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井里淹死人——沒處推】(歇)本指沒有物體移動的空間,轉(zhuǎn)指無法推托,必須承擔(dān)。
【第2句】:【鋤花要趁黃梅信,鋤頭落地長三寸】 釋義:花:此處指棉花。黃梅信:江南四五月間黃梅成熟。信:定時而至。鋤棉花地要趁黃梅成熟之時,鋤頭一落地,棉苗長三寸。 例句:蠶桑廣類:鋤棉須七次以上,又須及夏至前多鋤為佳。諺日:“鋤花要趁黃梅信,鋤頭落地長三寸?!?/p>
【第3句】:路有千條,理只一條.
【第4句】:【花綢子上繡牡丹——錦上添花】(歇)比喻好上加好。
【第5句】:【擺迷魂陣】(慣)比喻設(shè)下迷惑對方的計謀、圈套。
【第6句】:【偷雞貓兒性不改】(諺)比喻品質(zhì)惡劣的人,走到哪里都會顯露出惡劣的本性來。 也作偷食貓兒性不改。 偷嘴貓兒打不改。
【第7句】:【雞兒不撒尿——各自有去處】(歇)雞只有一個排泄器官,尿與屎一塊兒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處,或各有門路。 也作“雞兒不撒尿——自有門道”。
【第8句】:【來者不懼,懼者不來】(諺)敢于前來的,就無所畏懼;膽怯害怕的,自然就不敢來。指凡是敢于前來應(yīng)戰(zhàn)或挑起事端的,就沒有膽小怕事的。 也作“來者不怕,怕者不來?!?/p>
【第9句】:【中圈套】見“落在圈套里”。
【第10句】:【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 釋義:要盡量幫助別人,原諒別人。 例句: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說得好: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
【第11句】:【大漢不癡,就是活寶】(諺)大漢:彪實的漢子。指彪實的男子漢只要不癡不呆,就是可貴的人才。 也作“大漢不呆便是寶”。
【第12句】:【人在曹營心在漢】見“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13句】:【重孫有理告太公】(諺)重孫:孫子的兒子。太公:曾祖父。只要占著理,重孫也可狀告太公。指理是判斷是非的標(biāo)準,有理不在輩分大小。
【第14句】:【猜枚的吊謊——兩手都脫空】(歇)猜枚:古代飲酒時助興的一種游戲,取錢幣、棋子、瓜子、蓮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讓人猜測單雙、數(shù)目或顏色,猜中為勝,不中的罰酒。吊謊:撒謊,這里指弄手腳,搗鬼。本指兩手空空讓人猜,轉(zhuǎn)指空的,什么也沒有。
【第15句】:【土塊擦屁股——迷了門】(歇)門:本指肛門,轉(zhuǎn)指門路。形容人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第16句】:【伶俐人當(dāng)媒人,糊涂人當(dāng)保人】(諺)媒人:婚姻介紹人。保人:債務(wù)擔(dān)保人。指聰明人易促成男女雙方好事,適合做媒人;糊涂人易答應(yīng)承擔(dān)錢財風(fēng)險,找不到保人可向其求助。
【第17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為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揚長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語源出《楚辭·卜居》,屈原忠而見疑,求問龜卜,詹尹回答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說,作為標(biāo)準的尺寸,有時不能用作標(biāo)準,用以比喻龜卜雖是替人決疑的,但有時不能決疑。 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兩人之智略各有長短,批評兩人替秦國打下了天下,卻不能替秦國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蓋世無雙的名將,本可為萬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殺趙四十萬長平軍,不免橫死;王翦不諫秦始皇行仁義,其孫受殃。這樣,兩人的短處,使他們不能成為人們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馬遷用“尺短寸長”來評論,表現(xiàn)了他反暴政的思想。 后世從司馬遷的評論中得到啟發(fā),運用“尺短寸長”這一俗語,則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世上沒有完人,揚長避短,發(fā)揮人的最大潛能。
【第18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19句】:【打九九,不打十足】(諺)九九:不足十成。十足:完全滿盈。要九九的程度,不要十足。指大凡籌劃與做事,要留有余地。
【第20句】:【舂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 釋義:春凳:寬而長的凳子。比喻失去依靠。 例句:那潘金蓮見孩子沒了,李瓶兒死了生兒,每日抖擻精神,百般的稱快,指著丫頭罵道:“賊淫婦!我只說你日頭常晌午,卻怎的今日也有錯了的時節(jié)?你春登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
【第21句】:【親幫親,鄰幫鄰】(諺)指親戚、鄰里之間關(guān)系緊密,有事定要相互幫助。也泛指有親密關(guān)系的人們,凡事都會彼此關(guān)照。 也作親幫親,鄰幫鄰,和尚顧的是出家人。 親幫親,鄰幫鄰,土地爺幫的是灶爺神。
【第22句】:【提哪把壺哪把壺不開】(慣)形容事事不順利。
【第23句】:【船小好掉頭】(諺)掉頭:轉(zhuǎn)向,回身。指船身小,容易轉(zhuǎn)動。比喻人手少、規(guī)模小的單位,調(diào)整起來方便,沒有牽制。 也作“船小掉頭快”。
【第24句】:【八仙過海,缺少一個何仙姑】 釋義:比喻在各種能人之中,缺少一位女的。 例句:八仙過海,缺少一個何仙姑。進據(jù)點,在敵人的肚子里戰(zhàn)斗,海潮鄉(xiāng)那個勇猛的女民兵,馬國本覺得不能輕易使用,瞎子媽媽又只有那么一個女兒,萬一有個兇險,不好。
【第25句】:【打花胡哨】(慣)指虛情假意地應(yīng)酬或應(yīng)付。
【第26句】:【摸不著頭腦】(慣)比喻弄不清底細或緣由。 也作“摸不清頭腦”。
【第27句】:【聾子愛打岔,傻子愛說話】(諺)指耳聾的人聽不清,和人對話時常常打岔;呆傻的人話說起來沒完沒了。對愛打岔和愛多嘴者的嘲笑語。 也作“聾子愛打岔,啞巴愛哇哇”。
【第28句】:【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歇)和尚搬運木頭,是要修建寺院。寺:諧“事”。指出了事或闖了禍。
【第29句】:【牡丹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諺)指牡丹花再美,離開綠葉陪襯,也顯不出它的艷麗。比喻本事再高強的人,離開得力人的輔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牡丹雖好,綠葉扶襯。扶襯:扶持,幫襯。 牡丹花少不得綠葉扶。
【第30句】:【指到哪兒打到哪兒】(慣)比喻對某人言聽計從。
【第31句】:【撲克】“撲克”是一種紙牌,玩法很多,是深受百姓喜歡的智力游戲玩具。它是從英文p。ke了音譯過來的。照這么說它應(yīng)該是舶來品,其實不然,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 說起撲克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早在楚漢相爭的時期,大將軍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xiāng)之愁,發(fā)明了類似紙牌的游戲,牌是用絲綢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因其只有樹葉大小,故被稱為“葉子牌”。后來發(fā)明了紙,由紙代替了絲綢,便產(chǎn)生了紙牌。據(jù)說這就是最早的撲克牌。 十二世紀時,馬克-波羅將這種紙牌游戲帶到了歐洲,立刻受到西方人的極大歡迎。起初,它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因為它造價低廉,趣味無窮,很快便進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第32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釋義:對有難的人,人人都有同情心。 例句:劉翁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憧显谖掖舷鄮停芙棠泔柵^日?!?/p>
【第33句】:【哭的是各人的兒,落的是一樣的淚】(諺)各人落的淚都是一樣的,但落淚的因由卻各不相同。指各人都有自己的悲苦事,外人很難體味得出。
【第34句】:【窮日子難過,富家好當(dāng)】見“富日子好過,窮家難當(dāng)”。
【第35句】:【掌刀把子】(慣)比喻掌握權(quán)力。
【第36句】:【臘八粥】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據(jù)說“臘八粥”源自佛教。 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白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dāng)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效果,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所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傳說吃了“臘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 至今我國江南、三北廣大地區(qū)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xí)俗。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冬季吃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營養(yǎng),確實能增福增壽。
【第37句】:【無根沙蓬——沒有個準地方】(歇)沙蓬: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后枯死,被風(fēng)刮走,無定所。指人沒有固定的住處或去處。
【第38句】:【跑龍?zhí)住俊芭荦執(zhí)住背S脕碇复趧e人手下做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國戲劇。 “龍?zhí)住北局競鹘y(tǒng)戲曲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所穿的戲裝,因繡有龍紋而得名。后來漸漸將此類戲劇中的角也叫龍?zhí)琢恕?龍?zhí)滓步形奶?、流行。文堂是指主帥升帳時出場的龍?zhí)住A餍兄傅氖窃诖畧鰰r來回流動的龍?zhí)?。在戲中,一般以一將帶四人為一堂。我國戲曲藝術(shù)虛擬性強,一兵可當(dāng)十當(dāng)百,甚至千萬人,所以在舞臺上規(guī)定四人為一組,即可代表作千軍萬馬。 在舞臺上,龍?zhí)仔柙谥饕宋镏笓]下制造各類氣氛。龍?zhí)字圃鞖夥沼幸欢ǖ奈枧_規(guī)矩和活動程式。例如,表現(xiàn)元帥升帳或官員升堂,龍?zhí)滓终緝蛇吔凶觥罢鹃T”;在上場門或下場門迎候主人出場的龍?zhí)?,要斜列兩邊叫做“斜門”;帶領(lǐng)主人前行的龍?zhí)祝宦房觳皆谂_上兜圈子叫“圓場”;在交戰(zhàn)場面,為表現(xiàn)戰(zhàn)斗激烈,龍?zhí)滓獜谋飨麓┧筱@過去,叫做“鉆煙籠”;龍?zhí)追謩e從舞臺兩邊出場,叫做“二龍出水”等。 龍?zhí)椎慕巧?,雖然不是主角,但是講究“立如釘,走如風(fēng)”。因為,龍?zhí)兹粼谂_上東張西望抓耳撓腮動作不止,會影響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龍?zhí)讋幼鲿r,如果不是輕捷如燕,快走如飛跑起來,那便沒了舞臺氣氛。所以,人們愛說“跑龍?zhí)住?。“跑龍?zhí)住北阌纱硕鴣怼?/p>
【第39句】:【豇豆一行,綠豆一行】(慣)比喻說話、辦事清楚,有條理。
【第40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諺)指世間的一切好事,從來很難順利實現(xiàn),就像瓜一樣,成長期間一直很苦,到熟時才會甜。
【第41句】:【觀音菩薩——年年十八】(歇)觀音:觀世音的簡稱,傳說能救苦救難,普度眾生。比喻女子永葆青春。
【第42句】:【偷來的錢易盡,買來的官易壞】(諺)指偷來的錢花著不心疼,容易花完;買下的官來路不正,容易敗壞。
【第43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44句】:【穿新鞋走老路】(慣)比喻形式變了,內(nèi)容和實質(zhì)沒變,還是老一套。
【第45句】:【躲了雷公,遇了霹靂】 釋義:雷公:神話傳說中的雷神。比喻躲過了一場打擊,又遇到另一場打擊。 例句:蒯公又想道:“天下舉子像鮮于‘先輩’的,諒也非止一人,我不中鮮于同,又中了別的老兒,可不是‘射了雷公,遇了霹靂’!”
【第46句】:【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場】 釋義:斫:刀砍。寒露:節(jié)氣名,在陽歷十月初八或初九。謂白露時節(jié)砍下的高梁,寒露時節(jié)要打完。 例句:“老嫂子,俗話說:‘白露斫高梁,寒露打完場’。現(xiàn)在都什么時候了,還不趕快跟大伙說一聲,把場打完?”
【第47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釋義:這里待不下去,可以到別的地方去。“自”又作“更”、“會”。 “人”叉作“爺”、“依”。儂:我;你。 例句:希真對女兒道:“我兒,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何必執(zhí)著,去休,去休!”
【第48句】:【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難的妻子。并非一傳統(tǒng)相聲中將“糟糠之妻”說成是如同糟糠一樣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漢書·宋弘傳》,據(jù)載:“(光武帝)謂弘日:‘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闭f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與他的大臣宋弘之間的一段對話。當(dāng)時,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丈夫去世,劉秀希望她在滿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適的丈夫,結(jié)束寡居生活。湖陽公主心儀宋弘,認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請劉秀代為牽線。 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先后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雖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驕逸。難怪湖陽公主看中這樣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蓜⑿阋膊缓锰裘髁酥闭f,就委婉地向宋弘試探“貴易交,富易妻”的反應(yīng)。宋弘聽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貧者常以此充饑。“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說貧賤時一起吃糠菜、共患難的妻子不可遺棄。從此,后世就將共患難的妻子直接稱為“糟糠”了。
【第49句】:【要吃飛禽,鴿子、鵪鶉;要吃走獸,兔子、狗肉】(諺)鵪鶉(anchun):鳥名,小頭短尾巴,羽毛赤褐色,不善飛。指飛禽中,數(shù)鴿子和鵪鶉的肉最細嫩;走獸中,數(shù)兔子和狗的肉最美味。
【第50句】:【天塌下來有地接著】(諺)比喻事情再大,自有人承擔(dān)責(zé)任。 也作天塌下來有地頂。 天塌了,自有地接。
【第51句】:【不怕見面催,就怕腚后跟】 釋義:見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緊跟身后才能盡快見效。 例句:“不怕見面催,就怕腚后跟。這每天寸步不離跟在屁股后邊,屙尿都不方便。”
【第52句】:【只拉弓,不放箭】見“開弓不放箭”。
【第53句】:【何處黃土不埋人】(諺)哪里的黃土都能埋葬人。指人不必留戀故土,在哪里生活都一樣。也指哪里天黑哪里歇,死在哪里都無所謂。 也作“哪塊黃土不埋人”。
【第54句】:【腦袋上沒疤拉,屁股上沒癤子】(慣)比喻沒有辮子可抓,沒有短處可指摘。
【第55句】:【鳥來投林,人來投主】(諺)鳥飛倦了,要投入林中棲息;人到末路,要投奔親友求助。指凡來求助者,都是勢不得已,只可援救,不可拒絕。 也作鳥投林,人投主。 人來投主,鳥來投林。
【第56句】:【三百錢買了個瘟豬仔——死活不開口】(歇)錢:銅錢。瘟豬仔:得了急性傳染病的小豬。開口:本指張開口吃東西,轉(zhuǎn)指說話。指無論如何都不開口說話。
【第57句】:【敗家容易興家難】(諺)敗壞家業(yè)是很容易的,創(chuàng)建與振興家業(yè)卻是艱難的事。
【第58句】:【金鑰匙】在外交場合,常見中國官員在訪問外國某一城市時,被當(dāng)?shù)厥虚L贈與一把該市的“金鑰匙”,這是怎么回事呢? 贈送“金鑰匙”,是歐洲各國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它表示國家或城市對外賓的敬意,也是一種隆重的歡迎儀式。古代的歐洲城堡都有城墻和城門,都要用鑰匙啟鎖。因而這種具有實用意義的鑰匙,在人們心目中代表一種開放或通向禁區(qū)的權(quán)力,還是高貴飾物和官階的標(biāo)志。例如,掌管英王加冕典禮的英國掌禮大臣的官徽就是一把鑰匙。由于鑰匙的特殊意義,在歐洲逐漸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禮節(jié):由一個城市的最高主管官員,將鑰匙贈送給某位外賓,以此作為尊敬和歡迎的表示以及高度信任和融洽無間的友誼象征。直到現(xiàn)在,城垣和城門早已不復(fù)存在,但仍然保持著贈送金鑰匙的傳統(tǒng)禮節(jié)。
【第59句】:【船頭上相罵,船艄上搭話】(諺)船艄:船尾。剛剛在船頭上吵了嘴,轉(zhuǎn)眼就到船尾上搭腔說話了。 指關(guān)系最密切的人,特別是夫妻之間發(fā)生爭吵,會很快和好。 也作“船頭打架,船尾說話”。
【第60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61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指望】(歇)農(nóng)歷三十晚上沒有月亮,盼也白盼。指前景渺茫,沒有盼頭。
【第62句】:【猴子穿馬褂,裝貴人】 釋義:比喻諷刺人冒充尊貴的人。 例句:我那是什么地方?能讓你正經(jīng)嗎?一天不理人,閑言冷語都來了。臭派頭,窮講究,肚子里全是草,猴子穿馬褂,裝貴人。你受得了嗎?
【第63句】:【近水樓臺先得月】 釋義:靠近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處。 例句:鳳琴真有這樣的鐘愛之情,為什么不單獨寄信給他?摻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場子里的瘋姑娘們,安能不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把給他的信拆開呢?
【第64句】:【罵人不帶臟字兒】(慣)指罵人話中沒有粗俗下流的詞語,罵得含蓄。
【第65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 釋義:比喻目前的情況還不好判斷。 例句:六伯著急了:“我說呀,這會兒還不能去,咱還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呢!”
【第66句】:【人活臉,樹活皮】(諺)人活著,就憑著一張知榮知恥的臉面;樹活著,就憑著一層通脈護樹的外皮。 指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有名節(jié),有人品。 也作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 人活臉面樹活皮。
【第67句】:【豬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鉤狀。指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第68句】:【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 釋義:比喻在背后操縱、出主意。 例句:潘漢饕道:“不管什么人,我要把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的人,統(tǒng)統(tǒng)抓起來。不在紀家村殺他幾個,我就不姓潘了。關(guān)照宋小犬帶路,即刻行動?!?/p>
【第69句】:【墻上掛竹簾——沒門兒】(歇)門:本指門戶.轉(zhuǎn)指門路、辦法。指事情根本辦不到或行不通。 也作“墻上掛簾——沒門”。
【第70句】:草若無心不發(fā)芽,人若無心不發(fā)達。
【第71句】:【吃了橄欖灰兒——回過味來】(歇)橄欖:橄欖樹的果實,吃時先澀后甜?;匚叮罕局赋粤碎蠙旌蠹毱酚辔?,轉(zhuǎn)指事情過后從記憶里體會。指事后終于醒悟過來。 也作“吃了橄欖——曉得回味”。
【第72句】:【胳膊兒往外撇】(慣)比喻說話、做事向著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彎。
【第73句】:【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諺)演員在臺上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假戲?qū)嵶?,活像個瘋子;觀眾在臺下忽兒怒,忽兒罵,感情投入,活像個傻子。指舞臺表演真實感人。
【第74句】:【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諺)指就像汲水的瓦罐往往會在井口碰破一樣,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將軍免不了要戰(zhàn)死在沙場。比喻本質(zhì)脆弱的事物或常做危險事情的人遲早會遭到意外。 也作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瓦罐不離井上破,強人必在鏑前亡。鏑(di):箭頭。 瓦罐終須井上破。 瓦罐不離井上破。 瓦罐總在井邊破。
【第75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76句】:【推完磨,殺老驢】(慣)比喻事成之后,鏟除有功勞的人。
【第77句】:【麒麟送子】“麒麟送子”是古代一種生育觀念。據(jù)說,祈禱麒麟的出現(xiàn)就能夠得到兒子,保證香火的順利傳遞。這種風(fēng)俗源自孔子的誕生。 麒麟,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征著祥瑞,最早出現(xiàn)在《禮記》中,與鳳、龜和龍并稱為“吉祥四寶”。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介紹麒麟的:麒麟分雌雄,雄的名麒,雌的名麟,性情溫和,從不傷害人和牲畜,更不任意踐踏花草,因而被人們稱為仁獸。它的形狀像鹿,尾如牛尾,雄的長獨角,雌的沒有角,口中可以吐火,聲音如雷聲。它的出現(xiàn)能給天下帶來太平,給人們帶來好運,使家族人丁興旺。因而在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 據(jù)傳,孔父和孔母只有一個兒子,腿腳有疾病,活動起來不方便,不能繼承祀事。夫妻二人感到非常遺憾,想再生個兒子,于是到尼山祈禱,希望能再為孔家增加人口,保證孔家香火能永不熄滅。有天夜里,一頭麒麟踱進闕里,舉止優(yōu)雅,不慌不忙從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钡诙祺梓氩灰娏耍准矣袀€孩子呱呱墜地,這就是仲尼,于是麒麟送子的消息在民間也就傳開了。哪家有不育的婦女,就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轉(zhuǎn)一圈,就能喜得貴子了。這一傳說,代代相傳,至今還能看到“麒麟送子圖”。
【第78句】:【受熬煎】(慣)指倍受折磨。 也作“受煎熬”。
【第79句】:【劉備關(guān)公,各有秉性】 釋義:劉備、關(guān)公:《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是蜀漢政權(quán)的建立者,性情溫和大度;關(guān)公即關(guān)羽,劉備的結(jié)義兄弟,蜀漢大將,性格剛強,有膽力。比喻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例句:唁,劉備關(guān)公,各有秉性,對待不同脾氣的人,說話的方式就得靈活點兒哪。
【第80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諺)指只有經(jīng)過相互比較,才能看出優(yōu)劣,找出差距。
【第81句】:【甘拜下風(fēng)】“甘拜下風(fēng)”是指自認不如他人,并真心佩服他人。出自《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fēng)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 后來“順下風(fēng)而拜”就演變成“甘拜下風(fēng)”,表示誠信佩服,自認不如對方。 此源來自典籍,莊重嚴肅。但源莊流諧,故事情彩。 西晉時期有個大富豪叫石崇,據(jù)說他富可敵國。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也是一個富豪。他們倆爭強好勝,經(jīng)常在一起比誰吏富。因此,兩人經(jīng)常到處搜羅綺麗的寶物裝飾衣服或車子。 一次,晉武帝踢給王愷一棵高兩尺的珊瑚樹,此樹枝丫或密或疏,形態(tài)美麗,簡直是世間少有。王愷如獲至寶,非常得意,認為這次石崇該認輸了。 于是,王愷就帶著這棵罕有的珊瑚樹去見石崇。 石崇看完之后,不動聲色地拿起鐵如意,趁王愷不注意,一下子打在珊瑚樹上,珊瑚樹馬上就碎了。王愷見石崇親手打碎了皇帝賜給自己的寶物,以為石崇是嫉妒自己而毀寶,聲色俱厲地責(zé)問石崇打碎天下最好的寶貝怎么辦。 石崇卻不慌不忙,悠然地對王愷說:“你別埋怨,今天我賠你?!笔缯f完,就命令仆人去搬家里的珊瑚樹。待石崇把家里的珊瑚樹都搬出來后,王愷驚呆了。別說兩尺高,四尺高的都有,其中光彩奪目的就有六七棵,王愷從來都沒見過。像王愷剛剛拿過來的那樣的還有很多。王愷看后,茫然若失,不得不甘拜下風(fēng)了。
【第82句】:【拴不到一個槽上】(慣)形容兩個人合不來。
【第83句】:【霜打的樹葉——蔫了】(歇)本指樹葉經(jīng)霜以后失去水分,變得萎縮了;轉(zhuǎn)以形容人精神萎靡、沒精打采的樣子。 也作霜打麻葉——蔫了。麻葉:落葉喬木麻櫟的葉子。 霜打的瓜秧子——蔫兒了。 霜打的茄子——蔫了。
【第84句】:【轉(zhuǎn)不過彎來】(慣)比喻想不通,思想上轉(zhuǎn)變不過來。 也作轉(zhuǎn)不過磨盤來。 轉(zhuǎn)不過軸來。
【第85句】:【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 釋義: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可以另想辦法。 例句:“一臺戲父女倆,天涯海角無處尋;男大當(dāng)婚,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呀!”金不換大娘替龍?zhí)ь^叫屈。
【第86句】:【人怕上床,字怕上墻】(諺)指寫的字掛墻容易發(fā)現(xiàn)敗筆。
【第87句】:【他要我肝花,我要他肚腸】(慣)肝花:肝。比喻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第88句】:【不怕兇,只怕窮】(諺)兇:蠻橫。 指不怕欠債人不講理,就怕他窮得一無所有,債主也就毫無辦法。
【第89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jié)成真正的親戚關(guān)系。
【第90句】:【十畝地里長了一棵莊稼——獨根獨苗兒】(歇)比喻獨生子。
【第91句】:【戴木頭眼鏡——看不透】(歇)指對人或事物看不透徹。
【第92句】:【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諺)指做生意要根據(jù)自己的資本實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領(lǐng),傲多大事情。
【第93句】:【男孩子不吃十年閑飯】(諺)吃閑飯:只吃飯而不勞動。指男孩子身體發(fā)育快,到十歲時,就有力氣幫家里做些體力勞動的活。 也作男孩子不白吃十年飯。 男娃不白吃十年閑飯。 小子不吃十年閑飯。小子:對男孩的俗稱。
【第94句】:【往日無冤,近日無仇】(慣)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沒有結(jié)下冤仇。 指互不相干,沒有利害沖突。 也作往日無冤,昔日無仇。 往日無仇,近日無冤。
【第95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慣)路上丟了東西沒人撿,晚上睡覺不用關(guān)門。形容社會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遺,門不夜掩。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第96句】:【誰給你嘴上貼著封條】 釋義:沒有人不讓你說話。 例句:內(nèi)當(dāng)家急了,一骨碌爬起來,穿衣服,“你這人真是,誰給你嘴上貼封條咧!”
【第97句】:【有藥敷在疼處,有話說在明處】(諺)藥用在疼處,見效快;話說在明處,少懷疑。指有話擺在明處說,不要背后說閑話。也指說話要直截了當(dāng),不要吞吞吐吐。
【第98句】:【任它狗兒怎樣叫,不誤馬兒走大道】(諺)任憑狗在路旁怎樣狂吠,也阻擋不住馬在大道上奔跑。比喻不管壞人如何滋事破壞,也阻擋不了正義的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第99句】:【現(xiàn)錢買的手指肉】(諺)現(xiàn)錢:不賒不欠付給現(xiàn)金。手指肉:買主用手指向的那塊肉。指只要有現(xiàn)錢,想買什么就能買到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