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各有愛,不能強為;人各有志,不能強求;人各有緣,不能強結。放寬心態,隨遇而安。不要被心情控制,前行,得靠夢想;成功,得靠奮斗;成長,得靠經歷;快樂,得靠豁達;幸福,得靠知足。看輕,才會輕松;看淺,才能自在;看淡,才能愉悅;看開,才能豁達,看透,才能成熟;看懂,才能簡單。
【第2句】:我們常常會因為相聚而快樂,因為離別而悲傷,其實任何一個人離開我們,生活始終都還在繼續,陪伴我們的,除了旁人,還有自然和內心。所以別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人群里,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從容與壯美;傾聽內心的聲音,去體驗寧靜的幸福。
【第3句】:【佛心禪語】這則經典告訴我們:居士們在布施供養出家法師們時,一不能生起有相分別心,二不能生起貢高我慢心,三不能生起厭煩苦惱心。不要將布施視為某種負擔,相反,我們要將每一次的布施,視為播種人間最優良的福田。如此這般,則無論施者還是受者,都能夠皆大歡喜,福慧與日俱增。(【第11句】:【第26句】:)
【第4句】:【禪心佛語】快樂靠自己,沒有誰能夠同情和分擔你的悲切;堅強靠自己,沒有誰會憐憫你的懦弱;努力靠自己,沒有誰會陪你原地停留;珍惜靠自己,別人也不愿意揮霍自己的青春;執著靠自己,沒有誰會與你共同進退;一路走過靠自己,沒有誰能夠一直陪你走到底。
【第5句】:【禪語人生】許多東西我們不愿放手,所以未能發現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錯過了那些實際伸手可及,能煥發身心、治愈傷痛的更寶貴的東西。結果是,我們成了自己的囚徒。只要悟到,原來種種的顧慮和牽絆其實遠沒有那么重要,你就能放下它,幸福感會油然而生。
【第6句】:【一日一禪語】凡事不求十分,只求盡心;萬事不講圓滿,只求盡力。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績,奮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潛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純。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爭、不諂、不艷、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無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戀,奈你何傷。痛苦緣于比較,煩惱緣于心。
【第7句】:【禪語人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很多美好的事物似乎都隱藏著一些遺憾。有時甚至因為錯過或失去而傷感,其實失去不一定是遺憾,也可能是圓滿的開始。而得到也不一定常擁有,一切終將走遠,別丟了自己,真實的走近自己,花落,花開…人生最美的風景,是內心的一份淡定與從容。
【第8句】:在享受層面,抓住吃飯本質的人,可能是最懂生活真味的人。李叔同先生曾經是一個大學者,有過歌舞尋歡的日子,后來卻遁入空門,法號弘一。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訪弘一大師,吃飯時,見他只吃一道咸菜,頗不忍心地說:“難道您不覺得咸菜太咸嗎?”
【第9句】:【每日一句禪語】生活的質量,在于自己的心態和選擇一份溫和的心態,讓生活更平和、積極、安穩,那些帶有自我主觀的選擇,往往收獲生命的負面答案,甚至誤讀了生活,增添了生活的辛酸和計較。客觀對待生活,生活從來沒有強人所難,用一份心地的寬闊和智慧,接受那些生命的感動,觸動。
【第10句】:【禪心佛語】古人曰,無欲則剛;今人說,打鐵先得自身硬。要想成為剛毅之士,就必須有過硬的內在修養,這樣才能剛中見柔,以柔制剛。只有一生正氣,才能底氣十足,詞嚴雄辯;只有光明磊落,才能剛柔并濟,剛硬無比。
【第11句】:【禪心佛語】學佛成佛,普度眾生是人生頭等大事,然大事又從小事,簡單事做起,一個人天天做簡單的事、并且做好,就是不簡單的事,也是不簡單的人。自古道:大事靠智慧,小事看德性,不大不小是耐性。
【第12句】:前世你若是我皓腕下錯過的蓮。汲日精月華,聽禪語梵音,轉世輪回。今生你便是我頸上那一枚珠玉,瑩潤溫碧,傾盡一生的柔情來珍愛。做伴紅塵,朝夕相對。用前世的錯過換得今生的圓滿。
【第13句】:【禪心佛語】行樂及時,上天給你什么,就享受什么。千萬不要去聽難堪的話,一定不去見難看的人,或者是做難做的事情,愛上不應愛的人。
【第14句】:【禪語人生】因為我們對自己對他人都缺失了真誠,我們用別人的眼光裝點自我的虛榮,又用自我的虛榮去論議別人,由于我們不重因果又不懂無常,所以發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傳媒,都會折射我們內心潛在的不安。如果真正了知:我們自己的安全完全來自于別人時,我們才會真正尊重自然和任何一個生命,善待世界,善待自心。
【第15句】:【凡夫知見】凡夫認為自己就是道,合于我者即是,不合我者即非。不是以佛知見為自知見,而是以自知見為佛法知見。對于這樣的眾生,菩薩來化,必現凡夫之身,不然即令尊貴的佛法自取其辱,眾生于菩薩、圣人無敬信故。如帝王大人,于無敬人前不露身份,既不失尊嚴,也免使小民有罪。
【第16句】:多數時候,我們非常懵懂,看似明白,原本癡愚,并不十分清楚自己這一生到底所為何來,什么樣的求索于自己有實際的意義,什么樣的追尋其實不過夢幻。或許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又總是時時感到某種空缺需要填補。我們忙碌,卻常懶散;我們趕路,往往南轅北轍。人生就這般左右為難。
【第17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人生中總有人欣賞你,也總有人討厭你,我們總不能苛求自己,老是在乎別人,顧忌著他人的眼神。我們也不能總是委屈自己,顧慮種種,刻意去討好別人。好不好都是自己,行不行也是自己的,生活里誰都不是誰的誰,你的事自己做,你的路自己走。生命中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第18句】:【佛門禪語】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心量。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我們不能只為了瞬間的喜悅而去不顧一切地追求,不能只為了一己之利去爭、去斗、去奪,一定要掃除報復之心和嫉妒之念,這樣才可能在漫長的輪回途中讓自己一路開心!
【第19句】:古人說:“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事無法改變了,卻能成為一個“警報器”,提醒自己不要兩次絆倒在同一塊石頭上;變成一個“指路牌”,幫助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之旅中,在善惡的十字路口,進行明智的選擇。
【第20句】:有一種無處不在,但無影無形的東西叫“度”。在生活中,我們一舉手,一投足,它就在那里;我們或言談,或歡笑,它也在那里;我們對鏡試衣,它在那里;我們待人接物,它在那里。但當你想說明白它的時候,它不可名狀;當你想抓住它的時候,它不可把握。
【第21句】:【禪心佛語】人一生的生命不過數十年,非常短暫,活動的范圍、能夠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為社會整體貢獻,就會創造出全人類共同的生命價值,連帶也會創造出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歷史價值。這就是功德,就是生命的成績。
【第22句】:【禪心佛語】若是自己真有修行,輪回并不可怕,世間也并不復雜,因為原本都是很簡單的,這些“復雜”都是自己的煩惱。你的心復雜,一切都變復雜了。其實一切都是很簡單的。緣來緣去,緣聚緣散,緣生緣滅,都那么自然。
【第23句】:【古賢文教兒經37-16】孟宗哭竹冬生筍,王祥為母臥寒冰。董永賣身為葬父,天賜仙女結為婚。可見世間行孝道,皇天不負行孝人。堪嘆世人不行孝,父母當做陌路人。妻話不辨是與非,橫眉冷眼對雙親。埋怨父母無家當,害得自己受艱辛。豈知致富要靠己,自立自強不靠人。勤儉二字黃金大,幾個懶漢把家成。
【第24句】:【人生八忌】【第1句】:不要與別人比較而貶低自己。【第2句】:不要將別人認為重要的東西當做自己的人生目標。【第3句】:不要對最熟悉的事物熟視無睹。【第4句】:不要沉迷于過去或未來而讓生命從指縫中溜走。【第5句】:不要在自己還可以付出的時候選擇了放棄。【第6句】:不要害怕承認自己不完美。【第7句】:不要讓自己失去愛的滋潤。【第8句】:不要輕易扔掉夢想。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也像坐火車一樣,過去的景色那樣美,讓你流連不舍,可是你總是需要前進,會離開,然后你告訴自己,沒關系,我以后一定還會再來看,可其實,往往你再也不會回去。流逝的時間,退后的風景,邂逅的人,終究是漸行漸遠。
【第26句】:【禪語人生】相信自己的堅強,但不要拒絕眼淚;相信物質的美好,但不要傾其一生;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但不要指責虛偽;相信努力會成功,但不要逃避失敗;相信命運的公平,但不要忘了,當一扇門關上的時候,學會給自己畫扇窗。
【第27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人生是清醒還是迷茫,是空虛還是充實,是充滿希望還是絕望,是有價值還是幻滅,這些都涉及到人的信仰這個根本問題。
【第28句】:【禪心佛語】人世的艱難與折磨,就是一種考驗。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為自已找借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一個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改過并不難。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不怕事多,只怕多事;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第29句】:【一日禪語早安】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順境時,讓我們有努力的方向;逆境時,讓我們有超然的心態。對于身處世事變幻的現代人來說,尤其應該學一些佛法智慧,才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超然之心看無常人生。
【第30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惟有寬容大度,才能莊嚴菩提;惟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第31句】:【禪心佛語】佛陀給出了我們那么多關于愛、慈悲和空性的教法,依法修行,我們定能有一日消除自己的無明、憤怒和執著,如此也就獲得了佛陀的加持。
【第32句】:【禪語人生】有些束縛,是我們自找的;有些壓力,是我們自給的;有些痛苦,是我們自愿的。沒有如影相隨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著。不要把目光盯在別處,只有堅持做好自己,才能看到下一秒的路。不要把某些人和事看得太重,陪伴你到終點的,只會是你與你的影子。相信自己,我們能作繭自縛,我們就能破繭成蝶。
【第33句】:【禪理故事】窮人問佛:我為什么窮?佛:你沒有學會給予。人:我一無所有如何給予?佛:一個人即使一無所有也可以給予別人七種東西——顏施:即微笑處事;言施:鼓勵贊美安慰的話;心施:敞開心扉對人和藹;眼施:善義眼光給予別人;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座施:謙讓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第34句】:【禪心佛語】客觀的認識煩惱,那些都是浮云的瞬間,人生的意義卻是畢生思考的工程,高高明月照人間,何苦煩憂聽不窮。換一種心情,和命運同行,一點點爭取,讓命運活成人生補充。
【第35句】:【禪語佛心】淡是一種釋然,也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只有經歷了塵世的風霜雪雨,感悟了世間的愛恨情仇和歷練了無數個跌宕起伏,才進入淺染心事淡談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寧靜所致,便遠去了悲與痛,心就平和了。
【第36句】:【佛心禪語】有兩個商隊要出門經商,他們各自準備了十幾車的糧食和水。由于商隊的人數眾多,為了避免秩序混亂,兩隊的領隊就商議分梯出發。其中,一位很有智能的領隊說:“我讓你先選擇先后行程。”
【第37句】:【生活禪】第一式,任何事物,只要讓你心情沉重、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阻礙你前行的,把它丟掉。第二式,任何事物,如果只是占有空間,對你的人生毫無正面貢獻,把它丟掉。第三式,任何事物,要丟還是要留,你得花很長的時間權衡利弊,或是煩惱不知所錯的,那把它丟掉。
【第38句】:一日,60后老師對90后弟子說:人要經歷饑餓才懂得飽食的幸福。弟子于是餓了一天,一天后飽食一頓,卻沒有體會到飽食的幸福,相反他獲得了饑餓的幸福。問其故,答日:饑餓可以減肥,不用減肥藥了。行者言: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幸福的味道很不一樣。
【第39句】:【佛心禪語】不要活的太累,不要忙的太疲憊;想吃了不要嫌貴,想穿了不要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聚會,瞌睡了倒頭就睡。心態平和永遠最美,天天快樂才對。
【第40句】:這些無辜的生命在無比的恐懼與難忍的痛苦下被殘殺,然而多數人并沒有體會到它們的感受,也很少有人憐憫它們,還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些肉食。尤其是舉辦大型宴會時,有些人為了炫耀經濟實力與社會地位,餐桌上會準備大量的肉食,且大部分會被浪費。這種行為是不尊重生命與對地球環保不負責任的表現。
【第41句】:【每天多10克膳食纖維患病危險降15%】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新研究發現,攝入膳食纖維有助長壽:攝入膳食纖維量最多的群體,9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25%。使每天只多吃10克膳食纖維,也能令患病風險減少15%,因為膳食纖維能調節血脂、降血壓。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包括谷類、水果與蔬菜。
【第42句】:了達一切法空,則心心自在,塵塵透出,本來一段光明,無處不遍。便乃隨機而化,遇物則宗。妙照諸緣,廓亡對待。松風水月,清淡相得。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43句】:【禪心佛語】你羨慕別人月薪幾萬,卻不知道他日日加班到深夜的辛苦;你羨慕別人說走就走四處周游的自由,卻不知道他為這份自由放棄的東西。我們追求的該是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比別人幸福。奮斗的路上別總急著奔跑,偶爾停下來,聽聽生活的道理。
【第44句】:【禪心佛語】情緒起來的時候,不是你有情緒,而是情緒擁有你。不是你控制情緒,而是情緒控制你。不能體察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影響的不止是心的問題,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
【第45句】:【禪語人生】未曾失戀的人,不懂愛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未曾失落的人,不懂珍惜。未曾失利的人,不懂過程。未曾失望的人,不懂理想。未曾失禮的人,不懂尊重。未曾失和的人,不懂友誼。未曾失算的人,不懂息爭。未曾失言的人,不懂謹慎。未曾失誤的人,不懂為政。未曾轉播的人,不懂分享。
【第46句】:【禪心佛語】若是想利益家人,把他領進佛門最殊勝的。因為對他們來說,能學佛修行,最終能解脫,這是最大的幫助。雖然他學得不是很精進,信心不是很足,但是只要能進佛門,能聽到佛法,就能種下解脫的種子,早晚會發芽結果的,將來有一天一定會解脫,跑不掉的。
【第47句】:【晚安禪語】[南宋·李清照《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游春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第48句】:【禪語人生】心即茶,茶即心。一盞清茶,折射世間萬象。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于紅塵之中,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于人生,浮生若茶,初品無味,再嘗則苦,苦極回甜。其實,一切皆出于心,心靜自然涼。
【第49句】:【禪心佛語】但是,不久后,忽然得知先生對她不忠實,此后的日子便過得非常痛苦。盡管她知道要應用師父的話,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做不到。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發朋友圈分分鐘刷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