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能止惡行善、利益人群、造福大眾,即是真正智者的表現。
【第2句】:蘋果、花生之類的很好吃,很有營養,那是對人來說的。佛菩薩并用不著。此世的善事、功德也一樣,只對人有益,凈土佛菩薩用不上,還是留在人間好好享用吧。
【第3句】: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佛教的精神,正是要啟發每個人心底的這股清流。
【第4句】:應發欲心,超過有結,應發欲心,于無欲中,欲無欲事。《大威德陀羅尼經》卷五
【第5句】:三心二意無定性,四處徘徊不專精,盡管條條道路通長安,卻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第6句】: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第7句】:【禪心佛語】人間霧,心頭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時浮云遮望眼,明月清寒上心頭,用心處,不是恩怨便是情仇。
【第8句】:【禪語人生】一個很會溝通的人,一定很會和自己溝通。一個人格局很小,一個人境界很低,一個人心胸狹隘,怎么能講出大格局的話。
【第9句】:結婚后,他天天見到你,睜開眼你就在他身邊,閉上眼你還是在他身邊。
【第10句】:不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第11句】:【佛心禪語】禪定禪定,要靜要清凈,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沒有,什么妄想也沒有,一心定在那里,動也不動,天倒下來了也不怕,貓捉老鼠就是這個精神,聚起精神看著老鼠。
【第12句】: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佛母品
【第13句】: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第14句】:寬容是一種高貴品質,是一種生活藝術,佛說懂得與人和諧相處的人,是看透了人生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第15句】:佛說:有“七善法”可讓人具備梵行。哪“七善法”呢?一是知方法,二是知教義,三是知時機,四是知滿足,五是了解自己,六是了解大眾,七是懂得尊卑。
【第16句】:如我們每日早課完畢靜坐時,反觀自性,清凈心地,反省昨日的功過得失。對人、對事,無過失則心安;有錯誤,即應發慚愧心,加緊懺悔,莫再犯錯。
【第17句】:山河踏遍,只覺如夢人生,尋一安穩之所,恬淡度日,方為福報。嘗盡五味,亦覺淡飯粗茶,簡布素衣,才是潔凈。
【第18句】:能夠正視自己的人,會虛懷若谷,謙虛謹慎,從而才有更嚴格的要求與更高的追求,人生才能達到新的高度。
【第19句】:是汝諸人本分事,若教老僧道,即是與蛇畫足。此是頓教諸上座。-《靈鷲閑禪師》
【第20句】:【禪心佛語】寬容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紐帶,讓我們彼此相連,讓我們認清彼此,珍惜生命。
【第21句】:【佛心禪語】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那樣人生將會更加的真實與完美。因為無欲無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會活得很精彩。
【第22句】:【禪心佛語】可是,直到那個銅鏡被磨得薄如蟬翼,那個印痕還是沒有被磨去。
【第23句】:【禪心佛語】從來沒有得罪過人的人,注定不能與人深交,過分的平和和寬容,反而喪失了做人的準則和尊嚴。
【第24句】:世間人為了財物,造作無量罪業,所以有句話說:“財欲是禍水。”學佛應認清:世間財物只是給予人們資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歡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喜舍布施。
【第25句】:清涼寂靜,故名涅槃。。非心意識、心所所行,故名涅槃。《大寶積經》卷二十二,被甲莊嚴會
【第26句】:“暫時擁有”的金錢觀,我們獲取財富首先須認清財富的本質,金錢只是我們獲得福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27句】:【佛心禪語】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續;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三、寧愿保持沉默讓人看起來像個傻子,也不要一開口就證明確實是個傻子。
【第28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緣份很重要。你要想在社會中樹立良好形象和事業大成,就應該廣結善緣,融和尊重、團結包容、互贊互助、樂觀進取。
【第29句】:【佛心禪語】做人不可讓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強會讓人的靈魂變態,變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第30句】: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而不傾動。《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31句】:【禪語人生】用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創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
【第32句】:【圣經文案】88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圣者,便是聰明。(箴9:10)
【第33句】:【佛心禪語】做人的最高境界——舍。【第3句】:生活的最高境界——樂。【第4句】:修煉的最高境界——空。【第5句】:交友的最高境界——誠。
【第34句】:有些人一定會問,宇宙是個虛無縹緲無法掌控的無限空間,它會帶給地球何種災難,人類能夠掌控嗎?這其實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確是微不足道的。
【第35句】:一件事情的發生,衡量不出一顆心的淡定,而一顆心的淡定,卻能影響一件事的結果。
【第36句】:【凈化心靈禪語】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夢境,不必在乎太多,也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氣妥,生命終歸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主宰你,珍惜生命,善待自己,才是生活最好的唯一!
【第37句】:凡事由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經滄桑悟然。
【第38句】: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舍。《大寶積經》卷一,三律儀會
【第39句】:若知唯識現,離于心所得,分別不現前,亦不住其性。是時攀援離,寂然心正受。《大乘密嚴經》卷上,妙身生品
【第40句】:【禪心佛語】世上最貧窮的四種人:一是沒有夢想的人;二是沒有朋友的人;三是沒有知識的人;四是沒有健康的人。
【第41句】:【佛心禪語】佛家勸誡世人要有一顆平常心,世人卻往往為虛榮心、自大心、卑賤心等諸多心魔所網。世人若能將一顆塵心從中解脫,可修圓滿之功德。
【第42句】:心若不動,風奈我何。把握本心,不為浮華所動,守住心中的凈土,修籬種菊,任它雨打飄零,心若向陽,何懼風霜?
【第43句】:【禪心佛語】禮佛的花代表著微笑及快樂,因為花香代表不生氣、不拉長臉,那我們臉就會像花一樣漂亮。
【第44句】:【禪語人生】在人生這個舞臺上,我們都是演員,要演各種角色。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放下而不放棄”。
【第45句】:【禪語人生】我學道先學損、學窮,別人學高、學講學問,所以沒趕上我。
【第46句】:【佛家禪語】每個人都是道場,每個人生都是一部經藏;為人群付出,就會增長智慧。
【第47句】:“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續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師。三寶弟子,應學佛的大慈悲心;學法以具足智慧;學僧清凈身心,領導眾生。
【第48句】:【禪心佛語】過去我們沒有修好大慈大悲,更沒有修好六度,所以我們剩下的生命中一定要好好修三主要道。
【第49句】:【禪心佛語】師開示心即是佛,放下即成之理,至圓至妙。并舉飛缽禪師神通妙用,不可思議。
【第50句】:以同避仇人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嗔恨讓安定的心穩固,以充滿愛心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51句】:【禪心佛語】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
【第52句】:【禪心佛語】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一口吃不成胖子,與其被多個任務所牽絆,不如集中力量做好其中一兩個。越集中精力,就越能遠離浮躁和壓力。
【第53句】:【佛心禪語】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鐘熱情的,叫失敗者;最后五分鐘仍有熱情的,叫成功者。
【第54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佛經故事,說的是:一個人被老虎追趕,他拼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懸崖,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條,身體懸掛在空中。
【第55句】:【禪心佛語】世上惟有學佛與敬孝沒有等待和準備,只有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擁有人身就是用來修學佛法奉獻自己的,具足佛法的同時就是最大的利益眾生和社會。
【第56句】:【禪語人生】意志堅強的樂觀主義者用“世上無難事”的人生觀來思考問題,越是遭受逆境的打擊,越是表現得堅強。
【第57句】:【禪心佛語】人們認為快樂就是擁有喜愛的事物,而事實恰恰相反,有愛就有痛苦。
【第58句】:伎樂放逸,惡習日增。《法句經》卷下,廣衍品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淫于女色,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卷下,吉祥品
【第59句】:【禪心佛語】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只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第60句】: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維摩經》卷中,佛道品
【第61句】:一旦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就不要貪戀沿途的繁華,也不要畏懼路上的困厄,只要還能活著就已足夠。
【第62句】:高居俯視,聽政萬方,寂然不動,感通無礙,言不虛發,一切自成。“四十華嚴”卷十二
【第63句】:因為有嗔,不知世法自然的奧妙,對人對事,難免強求責備,怨天尤人,到頭來難免心塵四起、煩惱叢生。
【第64句】:活著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多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第65句】:迷妄中的人永遠不可能與覺悟者對等說話,如同盲眼人不可能與明眼人分辨顏色一樣。凡夫對佛說種種懷疑、推量,也就毫無價值了。
【第66句】:做人要以靜修身,以儉培德,以退處事,以讓養心。人心何時知足,知足便足。人生何時閑,偷閑便閑。知足常足心,終身不辱人。知止常止心,終身不恥人。
【第67句】:若有供養發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須陀洹至阿羅漢果,名供養僧。《優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
【第68句】:【禪心佛語】靠行善,是不能解決生死問題的。因為著相行善,是生死法故。
【第69句】:我們必須確知:人只要是活在錯誤當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煩惱當中。而人最大的弱點是姑息自己、苛求別人。——耕云先生
【第70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如果一個人想通了這一點,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為烏有。
【第71句】:【禪心佛語】他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上臺演講,因為太緊張,上階梯時,突然絆了一跤。
【第72句】:來人不入門,去不出戶,來去無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羚羊絕跡,蒼梧月鎖,丹鳳不棲。所以道,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智通景深禪師》
【第73句】:修行的功夫層次千差萬別,方法也很多。可是如果少了“忍讓”和“消化掉”的功夫,那么即使獲取其他的法寶,也往往派不上用場。
【第74句】:【禪心佛語】沒有道理胡思亂想猜疑的人,很容易失去信心,也不會有正知。失去信心就會失去成功的希望,所以懷疑是六根本煩惱之一。
【第75句】:【禪心佛語】經驗、環境和遺傳造就了你的面目,無論是好是壞,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園地;無論是好是壞,你都得彈起生命中的琴弦。
【第76句】:低調做人,不是指低聲下氣,奴顏婢膝,而是指要始終把自己當成普通一分子,使自身融入到大眾中去,融人到社會中去,不追名逐利,不自命不凡,為人處世不張揚。
【第77句】:人生幸福的簡單原則:【第1句】:心中無恨;【第2句】:腦中無憂;【第3句】:生活簡單;【第4句】:多些付出;【第5句】:少些期待。
【第78句】:【禪心佛語】人生十大好:一、好父母,二、好身體,三、好事業,四、好上司,五、好部下,六、好丈夫,七、好妻子,八、好子女,九、好朋友,十、好老師。
【第79句】:【禪心佛語】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啖。
【第80句】:【禪心佛語】過好每一天,珍惜現在擁有的就是快樂。黃泉路上無老少,把所有的機會都當作唯一的。
【第81句】:若心浮動——當念“除覺支”,除身口之過非;用“舍覺支”,舍于觀智;用“定覺支”,入正禪定;攝取散心,令不浮動。
【第82句】:良師益友,可以滋養你的人生,溫暖你的旅程。朋友不在多寡,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
【第83句】:【禪語人生】我們航行在遼闊的人生大海中,理性是我們的羅盤,熱情是疾風。
【第84句】:【禪心佛語】所以,矮個子成為大人物,貧寒子弟成為社會精英,殘疾人成為令人仰慕的佼佼者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85句】:【禪心佛語】兩個詞:謙虛堅持;【第4句】:能開口說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第5句】:往事不必遺憾。【第6句】:順利,必定是平庸的人生;【第7句】:心態不好,就是心太小了。
【第86句】: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禪師
【第87句】:【禪語人生】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88句】:【圣經文案】50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大抉擇,信仰,因為他指引你一輩子;配偶,因為他陪伴你一輩子;事業,因為他照顧你一輩子。
【第90句】:【禪心佛語】她微微一笑說:“我嫁給你,你也是總統。”這是怎樣的一種自信。不是我嫁給誰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誰,嫁給誰我都幸福。
【第91句】:【禪語人生】心,就是開始、就是過程、就是歸宿、就是安住,誰也無法代替。
【第92句】:【佛心禪語】不要以為成功就是必須干成轟轟烈烈的業績。偉人有偉人的功成名就,凡人有凡人的點滴收獲。
【第93句】: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
【第94句】:【禪語人生】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第95句】: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美的回憶與愛的教育給他們,這就是史跡的慧命常存。
【第96句】:【禪心佛語】當內心生起苦惱時,我們不會抓到苦惱;當內心追求快樂時,我們會知道這不是正思惟,知道今天的快樂是明天的苦惱。
【第97句】:【禪心佛語】所以,一個人自覺尚不夠,還要利他,在人際相處中,隨時隨地發心去利益他人。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要起好頭:踏實工作,不出風頭;實事求是,不爭彩頭;奮發有為,不減勢頭;頭腦清醒,不栽跟頭。
【第99句】:【禪語人生】無論過去多少惡業,只要我們在現世不斷增長善業,惡消善長,自會感到未來的樂報。
上一篇:哲理文案經典文案,精辟人生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