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暖水瓶的塞子——堵氣(賭氣)
【第2句】:搬起樓梯上天——高攀不得;無門;找不到門路
【第3句】:鴨子吃曲蟮——生吞活剝
【第4句】:頭穿襪子腳戴帽——切顛倒
【第5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歇)天橋:北京市永定門內一個地段,舊時民間藝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賣藝為生的人。舊時在天橋賣藝的人常擺出表演功夫的架勢,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動真的。指光說得好聽而不實干。
【第6句】:【望鄉臺上打蓮花落——不知死的鬼】(歇)望鄉臺:迷信傳說陰間有望鄉臺,人死后,鬼魂登此臺可望見陽間家鄉情況。蓮花落:曲藝的一種,用竹板擊出節拍以輔唱,舊時常有乞丐用以乞討。指不知自己處境的險惡或不知死到臨頭,還一意孤行的人。含譏諷、責罵意。
【第7句】:【老壽星上吊——活膩了】(歇)老壽星:傳說中長壽的仙人。指活得厭倦了,自己尋死。含責罵意。也作“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第8句】:蟋蟀碰到老母雞——沒個跑
【第9句】:【破蒸籠——不盛氣】(歇)盛:諧“成”。氣:諧“器”。指沒有出息。
【第10句】:小孩坐蹺蹺板——有起有落
【第11句】:象的牙,駱駝的峰——生成的骨頭長成的肉
【第12句】:戲臺上的夫妻——會兒的事
【第13句】:樹梢上掛酒瓴——瓜不是瓜,果不是果
【第14句】:瘋狗跳院墻——逼的
【第15句】:孤單無友是不好的——即使是在天堂上。
【第16句】:聽啞巴唱戲——莫名其妙
【第17句】:【鴨子浮水——面上不動暗里在動】(歇)浮水:在水里游。指表面上不露聲色,卻在暗中行動。
【第18句】:耗子掉進書箱里——咬文嚼字
【第19句】:貓兒抓老鼠——本能;祖傳秘方
【第20句】:豁牙騾子賣了個驢價錢——壞在嘴頭上
【第21句】:腳登黃山,眼看峨眉——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22句】:狗咬呂洞賓——不懂好歹;不認得真人:不識好歹;不識好人心;不識真神仙;有眼不識真人
【第23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繩】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有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間。典出《初刻拍案驚奇·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明朝成化年間,蘇州有個名叫文若虛的人,做生意總是賠,人家叫他“倒運漢”。這年他窮得實在過不下去了,便破罐破摔,拿著別人送的一兩銀子,買了幾簍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紅”,隨商船出海,他要看看海外風光,死了也不冤。到了一國,商人們都上岸做貿易去了,文若虛猛地想起自己帶著吃的那一簍橘子爛了沒有?于是搬到船板上吹吹風。岸上走的人看見了,問是什么東西。文若虛拿起一個掐破就吃。圍觀的人看這東西又好看又能吃,問他多少錢一個。文若虛聽不懂,便豎起一個手指。有人拿出一個銀錢來買了一個,聞了聞撲鼻香,嘗一嘗甘甜可口。又摸出十幾個銀錢來,說:“我買十個進奉皇帝。”旁邊的人看了,你買倆,他買仨。文若虛一看剩下的不多了,剛要漲價,那第一個買橘子的人飛馬趕來,大聲喝道:“不要賣了,皇帝都要了。”文若虛把錢一數,共一千多,約合百兩銀子,竟是一本百利了。眾商人回來,聽說這事,都驚喜道:“人都道他倒運,而今是轉運了。”便勸他得此錢買了貨帶回去再生利錢。文若虛道:“我是倒運的,將本求財,沒有一次不蝕本的,如何這要生利錢。妄想什么?萬一和從前一樣,再做虧了,哪里再有洞庭紅來賣?‘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量了,我還是帶這些錢回去吧!”
【第24句】:墳地里冒青煙——陰陽怪氣
【第25句】:洪水沖了老鼠洞——窩子全完
【第26句】:拿著棒槌縫衣服——啥也當針(真)
【第27句】:蘿卜碰上三九天——要凍(動)心了
【第28句】:節節草——虛心
【第29句】:過秤亂加碼——不公平
【第30句】:【火燒屁股——慌了手腳】(歇)形容情勢急迫,人驚慌失措。
【第31句】:蒙面人出場——不留臉面
【第32句】:山里的石頭——雷打不動
【第33句】:燈草搓繩來綁馬——枉費心
【第34句】:扳不倒兒掉在血盆里——紅人
【第35句】:紅布包柑橘——里外都紅
【第36句】:背后作揖——空頭人情
【第37句】:屬螺絲釘的——東西不大,作用不小
【第38句】:【餓鬼搶齋——不辨香臭】(歇)齋:齋飯,僧尼所吃的素食。指分辨不清香臭、好壞。
【第39句】:吊在房檐下的大蔥——葉黃皮干心不死
【第40句】:釜底的游魚——命不長
【第41句】:騎馬不帶鞭——全靠拍馬屁
【第42句】:小猴子坐江山——毛手毛腳
【第43句】:【鵝蛋子——又圓又滑】(歇)本指鵝蛋外形圓、表面滑,轉以形容人圓滑。
【第44句】:鋼錘砸鐵砧——硬碰硬
【第45句】:船老大坐后艄——見風使舵
【第46句】:口技表演——嘴上的功夫
【第47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第48句】:樓頂上唱歌——高調
【第49句】:麥克風前吹喇叭——里外響(想)
【第50句】:帶著秤桿買小菜——斤斤計較
【第51句】:【狗咬狗——兩嘴毛】(歇)本指雙方都咬下對方一嘴的毛,轉喻壞人互相爭斗,都沒有好結果。
【第52句】:玻璃掉在茅坑里——又滑又臭
【第53句】:高速公路——暢通無阻
【第54句】:割了麥子下大雨——及時
【第55句】:三伏天的高粱苗——節節上升
【第56句】:狂犬吠日——空汪汪
【第57句】:燒干的鍋爐添涼水——安心惹氣
【第58句】:茶館里擺龍門陣——想起什么說什么
【第59句】:狗啃骨頭——津津有味;死不放松;嘴上的勁
【第60句】:梅蘭芳唱旦角——拿手好戲
【第61句】:【出太陽打傘,多此一舉】無此必要。《北京日報》(1982,7,19):“在他們看來,既然眼前無人‘下水’,那反腐蝕教育就是出太陽打傘——多此一舉。”
【第62句】:小亮學習退步了,卻不以為然。爸爸批評他,他竟不服氣,還說:“我在班上還是名列前茅呢!”爸爸無可奈何,點著他的鼻尖說:“哼!你呀,就會豬八戒演講——大嘴說大話,比起人家小剛來,你是扁擔豎在電桿下——差一大截喲!”(江西·南昌)
【第63句】:畫眉的嘴兒——會說:油嘴滑舌
【第64句】:【炒魷魚】“炒魷魚”怎么成了“解雇”的同義詞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帶,舊時有這樣一個風俗,老板要解聘雇員,并不采用口頭或書面通知,而是客客氣氣地請你吃一頓飯,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魷魚,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請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馬三立說的相聲“離婚上哪吃飯——‘狗不理…。請人吃魷魚有兩層意思。第一,炒魷魚是檔次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盡主雇之誼。其實,這時候再好吃的飯菜還有什么味。第二,炒魷魚熟后呈卷筒狀,暗示你應該卷起行李另謀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說成“卷鋪蓋卷兒”一樣,蠻形象的。
【第65句】:電燈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第66句】:打蝦錢,買煙抽——水里來,火里去
【第67句】:病貓的尾巴——翹不起來
【第68句】:【關大王賣豆腐——人硬貨不硬】(歇)關大王:即關羽,也稱關王、關老爺、關夫子等。硬:前字指強硬;后字本指堅硬,轉指強硬、過硬。指人外表強硬,但本事不過硬。常含譏諷意味。也作關王賣豆腐——人硬貨不硬。關老爺磨豆腐——人硬貨不硬。
【第69句】:大姑娘生頭胎——開懷
【第70句】:【蜻蜒吃尾——自吃自】(歇)蜻蜓常把尾巴彎到自己的嘴邊,看起來像在咬自己的尾巴。指自己吃自己的東西,或自己消耗自己的財物。也作蜻蜒吃尾巴——自吃自。蜻蜒吃尾巴——吃自己的。
【第71句】:【耗子鉆風箱——兩頭受氣】見“老鼠鉆到風箱里——兩頭受氣”。
【第72句】:【沒本錢買賣——賺起賠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敗,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73句】:老鼠出門撞著豹——惡心人碰著惡心人
【第74句】:后山石頭——死不開竅
【第75句】:對著酸菜缸吶喊——甕(嗡)聲甕(嗡)氣
【第76句】:腳踩西瓜皮,手抓兩把泥——能滑就滑,能溜就溜
【第77句】:對著鏡子扮鬼臉——丑化自己
【第78句】:【小雞不帶籠頭——散逛】(歇)形容無拘無束地到處游逛。
【第79句】:深山藏大樹——棟梁之才
【第80句】:臉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第81句】:盼月亮從西出——沒一點指望(瑤族)
【第82句】:扁擔做槳用——劃不來
【第83句】:鋼條做釘子——寧折不彎
【第84句】:大年三十盼月亮——癡心妄想
【第85句】: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第86句】:背著人作揖——各盡其心
【第87句】:城隍爺的馬——騎不得;樣子貨
【第88句】:【老頭吃糖——越扯越長】(歇)糖:指麥芽糖,能拉長。扯:本指拉,轉指漫無邊際地閑談。形容說話漫無邊際,越說越多,沒完沒了。
【第89句】:跪著養豬——看在錢份上
【第90句】:【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劇,是國粹。它源于徽劇和漢劇。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召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班進京賀演。壽慶之后,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演出受到喜愛,繼續留京獻藝。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劇和徽劇出于同源,因而時常合班演出。漢劇是西皮調的唱腔,徽劇以二黃調為主,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并不斷汲取當時流人北京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戲曲的精華部分,同時又根據觀眾的要求和北京的語言特點,創造南北觀眾都能接收的戲劇語言——韻白。這樣京劇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由當初的“皮黃”改稱“京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京劇已經在全國盛行開來。京劇藝術比其他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夸張的特點,形成了念、唱、做、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表演時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節奏感。京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了“老生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后來又出現“老生新三杰”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到了民初,旦角的地位開始變得重要了,出現了“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各行當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形成了京劇流派。
【第91句】:石雞上南山——略咕略(各顧各)
【第92句】:鴨子吃糠殼——白歡喜;空歡喜;空喜一場
【第93句】:拍馬屁拍到腿上——倒挨一腳
【第94句】:割麥刮大風——亂了鋪(譜)
【第95句】:銅鑼對大鈸——晌(想)到—個點子上
【第96句】:【瞎子過河——不摸水深淺】(歇)深淺:本指水深淺的程度,轉喻事情的根底。比喻不知道事情或人的根由、底細。
【第97句】:【清水煮掛面——有鹽在先】(歇)掛面里攙有少量食鹽。鹽:諧“言”。指事先把該說的話說清楚。
【第98句】:吃人的老虎拍照——惡相;惡模樣
【第99句】:吃著海椒[辣椒]訓人——說話帶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