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要罵無好口,要打無好手】見“廝打沒好手,廝罵沒好口”。
【第2句】:高梁開花——到頂了
【第3句】:【民怕兵匪搶,官怕紗帽丟,窮怕常生病,富怕賊人偷】(諺)紗帽:烏紗帽,官帽。老百姓怕的是荒亂世道里兵與土匪來搶劫,官員怕的是丟掉官帽,窮人怕的是常年生病無法生活,富人怕的是家里錢財被賊偷盜。指不同層次的人,各有各的憂愁。
【第4句】:小侄兒剛睡一會兒就醒了,在床上直哭。奶奶說:“就睡這一會兒,還沒有一個屁臭得久。”(廣西·鹿寨)
【第5句】:華佗當(dāng)醫(yī)生——名副其實
【第6句】:小毛驢拉磨——有轉(zhuǎn)(賺)頭
【第7句】:世界上最小的橋梁——鼻梁
【第8句】:我雖然讀了許多作文書,可寫作能力并沒有明顯提高,小姨說我學(xué)習(xí)不得法,是“茶壺裝扁食,進得去出不來”。(江西·廣豐)
【第9句】:【年老莫娶年少妻】(諺)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輕女郎。指男女婚配,貴在年齡相當(dāng)。
【第10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爭吵發(fā)脾氣。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氣勢之兇,聲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第11句】:【 雙拳難敵四手】兩只手打不過四只手。成語:寡不敵眾。 明代《西游記》:“行者見兩個兄弟遭擒,他自家獨立難撐,正 是好手不敵雙拳,雙拳難敵四手。”
【第12句】:【客去主人安】(諺)指赴宴的賓客及時離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13句】:【一遭生,二遭熟】(諺)指人與人的交際,一次接觸生疏,再接觸就慣熟了。也指路徑多接觸,自然就熟悉。 也作一回相見兩回熟。 一回生,二回熟。 一次相交,二次相熟。
【第14句】:【不種百頃地,難打萬石糧】(諺)頃:百畝為一頃。指種的地廣,打的糧才會多。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豐厚。
【第15句】:鐵叉子刷牙——硬找渣(岔)
【第16句】:【花開在春天,讀書在少年】(諺)開花的最佳時節(jié)在春天,學(xué)習(xí)的最佳時段在少年。指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有效的學(xué)習(xí)時段。
【第17句】:【強盜遇著賊爺爺】(慣)指雙方是一丘之貉。
【第18句】:【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慣)比喻采取損害他人的手段,求得個人地位的提升。
【第19句】:【山多高,水多高】釋義:地下水和山一樣高。例句:俗話說,“山多高,水多高”。洞頂?shù)氖p里有泉水滴下來,不快不慢,約摸半分鐘就有一大滴,洞底下有個小盆口大的水灣,承接著上邊滴下來的水。
【第20句】:【當(dāng)祖宗供起來奉為至尊】祖宗,也說:祖宗牌位。張潔 《沉重的翅膀》:“把大慶那六條當(dāng)祖宗供起來,然后按這六 條驗收,那么我的廠子生產(chǎn)上不去,工人沒飯吃,你大慶包 不包?”
【第21句】:我總覺得有些同學(xué)對我很不尊重,心里很憋氣。媽媽開導(dǎo)我:“若要人敬己,己要先敬人。你不尊重人家,為什么要求人家尊重你呢?”(河南·濮陽)
【第22句】:【趕逐猴兒凈了山,拔了蘿卜地皮寬】人被打發(fā)走了,落得清 凈。明代《金瓶梅》:“拔了蘿卜地皮寬。叫他去了,省的他 在這里跑兔子一般,原不是那聽佛法的人!”
【第23句】:刀剜黃連木——刻苦
【第24句】:【路上說話,草里有人】(諺)在路邊說話,要謹(jǐn)防草叢中有人偷聽。 指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說話總要注意保密。 也作路上講話草兒應(yīng),河邊講話魚兒聽。 大路講話,草窩有人。
【第25句】:火車輪子——連軸轉(zhuǎn)
【第26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自己人不應(yīng)該見外。李準(zhǔn)《老兵新 傳》:“這個叫魚幫水、水幫魚,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感謝什 么!”
【第27句】:【做賊遇上打劫的】(慣)指遇上了對手。 也作“做賊的遇上截路的”。
【第28句】:【家雀跟著檐蝙蝠飛——干熬夜眼】(歇)家雀:麻雀。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zhì)的膜,以蚊蛾等昆蟲為食,夜間在空中飛翔。指白熬時光,毫無所得。
【第29句】:好菜全憑炒,好畫全憑裱。
【第30句】:長衫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第31句】:【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裹腳布,舊時婦女纏足用的 長布條。懶惰者不常洗,以致又臭又長。多用來形容語言 文字內(nèi)容空泛,廢話太多。懶婆娘,也說:王大娘。《香港內(nèi) 外》:“唉,這個廣告呀,簡直就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 又臭!”
【第32句】:林黛玉葬花——情愁意冷;自嘆命薄
【第33句】:【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歇)本指張不開傘,轉(zhuǎn)喻人軟弱,打不開或支撐不了局面。
【第34句】:【要想武功好,從小練到老】(諺)要想把武功練好,就得一輩子不停地練。指武功不是短時間能練好的,要長練不輟。
【第35句】:一個臭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臭皮匠,做事好商量;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亮。
【第36句】:【做鬼也搶不到紙錢】謂沒有本領(lǐng),無能。《臺灣小說選》: “等你們這些人做事,做鬼也搶不到紙錢用!”
【第37句】:【牽著鼻子走】像牛一樣被牽著,謂被人愚弄控制。巴金 《探索集》:“可是我不會走那條現(xiàn)成的路,我不會讓他們牽 著鼻子走。” 牽住牛鼻子用一根木鍵穿住牛鼻子,一頭系上韁繩,用 以牽牛。指抓住關(guān)鍵。《北京日報》(1988,8,3):“市化工總 公司牽住牛鼻子不放松,三十四個企業(yè)年內(nèi)基本完成勞動 組合。”
【第38句】:瓦匠干活——拖泥帶水
【第39句】:【窮時不走親戚家,餓時不進蘿卜園】(諺)人窮時到親戚家,會讓親戚以為是來求助,受親戚小看;蘿卜通氣開胃,消積食,人餓時吃蘿卜,會越吃越餓。指人貴識趣。
【第40句】:風(fēng)水先生的卜辭——陰陽都占(沾)著
【第41句】:【叫化子丟拐棍——受狗氣】見“抄化子不見拐棒兒——受狗的氣”。
【第42句】:【豺狼當(dāng)?shù)溃矄柡偂浚ㄖV)豺:形體似狼而小,性兇猛。豺狼:比喻兇惡殘忍的人。安:表反問。指豺狼當(dāng)?shù)纻耍麥绮蚶鞘钱?dāng)務(wù)之急,何必管那偷吃雞的狐貍!比喻鏟除惡人應(yīng)當(dāng)先除首惡。
【第43句】:【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一俗語多指心甘情愿。也指故弄玄虛,不可能實現(xiàn)。此俗語源自商、周交替時期。商朝末期,商紂王無道,周文王決定討伐昏庸殘暴、民心盡失的商紂王,便留心物色一位有才能的軍事指揮者來輔佐自己。一天,周文王帶著他的兒子到渭水北岸去打獵,看到一個老翁在渭水邊釣魚。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魚鉤是直的,而且離水面有二三尺。老翁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姜尚釣魚,愿者上鉤。”這時,一個樵夫走近他,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別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那老翁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寧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鉤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文王見狀大為驚奇,就下車,與之交談。得知他叫姜尚(又叫呂尚,“呂”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個精通兵法布陣的高人。周文王喜出望外,便誠懇地請他一起回宮。此后,姜太公釣魚、文王訪賢廣為傳誦,遂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俗語。
【第44句】:【望雨看天光,望雪看天黃】(諺)望:盼望。指盼望下雨,要看天色顯出光亮才有希望;盼望下雪,要看天色顯出灰黃才有希望。
【第45句】:照相的挪機子——對相(象)
【第46句】:【燈草拐杖——扶不起人】(歇)指自身力量有限,扶助不了別人。
【第47句】:【炒冷飯】釋義:比喻辦事、說話重復(fù)過去的老一套,沒有新內(nèi)容。例句:苦已經(jīng)吃過了,現(xiàn)在生活蠻好了。講良心話,阿英生活好,現(xiàn)在我的生活也不錯,訴過去的苦派啥用場呢?還不是炒冷飯。
【第48句】:【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諺)九十九:指高壽。指晚飯少吃,可以養(yǎng)胃、促進健康,從而益壽延年。
【第49句】:【佛多不靈,眼大無神】釋義:佛爺多了不靈驗,眼睛太大了沒有精神。也比喻人多干事互相依靠,不盡職。例句:這龍門山上共有十萬多尊佛像,大的幾十丈高,小的有落花生那么大。常言說,“佛多不靈,眼大無神”,海老清和雁雁轉(zhuǎn)了半天,把這些佛像只好當(dāng)作景致看了。
【第50句】:籬笆上曬菜——掛心
【第51句】:十月眼看就要過去了,因雨水太多,我家稻田的麥子還沒種上,天卻又下起了雨。媽媽看看天,無可奈何地對爸爸說:“這真是十月天后娘臉,越怕難看越難看。”(河南·濟源)
【第52句】:【 缺德帶冒煙】缺德透頂。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你 們?nèi)钡聨盁熇玻耶?dāng)太太的,還不如那群婊子!”
【第53句】:【畫虎不成反類狗】(慣)老虎沒畫成,卻畫得像只狗。比喻本想辦好事情,沒想到卻搞得更糟。 也作畫虎不成,反倒類犬。 畫虎不成,反類其狗。
【第54句】:【枉披了人皮】(慣)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為極其卑鄙、惡劣。
【第55句】:【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諺)有車在前邊行,后邊就會有碾出的車轍;有樹長得高大,下面自會有樹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隱瞞不住別人。
【第56句】:【孟婆湯】“孟婆湯”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古人信奉人是可以生生世世輪回反復(fù)的,轉(zhuǎn)世前喝了盂婆湯就可以忘掉前世恩怨。“孟婆湯、孟婆湯,人口前世即可忘,前世恩仇前世罪,黃泉陌路孟婆湯。”這是我國民間發(fā)喪時經(jīng)常唱的一首歌。從這首歌中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認(rèn)為“孟婆湯”是一種遺忘藥,喝了它之后,可以讓人喪失記憶,忘卻所有煩惱,忘掉所有愛恨情仇。 “孟婆湯”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漢朝有個姓孟的女子,從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后開始念經(jīng)誦佛,后來人山修行。她平時食素,致力于勸人向善,不要殺生。她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設(shè)想未來,一直到八十一歲,還是處女之身,世人稱她為“孟婆老奶”。上天看重她的為人和特點,任命孟婆負(fù)責(zé)去除投胎鬼魂的前世記憶,因為當(dāng)時人間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會泄露天機。接任后孟婆常駐在地府的奈何橋邊,她在池塘、溪流采集草藥,熬制成如酒一般的有甘、苦、辛、酸、咸五種口味的湯,即孟婆湯,服用后會立即喪失全部記憶。因此,孟婆湯也被叫做“迷魂湯”或“忘情水”。但凡準(zhǔn)備投生的鬼魂,都會被押到孟婆所掌管的醚忘臺灌孟婆湯,以忘卻前世和地府里的一切。
【第57句】:【投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交手】(諺)練武的人想要提高武藝,投師領(lǐng)教,不如訪友切磋;訪友切磋,又不如交手實練。指親身實踐提高最快。
【第58句】:就要期末考試了,我才急著復(fù)習(xí)功課。媽媽說:“你手里總拿著短把鐮,一點兒不作長遠(yuǎn)打算!”(山西·新絳)
【第59句】:深山藏大樹——棟梁之才
【第60句】:【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不管外表如何,以實 際效果來判斷好壞。類似的:不管黃牛黑牛,能拉犁的就是 好牛。浩然《金光大道》:“你何必這么死板、機械呢?不管 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第61句】:三十年開花,四十年結(jié)果——老果果(老哥哥)
【第62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么會用“九頭鳥”來形容湖北人呢?這得追溯到明朝的張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頭鳥”是什么樣的鳥類。九頭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本來有十個頭,日夜嗚叫,人們厭惡它的聲音,遂驅(qū)趕獵殺,后來天狗也來助戰(zhàn),咬下了它的一個頭,于是就剩下九個頭了。它晝伏夜出,畏懼火光,血滴誰家,誰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傳說中,九頭鳥是不祥之物。那么九頭鳥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聯(lián)系起來呢?這得從張居正說起。張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時官至內(nèi)閣首輔。在位期間,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了稅賦制度,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賢臣,在加強北方邊防和整飭東南沿海地區(q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紅的時間長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據(jù)說當(dāng)時有九大御史聯(lián)合參奏陷害張居正,結(jié)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肅,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用來諷刺九大御史再厲害,也抵不過湖北出身的張居正一人。就這樣,將“九頭鳥”按到湖北人的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頭鳥”的含義也跟著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如今的九頭鳥已成了頭腦靈活、聰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詞,象征著湖北人的智慧和優(yōu)良品質(zhì)。偶有貶損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第63句】:【墻有縫,壁有耳】(諺)墻上有縫隙,消息會外漏;壁上有耳朵,說話會被偷聽。指人們說話要隨時隨地留心,提防有人竊聽。 也作墻有眼睛,壁有耳朵。 墻有縫,窗有眼。
【第64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慣)明知有危險,仍然冒險前行。比喻無所畏懼,敢于冒險。 也作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 明知山有虎,故向虎邊行。 明知山有虎,故作砍樵人。
【第65句】:【滿肚子墨汁】(慣)形容人書讀得多,非常有學(xué)問。
【第66句】:進了籠的烏——翅膀再硬也飛不了
【第67句】:【清明節(jié)插柳】我國有清明節(jié)插柳的風(fēng)俗,特別是江南,每逢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將柳條插在井邊。“井井有條”的成語就來源于清明插柳活動。現(xiàn)在看來是個植樹造林美化環(huán)境的好習(xí)慣。據(jù)說,清明節(jié)插柳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正宮馬娘娘有關(guān)。有一年清明節(jié),馬娘娘身穿便裝出城游玩。可鄉(xiāng)下路窄,不能過車,她只得下車步行。不知底細(xì)的人見了都拍手高叫:“大家快看,好大的一雙腳。”馬娘娘聽見后十分生氣,叫人記住這個村名轉(zhuǎn)身就走。忽聽得有人哭著走來,馬娘娘一看,原來是個老太婆,老太婆那雙腳,比自己的還大。馬娘娘問其原委,原來是人們譏罵她生有一雙大腳。馬娘娘聽后,產(chǎn)生了憐憫之情,便說:“那些無知村民,回頭都得殺掉,你可例外,快回去在你家門前插上兩枝柳。” 原來那老太婆是村里“智多星”裝扮的,他見村民奚落馬娘娘,知道闖了大禍,便改裝前往打探虛實。結(jié)果不出所料,他趕忙回到村里,通知各家都要在門前插上柳條。馬娘娘回宮后,立即派兵將那個村子圍得水泄不通,打算將門前無柳的人家全部殺掉。可官兵進村,看見家家門前都插上了柳條,只好作罷。第二年清明,大伙放心不下,怕馬娘娘又來郊游踏青,便又全都插上了柳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fēng)俗。
【第68句】:小兵要用自己漂亮的泡沫文具盒去換小強的米老鼠文具盒。奶奶說:“你啊,何必用會下蛋的母雞去換不下蛋的公雞呢?”(四川·汶川)
【第69句】:【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釋義:吃了人家的宴請,接受了人家的饋贈,說話辦事就不容易堅持原則。例句:方亦鵬就曾屢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應(yīng)有的警惕,特別是不宜隨便接受他們饋贈。“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真是一點也不假的大實話。
【第70句】:大伙兒同唱一個調(diào)——異口同聲
【第71句】:【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見“不如意事常八九”。
【第72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歇)天橋:北京市永定門內(nèi)一個地段,舊時民間藝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賣藝為生的人。舊時在天橋賣藝的人常擺出表演功夫的架勢,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動真的。指光說得好聽而不實干。
【第73句】:野馬上籠頭——服服帖帖
【第74句】:【順情說好話,干直惹人嫌】干直:沖撞直言。順著情面說對方愛聽的話,就討人喜歡;直言不諱沖著人說話,就討人厭。指說話要考慮效果。
【第75句】:爸爸有時飯吃得少,就怪媽媽飯做多了;有時吃得多,又怪媽媽飯做少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的肚子是橡皮肚,緊的時候吃不了,松的時候又填不滿,叫我怎么估計呢?”(四川·西昌)
【第76句】:爬山比賽第一名——捷足先登
【第77句】:調(diào)皮的小剛打碎鄰居王嬸家一個花盆。小剛媽要打他,王嬸連忙勸住,并說:“別打!別打!十個小孩九個猴,一個不猴還爬墻頭呢!”(河南·上蔡)
【第78句】:【養(yǎng)魚池里釣魚】指侵犯他人利益。《北京日報》(1985,3, 7):“長途客運部門的某些同志所以擠兌個體戶,無非是認(rèn) 為個體搶了國營的生意,農(nóng)民跑到他們的養(yǎng)魚池里釣魚來 了。”
【第79句】:【樹老根多,人老話多】釋義:樹老了樹根多,人老了說話噦唆。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爺爺?shù)淖焯椤淅细啵死显挾啵螞r像恩翁爺爺常說的,花蕾般的娥瑪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呢!
【第80句】:【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發(fā)呆,精神恍惚。類似的:. 失了三魂,喪了七魄。成語:魂不守舍、魂飛魄散。菡子《糾 紛》:“她已經(jīng)懷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劉 二,每天擔(dān)著一筆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第81句】:【時勢造英雄】(諺)時勢:時局發(fā)展的形勢。指時代的風(fēng)云會把普通人造就成英雄人物。 也作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杰。 時勢造英雄,亂世好做官。
【第82句】:【人離原地活,樹離原地死】(諺)指人離開原地,走出困境,外出闖蕩,就能把生活的路拓寬。 也作人挪活,樹挪死。挪:挪動,離開原地。 樹挪死,人挪活。
【第83句】:吃了剩飯想點子——光出餿主意
【第84句】:【叫花子】乞丐俗稱“叫花子”,那么乞丐為什么被稱為“叫花子”呢?有兩個出處。一是古時候天津的職業(yè)乞丐上街討飯時,手中都拿著一根花棍,一路乞討,一路舞動,碰上惡狗當(dāng)?shù)溃蜇ぞ陀盟鼇泶蚬贩郎怼S捎诠髯由厦胬p著花紙條,系著小鈴鐺,耍起來會“叮當(dāng)”作響,所以俗稱打花棍,是天津職業(yè)乞丐行乞的象征。這乞丐是夠花哨的,故稱“叫花子”。二是如同化齋一樣,“叫化”也是一個動詞,叫化剩湯殘飯的人被稱為“叫化子”。這在元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較為常見。比如元代戲劇家張國賓的《合汗衫》:“我繞著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湯和這殘菜。”因為“化”同“花”諧音,后來,人們就將“叫化子”俗稱“叫花子”。這就是“謂乞兒為花子”的由來。
【第85句】:【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諺)十步:形容地域不大。比喻到處都有出眾的人才。
【第86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慣)本想打人,卻傷了自己。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也作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 搬石頭壓自己的腳。
【第87句】:【冤家碰著對頭】(慣)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第88句】:【西鳳酒】西鳳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國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參加“南洋萬國賽會”,獲獎牌,受到各國評酒專家的交口稱贊。西鳳酒的名稱來自一個久遠(yuǎn)的典故。傳說唐代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歡送出使長安的波斯王子回國,來到扶風(fēng)郡雍州(今陜西省鳳翔縣)的十里長亭,發(fā)現(xiàn)路上蜜蜂、彩蝶紛紛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經(jīng)向路人詢問,得知附近的柳林鎮(zhèn)有一家酒坊剛從地下挖出一壇窖藏老酒,氣味濃香無比,因而導(dǎo)致蜂蝶醉倒,臥地不起。后來郡守便把這壇美酒送給裴侍郎。裴氏非常高興,即興吟詩一首:“送君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將這壇美酒獻給高宗皇帝,從此柳林酒便身價百倍,被列為朝宴、國宴佳釀。因該酒產(chǎn)自西部鳳翔,后來便改稱“西鳳酒”,一直沿襲至今。
【第89句】: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
【第90句】:【淺水藏不得蛟龍】(諺)蛟龍:傳說中龍的一種,能在海洋里興風(fēng)作浪。淺水中無法藏住蛟龍。比喻條件差、地方小,留不住有大才的人。 也作“淺水里面難養(yǎng)龍”。
【第91句】:【千不如人,萬不如人】(慣)指處處比不上別人。
【第92句】:表姐回家沒學(xué)習(xí),姨媽批評了她一句,表姐就與姨媽頂嘴,氣得姨媽嘴唇顫抖著說:“這丫頭,身子一斤,嘴八兩。”(安徽·肥東)
【第93句】:【蘿卜上扎刀,不是出血筒子】釋義:蘿卜_上扎刀,流不出血來。比喻人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例句:到底李鴻云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一下還摸不準(zhǔn),不要又上了李鴻云的當(dāng)吧?蘿卜上扎刀,李鴻云也不是什么出血筒子。
【第94句】:大年初一翻日歷——頭一回
【第95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情況不好判斷。浩然《艷陽天》: “滿天的云彩,你知道哪一塊云彩有雨呢?不給自己留個退 腳的地方,將來不是自找苦吃嗎?”
【第96句】:【人多出韓信】韓信,漢代有名的軍事將領(lǐng)。指集思廣益, 產(chǎn)生智慧,增長才干。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咱們?nèi)ジ嬖V郭 團長,多邀幾個人合計合計,人多出韓信。”
【第97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諺)正大光明的事不會瞞哄人,瞞哄人的事不會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壞事偷偷摸摸。
【第98句】:我二爹在家里開個磨面坊,由于為人誠實、厚道,客戶總是不斷,有人甚至趕十幾里的山路來磨面。我說:“二爹,你的生意咋恁好?”二爹說:“我有一本經(jīng),給人磨面兒,三下五去二(注:意為快);問人要錢兒,三八二十三(注:意為少收錢)。你說,二爹的生意能不好嗎?”(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99句】:【說真方,賣假藥】話是真的,東西是假的,無法兌現(xiàn)。或 說:方是真的,藥是假的。歷史圖書:“當(dāng)時很多人說他的辦 法是說真方,賣假藥。”
上一篇:智言智語人生感言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