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嗔火能燒功德林”愈是憤怒的時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語言,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的友誼和功德。
【第2句】:遠離五欲,將財利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造福人群;把名利換作無代價的付出;把男女私愛升華為普利眾生的大愛;將迷情轉為覺情;把懈怠換成精進、睡眠換成工作、美味改為粗菜淡飯。如此轉五欲為功德、不染世樂,即可自度度人,饒益一切眾生。
【第3句】: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決痛苦的辦法。向上者,求證無上大涅槃;向善者,從一點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第4句】:眾生愚癡,沉醉迷幻。佛陀慈心憐憫,殷殷教誨,也需眾生自度自救、及時醒悟,他人替代不得。福慧凈因,操之在己——光明前程,也需自己勇猛精進去開創。
【第5句】:恒路法師:做人:對上恭敬、對下不傲,是為禮;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計較,是為智;對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為義;恪律:守身如蓮,香遠益清,是為廉;對人:表里如一,真誠以待,是為信;修心:優為聚靈,敬天愛人,是為仁。
【第6句】:【心靈平靜的禪語】每天,都要含著笑意,來與宇宙時空的無情、與歲月生命的多變,共同運轉,那么在大化中,也會有江上明月,山間清風,岸邊垂柳那樣的美景,不斷地映現。一路上,讓我們與微笑的自己做拍檔,不要與煩惱的自己同住。讓我們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穿過泥濘的田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第7句】:【佛道禪語】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個陽光的心態。韶華易逝,容顏易老,浮華終歸是過眼云煙;然而,擁有陽光的心態,無憂得失,隨緣來去,便不受萬象羈絆。心無掛礙,則無有恐怖,行住坐臥樣樣從容。一個優雅的人,養眼又養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心中滿是陽光,就能將燦爛發散出來,感染周圍環境,光明整個世界。
【第8句】:夫飲食男女,聲色貨利,未始為障道,而所以障道者,特自身自心耳。故昔人有言,功勞莫先于有智,大患莫若于有身。——《紫柏尊者全集》
【第9句】:【發心】人要發心,發大心,發心為大眾,為法門,為一切眾生,徹底利他。“只要你好,我就好。”此話可對一切人說。發心很輕松,很安樂,既不費力,也不費錢。沒有什么能障礙發心,唯一的障礙就是自私自利。
【第10句】:也許社會和人際交往會反映和體現一個人外在的價值,但是孤獨卻完全反映出一個人內在的價值。如果一個人害怕自己獨處,那么這個人的內在就沒有價值,當一個人的內在沒有價值,那么這個人就沒有價值。
【第11句】:一位朋友寫的:生于春天里,葬在冬雪中。夏花才燦爛,秋葉已飄零。千古榮枯事,萬世日月輪。不如茶當酒,掩扉獨弄琴。人生短暫,活在當下,俯仰之間,烏啼月落。真即是假,有也是空,百年一瞬,浮生若夢。
【第12句】:【禪心佛語】人生就等于三字經似的。'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人生沒有初起的陽光,那么,那來的善意的追求。所以,人生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喜歡做的事,人生就幾十年光輝。工作有退休,但,慈善只要有力還活著,就要盡個人所能量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共享。
【第13句】:當下之交通,縱橫四方,汽車、飛機令今人所能到達之范圍,遠超古人。身行于遼闊之地,卻有人在二六時中只計較個人利害,視他者為地獄,步步都有自設的關卡。當凈其意、遠離妄想,心才能所向無礙才能遼闊。遼闊之地,草木榮枯、云聚云散,無不是生機之相。
【第14句】:淡淡的日子淡然地過。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也許是棱角平了,或許是成熟穩重了,腳步越來越踏實,日子越來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種境界——淡然。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雖然一樣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種成長。
【第15句】:沒有結局的感情,總要結束;不能擁有的人,總會忘記。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彩排,好好珍惜現在,把握生命每一分一秒。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過去的不再回來,回來的不再完美。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人。慢慢地,不再流淚;慢慢地,一切都會過去。
【第16句】:【禪心佛語】佛法的智慧,在于對人生的支撐,當面對那些煩惱的風雨,非同尋常的狀況,讓心地產生積極光明的力量,化解懦弱,堅持勇氣,從而成為一種生命內涵的素質。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寧靜的力量。
【第17句】:【佛心禪語】如今通過視頻與媒體可以看到“活熊取膽”的殘忍行為,令我非常悲傷與流淚。黑熊就像我們人類,同樣具備生命的尊嚴,也有苦樂的感受,更擁有生存的權力。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傷害它們的生命來利益我們自己呢?請大家對黑熊起憐憫之心,并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去拯救可憐的黑熊吧。我堅決反對活熊取膽。
【第18句】:走過的生活并不完美,太完美的也就不是生活了!有時候,你感覺很累,是因為想得太多。多心的人活得辛苦,因為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多心的人總是胡思亂想,結果就困在一團亂麻般的情緒中,動彈不得。心簡單,那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
【第19句】:菩薩之情廣大無邊際,能包容宇宙,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絲毫不求眾生的回報。菩薩常念知足、安貧樂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說“惟慧是業”——依智慧而行動,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的地方。
【第20句】:【禪語人生】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當你再次面對你過往的難堪、你憎恨惱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動念,坦然面對,一笑了之。即便別人在你面前,復述你過往種種不幸時,你仿佛是在聽別人的故事,心里一絲漣漪都沒有了。放下,莫過如此。
【第21句】:【禪語人生】現實生活中,老好人很有市場,老好人相當“走紅吃香”,他們不干事,卻能得名得利,因為他們會拉關系,會結圈子,會攀靠山,會溜須拍馬,年終考評總是先進,民主投票總是得票最多。一時間,老好人,成了官場中的“寵兒”。
【第22句】:視生如在夢,夢里實是鬧。忽覺萬事休,還同睡時悟。智者會悟夢,迷人信夢鬧,會夢如兩般,一悟無別悟。富貴與貧賤,更無分別路。——《司空本凈禪師》
【第23句】:【心靈禪語】用心處,皆是虛話。無心處,并非虛無。用心處違背了佛法的清凈,無心處又背離了佛法的從無而有。用心恰恰無,無心恰恰用。人生是一場突圍,是一場路過,是一場擁有,同樣,人生也是一場放手。到手了,一定要記住放手,有心獲得,一定要準備好哪一天失去。
【第24句】:修行并非逃避現實、離開人群,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道理和人事必定要圓融。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利益眾人,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第25句】:生命的路上,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與彷徨,只要心存一片海,就能包容所有的悲喜,只要心中種一枚暖陽,就會抵擋所有的寒涼,只要心中有綠蔭,就會攬一份清涼,生命的旅途,總會經歷潮濕的雨季,或霧霾的天氣,讓心有了片刻的迷茫,然,只要你耐心等待,陽光終會沖破迷霧,照亮前方,給我們希望和堅強。
【第26句】:【禪語人生】主動克服對于門票的依賴,全國佛教名山大寺一律實行免費對外開放,還佛門寺院清凈莊嚴、慈悲濟世、公益文化傳統的本來面目,才是維護佛門道場的真實保障,才是續佛慧命的真正“自養”。
【第27句】:少年夫妻老來伴,金婚銀婚日月長。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先衰。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擒蛟龍。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身正不怕影子斜,德高何憂生是非。
【第28句】:【禪語人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在不斷地變化,在不斷地遷流,找不到一個不變的因,也找不到一個不變的緣。正因為因緣是變化無常的,才能成就如幻的萬事萬物。
【第29句】:恒愚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日日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日日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為善如春天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缺,日有所損。
【第30句】:在寂寞中生長,在寂寞中開花,在寂寞中凋謝,終生以寂寞為伴,寂寞就是一枝美麗的花。忍受歲月的孤獨,有時是一種無奈;如果能將歲月寂寞成一枝美麗的花朵,那就有一點點禪的味道了。
【第31句】:【禪心佛語】婚姻,需要沉淀。當戀愛的激情退去,卿卿我我、你儂我儂的戀人變成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夫妻,一味激情燃燒的歲月會讓愛情迅速燃盡,只有不溫不火,經受得住平淡的夫妻才能相守幸福。
【第32句】:對于生活,我們往往是在度過,往往將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終極。仿佛最美好的風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種過渡,因此我們對沿途的風景常常忽視。其實,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都是在途中,活著是為了經歷,經歷就是修行,也許它是平凡的、瑣碎的、漫長的,要學會安于途中!
【第33句】:【禪語人生】用一顆簡單的心微笑,用一顆清凈的心生活。濾過煩惱,清空塵擾,每天都是清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通透的人,未必活的繁花似錦,但一定過得安靜平和。人生活到最后會發現,其實,安靜平和才是真正的繁花似錦。
【第34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情貧窮并不能改變貧窮,讓貧窮者掌握致富本領才是關鍵;同情苦難也不能改變苦難,讓苦難者堅定戰勝苦難的信心才是關鍵。給乞丐一碗飯是善良,讓乞丐每天都有飯吃才是大善;同情弱者是善良,讓弱者有尊嚴地活著才是大善。當我們想要幫助別人時,盡量送他一張“漁網”。
【第35句】:不是每件事都能退一步,甚至幾步,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這個“退”字。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以退為進,暫退一點又何妨?策略的退卻不是懦弱和無能,實際上是為了最終更加穩健的前進。所以,退卻也是前進的階梯,能忍受一步步的退卻,還怕不能大踏前進嗎?
【第36句】:客觀地認識幸福,不是誰所期待的一帆風順,它是一種生活信念的契而不舍、覺知和洞察,它并不是一種我執的煩惱,或盯住煩惱不放,惱上加惱。幸福的價值觀,應該是一種寬闊的視野,明了世間的緣起,接納那些缺憾,甚至是遺憾。
【第37句】:寂寞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寂寞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同行者,寂寞是為了孤獨背后的解脫,寂寞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真愛的過程。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正確的自己。
【第38句】:有人雖念佛,心卻不滿足,不滿足就是沒得到。假設滿分一百分,不滿足不是九十分、八十分,而是零分。名號功德盡虛空遍法界,有什么容器比名號更大呢?故只要得到,必然滿足。《往生論》言:“觀佛本愿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第39句】:竹本無心,外生許多枝節;藕雖有空,內中不染污塵。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登山望遠,方知天外有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權勢不能侵。良田身外物,兒女眼前冤;世人誰不染,知足是神仙。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要有三“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這三“得”,實際上乃是古往今來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氣質和處世準則。有了這三得,你可以在浮華中守正,在矮檐下蓄勢,更可以在機遇中爆發。這三得,是一座指路成功的燈塔,更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第41句】:【一日禪語】禪茶一味,妙蘊人生,淡泊寧靜,虛懷若谷。一壺茶,盛放的是一顆云水禪心,是一種人生態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手執一杯香茗,茶韻生香,融入靈性,一道茶煙,輕輕一嗅,便疏通了靈秀之身心,隱逸而恬淡,清寧而閑適。
【第4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卻可以無窮。匯集小善,以團結的力量,去成就一份大愛。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無窮,就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無窮,則會變得微不足道。
【第43句】:【禪語人生】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開心快樂的事,也是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當你換一種思想,你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第44句】:【放下感情的禪語】看過人生繁華,還是平淡最真。人生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去珍惜,人非圣人,誰能無錯,看淡一切,一切也就過眼云煙,如果真的忘不了,就默默地珍藏在心底的最深處,藏到歲月的煙塵觸及不到的地方。
【第4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解脫,不能靠他人,只能靠自己。事實上,沒有誰束縛自己,心上的繩索都是自己綁上去的。醉心于功利,便會被“名韁利索”所縛;斤斤于褒貶毀譽,必會患得患失。欲望越多,束縛越多;欲望越少,自由越多。解脫不難,只需淡泊名利,看淡得失,以平和恬淡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人生。
【第46句】:生活就是一場修行,給你磨礪,讓你變的堅強;給你離別,才會感知聚的喜悅;給你苦,才知道什么是甜;經歷失去,讓你懂得擁有時珍惜;經歷失意,讓你學會從容的選擇,給你缺憾,才能領略完美的涵義,苦樂離合,留一顆佛心!花開花落,留一份珍重!一路走過,一路安然,一路喜樂,一路菩提花香。
【第47句】: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體會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賞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夠了,因為最美的事物永遠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第48句】:絕大多數人并非真的沒有條件享受快樂,而是自找煩惱。不是沒有飯吃,而是雜念紛呈,吃得沒滋沒味。不是沒有睡覺時間,而是心神不寧,睡不著覺。如果把雜念拋開,該吃飯時好好吃,該睡覺時好好睡,不是能享受到吃飯睡覺之樂嗎?
【第49句】:恒誨法師:人生是一場路過,更是一個行者,浮生若夢哪堪過,生死無常非兒戲,放下本無難與易,只在思量費折磨。生活并不是照別人的葫蘆畫自己的瓢,六祖大師說,迷人口念,智者心行。我們的修行說根本點,就是修心。
上一篇:好奇心日報最吸引人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