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楞嚴經》卷四
【第2句】:【禪語人生】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
【第3句】:【禪心佛語】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第4句】:【禪心佛語】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您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您自己的良心。
【第5句】:【禪語人生】我們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們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誰知道?覺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報恩。
【第6句】:【佛心禪語】做人六力:對自我要有約束力,對他人要有親和力,對處世要有寬容力,對求知要有精進力,對困境要有忍耐力,對成功要有推動力。
【第7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8句】:于諸一切助道具中,菩提之心最為第一,悉能滅除一切煩惱生死怨故。“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第9句】:【禪心佛語】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
【第10句】:【禪心佛語】禪修技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如何安住自心,跟心互動,而不是被心牽動。
【第11句】:【禪心佛語】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第12句】:【禪語人生】星云大師:我覺得,人間的妙味是在人情味,能把人情味體會得精純奧妙,則與世間必能相應。
【第13句】:禪悟人生:石頭:我該找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讓你感到生活充實,讓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第14句】:勿愛寶谷,知愛人命,當起悲心,出谷糜假,蜩諸貧乏,以濟其命。《佛說阿難四事經》
【第15句】:生死一體:悟后覺得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第16句】:【禪語人生】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
【第17句】:【禪心佛語】佛陀給出了我們那么多關于愛、慈悲和空性的教法,依法修行,我們定能有一日消除自己的無明、憤怒和執著,如此也就獲得了佛陀的加持。
【第18句】:【禪心佛語】去習性,化稟性,養天性。止宿命,消陰命,增長天命。修人心,養道心,達圣心。正行為,凈化心靈,回歸天性。——達此境界,可成圣人。
【第19句】:【經典佛語】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圣。(劉忠介《人譜》六條)
【第20句】:【禪心佛語】如果道心堅定,信念不變,那么,所成就的因緣就會是光明、善良的因緣。
【第21句】:【禪語人生】學佛落實在哪里?就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通過我們的身、通過我們的口、通過我們的心來改變自我。
【第22句】:【佛心禪語】要了生死就要斷生死的根,要斷生死的根一定要見到生死的根是什么才能從根斬斷。這個生死的根就是愛,所以古人說:“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凈土。”
【第23句】:【佛心禪語】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凈化的身心。
【第24句】:【禪心佛語】如果感覺到處于一個環境里有煩惱、有問題,應該先檢討自己,而不要責怪他人,埋怨環境。
【第25句】:【禪心佛語】所謂命運就是在這千轉百回的輪回中,一句話就足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第26句】:為了愿心與歡喜心而服務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擔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眾生能離苦得救,就滿心歡喜,別無所求。
【第27句】:一切世間人,作罪事易,為福事難;一切學士,作福事易,為道事難;為道復易,解道者難;說道者易,行之者難。《五苦章句經》
【第28句】:然而,有人為了持戒,卻自我執著,造成家庭生活常規的困擾,也使群體難以和睦;不僅無法順應時代變遷,也不能合乎人群生活。
【第29句】:每個人都曾犯錯,有人犯“粗相”的過失,也有人犯“微細”的錯誤;這是煩惱的根源。
【第30句】: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莫逐有緣,莫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一三祖僧璨
【第31句】:我現在為心中有恨的人們開一帖藥方,這帖藥方可以解開恨與怨的心結,那就是——“感恩藥”。
【第32句】:如果一個人鼠目寸光,其成就將是有限的。只有高瞻遠矚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千秋的事業。
【第33句】:久而久之,你便不愿將心煩的事情告訴他,因為他每次處理的方式都讓你接受不了。
【第34句】: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借用別人撞的頭破血流的經驗作為自己的經驗,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頭破血流的經驗才叫經驗。
【第35句】:【禪心佛語】但這是兩個概念,佛家的道德除了指善良正直外,還要持戒清靜,不生嗔念。而這種品質,就需要跟定力和智慧一樣,通過止觀禪修來獲得圓滿。
【第36句】:【禪心佛語】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立刻覺悟了。
【第37句】:【禪心佛語】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在三天之內,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廟,到時候他會親自驗收。
【第38句】:佛說,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蠢。當我們取得一些成就時,切不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第39句】:【禪心佛語】良心之聲即是至上大我之聲。違背良心的行為即是自我謀殺。
【第40句】:【禪心佛語】婚姻定律:結婚前覺得適合自己的人很少,結婚后覺得適合自己的人很多。
【第41句】: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連“我”都不存在,又何苦執著?放下,忘記,拋卻,才是悟到空的途徑。
【第42句】:隨緣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的承受,也絕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隨緣是無為而有為,是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志,是成功者的一種素養。
【第43句】:【禪心佛語】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水流任意景常靜,花落雖頻心自閑。
【第44句】:【佛堂】青絲落罷,布衣念珠袈裟。燈燭蠟,剪不斷她。杖紅塵丟下,苦修來世竹馬。
【第45句】:【禪語人生】我們的覺性,清凈的覺性叫做佛陀,清凈的覺性就是佛陀。
【第46句】:【禪心佛語】睡在地上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會從床上摔下來,存善心做好事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會日夜難眠。
【第47句】:【禪心佛語】逆境顯才華,好運隱天資。逆運就是性格的試金石。雖然世間多逆境,但是逆境總是能夠戰勝的。
【第48句】:【禪心佛語】培養對生活美好的感覺,浪漫與感恩的心態,以新鮮感看生活,將意外視為禮物,別怕進入陌生的情境,相信自己:你能讓生活充滿美好。
【第49句】:修禪的關鍵在于行禪,在于如何去做。聽得太多,說得太多,卻不去做,這也是假法。雖然聽得不多,說得不多,但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這就是真法。
【第50句】:【禪語人生】我們不必去改變眾生的觀念,我們只要調整我們自己就行了。
【第51句】:學佛必須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第52句】: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第53句】:【禪語人生】修學佛法要先學著放下俗世的種種執著,才能了悟生命的真理,而一個完全覺悟的人,是在放下、了悟之后,還能承擔宣揚真理的重責,繼續行走人間。
【第54句】:我們應該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同時,不應該貪執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人常常會幸福,貪執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人,往往會煩惱。
【第55句】:【最有禪意的文案】貪念生,就會善解;惡念消,就不會作惡,則災難自然遠離。
【第56句】:【佛心禪語】對此,有些人可能不屑一顧:“別開玩笑了。前生后世沒有科學依據,年輕人信這一套,未免太可笑了吧。”
【第57句】:【禪心佛語】生氣定律: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后再讓別人感染你的肝痛。
【第58句】:時間,有時候是一種寬恕。無法釋懷的,放逐時間,就是一段經歷;不能割舍的,賦予時間,就是一個記憶。一聲嘆息,難以解釋的,融入時間,就是一種結局,一抹微笑。
【第59句】:【禪心佛語】佛說: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第60句】:【禪心佛語】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于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云掩蔽于空門。
【第61句】:【禪心佛語】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第62句】:做人不一定要像水晶玻璃透明膠,可以保留一點,讓人去體味,這遠勝過直腸子去得罪人。
【第63句】:心莫向外求:沒人能替你成功,沒人能替我們成功,只能靠著一雙手,撐起屬于自己的一片天:靠著~雙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第64句】:【禪心佛語】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
【第65句】:——泰戈爾古往今來,謙卑一直被古代先賢和當代大家奉為克己的德行。反觀歷史,凡是有功德有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一顆謙卑之心。
【第66句】:【禪語人生】無論是今天、這個月或今年,讓我們快樂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會改變——『改變』是相對實相中唯一不變的事實。
【第67句】:【佛心禪語】暴風雨比起晴空萬里,當然更能喚起人們的警戒心。從內心深處,我們會發現更多的耐心、毅力、勇氣以及意志。
【第68句】:【禪心佛語】勤首菩薩偈云,如鉆燧取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至滅,懈怠者亦然。
【第69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70句】:【禪語人生】雨水落下來是因為天空無法承受它的重量,眼淚掉下來是因為心再也無法承受那樣的傷痛。
【第71句】:人們若少了文化,就如同處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中。有學識、文化,才有美好的綠洲。
【第72句】:幸賴善緣,得聞法要,此千生萬劫轉凡成圣之時。尚復徘徊歧路,乍前乍卻,則更歷千生萬劫,亦如是而止耳。況輾轉淪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第73句】:【禪語人生】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第74句】:慈忍的妙用:要做個受歡迎、被敬愛的人,必須先顧好自我的“聲色”,而且要注意儀容及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修得忍辱行,即能恒受歡迎敬愛。
【第75句】:【禪心佛語】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第76句】:【佛心禪語】不要把我們現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們有這個心量,小能變大,少能變多。
【第77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樂觀的情緒,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胸懷寬廣,氣量豁達,對生活充滿自信,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精神有所寄托。
【第78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凈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心田明凈無染,則雜草亂麻不生,常開智慧之花,永結菩提善果;如此不僅美化自我人生,也凈化社會人心。
【第79句】:【禪心佛語】生活要實事求是,需要有務實的精神。掩飾太多,就會很累。
【第80句】:【佛語悟道】好人行善,能夠從快樂中得到快樂,從光明中得到光明;壞人行惡,只能從苦中得到苦,從黑暗中得到黑暗。
【第81句】: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維摩經》卷上,佛國品
【第82句】:【佛心禪語】做人如行船。逆行者,慮其逆難而力求安,則事事小心;順水者,喜其順未慮其危,則疏忽大意。故:逆水者失事少,順水者失事多。
【第83句】:寬性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隨高隨下隨緣過,或長或短莫埋怨,自有自無休嘆息,家貧家富因果顯。萬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閑一日仙。
【第84句】:由于執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煩惱斷不了。——慧律法師
【第85句】:諸佛有沒有老師呢?有,佛的老師就是法寶。這里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第86句】:佛說:一切眾生,以身體行善,以言語行善,以意念行善,就能得到快樂。
【第87句】:【禪心佛語】四是蘊藏在心底里的夢想,五是豐盈在大腦中的知識,六是父母給咱自己的身體。先做人,再做事;先知禮,后效行。則成功不遠矣。
【第88句】:【禪語人生】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第89句】:【禪語人生】治學不厭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訴是能者。
【第90句】:【禪心佛語】人情變化無常,世路崎嶇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對入世的事,才能解脫自在。
【第91句】: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第9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
【第93句】:【禪語人生】真正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處,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處的時候,你已經圓滿了,因為你已經放下了自我。這是大乘行者成就的要訣哦。
【第94句】:【禪心佛語】謊言,是用來擊破的,而不是用來粉飾的。信任,是用來沉淀的,而不是用來挑戰的。
【第95句】:【佛心禪語】問:坐得太久,我這邊痛,那邊也痛,不知道怎么辦?答:咬著牙挺著,你要拿出一點志氣來。你痛一點就打敗仗,那怎么可以?
【第96句】:【禪心佛語】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一切都是從辛苦中來,修行亦復如是,不經一番辛苦、一番磨煉,煩惱去不掉,佛性難以顯現。
【第97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比大才多了個一,那是持之以恒;天才就是比人才多了個二,那是他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和勤奮。
【第98句】:【經典佛語】“空”是不執著,是把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圓滿無缺地理解清楚。
【第99句】:有人說善惡無定論,人性善惡的標準,很難做評價;但是我們可以由其人的行為來判斷。
上一篇:古今賢文文案句句深入人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