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在家里是老小,總是穿哥哥、姐姐穿舊的衣服。有一次我哭著讓媽媽給我買新衣服,媽媽點了點我的眉頭說:“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沒有貨?!保ê幽稀ぽx縣)
【第2句】:【鍋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轉指熟識的人。
【第3句】:【有把門的,可沒有把嘴的】(諺)門可把守,嘴無法把守。指群眾的議論是無法阻止的。
【第4句】:歪墻開旁門——斜(邪)門
【第5句】:【原鑰匙投原鎖——一開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第6句】:老子納妾兒宿娼——上行下效
【第7句】:吃不了兜著走——自擔責任
【第8句】:小強每次考試總是70來分,媽媽說他是“不騎馬,不騎牛,騎個毛驢在中游”。(河北·玉田)
【第9句】:【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人被逼得過分,就會不顧一切地反 抗。清代《紅樓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 的丫頭,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 生事,而且我還沒趣?!?/p>
【第10句】:【軟的欺,硬的怕】釋義:欺侮老實人,害怕厲害人。例句:“我深知你們軟的欺,硬的怕,背著我的眼,還怕誰?倘或二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字,我要你們的命?!?/p>
【第11句】:【做了泥鰍,那怕污眼】(諺)泥鰍在泥里鉆進鉆出,既做了泥鰍,就不能怕泥污了眼睛。比喻決定要干某事,就不怕招惹麻煩;或既惹出了麻煩,也就不再顧忌。
【第12句】:我在訂本子,怎么也弄不好訂書機,媽媽說:“竅門滿地跑,看你找不找。”(遼寧·朝陽)
【第13句】:【冒煙不起火】(慣)比喻心中生氣但不發(fā)作。
【第14句】:【說得出,做得到】(慣)指人信守諾言,敢作敢為。 也作說得出來,干得出來。 說得出來就做得出來。
【第15句】:【大意失荊州】關云長鎮(zhèn)守荊州,因驕傲輕敵,荊州失守。 現指遇事不可疏忽大意。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快 吧!不要大意失荊州,我們不靠圩邊走,奔南河底去?!?擔遲不擔錯意為要慎重,不可出錯。擔,也說:耽。明 代《金瓶梅》:“假如靈柩、家小、箱籠一同起身,未免起眼,倘 遇小嘍羅怎了?寧可耽遲不耽錯?!?/p>
【第16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17句】:【兩好合一好】(諺)指雙方都有友好的誠意才能結成良好的關系。
【第18句】:【騎著馬找馬】(慣)比喻一邊干,一邊尋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舊的,同時物色新的。
【第19句】:【 一回生,二回熟】開始生疏,以后會逐漸熟悉?;兀舱f: 次。老舍《四世同堂》:“以后我就曉得怎么留神,怎么見機 而作了!一次生,二次熟!”
【第20句】:【滿園葡萄一根藤】借指同根,同一系統(tǒng)。類似的:千朵桃 花一樹生/千枝萬葉一條根。語文圖書:“滿園葡萄一根藤, 一根藤就是主線。主次分清,多而不亂?!?/p>
【第21句】:【是真難滅,是假易除】(諺)是真的誰也難以否定,是假的自然容易消除。指凡真的自然經受得住考驗,凡假的總經不住事實的驗證。
【第22句】:【添糧不如減口】(諺)過日子增添糧食,不如減少吃飯的人口合算。 指減少閑散的吃飯人口,是儉省節(jié)約最有效的措施。
【第23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頭】(歇)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樣樣全”。
【第24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為佛教用語,指改惡從善。成語: 改邪歸正。香港梁鳳儀《西風逐晚霞》:“他要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是他的事,把我也惹窮了,我可不依呢?!?/p>
【第25句】:【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善于說話,或善于詭辯。成語:伶 牙俐齒。語文圖書:“有的人拙嘴笨舌,有理說不清;有的人 能說會道,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p>
【第26句】:【心病還從心上醫(yī)】(諺)指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還得從心理上、精神上找出原因加以調理。 也作心病還須心上醫(yī)。 心病終須心藥治。 心病要用心藥醫(yī)。
【第27句】:【春風不入驢耳】指聽不進去。成語:對牛彈琴。清代《醒 世姻緣傳》:“誰知對牛彈琴,春風不入驢耳,口里陽為答應, 背后依舊打點要做滑家的新郎?!?/p>
【第28句】:【千里眼,順風耳】比喻看得遠,聽得細,消息靈通。韓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媳婦又不是千里眼、順風耳,她 哪兒會知道!”
【第29句】:【因風吹火,用力不多】(諺)順著風向吹火很省力。比喻趁著有利形勢做事,省力而又易于成功。
【第30句】:【為五斗米折腰】釋義: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彎腰,鞠躬。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這樣卑鄙的人在一起!寧可餓死,也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第31句】:【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釋義:比喻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例句:這里還有一種人叫“律師”,專門“編筐捏簍”,顛倒黑白,只要你有錢,他能把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一張傳票下來就得要幾塊錢酒錢。
【第32句】:病人裝進棺材——不可救藥
【第33句】:【買金須問識金家】(諺)要買金子,就要讓辨識金子的專家來鑒定,這才不至于買來假貨。指不識真金的人,會把真金當假金。比喻寶物在外行眼里,顯不出它的真價值。
【第34句】:【杯杯酒吃垮家當,毛毛雨打濕衣裳】(諺)家當:家產。毛毛細雨能把衣裳淋濕,酒盅雖小能把家產吃光。指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宗浪費,積累起來就能使家業(yè)破敗。 也作“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敗家當”。
【第35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釋義:道:僧道修煉的工夫。魔:魔鬼,鬼怪。比喻反面力量超過正面力量,無法制伏。舊社會統(tǒng)治者把自己的反動統(tǒng)治比作“道”,把人民的反抗比作“魔”?,F在比喻革命力量勝過反動勢力。例句: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yè)隨身,終須還賬。
【第36句】: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第37句】:【一沒有殺父之仇,二沒有奪妻之恨】沒有深仇大恨。言外 之意:不應該作對?!缎≌f月報》(1980,2):“可是,自己和別 人一沒有殺父之仇,二沒有奪妻之恨。誰和他結這么大的 冤仇?”
【第38句】:【過五關斬六將】(慣)小說《三國演義》描寫,蜀國大將關羽單騎連闖五道關口,斬殺曹操六員守關將領而沖出曹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建立卓越功勛。也比喻不平凡的經歷。
【第39句】:【一窩狐貍不嫌騷】釋義:騷:同“臊”。狐貍有臊臭味,同一窩狐貍互不討厭臊臭。比喻壞人和壞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父子們好像不能共事,其實是一窩狐貍不嫌騷,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體諒著一點,還是可以合作的。”
【第40句】: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釣不得魚。
【第41句】:【三媒六證】舊時男女訂婚,往往不止一個媒人作證,還要有婚書、彩禮等物證,所以叫“三媒六證”。 “三媒六證”源自一個民間故事。相傳,有三個非常聰明而心腸又極好的皮匠,他們遇到一位家境貧寒但有才學的小伙子,名叫新郎。皮匠們想試試新郎的才學。一個說,請你給做一個太陽大的饃;一個說,請你裝像海洋大的一缸油;一個說,請你織像路一樣長的一匹布。聰明的新郎不慌不忙地說:“請把太陽摘下來,我好比著做饃;請把海水稱一下看看有多少斤,我好裝油;請把路的尺碼量出來,再來量布”。結果,三個皮匠非但沒有難住新郎,反倒被新郎難住了。輪到新郎向皮匠提問了,新郎說:“我只想要‘六證…。 “六證”是什么,三個皮匠誰也不知道,就走鄉(xiāng)串戶訪問了許多人,還是沒搞明白。一天,他們遇到了一位在溪旁洗衣服的妙齡少女,忍不住問道:“請問姑娘叫什么名字,能幫個忙嗎?”少女笑道:“我叫新娘,有事就說吧!”聽說要問“六證”,姑娘就從家里取來一個升、一把剪、一把尺、一面鏡子、一桿秤、一個算盤,說:“要知糧有多少,以升為證;衣服裁得好壞,以剪子為證;布有多少,以尺為證;容貌如何,以鏡為證;東西的重量,以秤為證;賬目是否清,以算盤為證。這就是‘六證”’。皮匠找到了“六證”,新郎知道天下還有更聰明的人,非常傾慕新娘的才學,就請皮匠做媒說親。新娘也很愿意,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在三天之內蓋一幢“不用門來不用窗,無柱無瓦又無梁,上上下下不沾木,天生地長石頭墻”的房子,想難為新郎一下。結果,聰明的新郎就上山找了一處“洞外百花飄香,洞內冬暖夏涼,方向坐北朝南,氣候避風朝陽”的巖洞作新房。新娘很滿意,他們幸福地成了伉儷。于是,人們就把新婚夫婦稱作新郎、新娘,把三個皮匠叫做“三媒”,把新房叫洞房。舉行婚禮時,桌子上要擺設尺、剪、升、鏡、秤、算盤,稱為“六證”?!叭搅C”遂成一種婚俗。
【第42句】:一天,老師對我們說:“不怕腦子笨,就怕不勤奮。只要人有恒,萬事都可成。”(河南·羅山)
【第43句】:一次,媽媽讓我干活,我卻站在那兒拗著不動。媽媽說:“你一直別動,在那兒立個坑站個井才算有本事!”(河北·邯鄲)
【第44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讀書人缺乏實際行動,難于造反。 香港唐人《侍衛(wèi)官雜記》:“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是報紙 上鼓吹宣傳,不會有什么成就?!?/p>
【第45句】:【不知道是方是圓】不知道情況,不知道什么性質。菡子 《糾紛》:“叫劉二這種老實人到哪里去公開,要大家不給劉 二說話,他自己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方呢還是圓呢!”
【第46句】:【銀樣蠟槍頭】釋義: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爺們、大哥們平日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如今也不過虎頭蛇尾,銀樣蠟槍頭,奈他們不何。
【第47句】:【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慣)使大的矛盾化為小矛盾,小的矛盾得到解決。指折中調解,息事寧人。 也作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48句】:【墻里說話墻外聽】(諺)人在墻里說話,須防墻外有人竊聽。指人說話,特別是說秘密的話,要處處留神,謹防走漏消息。 也作墻里說話,墻外有人。 墻里人說話,墻外有人聽。 墻里說話墻外聽,道邊說話草棵聽。
【第49句】:【眼睛里冒火】(慣)形容人極其憤怒的樣子。 也作“眼睛竄火苗子”。
【第50句】:【水淺養(yǎng)不住大魚】條件差,收攬不了人才。類似的:小籠 子盛不住大鳥。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淺養(yǎng)不住大魚。 咱如今剛打了敗仗,人家牛舉人未必會留在這里?!?/p>
【第51句】:【拉到人頭上拿尿洗】表面上退讓,實際上進一步侮辱。成 語:欺人太甚。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簡直是屙到人 頭上拿尿洗哩嘛!不行,算賬!”
【第52句】:高梁稈做梯子——上不去
【第53句】:泥人的臉——面如土色
【第54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諺)駐軍的軍營像鐵鑄一般,經久不動;軍營里的士兵卻一撥去了又來一撥,流動不停。指軍營是固定的,士兵是流動的。 也作“鐵打軍營流水的兵”。
【第55句】:【眼皮也不眨一下】(慣)形容人滿不在乎的樣子。 也作“眼也不?!薄?/p>
【第56句】:【碓頭砸磨扇——石打石】(歇)碓頭:舂米谷用的圓形石制用具,安裝在杠的一端。石:諧“實”。指說話、做事實實在在,毫不摻假。
【第57句】:媽媽心情特別好,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我趁媽媽高興的時候說:“媽媽,我的鞋破了,你再給我買雙新鞋吧!”媽媽說:“你啊,真是吃七股想八股,吃了驢尾巴還想驢屁股。”(河南·沁陽)
【第58句】:【漏眼不藏絲】有目共睹,沒有營私舞弊。明代《金瓶梅》: “你兩親家都在此,漏眼不藏絲,有話當面說,省得俺媒人們 架謊。”
【第59句】:打蛇不死打蚯蚓——醫(yī)大欺小
【第60句】:【高山見官遠】釋義:偏遠的地方離官府遠,見到當官的很難。例句:你到俺們這山上來,可夠辛苦啦!過去人說高山見官遠,現在你這個官都親自走上山來了。
【第61句】:小晶晶驚喜地告訴媽媽:“媽媽你看,外面下雪啦!”媽媽笑著說:“柴千米白屋不漏,哪怕雪落結冰垢?!保ê稀|安)
【第62句】:【酒】酒,對中國人來說,是太重要了。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曹操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崩畎追粗S日:“借酒澆愁愁更愁?!崩畎走€說:”舉杯邀明月”。蘇軾說“把酒問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當中,也是“無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誰發(fā)明的呢?關于酒的發(fā)明,說法很多。一種說法是“猿猴造酒”。傳說猿猴將采摘的蘋果儲存起來,時間一長,蘋果發(fā)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說始于大禹時代的儀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朱翼中的《酒經》記載,上古用桑葉包飯的發(fā)酵方法造酒,是指儀狄用此法造酒,獻給大禹而言的。儀狄是個官員,他造酒是為了獻給大禹邀功。另一種說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文解字》記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傳說杜康生于周朝,是個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裝進竹筒里帶著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樹下忘記帶走。半個多月后,他趕羊回來又在那棵樹下找到了他遺忘之物,打開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經發(fā)酵變成液體了。村里人喝了都夸這種液體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釀酒了,并辦起了杜康酒店。
【第63句】:【書生治兵,十城九空】(諺)只有書本知識而沒有實戰(zhàn)經驗的人領兵作戰(zhàn),十座城池就有九座守不住。指書生領兵打仗,非遭慘敗不可。
【第64句】:【另打鑼鼓重開張】見“重打鼓,另開張”。
【第65句】:【紅娘】現常把為未婚男女牽線搭橋的介紹人稱為“紅娘”。這一稱謂源于元代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成于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茍慧生。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講述了一個優(yōu)美的愛情故事:唐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進京趕考,與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識于蒲州東十里的普救寺,兩人一見鐘情,情愫暗生。由于老夫人從中作梗,一對情人苦苦相思。鶯鶯的丫環(huán)紅娘十分機靈,見小姐每日愁眉不展,便想辦法為他們穿針引線,傳遞情書,并將小姐的情況告訴張生。后來,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于不顧禮法束縛,和張生私訂終身。但是,老夫人知道此事后,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倆。又是機智的紅娘勇敢地站出來,抓住老夫人的弱點加以要挾,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使得一對情侶終成眷屬。劇本是死的,只有搬上舞臺才能演活,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演活紅娘的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荀慧生,他改編創(chuàng)作并成功演出了《紅娘》一劇,成為茍派的重要代表劇目。荀派傳人宋長榮被譽為“活紅娘”。
【第66句】:八百年前立的旗桿——老光棍
【第67句】:為了慶祝元旦,我們班忙著排演節(jié)目。你看,有的說相聲,有的打竹板。校長見了笑著說:“真是廟小和尚大啊!”(河北·滄州)
【第68句】:【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諺)好馬奔跑起來不會停蹄,好牛拉起犁來不會歇步。比喻勤勞的人終生不會中止為社會作奉獻。
【第69句】:改革開放,農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姑爺深有體會地說:“那些年,是賊來不怕客來怕;現在相反,是客來不怕賊來怕?!保ê幽稀揉l(xiāng))
【第70句】:【炒豆沒吃上,還炸了鍋】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遭到損失。 浩然《艷陽天》:“這個人可不是好惹的,說不定又得鬧個炒 豆沒吃上,還炸了鍋。”
【第71句】:我有個小鄰居,平時學習總不努力,臨到考試了才著急,沒日沒夜地復習。她媽媽說:“平時就努力嘛,大年三十喂年豬,一夜肥不了多少?!保ê稀ど坳枺?/p>
【第72句】:近日商店來了一車化肥,一夜之間分了個精光。某人問隔壁鄰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鄰居說:“老鼠夜間行竊,與人何干?”(甘肅·臨洮)
【第73句】:【紅蓋頭】“紅蓋頭”俗稱“蒙頭紅”。舊時婚禮中的新娘,頭上會蒙著一塊方形大紅綢緞,被稱作“紅蓋頭”,這種婚俗古已有之,那么新娘為什么要蒙紅蓋頭呢?來源有三。一說史載最早的蓋頭大約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齊朝,當時女子用它遮風擋雨,只蓋在頭頂。到了唐朝,這種蓋頭演變成了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后來唐明皇李隆基又下令在帷帽上蓋一塊薄紗作為裝飾物,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蓋頭”。從后晉到元朝,這種蓋頭在民間流行不廢,并成為了新嫁娘的一種頭部裝飾。中國歷來視紅色為喜慶,因此新娘的蓋頭都是紅色的。二說來自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商議,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于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朵云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痹捯粢宦?,那幾個云團冉冉近移,終于會聚為一。于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而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zhí)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三說這種習俗來自禮教。古代十二歲以上的姑娘不見任何男性外人,新婚洞房后才可以拋頭露面。紅蓋頭的作用就是為了保證新娘從娘家到婆家的路上不被外人看到。
【第74句】:【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致哀方式。當一個國家領導人逝世,或者發(fā)生重大災難,習慣上要把國旗升起后下降到離國旗桿頂端一段距離(距桿頂三分之一處),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周恩來去世后,不僅中國下半旗致哀,就連聯合國也為周總理破格下半旗。因為聯合國規(guī)定只為聯合國成員國的元首下半旗。足見周總理的威望之高。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據說最早出現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茲·伊斯”號的英雄船徐徐駛進泰晤士河,它的桅桿上飄半旗,象征船員們對已故船長的敬意。該船長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尋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時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員中的威信極高,他去世后,船員極度悲痛,便把桅桿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對船長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許多船只沿用了這種哀悼方式。隨著時間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傳到陸地上,后來被官方承認,并為世界各國所采用。
【第75句】:搬起碾子砸磨盤——石打石(實打實)
【第76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釋義:比喻壞人本性不會改變。也比喻本事強的人到哪里都吃香,無能的人到哪里都吃虧。“行”又作“走”。例句:馮貴堂滿心歡喜,心里想:“可見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認識金子的人,漫沙荒野里會拾到金子;不認識金子的人.滿地黃金走,兩眼黑糊糊,我這算碰上朋友了!”
【第77句】:鄰居張大媽給兒子辦完婚事,小兩口就鬧著分了家,對大媽的生活不管不問。一天,張大媽到兒子的肉架子前割了幾斤肉,兒子張口就要錢。大媽提著肉說:“這錢嘛,等到柏葉落,柳葉圓,老公雞下蛋再給你吧!”(河南·南陽)
【第78句】:叔叔成天大吃大喝的,就是不愿意干活。爸爸對他說:“找點活干吧,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啊!”(湖北·鐘祥)
【第79句】:天空里閃電——雷厲風行
【第80句】:【破繭出俊蛾】(諺)不起眼的繭殼里能生出惹人喜愛的蛾。比喻窮苦人家或丑陋的婦女,往往能生養(yǎng)出俊秀的子女。
【第81句】:【九月冷,十月溫,秋底下還有個小陽春】(諺)農歷的九月天氣乍冷,十月秋末,天氣又有幾天返暖。 指秋后天氣返暖,是氣候變化常有的現象。
【第82句】:【偷吃禁果】“偷吃禁果”多指未婚男女青年發(fā)生性行為而導致懷孕,它源于西方的一個傳說。伊甸園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供亞當與夏娃居住的樂園。上帝警告亞當不能偷吃“分辨善惡的智慧樹”上的果子,不然就會馬上死去。但亞當和夏娃在狡猾的蛇的引誘下偷吃了禁果,他們的眼睛打開了,看見自己赤身裸體。上帝懲罰蛇,讓它吞食塵土,用腹部在地上爬行。而沒有服從他指示的夏娃則將在懷孕分娩時遭到痛苦,并永遠受亞當的管轄。亞當則將終生為每日的口糧在大地上辛苦操勞。上帝用獸皮將二人遮身并把他們逐出樂園,避免他們再吃生命之果而獲得永生。并派了一個天使守在樂園的東方,防止人類再進去。原來偷吃禁果就意味著付出代價,人生就是受苦也是上帝安排的。
【第83句】:老虎頭上撒胡椒——大膽潑辣
【第84句】:【砸牌子】(慣)比喻遭到失敗,毀了聲譽。
【第85句】:【舀凈水,撿千魚】采取徹底的辦法來搜索。李英儒《野火 春風斗古城》:“地里空了到場里,場里空了到屯里,舀凈水 撿干魚,打完蒿草連狼也跑不了。”
【第86句】:【鵝子石塞床腳——不穩(wěn)】(歇)鵝子石:即鵝卵石,一種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鵝卵石墊床腳不穩(wěn)固,轉指事情不穩(wěn)妥。
【第87句】:一腳踩死個麒麟——不知貴賤
【第88句】:【什么風把你們刮來了】見“哪陣風兒吹來的”。
【第89句】:【鹽緊好賣,賊緊好偷】(諺)鹽在緊缺時容易賣出,賊在人們緊張忙亂中容易行竊。偏指人應當從容謹慎做事,不要匆忙慌亂,給竊賊留下可乘之機。
【第90句】:【露口風】(慣)指從言談話語中透露出某種不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風。 透口風。
【第91句】:土罐里的螺螄——在劫難逃
【第92句】:蕭何月下追韓信——愛才
【第93句】:八月里的柿子——熟透了;越老越紅
【第94句】:【一世為官三世累】(諺)勸人做官應廉潔,以免后代受連累。
【第95句】:【話到舌尖留半句】(諺)話到出口時,應有所保留,不可和盤托出。 指說話不宜毫無遮攔,必須慎重思索,嚴加控制。 也作“話到嘴邊留三分”。
【第96句】:臘月三十貼對聯——年一回
【第97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諺)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無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藥。麝自然帶有香味,不必借助風力張揚。比喻人的德才名聲貴在深孚眾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第98句】:【鬼迷心竅】(慣)比喻受入迷惑或受邪念驅使,頭腦迷糊不清醒,以至做出蠢事。
【第99句】:劉備對諸葛亮——無話不說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的文案,夢見未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