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孩子自己選擇的道路,家長就不要攔著。遇到困難不要看破要突破;遇到煩惱不要生氣要爭氣;遇到看不順眼的不要逃避要欣賞。
【第2句】:人生短暫,與浩瀚的歷史長河相比,世間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祿皆為短暫的一瞬,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得意與失意,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第3句】:秉指僧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云:“火不待日而熱?!薄澳ヅc未磨時如何?”師云:“風(fēng)不待月而涼。”——《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4句】:【禪心佛語】人無完人,只要我們凡事努力了,任何時候都問心無愧,那么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是一種寬容,也是一種放下。
【第5句】:【禪心佛語】其基本轉(zhuǎn)化特征,是由濃轉(zhuǎn)淡,從混濁轉(zhuǎn)清朗,如是打坐、行禪等觀修用功,方得佛法真實功夫,如實智慧。此中修行的訣竅,須知用客觀的方式覺知它;正念地貫穿始終受持它;以平等心去觀照它。
【第6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累與不累,不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最終取決于我們對事件的心態(tài)。事實上,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做自己愿意做喜歡做的事情,累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
【第7句】:【禪心佛語】內(nèi)心的問題是修行的下手處。我執(zhí)太強(qiáng),處處重我,便聽不進(jìn)師長的話意,容不下同行的異議。一念正覺,是處處為人,別人的成功更讓自己歡喜,別人的憂傷更啟發(fā)自己的悲心。這樣的心態(tài),才是放下了我執(zhí)。
【第8句】:第二種人有擔(dān)當(dāng)、有責(zé)任心,而且往往目標(biāo)明確,會一直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而一旦有所獲得時,卻舍不得放下,只會拖著越來越重的行囊,艱難上路。
【第9句】:【禪心佛語】從容達(dá)觀一些,就會輕松自在一些。沖動來自于激情,平靜來自于修煉;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的內(nèi)心。
【第10句】:【禪語人生】因為修行的最終目標(biāo)是要了生脫死,最終在生死這件大事面前能夠做得了主。在日常的逆境來臨的時候能夠不動心,能夠做得了主,經(jīng)常能如此,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第11句】:打佛七,是學(xué)習(xí)佛門儀軌(法則)的好時機(jī);認(rèn)真聽法,將所聽聞的法銘記在心,好好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如此打佛七才有功德和意義。
【第12句】:【禪心佛語】當(dāng)我們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們是如何經(jīng)歷它們,就應(yīng)該要了解別人的苦并知道該如何對待他們,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難見真情。
【第13句】:永遠(yuǎn)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永遠(yuǎn)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fēng)景,怎知我心中的樂與苦。
【第14句】:【自大者如盲執(zhí)燭】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zhí)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jīng)·多聞品》)☆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這就像盲人手執(zhí)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第15句】:行善的果報是幸福與快樂,作惡的果報是憂慮與痛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果報是不可以用來相互交換的。
【第16句】:在生命的千變?nèi)f化之中,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只有“現(xiàn)在”。能夠把握住現(xiàn)在,同時也能掌握過去和未來,這就是生命?!◣?/p>
【第17句】:【禪心佛語】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于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jīng)過一番歷練,經(jīng)過一番自律,經(jīng)過一番升華。
【第18句】:【禪心佛語】內(nèi)心的慈悲是一種生命品質(zhì)的呈現(xiàn),也是一種透視人生、生命的智慧,更是內(nèi)心的祥和與安靜,把生活活成了一種自我主宰的積極與主動,千江有水千江月,什么樣的心態(tài),照亮了什么樣的世界。
【第19句】:【禪語人生】學(xué)誠法師:生活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死板不變的結(jié)局。通過修行,一步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方向,轉(zhuǎn)化內(nèi)心的煩惱與痛苦。內(nèi)心開闊了,處處都是路。
【第20句】:【佛心禪語】不要用貪婪、嗔怒、嫉妒、愚癡的眼睛看這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只眼。
【第2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恐懼不會產(chǎn)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第22句】:【禪心佛語】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即兩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個性和缺點,然后湊合在一起才完整。
【第23句】:【禪語感悟】真正的無價之寶,不是價值連城的古董、鉆石之類的東西,而是愛心與慈善。當(dāng)我們給那些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及時的幫助時,我們就得到了無價之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關(guān)愛他人,不要只為自己著想。
【第24句】:【禪心佛語】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學(xué)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jìn)入禪生活的過程;學(xué)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25句】:延參法師:在生活里活過,最應(yīng)該學(xué)會的就是領(lǐng)會生活,生活怎么樣,就在于如何領(lǐng)會,用一份煩惱的態(tài)度收獲的就是煩惱,生活沒有什么秘籍,人生活的是一種風(fēng)骨,一種態(tài)度,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呈現(xiàn)。
【第26句】:【禪心佛語】如何對自己,對他人?佛曰: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第27句】:【禪心佛語】人有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yè);人有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人有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人有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第28句】:【禪心佛語】弘揚佛法并不是要天天登上講臺講許多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要踏踏實實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guān)心他人的疾苦做起,從向老人伸出一雙攙扶的手做起,從給弱者一個溫暖的微笑做起,從清除道路上的一個小障礙物做起。
【第29句】:【禪心佛語】生活原則:往高處立、朝平地坐、向闊處行。生活態(tài)度:存上等心、結(jié)中等緣、享下等福。生活目標(biāo):為社會奉獻(xiàn)經(jīng)典,為人生創(chuàng)造精彩。
【第30句】:【禪心佛語】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是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知識與文化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導(dǎo)向,一切文化的靈魂與主宰都必須建立在道德的基礎(chǔ)上,否則文化是沒有靈魂的,更沒有生命力。
【第31句】:如果燈受到外面的風(fēng)吹就易搖動,發(fā)出的光明就不太清楚,就會影響我們看書做事。同樣,我們內(nèi)心如果一直在起煩惱,為人處事也會迷惑而不清楚。當(dāng)我們守護(hù)好內(nèi)在的清凈心,啟發(fā)內(nèi)在的自性光明,這樣才能對治煩惱,明心見性。
【第32句】: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后識續(xù)起無所從來。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真正之生命是超越無常、超越無我的。
【第33句】:【禪語靜心的文案】不要懼怕壓力,它可以墊高你的人生;不要躲避忙碌,它可以燃燒你的希望;不要拒絕寒冷,它可以積蓄你的能量;不要一味愜意,這往往是挫敗的開
【第34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知道了許多真實、虛假的東西,就沒有那么多酸情了。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該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該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沒有到手的東西,總是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第35句】:【禪語人生】直了自心,無性無念,則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zhí)捉在足運奔。六根門頭,無障無礙,六塵堆里,無染無雜。謂之無念行。
【第36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不是我要比誰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學(xué)佛不是要發(fā)現(xiàn)外在有一個神,而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心本性,學(xué)佛不是茫目追隨,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價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無分毫傷害的心,一種利他的心。
【第37句】:希望人人將心比月,將月的清凈光明映人心中,時時刻刻將慈悲清涼的氣氛散布于大地眾生,使人人共享“月愛”的光芒。
【第3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并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用愛化疑;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疑。
【第39句】:【禪語人生】我來到曼聽園的時間,正值瑪欣德尊者在此度過雨安居,雖然沒有趕上有完整教程的禪修營,但一樣有機(jī)會親聆教誨。
【第40句】:心中無形的風(fēng)災(zāi)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形的心獄是指“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
【第41句】: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陽光的心態(tài)。心無所求,便不受萬象牽絆;心無牽絆,坐也從容,行也從容,故生優(yōu)雅。一個優(yōu)雅的人,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華在身外,心里滿是陽光,才是永恒的美。
【第42句】: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xiàn)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時空的局限。
【第43句】:【禪語人生】希望六根不染六塵,如禪宗祖師所說的“無住生心”、“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凈土宗所說的“蓮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個心跟蓮花一樣,臭水也不著,香水也不著,一塵不染。
【第44句】:生活的禪法,是一種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或者理解為面對生命中得失、榮辱、愛恨、沉浮的一種心理素質(zhì),誰也不是生活的旁觀者,不要埋怨幸福多么遙遠(yuǎn),向著幸福跑過去,或者幸福已經(jīng)跑遠(yuǎn),但是你把幸福放在心底。
【第45句】:念佛參禪只是一種境界,如何改變?nèi)说囊簧\,不僅是靠燒香、拜佛、等運氣,更是要通過自己的慈悲言行和善心,來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配合自身的努力奮斗。
【第46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jié)是撐天撐地之柱石。一蟲一蟻不傷殘,半絲半縷勿貪著,可為民物立命。
【第47句】:【一日禪語早安】這輩子,相愛能夠相守固然好,無法相守,只因為不適合。有些你愛過的人的確只是個過程,他在你生命里出現(xiàn),是為使你茁壯,使你學(xué)會珍惜和付出,使你終于知道這一生你想要的是什么。
【第48句】:【禪心佛語】同一件事、同一句話,如果用和氣謙遜的態(tài)度去說,往往會幫助我們達(dá)到目的。反之,費了很多力氣,不但不能達(dá)到目的,甚至,還可能引起人家的誤會,造成反效果。
【第49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念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一、惡能燒人善根。二、從惡更、生惡。三、為圣人所訶(讀“喝”音)。四、退失道果。五、死人。(《佛本行經(jīng)》)
【第50句】:【禪心佛語】善男子。譬如農(nóng)夫春月下種常有悕望。既收果實眾望都息。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fù)如是。修學(xué)余經(jīng)常悕滋味。若得聞是大般涅槃。悕望諸經(jīng)所有滋味悉皆永斷。
【第51句】:所以說,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忙碌,卻有不同的心境;因為義務(wù)的付出,在忙碌中會產(chǎn)生一種“享受犧牲”的快樂。
【第52句】:【禪心佛語】師開示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因謂世人在苦不知苦,因不知苦,所以不能出離,常以世界上的樂,因為樂事。
【第53句】:【禪心佛語】生命,是超越肉體的。肉體有限,生命無限。無限的生命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旅行,有限的肉體是旅行中使用的各種交通工具。
【第54句】:心性須要修養(yǎng),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修德要身體力行,養(yǎng)性要心無雜念。修養(yǎng),要知羞而學(xué),知錯而改,知恥而思。
【第55句】:唯有寧靜的心靈,才不羨慕顯赫的權(quán)勢,不奢望成堆的金銀,不乞求聲名鵲起,不妄求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廂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負(fù)擔(dān),讓心靈變得浮躁而不堪重負(fù)。
【第56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春夏秋冬,去經(jīng)歷它,去適應(yīng)它,然后用好它,一個好心態(tài)一定會有個好生活、好命運,讓自己內(nèi)心溫暖、豁達(dá),生活就是一種好態(tài)度。
【第57句】:【佛心禪語】他一路上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高僧聽完他的一番訴說后,沉默良久,開口道:“你想修道,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第58句】:【藉事練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wù);在服務(wù)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huán)境所轉(zhuǎn),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第59句】:【禪心佛語】如果人生違背(脫離)了人生軌道,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什么建樹也建立不起來。道者通也,不通非道。
【第60句】:對于工作和生活中林林總總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緊急性的不同組合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做到鵝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第61句】:輪回之路絕非坦途,我們會遇上順境,也會遇上逆境,要學(xué)會在面對挫折時,把它當(dāng)成一種讓自己克服挫折的磨練,這種磨練會讓你成長、茁壯。
【第62句】:布施是一種奉獻(xiàn),既指一顆虔誠修行的佛心,更要在生活中隨時盡己所能幫助困境中的人們。布施不但是給予他人,也是給自己一個體驗的機(jī)會——只有通過幫助別人才能體驗到快樂。
【第63句】:【禪語人生】正其言,正其行,正其思想,正其理想,一切皆正,則成正位也;時時皆正,處處皆正,則成正位也;是人皆有天性也,天命也;明其天命,也正也;化其物性,明其天性,是鼎之功也。
【第64句】:接受自己的年齡,也接受這個年齡的愚昧、限制和快樂,這是最理想的生活,總有一天,時間會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65句】:【唯美雅句】如果生命,是一場闊別,所有的聚散都隔著歲月的闌珊,那一直執(zhí)著在心中的念,是不是,一個人的地久天長?
【第66句】:握在手心,那是執(zhí)著,壓在心底,那是負(fù)擔(dān)。糾纏與命運中的那些得失過往,不過就是命運當(dāng)中的另一種負(fù)擔(dān),學(xué)會放手,學(xué)會擁有,學(xué)會欣賞,學(xué)會品味,假如人生是一種滋味,自己不說,別人不猜,也就罷了,松手是福。
【第67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四種:因緣第一;次第緣第二;緣緣,也稱為所緣緣第三;增上緣第四。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第68句】:【禪心佛語】法師借機(jī)開示說:“為什么一定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眼鏡復(fù)原,又不能讓臉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只會擴(kuò)大事端,若對你破口大罵或打斗動粗,必定會造成更多的業(yè)障及惡緣,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第69句】:做人要當(dāng)提起時提起,當(dāng)放下時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貴里耗費;悲歡離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放不下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錢、名位、人情里打滾。
【第70句】:自殺所犯的罪業(yè)有三:一、殺害父母所賜的身體,犯不孝罪。二、造自殺罪業(yè)。三、犯遺棄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第71句】:【禪心佛語】佛陀說過:不能給對佛法沒有興趣人講經(jīng)說法,不能給對大乘佛法不感興趣的小乘修行人講大乘佛法。佛陀認(rèn)為,尊重眾生的信仰或觀點很重要,否則會讓對方造業(yè)墮惡趣。
【第72句】:【禪心佛語】而“緣份”背后所隱藏的秘密,就是“業(yè)力”,因為在無數(shù)的過去生中,我們和很多的人,有過某種的“對待關(guān)系”,而這些“對待關(guān)系”,不論是建設(shè)性的或非建設(shè)性的,都形成了彼此間的某種“業(yè)力”。
【第73句】:【心靈禪語】意識(即這里所說的“心”)是認(rèn)識的基礎(chǔ)和必要條件。離開了意識,一切認(rèn)識都不可能產(chǎn)生。人腦所以勝過電腦,根源就在于人腦是意識的物質(zhì)載體,它能夠產(chǎn)生意識。電腦不可能產(chǎn)生意識,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認(rèn)識。
【第74句】:【禪心佛語】皈依僧,僧是和合義,和則不嗔,于是則不造殺業(yè),自無刀兵,或墮虎狼等苦報,還能常得身心和諧樂。所以經(jīng)云:皈依三寶故,不墮三途苦,也就是這意思。
【第75句】:【禪語心燈】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心態(tài)。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jīng)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76句】:【佛心禪語】方丈微笑著對弟子說:“對我們來說,磚頭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與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p>
【第77句】:【佛家禪語】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zhàn)勝。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敗敵人其實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zhàn)勝一切:064。
【第78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tài),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舍,無求無欲,保持一種安祥的狀態(tài)。
【第79句】:這世間人來人往,你是誰,我是誰,都不是陌生物種,低頭不見抬頭見,和幾分,讓幾步,此心何妨寬幾尺。心寬,心空,浮云何處留,既然活一場,就活它個青山明月萬古長空。
【第80句】:努力生存在紅塵中,卻能無所謂得失,盡力存于世俗里,卻懂得釋懷恩怨,攜一顆寬容淡定、堅強(qiáng)豁達(dá)的心,走一路人生,淡看風(fēng)雨、笑傲紅塵,時刻盡享美好,處處感知快樂和幸福,人生無怨無悔。
【第81句】:【禪心佛語】夢中所見的境并不是真實的。就好像在夢中一般,由于我們心的迷惑,將各種的外境安立了各種的名相,但事實上這些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
【第82句】:【禪心佛語】當(dāng)務(wù)之急,破邪顯正,恢復(fù)佛教“陰助國政、顯淑民心”的正面教化功能,是積極參與的方式;而去門票化、去文物化、去旅游化、去娛樂化,還原寺院的神圣性,恢復(fù)僧團(tuán)的莊嚴(yán)性,這才是佛教合理的身份。
【第83句】:放下:佛的智慧,人生的智慧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
【第84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可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起心動念,無一不與善惡業(yè)相伴隨。
【第85句】:【禪語人生】也許一分鐘足以改變自己,這叫重生。也許一天足以顛覆自己,這叫改變。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陀。命是什么,就是人生過程。
【第86句】:【禪心佛語】佛以大圓覺,充滿河沙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凈土,我造無始業(yè),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
【第87句】:以圣賢之道教人易,以圣賢之道治己難;以圣賢之道出口易,以圣賢之道躬行難;以圣賢之道奮始易,以圣賢之道克終難。
【第88句】:【禪語人生】無感每日十念共修:【第1句】:端身正意,合掌【第2句】: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如能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最佳?!镜?句】:回向: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第89句】:【禪心佛語】某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實際卻不是。他們成群結(jié)隊時或許勇敢,可是獨處時如果遇到難題,他們就大不相同了。
【第90句】:首先,以不同憶過去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中間,以不期盼未來讓安定的心穩(wěn)同;最后,以不隨從當(dāng)下的念頭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
【第91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需要自我固執(zhí)的克制,需要自我懦弱的鼓勵,生活所有的高低起伏,是一種對人生的成全與堅強(qiáng)的提攜,有時候生活有些犀利,那么就需要自己溫暖自己,溫和而寬宥,快樂而釋然。
【第92句】:【佛心禪語】一個人是詩,兩個人是畫。世間至美的風(fēng)景,或許終究需要有人相陪,縱是有傷害和辜負(fù),亦當(dāng)無悔。約好了,一起將風(fēng)景看透,約好了,陪你細(xì)水長流?!断喾耆绯跻?,回首是一生》
【第93句】:不要輕言你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guān)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第94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所有的困難,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生活想培養(yǎng)你的創(chuàng)造力和毅力,她想把你打造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格。
【第95句】:【禪心佛語】適應(yīng)更是一種挑戰(zhàn)。每一次適應(yīng),必然就是一次嚴(yán)峻的自我考驗和自我挑戰(zhàn),甚至是一種撕心裂肺的整合,一種脫胎換骨的磨礪:當(dāng)情斷花季、親朋病故,如果我們不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和心理調(diào)適,怎能掙脫傷感情懷。
【第96句】:慚恥之服,于諸莊嚴(yán)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愧是故常當(dāng)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斗疬z教經(jīng)》
【第97句】:人命非常短暫,所以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jìn),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經(jīng)落地了,后腳還不肯放開?!扒澳_走,后腳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把心神專注于今天該做的事。
【第98句】:【禪語人生】幸福到底是什么?許多人都在問,其實得到幸福很簡單。星云大師說聽一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扔掉那些對自己來說十分奢侈的夢想和追求,那么,你就被幸福包圍了。
【第99句】:【佛禪語】人生沒有完滿,始終存在殘缺,自己的心地是自己的世界,活得不快樂,本質(zhì)上源于自己的無能。一個人,應(yīng)該有力量,將自己從一切沉重的、老舊的、無精打采的事物里拔出來,用不斷的嘗試、變通改變自己的境遇。
上一篇:配音秀視頻最火的佛語禪心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