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打蛇先打頭】打擊為首的,擊中要害。姚雪垠《李自成》: “目前咱們的戰兵很少,只能將主要兵力放在南路,交你使 用,要在白羊店以南對鄭崇儉親自督戰來犯的官軍迎頭痛 擊。這是打蛇先打頭之策。”
【第2句】:【喝口涼水也塞牙,放屁都砸腳后跟】釋義:比喻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例句:我比他們誰矮一點兒?為什么我這么不吃香?喝口涼水也塞牙,放屁都砸腳后跟,毛病挑不完,出氣都不勻實,還不就是因為咱們是個解放軍戰士嗎?
【第3句】:【一棵樹上吊死】見“在一棵樹上吊死”。
【第4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就會嗚叫呼冤。
【第5句】:我把臟衣服往桶里一扔,拿起熱水瓶就往里倒水,正要洗,卻看見漂起一層茶葉。我問媽媽是怎么回事,媽媽說:“誰讓你急水下急篙?也不先看看桶里有沒有東西?!保ńK·興化)
【第6句】:鄰居家的曉亮對爺爺說:“人死了就什么也不用做了,那多好??!”爸爸說:“好死不如歹活哩,你沒聽說過‘寧在陽間喝口水,不到陰間當小鬼’嗎?”(河南·林州)
【第7句】:【得意夫妻欣永守,負心朋友怕重逢】(諺)指相親相愛的夫妻,終生相守會感到莫大的欣慰;忘情負義的朋友,最怕的是再相見時會尷尬難堪。
【第8句】:春節過后,我叔叔要去南方打工。因為他從未到外地去過,臨出門時奶奶擔心他的暴躁脾氣會惹事,就對他說:“眼是攔路石,嘴是開山斧。出門在外矮三分,遇到事時,嘴要活動點兒?!保ê幽稀ど糖穑?/p>
【第9句】:【輸錢只為贏錢起】(諺)指在賭博場上輸了錢的,往往都是開頭贏了錢被誘惑的。也借指遭人算計的,往往都是由自己算計別人引發的。
【第10句】:【拿蘆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慣)形容兩者差距太大。
【第11句】:【做了泥鰍,那怕污眼】(諺)泥鰍在泥里鉆進鉆出,既做了泥鰍,就不能怕泥污了眼睛。比喻決定要干某事,就不怕招惹麻煩;或既惹出了麻煩,也就不再顧忌。
【第12句】:【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余】(諺)人要學好,長期努力還嫌不夠;要學壞,用不了一天就會壞到底。指人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時刻嚴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13句】:【遮不得風,擋不得雨】(慣)比喻沒有用處,不頂事。
【第14句】:背水作戰——不留后路;沒有退路
【第15句】:【心不在肝上】(慣)指心不在焉。
【第16句】:【觀音菩薩——年年十八】(歇)觀音:觀世音的簡稱,傳說能救苦救難,普度眾生。比喻女子永葆青春。
【第17句】:我家本來已經開了文具店,爸爸又要開鐵貨店。奶奶嘮叨說:“你啊,牛角越長越彎,生意越做越貪。”(山東·單縣)
【第18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為公,沒有私心。宋代范仲淹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孫犁《風 云初記》:“既然干了這個,就得好性干,不要跟壞人學,要跟 好人學,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穩,不眼饞, 不話多,不愛沾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
【第19句】:養在圈里的豬——少不了挨一刀
【第20句】:【到哪個山頭唱哪個歌】釋義:比喻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方法辦事。例句:有些甚至采用“不跟你耍”的辦法與自己原來的未婚夫一刀兩斷,如果這個未婚夫依然是個農民的話。這種“到哪個山頭唱哪個歌”的風習,真是“實際”得不能再實際了。
【第21句】:我撈干凈了面條,想把半碗湯倒掉。媽媽說:“吃稠不喝湯,瘦成老干幫。”我趕忙把湯喝了。(河南·沁陽)
【第22句】:表姐為了考入理想的大學,終日埋頭苦讀,可一次測驗的失敗讓她失去了信心。舅媽心疼地說:“眼前苦,往后甜,凡事都要往前看。既然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的?!保◤V東·龍門)
【第23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諺)指只有經過相互比較,才能看出優劣,找出差距。
【第24句】: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我怕自己講不好,就不敢報名。爸爸說:“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惫膭钗胰ピ囋嚒#ê颖薄ひ卓h)
【第25句】:【說著錢,便無緣】見“若說錢,便無緣”。
【第26句】:孫大圣鬧天宮——慌神
【第27句】:【見縫子就鉆】(慣)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鉆營活動。 也作“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
【第28句】:【翻老底】見“揭老底”。
【第29句】:狗舔貓鼻子——居心不良
【第30句】:鴨子浮水——飄飄然;暗里使勁;使暗勁;上松下緊
【第31句】:【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狗屎堆,借指惡人、社會渣滓,被社 會所唾棄。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干這個不管是否會給 他人造成影響,都是不齒于人類狗屎堆的事,要干實在不易 哩。”
【第32句】:聽媽媽說,他們單位有人收養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沒過一個月,這孩子拿了家里五十元錢跑了。在一旁聽話的人插了一句:“真是飯碗下面養惡蛇啊!”(湖南·保靖)
【第33句】:【一傳十,十傳百】(慣)形容消息傳播得非??臁?也作一傳兩,兩傳三。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第34句】:【心急喝不了熱鍋粥】謂操之過急,達不到目的。類似的: 性急吃不上熱豆腐。陸文夫《圍墻》:“其實大可不必,心急 吃不了熱粥,你不讓虱子叮,就得被蛇咬,脫光了膀子是會 傷風的,這是經驗。”
【第35句】:【不死也得脫層皮】(慣)指即使能活下來,身體也已遭受了巨大的損傷。 也作不死也得剝一層皮。 不死也得扒層皮。 不死也得去層皮。
【第36句】:【好話說上千千萬,不如實事辦一件】(諺)好聽的話說得再多.也不如切切實實地做上一件好事管用。 指光說不起作用,貴在拿出實際行動。 也作“好話千句,不及好事一樁”。
【第37句】:【 困龍也有上天時】謂有能耐的人不會永遠處于困境。端 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那可不然,窮人也有無饑日,困龍 還有上天時,人家打柴的朱買臣還當過宰相呢!”
【第38句】:【虎老雄心在年老意志未衰?!坎懿僭娋洌豪象K伏櫪,志在 千里。成語:老當益壯。姚雪垠《李自成》:“好啊,老伙計, 這才叫虎老雄心在!你們留下吧,咱們今晚美美地收拾他 們!”
【第39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沒有空
【第40句】:【年】“年”既指新年元旦,又指春節。那么,年是怎么起源的呢?源分兩處。一是典籍,一是民間傳說。先說典籍。據我國最早的詞典《爾雅·釋天》記載:“夏日歲,商日祀,周日年?!边@說明周朝才開始叫做“年”。后來唐太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曾改年為“載”。唐肅宗至德三載(公元758年)又改“載”為“年”。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我國實行公歷,將公歷一月一旦稱元旦,改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但年作為一個傳統民俗節日一直存在??脊艑W家認為“年”的基本概念,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初期開始的,而它的概念初義來自農業。《谷梁傳·宣公十六年》中說:“五谷皆熟為有年”,“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彼^“大有年”,就是大豐收。另外,《說文解字》也云:“年,谷熟也。”這樣,“年”就是慶賀豐收喜悅的意思。以后,人們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慶祝豐收當在冬季農閑的時候,冬春交換之際,一年又起。再說民間傳說。傳說遠古的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頭上長獨角,口似血盆,體大如牛,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使出來掠食噬人。開始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上,躲在家中。有一次,“年”來到一家門口,恰巧這戶人家穿著紅衣服,點著竹子取暖,燃燒的竹子啪啪爆響,“年”嚇得掉頭逃跑。大家便效仿這戶人家的做法,把“年”驅趕出去,于是,三十晚上,初一凌晨就稱“年”了。后來就形成了放爆竹、貼對聯的風俗了。
【第41句】:【 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勇于克服困難,不爭名利。浩 然《艷陽天》:“不論從年紀、經驗上說,都是您呀!見困難就 上,有主意就出,遇責任就負,這才是真正愛集體的好社 員?!?/p>
【第42句】:【吃紂王俸祿,不說紂王無道】釋義:紂王:商朝末代暴君。比喻從主子那里得到好處,不說主子的壞話。例句:“啟翁,百姓倘能安居樂業,斷然不會造反。許多人只是因為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將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誅,而誰逼百姓造反倒不問了?!?/p>
【第43句】:【 一家過年都過年】過年是共同的節日。借指情況相同, 沒有例外?!恶R烽小說選》:“一家過年都過年,到處都在蓋 新房、建工廠?!?/p>
【第44句】:我總是喜歡睡懶覺,每天太陽老高了還不起床。媽媽說:“就是天上掉錢,也得早起床才能撿到手啊!”(湖南·武岡)
【第45句】:【木匠要巧,郎中要老】(諺)郎中:醫生。指木匠的手藝越巧,越能制作出精美的成品;醫生的年齡越大,臨床的經驗越多,治病越有把握。
【第46句】:【大姐做鞋,二姐有樣】(諺)大姐做好鞋,二姐就有樣可學著去做。 指前人做出榜樣,后人跟著學。也指前人取得經驗教訓,可供后人借鑒。 也作“大姐做鞋,二姐照樣”。
【第47句】:【上山虎遇見下山虎】(慣)比喻兩個強者遇到了一起。
【第48句】:炕頭上貼灶王爺——不是畫(不是話)
【第49句】:蝎子不咬——蜇(這)就是了
【第50句】:【有緣千里來相會】此語源自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蘇州一大戶人家的女兒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燒香,回來時發現髻上的一支寶簪不見了。而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傳之物,所以只好貼出告示,重賞拾到簪者。有一天,一位廣東客商肩馱一猿來到紫金庵門前,看到告示后也沒在意,心想,這種好事也輪不到自己。就準備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點小生意。沒承想猿將一支簪交給了他。原來,那天盼盼的簪被樹枝鉤住了。還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樹上摘了下來??蜕虒Ⅳ⑺偷较摇O乙娍蜕桃槐砣瞬?,又沒結婚,就將盼盼許配給他,擇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廚房的東西,客商一氣之下將猿殺死了。一對新人入了洞房,新娘聽說簪是猿找到的,就說:“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應該謝謝猿?!笨墒牵吕蓞s說,猿被他殺了。新娘一聽非常生氣,責罵客商傷天害理,說:“我們是有‘猿’千里來相會,無‘猿’對面不相逢?!边€將新郎趕出洞房,婚事告吹。由于“猿”和“緣”是諧音,“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就從中演化和引申出來。
【第51句】:【惡虎難斗肚里蛇】(諺)指虎再猛,也斗不過鉆進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潛入到內部的敵人是很難對付的。
【第52句】:【重陽節】“重陽節”指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老人節。它源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令家人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叭缪?,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袷廊司湃盏歉唢嬀疲瑡D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边@段記載生動地描述了重陽節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被沿襲至今。究其原因,在中國人心中,“九”為大數,是個特別的數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數,始于一,終于九”之說,認為“凡數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在中國文化中也特別看重“九”。如:九宵、九洲、九重天、九九歸一等,好像與九有關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聯系在一起,稱為“九五”之尊。在《易經》中,“六”被定為陰數,“九”被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稱之為“重陽”。古代人們認為這是個大吉大利、值得慶賀的日子。于是把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又是最大的,包含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正因為此,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第53句】:【 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不得安身,無處效勞。成語:走投無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閃得有家難奔,有國難 投,如何是好?”
【第54句】:紙上畫大炮——打不響
【第55句】:【 吃一行,怨一行】吃,指以之為生。對于從事的職業,總 覺得不好,老是埋怨。臺灣梁實秋《雅舍散文二集》:“造出 ‘吃一行,恨一行’這句話的人,其用心可能是勸勉大家安分 守己,但是這句話也道出了無數人的無可奈何的心情?!?/p>
【第56句】:【眼不見,心不煩】看不見也就算了,不操心。類似的:耳 不聽,心不煩。清代《紅樓夢》:“幾時我閉了眼,斷了這口 氣,任憑你們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 了。”
【第57句】:【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姜太公,姜尚,即姜子牙。傳說他 在渭水邊上,用直鉤離水面三尺釣魚。日:“負命者上來!” 借指出于自愿,并非強迫。成語:心甘情愿。海外陳若曦 《突圍》:“伍老師從來就公開承認是迷信。這像姜太公釣 魚,愿者上鉤。”
【第58句】:【罐里養王八——越來越活】(歇)本指越來越有活力,轉指活動越來越厲害,越來越不像話。常含責罵或譏諷意味。
【第59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諺)真的就是真的,不能變成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能充成真的。指真與假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不容混同。 也作是假不能真,是真不能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第60句】: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分不清東西南北
【第61句】:【天不怕,地不怕】(慣)指什么都不怕,無所畏懼。
【第62句】:3月8日那天,爸爸送了一束玫瑰花給媽媽。媽媽像小孩子似的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立即不安地問道:“這束花該能買好些菜了吧?”爸爸笑了:“你呀——就好像一個在臺上表演的模特兒,大家正欣賞得起勁時,你卻打了一個噴嚏!再雅再浪漫的事經過你,都變成柴米油鹽了!”(重慶·南川)
【第63句】:【終使他誠服。見《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至九十回。此處用八擒孟獲指某種行動是不必要的、多余的。
【第64句】:做數學作業時,我遇到一道難題,就去問爺爺。爺爺接過書看了看,捋著胡子笑著說:“鐵锨越用越明,腦子越用越靈。你呀,就是懶得動腦筋,題目不難嘛!”(河南·靈寶)
【第65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要考慮能進能退。前進時 不要樹敵過多;后退時有朋友幫助。成語:留有余地。孔厥 《新兒女英雄續傳》:“對嘛,我們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 走,后留三步好行?!?/p>
【第66句】:【種火又長,拄門又短】(慣)種火:引火。拄門:頂門。用來生火嫌長,用作頂門棍又嫌短。形容人或物不成材料,沒有用。
【第67句】:石頭縫里長山藥——兩頭受夾
【第68句】:打長途電話——遙相呼應
【第69句】:【打腫臉充胖子】要面子,硬充好漢。類似的:鼓著腮幫去 充胖。巴金《談(秋)》:“他寧肯有病裝健康人,打腫臉充胖 子,不讓任何一個人知道真實情況?!?當面鼓,背后鑼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兩面派。類似 的: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汪幸福《浪跡臺灣島》:“商人 那種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的本領,自然運用得嫻熟自 如?!?/p>
【第70句】:大榔頭砸豆腐——篤定
【第71句】:【早知燈是火,飯熟幾多時】(諺)能早領悟到油燈點燃的也是火種,也可生火做飯,飯早熟了。指人對問題如果領悟得快,事情早就辦成了。
【第72句】:【戴有色眼鏡】(慣)比喻帶著偏見或成見看待人或事。
【第73句】:黃鼠狼鉆進磨房里——硬充大尾巴驢
【第74句】:等公雞下蛋——沒指望
【第75句】:吃飯的時候,碗里還剩一點飯,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對我說:“一把草撐死一條牛?。砍缘?!”(湖南·衡陽)
【第76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第77句】:【肉肥湯也肥】謂跟著沾光。浩然《金光大道》:“少懷有 了,能沒你的?常言說,肉肥湯也肥嘛!”
【第78句】:【 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不會從事體力勞動。語序亦可 換置。老舍《離婚》:“您說叫他改行吧,他又手不能提籃,肩 不能擔擔,作個小買賣都不會,這不是眼看著挨餓嗎?”
【第79句】:【左不是,右不是】(慣)指怎么做也不合適,不知怎樣才好。
【第80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諺)沒有家親作內應,就不會引來外部的邪魔鬼怪。指外部的邪惡分子到內部來搗亂,總是內部有人勾引。 也作沒有家賊引不進外鬼來。 無家鬼送不了家人。
【第81句】:鴨子扎猛子——深入下層
【第82句】:有道數學題,爸爸講了半天我還是不明白。爸爸急得點著我的頭說:“難道你的腦筋都是直的,怎么連一點彎都不會轉???”(河北·遷安)
【第83句】:甕中捉鱉——十拿九穩
【第84句】:豬圈門上貼對聯——吃了睡,睡了吃
【第85句】:【兩國交鋒,各為其主】(諺)指雙方爭斗交戰,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君。 也作兩國相爭,各為其主。 兩國相爭,各保其主。
【第86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釋義:做事留有余地有好處。例句:“我們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第87句】:【說的有心,聽的有意】(慣)指說話的人有意要表達某種意思,而聽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第88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謂雙方都有本領。清代《說岳全 傳》:“這一場大戰,真個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招兵容易,找一個好將領不容易。 極言人才難得?;蛘f: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姚雪垠《李自 成》:“他作戰勇猛,武藝也好,這幾年立過不少功。俗話說,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這次留下他一顆腦袋,以后他就不敢 了?!?/p>
【第89句】:【旱苗正盼及時雨,行船偏遇打頭風】(慣)比喻困難之中急切盼望有人幫助,沒想到卻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第90句】:奶奶說,人年輕的時候應該艱苦奮斗,攢下錢財,老了走不動的時候,即使沒有兒女贍養也不至于受罪,說是“禾怕霜降風,人怕老來窮”。(廣西·平南)
【第91句】:【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眼睛瞪著,互相觀望,也指冷場或 驚訝。成語:面面相覷。浩然《艷陽天》:“三個人讓他說的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又不住地咋著嘴唇兒,贊嘆他的好 眼光?!?/p>
【第92句】:星期天,我跟爺爺去栽白菜。我問爺爺栽這么多白菜干嗎,爺爺說:“白菜好吃??!你沒聽說‘諸肉沒有豬肉香,百菜不如白菜甜’嗎?”(山東·章丘)
【第93句】:煮熟的鴨子飛上天——怪事一樁;彌天大謊
【第94句】:東西耳朵南北聽——橫豎聽不進
【第95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第96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諺)耕耘:耕田與耘草。在農業生產上,下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成。指付出多大的勞動代價,就會有多大的收獲。
【第97句】:【竹桶倒豆子倒】道諧音,謂徹底說出,沒有保留。成語: 和盤托出。劉紹棠《兩草一心》:“天天晚上收了工,吃完飯, 四十人在對面炕上盤膝而坐,面面相覷,目光呆滯,表情死 板,一個個向管教人員交心,必須竹桶倒豆子,不倒干凈不 散會?!?/p>
【第98句】:一串銅錢九百九——不成吊(調)
【第99句】:【平地一聲雷】(慣)比喻突然發生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聲驚雷。 平地起雷。
上一篇:描寫人生哲理的文案,適合做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