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諺)會家:會做的人,懂行的人。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 也作會者不忙,忙者不會。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第2句】:銅盆爛了斤兩在
【第3句】:【打黑槍】(慣)指在暗處向人開槍射擊。 也作“打冷槍”。
【第4句】:唐代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把鐘聲與客旅的愁思相聯系,發人深省。晨鐘暮鼓亦指歲月推移,循環不已。如宋代陸游《短歌行》云:“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p>
【第5句】:【蒙被子放屁——獨吞】見“被窩里放屁——獨吞”。
【第6句】:空中樓閣出于《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兩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兩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
【第7句】:千金難買心中愿,無油燈盞枉費心
【第8句】:【扁擔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時扁擔平放在肩,轉指雙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9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了大財。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10句】:【 聞名不如見面】久聞其名,見面得到證實。周立波《暴風 驟雨》:“張主任就是你?早就聞你大名了,真是聞名不如見 面?!?/p>
【第11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12句】:【滿天討價,落地還錢】見“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第13句】:【煞上褲腰帶就充貞節女】(慣)比喻剛干了壞事,轉臉就假裝好人。
【第14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此語一般兩句連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過去封建時代,用來激勵人們上進好學,形容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那么,它源自何處呢? 它源自宋真宗的《勸學詩》,詩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笔顾麤]有想到的是,后來人們受其啟發,又續貂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知道人們是有意逢迎皇帝,還是寒磣皇帝,反正“顏如玉”不如“黃金屋、千鐘粟”格調高雅。不管怎么說,為后世留下了一句俗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倒把皇帝的杰作給冷落了。 以上三句詩,無非是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讀了書,有錢花;讀了書,有飯吃;讀了書,有嬌娘。有的少年為此追逐名利享受,誤入歧途。毛澤東也曾向少兒勸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才是正道。
【第15句】:【程咬金的斧子——就這么三下】(歇)程咬金:唐初大將,古代小說《隋唐演義》、《說唐》中的人物.傳說慣使兩把很重的板斧,頭三下很厲害,后來就差勁兒了。比喻本領不怎么樣,就開頭幾下子,使不出新的花招。也用來表示自謙。
【第16句】:【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釋義:惹是生非,只因愛說閑話;煩惱纏身,都是由于硬要出頭露面。指為人處世,要慎言慎行。 例句:小蔡,你我要不是小姜子,咱們也不管閑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第17句】:【送肉上砧板】(慣)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尋死路。
【第18句】:前世作孽據佛教“因果報應”之說,前世造下罪孽,損害其他眾生,一旦果報成熟,即不得不償還所欠的冤孽之債,謂之“前生債”或“前世孽”。如明代馮夢龍《桂枝兒·交惡》:“歹冤家,只今日便與你折帳,也是欠下前生債,與你相交這場。”又如清代袁枚《續子不語·葉氏姊》:“乾隆己酉,姊年七十二矣。偶秋日游園中,忽冷風如箭,直射其身。臥床,醫藥罔效……別駕乘其神氣稍清時,詢以終日喃喃,與誰共語,所患何處痛癢,而呼號不止?姊初不答,強問之,乃長嘆日:‘前世孽也!”’今人遇到冤家或困境、災難時,往往說:“前世作孽!”即本于此。
【第19句】:【打虎先掰牙】 釋義:比喻首先打擊要害,挫傷敵人的銳氣。 例句:“這叫打虎先掰牙。”鄧培武說了一句?!皦永镒綖觚?,跑不了的?!碧沾蟛畼泛呛堑卣f。
【第20句】:千錘成利器,自煉成純鋼
【第21句】: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第22句】:【客大壓店,店大壓客】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第23句】:【獨龍難斗群蛇,雙拳難敵四手】 釋義:比喻一個人勢孤力單,再勇猛,有本事,也敵不過兩個人或一群人。 例句:他嘆了口氣,像是替徐東來解圍似的,對大家說道:“唉!俗話說:‘獨龍難斗群蛇,雙拳難敵四手?!挥泄鹿聠螁蔚囊粋€人哩!”
【第24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源自一則傳說。 傳說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個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尸體,像是剛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經壞了。正在猶豫,忽然一只狼從這里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體腔內;又見一只狗從這里跑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體腔內。經過搶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來抓住扁鵲道:“盜賊,還我財物!”扁鵲說:“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一同去陽城見官。 陽城縣令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機,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將財物還他。”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笨h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你的內臟打開看看?!蹦侨四懬?,不愿意。扁鵲說:“看看我縫的刀口也可以?!蹦侨私忾_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h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飄然而去??h令急忙追趕,直追到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h令命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然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心,一個沒肺??h令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將那人痛斥一番。 從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詞,用來形容忘恩負義之人。
【第25句】:【大風刮不了多日,親人惱不了多時】(諺)就像狂風刮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一樣,親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只是暫時的。指親人之間怨嫌最容易開解。
【第26句】:【知性同樂】(諺)指彼此都能了解對方的性格,就能安樂相處。
【第27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諺)指人在三十歲以前,要靠父親養活、扶持,兒子得聽從父親的指使;三十歲以后,父親要靠兒子關照,自然是兒子說話算數。
【第28句】:【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歇)壞:本指身體情況惡劣,轉指人的思想品質惡劣。透:本指穿透,轉指透頂。指人壞到了極點。含責罵意。 也作頭頂長瘡,腳跟流膿——壞透啦。 頭上長瘡,腳心底流膿——壞透了。
【第29句】:【大寫數字】漢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但因為字形簡單,容易篡改,為了防止有人涂改賬冊,就必須用大寫數字。那么,是誰發明了大寫數字呢? 目前最早可見的大寫數字,出現在唐代石碑武則天的《岱岳觀造像記》中。據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考據家顧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記·岱岳觀造像記》可知,《岱岳觀造像記》是則天朝所樹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寫數字。顧炎武考證說:“凡數字做壹、貳、叁、肆、伍、陸、漆、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考據大家顧炎武論斷大寫數字出自武則天當十分可信。這一論斷,在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論行營狀請勒魏博等四道兵馬卻守本界事》中得到證實:“況其軍一月之費,計實錢貳拾漆捌萬貫。”其中“貳、拾、漆、捌”都是大寫數字。顧炎武說這個“漆”字,本應作“桼”,多的三點是后人妄自加鑿的。 武則天制定大寫數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原來,武則天的初衷是為反貪建廉,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范,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改成了大寫。 這一改革,大寫數字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有人說,大寫數字是朱元璋發明的,這顯然是移花接木。唐碑有證在前,有人想把功加在朱元璋頭上也是枉然。不過,明太祖朱元璋對大寫數字也有貢獻,他把“漆”變成了“柒”,把“陌”變成了“佰”,把“阡”變成了“仟”,也算是個完善者。
【第30句】:鐵樹開花鐵樹,也叫蘇鐵,熱帶一種常綠喬木,多年開花一次、比喻極難實現的事情或非常罕見的事物。本為佛教禪語:《五燈會元·焦山師體禪師》:“鐵樹開花,雄雞生卵,匕十二年,搖籃繩斷?!彼未鷪A悟《碧巖錄》四十則垂示日:“休去歇去,鐵樹開花?!薄独m傳燈錄·徑山果禪師法嗣》:“二十五日己后一陽來復鐵樹開花。”
【第31句】:【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諺)知交:知心的朋友。結交的朋友雖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幾人? 指知己難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 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第32句】:【扁擔是條龍,一生吃不窮】(諺)指扁擔是個寶,靠它能維持一生生計。
【第33句】:【汗毛梢上都長著心眼兒】(慣)形容人非常聰明、機警。
【第34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 釋義:比喻一天不如一天,事情向壞的方面發展。 例句:風里雨里,酸甜苦辣,這些年總算熬過來了,孩子也大了,自己也老了,還有一身病,真像人家說的那樣: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
【第35句】:身穿三尺衣,說話無高低。
【第36句】: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第37句】:【年里不老日里老】(諺)指老年人是在不知不覺中一天一天衰老的。
【第38句】:【過河卒子掃千軍】(諺)卒子:象棋盤上排列在最前列的兵卒。指下象棋時,卒子過了河界,就有橫掃干軍的力量。比喻戰爭中如果指揮得當,普通士兵也會發揮無窮的威力。
【第39句】:心不清則無以是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
【第40句】:【貨賣一張皮】(諺)一張皮:一副美觀的包裝。指貨物固然要重在質量,但能夠吸引顧主的美觀的包裝也不可忽視。
【第41句】:曇花一現梵語“優曇缽華”(Udumbara)簡稱“曇花”,或譯作“優曇缽羅華”、“鄔曇妙華”、“優曇華”,意思是祥瑞靈異?!赌鲜贰酚小皟灂胰A(花)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世”之語。此花產于喜馬拉雅山附近和斯里蘭卡,樹長一丈余,葉四五寸,花旱壺狀,隱于花托。開花時間很短,俗稱曇花一現,佛經中常用來比喻佛法難聞?!斗ㄈA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币馑际钦f,《法華經》所宣揚的妙法希有珍貴,不是經常可以聽到的,就像優曇缽花的開放難得遇見一樣?,F在人們常用曇花一現來譬喻一出現就消失的事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這幾天,我的‘捏……言’罪案,仿佛只等于曇花一現了。”
【第42句】:【潑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樣樣全”。
【第43句】:【燒香的走錯了廟門兒】(慣)比喻求人幫忙找錯了對象或看錯了人。也比喻辦事馬虎。 也作燒香投錯廟門兒。 燒香投差廟門,殺人認錯冤家。
【第44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第45句】:【打掉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歇)指心里有隱痛,難以啟齒。
【第46句】:【雞蛋磕在石頭上——碰不碎也叫它腥一大片】(歇)磕:碰在硬東西上。比喻以弱對硬,即使失敗了,也要叫對方受些損失。
【第47句】:【羨人吃飯,不如趕緊淘米】(諺)羨:羨慕,眼熱。指想望不如立刻動手實干。
【第48句】:【滿飯好吃,滿話難說】(諺)滿話:說話過頭,不留余地。指人說話要謙虛謹慎,留有余地。 也作“滿飯好吃,滿話說不得”。
【第49句】:【背后是石巖——靠得住】(歇)指可以依靠或可以相信。
【第50句】:【毛褳口袋倒西瓜——一會兒就倒完】(歇)毛褳口袋:用毛藍色厚布或麻布制成的口袋,長方形,農家常用來裝麥子等糧食。倒:本指傾倒,轉指傾訴。形容人說話痛快,一口氣全說出來。 也作“毛藍口袋倒西瓜——一口氣倒個干凈”。毛藍:比藍色略淺的顏色。
【第51句】:人不可有傲態,但不可無傲骨
【第52句】:【不知不覺】鳩摩羅什所譯《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說:“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山名)之高廣,內(納)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已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法門。”后因以用“不知不覺”形容不經意,沒有覺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兩人不及細說,將身上衣裳略攪掉些水氣,不知不覺,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筆,不知不覺就停下來了?!保ɡ蠲鳈啵?/p>
【第53句】: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第54句】:【臉皮薄】(慣)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臉皮嫩”。
【第55句】:【老虎嘴里落下來的,叫狼吃了】(慣)比喻沒費力氣就得到個便宜。
【第56句】: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第57句】:【提著頭過日子】(慣)比喻時時處于危險的境地。
【第58句】:【人好不如家伙妙】(諺)家伙:工具的俗稱。人再有能耐,也總比不上先進、得力的工具效果好。指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改進機械工具。 也作人巧不如家什妙。 人快還要工具利。
【第59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諺)指商店資格老,規模大,就往往會慢待顧客;顧客財大氣粗,又往往會刁難商店。 也作“客大壓店,店大壓客”。
【第60句】: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便說“八萬四千法門”,正如《維摩詰經·佛國品》所說,佛“集眾法寶,如海導師”。釋迦牟尼佛涅檗后,佛的教法都保存在經過數次集結的經、律、論“三藏”中。岡此,佛經也稱“法寶”。如唐代張說《龍興寺碑》:“法寶如山,普聞獅子之吼?!蔽挤鸾痰娜鼐磬品?,猶如蘊藏無數財富的寶山。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文案被稱為《法寶壇經》,也是此意。
【第61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釋義:不要求進取,只求保持現狀。 例句:“岳父大人如此關懷這批苦力,中央軍知道了一定感激不盡的?!?“唉,老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是了!”
【第62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釋義:分分合合是人類社會的規律。比喻形勢總有變化。 例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第63句】: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第64句】:日儲一勺米,千日一石糧
【第65句】:【割雞焉用牛刀】(諺)宰割一只雞,哪里用得著屠牛刀。比喻小題不必大做。 也作割雞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殺牛的把式。 殺雞不用牛刀。
【第66句】:【葉落歸根,人老還鄉】見“樹高干丈,葉落歸根”。
【第67句】:【宿世因緣】佛教指前世的生死為前生,即宿世;因而,將前世的因緣,統稱宿世因緣?!斗ㄈA經·授記品》:“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同經《化城喻品》還對二乘人說宿世因緣,誘其證悟。唐·姚合《寄主客劉郎中》詩:“漢朝共許賈生賢,遷謫還應是宿緣?!币彩∽鳌八蘧墶?。如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愛欲未除,宿緣是畏。”后來把“宿世因緣”一語的涵義應用到仕途的升遷與兒女之情的恩恩怨怨等方面。如《道山清話》:“彭汝礪久在侍從,晚娶宋氏歸,有姿色器資,承順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筆紙,大書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婦,從今以往,不打這鼓?!豆P而逝?!保o名氏)
【第68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諺)練武術的,要不住手地練拳;練曲藝的,要不住口地練唱。指技藝要經常練習,不可間斷。也泛指要熟練地掌握一門技能,離不開勤學苦練。 也作拳不能離手,曲不能離口。 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第69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釋義:比喻事物小而齊全,可以作為典型代表。 例句:那小飯館可以說是北京市最基層最不起眼,甚而會被某些自命高雅的人視為最低級最不屑一顧的社會細胞。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實整個北京城的陰睛風雨、喜怒悲樂,都能從那小小的飯館中找到清晰而深刻的回響。
【第70句】:【肩膀寬】(慣)形容人能力強,能擔起重任。
【第71句】:【里壯強如表壯】見“表壯不如里壯”。
【第72句】:自大的人,為自己的無知筑起高墻;
【第73句】:心口如一終究好,口是心非難為人
【第74句】:千斤擔子眾人挑。
【第75句】:【財助精神酒助膽】(諺)有了錢財,人就心情愉悅,精神振奮;喝了酒就會增添人的膽量。指有錢就有精神,有酒就有膽量。
【第76句】:【老母豬吃碗碴——肚里有瓷】(歇)瓷:諧“詞”。指說話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有時含譏諷意味。 也作“老母豬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兒”。
【第77句】:【人情若像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諺)人和人的相交,最后如果能夠保持初識時的那股熱情,就不會彼此怨恨了。指人情往往善始不能善終,開始相親,久后相怨。
【第78句】:【知冷知熱是夫妻】(諺)指生活上相互照顧,相互體貼,是夫妻間的情分。
【第79句】:神通廣大“神通”就是變化莫測、自在無礙的作用。隋代慧遠《大乘義章》卷二十解釋道:“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壅,謂之為通?!蓖驈乃迾I而來,稱為業通;或從后天修得,稱為修通。佛家主張從禪定和智慧中開發神通之力。《大莊嚴經·成正覺品》說:“如來于菩提樹下,初成正果,現佛神通,游戲自在。”《大智度論》卷九四謂:“若菩薩離神通,不能饒益眾生?!笨梢哉f,神通的唯一正當目的,就是“饒益眾生”,否則,就是邪因,將受惡果。如提婆達多為求供養之利而學神通,繼而我慢貢高,破壞僧團,毒害佛陀,受到地獄報應,便是一例。佛教把神通分為六種。前五種是:身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五通”是凡夫可以修得的,不出輪回。佛教最重視第六“漏盡通”,即斷盡煩惱,脫離生死的通力。必須“六通”具足,才算完美,才能普度眾生。后因以“神通廣大”泛指法力無邊、本領超越。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總不明白,他為甚么這么神通廣大,怎樣知道是我看的卷?”
【第80句】:【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跑】(慣)比喻沒有親身經歷過,卻看見過,多少了解一些。 也作“沒吃過豬肘,見過豬走”。
【第81句】:【實體】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的《起信論》中說:“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以來,色心無二。”明代智旭(1599-1655)著的《裂網疏》中對此作過解釋:“法身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實體,故即是色實體。既即是色實體,何難現種種色?”佛教哲學把物質稱為色法,精神稱為心法。真如是一切法的實體,也就是色法和心法的共同實體,所以說“色心無二”。真如能出現種種色法,也能出現種種心法。清·王夫之在所著《張子正蒙注·太和篇》中,認為一切“對立之象”,“皆取給于太和絪缊之實體”,也就是太和之氣出生一切萬物。近代學者把實體用作希臘文Ousia和拉丁文Substantia的意譯?,F代廣泛用于其它方面,如“經濟實體”等。(禹振聲)
【第82句】:【狐貍總要露尾巴】(諺)不管狐貍怎樣善于隱藏,肥大的尾巴總要顯露出來。比喻人群中的惡類,無論怎樣奸詐,終究要露出他的劣跡丑態來。 也作狐貍的尾巴總是藏不住的。 狐貍再狡猾,尾巴藏不住。
【第83句】:【拿著黃牛便當馬】(慣)比喻隨便拉人來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來頂替。 也作“拿了黃牛當馬騎”。
【第84句】:【山溝里的毛驢,走不慣平川地】 釋義:比喻不習慣。 例句:“好老喬哥哩,大家有什么不對,你批評就是,可不能提不當的話?!薄吧綔侠锏拿H,走不慣平川地呵。”
【第85句】:【彼一時,此一時】(慣)指那時是一個樣子,現在是另一個樣子,情況已大不相同。 也作“此一時,彼一時”。
【第86句】:【你有毒藥,我有解方】(慣)解方:解毒的藥方。比喻比對方技高一籌或總有對付對方的辦法。
【第87句】:【拿香供敬神,也該認準廟門】 釋義:比喻要認準對象,不要找錯了人。 例句:你太會投機了!你當了一輩子狗頭軍師!你拿香供敬神,也該認準廟門?。?/p>
【第88句】:【君子不奪人之好】(諺)好:愛好,喜愛。指品德高尚的人不奪取別人所喜愛的人或東西。 也作君子不奪人之美。 君子不奪人之所愛。
【第89句】: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第90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面對證。
【第91句】: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第92句】:【茶禪一味】意指禪味與茶味是同一種興味。語出于《日本禪師錄》。利休居士曾說: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辦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內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從這里尋找到佛祖的勝跡。茶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唐代陸羽曾著《茶經》,對于茶的種植、采摘、焙制、飲用等都作過詳細記述。形成獨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榮西和尚將茶葉帶到日本,并著《吃茶養生記》,將飲茶與修禪結合起來,在飲茶過程中體味清虛淡遠的禪意,后在日本逐漸形成有詳細儀規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曰:“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依歸”。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曰:“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薄安瓒U一味”即源于這種獨特的茶文化。(亦西)
【第93句】:【餓鬼搶齋——不辨香臭】(歇)齋:齋飯,僧尼所吃的素食。指分辨不清香臭、好壞。
【第94句】:【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諺)招安:勸招農民武裝向統治階級投降。 行在:專指封建帝王行幸所至的地方。舊指做官、發財都有捷徑可走。
【第95句】:【人窮當街賣藝,虎瘦攔路傷人】(諺)賣藝:舊時習武的人擺地攤使拳弄杖,討錢謀生。指人到窮時會不顧體面,在街頭賣藝,就像虎餓瘦時會冒險攔路傷人一樣。
【第96句】:【名堂】人們對搞花樣、名目或故弄玄虛的人,喜歡說他們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詞是怎么來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來。 原來,上古帝王舉行盛典的場所稱“明堂”。漢武帝、武則天都提出要造選明堂。據說,武則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個男寵一把火燒了。 河北農村也有“立明堂”的習俗,不過用途與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 遇到親人客死異鄉,尸骨無存,其親屬就在墳地內建一假墳,內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論是建造假墳頭,還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會有神秘色彩,故俗語常說:“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來?!懊鳌?、“名”同音,如今便演化為“名堂”了。
【第97句】:【把好心眼掛在鼻子上——專為別人看】(歇)指假裝出一副好心腸,在人前顯示。
【第98句】:【被窩里放屁——獨吞】(歇)譏諷人獨占財物或好處。 也作“蒙被子放屁——獨吞”。
【第99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釋義:能否相識(也指結婚),不在距離遠近,而在有無機緣。 例句: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p>
上一篇:視頻號年度最好的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