑手工技術(shù)謀生,人們處處離不了他們,故謀生容易。 也作“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57句】:【水過地皮濕】(慣)1形容事情只是走個形式和過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指從所經(jīng)手的事情中撈到了好處。 也作“雨過地皮濕”。
【第58句】:我有個叔叔,最喜歡去別人家里玩,而且玩得十分高興,可一回到家就愁眉苦臉的。嬸嬸說他是:“出門歡喜進門愁,笑臉掛在門外頭。”(重慶·奉節(jié))
【第59句】:頭頂上長眼睛——目空一切;旁若無人
【第60句】:【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面】(歇)木锨:揚場用的木制農(nóng)具,形似鐵锨,長柄大頭。本指木锨大的一頭在后面,轉(zhuǎn)指更重要的人、事或更嚴重的事情還在后面。 也作老鼠拖木锨——大頭在后邊。 耗子拉木锨——大頭在后。
【第61句】:【甕中捉鱉——手到拿來】(歇)形容非常容易或很有把握。多指捉拿人。 也作甕中捉鱉——手到擒來。 甕里抓鱉——手到擒來。
【第62句】:茶館搬家——另起爐灶
【第63句】:【咬耳朵】(慣)比喻湊近入耳旁小聲說話,不讓他人聽見。
【第64句】:【上邊動動嘴,下邊跑斷腿】瞎指揮,形成混亂。相關(guān)的:上 邊放個屁,下邊一臺戲。古華《浮屠嶺》:“公社主任梁友如 親自把這一光榮任務(wù)布置給田發(fā)青。真是上邊動動嘴,下 邊跑斷腿,田發(fā)青可作大難了。”
【第65句】:【壁間猶有耳,窗外豈無人】(諺)墻壁里談話,墻壁外會有人聽;窗里面說話,窗外會有人聽。指私下密談的話語也有可能泄露。 也作“隔墻須右耳,門外豈無人”。
【第66句】:【兔子不吃窩邊草】釋義:兔子不去吃自己窩旁邊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門口或當(dāng)?shù)馗蓧氖拢蝗デ址钢車说睦妗⒁姟袄销棽怀愿C下草”、“猛虎不吃傍窩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來追趕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窩邊草。”
【第67句】:【 疾風(fēng)知勁草】刮大風(fēng),可以看出草長得是否壯實。比喻 在困難中可以看出人的品質(zhì)。張恨水《啼笑因緣》:“古人 說: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所以必定要到為難的時候, 才看得出好人來的。”
【第68句】:肚臍眼上掛鑰匙——開胃(味)
【第69句】:【經(jīng)風(fēng)雨,見世面】(慣)比喻經(jīng)歷各種磨難、考驗,增長知識才干。 也作“經(jīng)風(fēng)浪,見世面”。
【第70句】:【一路榮華到白頭】(慣)指一生官運亨通,富貴顯達。多用作祝福之語。
【第71句】:【半斤對八兩】(慣)舊制一斤是十六兩,半斤是八兩。形容雙方一樣,不分上下。 也作“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第72句】:【蔫人出豹子】蔫人,指性情溫和,老實巴交的人。這樣的 人有時也會大發(fā)脾氣,或有驚人之舉。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wǎng)》:“蔫人,出豹子啊!小豆倌兒這家伙,你可千萬不 能小瞧!”
【第73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74句】:出須的蘿卜——肚子空
【第75句】:【大不正則小不敬】(諺)長輩行為不端正,小輩就不會敬重他。指小輩的不敬,是由于長輩的不自重。
【第76句】:星期天,我和姐姐去車站接二姑婆。二姑婆一下火車就拉著姐姐的手說:“真是毛頭姑娘十八變,臨上轎了還要再變?nèi)儭啄瓴灰姡L得這么水靈了。”(浙江·紹興)
【第77句】:鴨子的巴掌鴨子的腳板——聯(lián)成一片
【第78句】:【金漆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聞】(歇)指人外表華麗,內(nèi)心卑劣丑惡。
【第79句】:親鄰互助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80句】:【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諺)到運用知識時才恨書讀得太少,事情不經(jīng)過實踐就不知道艱難。指書要在平時勤學(xué)苦讀,事要在實踐中自覺磨煉。
【第81句】:菜瓜打驢——兩下都去了
【第82句】:【除了死法有活法】(諺)除去原本固定的辦法,更有許多靈活變通的辦法。指做事不要死守成規(guī),只要放開思路,辦法很多。
【第83句】:【知己者莫過夫妻】(諺)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間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第84句】:弟弟在學(xué)校成績很好,每次考試成績一公布,他回到家就夸耀自己的成績。奶奶說:“酒量小的人,喝兩杯就會天旋地轉(zhuǎn);驕傲的人,稍表揚就不知天高地厚。”(河南·寶豐)
【第85句】:白娘子喝雄黃酒——得意忘形;現(xiàn)了原形
【第86句】:【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諺)有車在前邊行,后邊就會有碾出的車轍;有樹長得高大,下面自會有樹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隱瞞不住別人。
【第87句】:戲臺上拜天地——假夫妻
【第88句】:【打免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釋義:比喻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嫌多、嫌不好。例句:以前,咱是避著他們走;往后,就得迎著他們走,不然,到哪搭去弄槍?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瞅準了,得下手時就下手,槍不就到了咱的手里么?
【第89句】:老大娘吃黃連——苦口婆心
【第90句】:【開綠燈】釋義:交通信號中,綠燈表示準許通行。比喻讓通過。例句:有人反對,認為小說已經(jīng)“過時”,有人認為作者沒有給讀者指路,作品有缺點。爭論不休之后,終于給小說開了綠燈。
【第91句】:【上嘴片碰下嘴唇】(慣)形容人只會說。也形容要說的話非常容易、輕巧。 也作上嘴唇兒一碰下嘴唇兒。 上嘴唇往下嘴唇一碰。
【第92句】:【血盆里抓飯吃】(慣)比喻從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第93句】:屎巴巴棍子搭戲臺——臭架子
【第94句】:棺材里的臭蟲——咬死人
【第95句】:【刮大風(fēng)吃炒面——張不開嘴】(歇)炒面:炒熟的面粉。本指張不開嘴巴,轉(zhuǎn)指礙于某事,不好或不能開口說話。
【第96句】:耩地看耬眼——走著瞧
【第97句】:山里的石頭——雷打不動
【第98句】:好漢打虎不打貓——找對手
【第99句】:【伯樂一顧,馬價十倍】(諺)伯樂:春秋時秦人,善相馬。指只要伯樂對某一匹馬看上一眼,這馬的價錢就會提高十倍。也借指經(jīng)威望高的人推薦,其人的地位就會大為改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