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釋義:比喻禍害如不根除,必留后患。例句:常言說得好,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殺了他一家,恨不得把我們吞在腹內,方才快活,豈肯安心與陳四哥做夫妻?
【第2句】:對牛彈琴——白費氣力;白費心;不
【第3句】:【小爐匠跟著行香的走——鎖碎一浪蕩】(歇)小爐匠:修鎖焗鍋的匠人。行香:古代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齋主抱著香爐巡行道場及街市。鎖碎:諧“瑣碎”。指人說話瑣碎,沒有條理。含有譏諷意味。
【第4句】:賈寶玉出家——看破紅塵
【第5句】:象棋斗勝——紙上談兵
【第6句】:【西鳳酒】西鳳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國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參加“南洋萬國賽會”,獲獎牌,受到各國評酒專家的交口稱贊。西鳳酒的名稱來自一個久遠的典故。傳說唐代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歡送出使長安的波斯王子回國,來到扶風郡雍州(今陜西省鳳翔縣)的十里長亭,發現路上蜜蜂、彩蝶紛紛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經向路人詢問,得知附近的柳林鎮有一家酒坊剛從地下挖出一壇窖藏老酒,氣味濃香無比,因而導致蜂蝶醉倒,臥地不起。后來郡守便把這壇美酒送給裴侍郎。裴氏非常高興,即興吟詩一首:“送君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將這壇美酒獻給高宗皇帝,從此柳林酒便身價百倍,被列為朝宴、國宴佳釀。因該酒產自西部鳳翔,后來便改稱“西鳳酒”,一直沿襲至今。
【第7句】:【桑條從小拗,大來拗不直】(諺)桑樹的枝條要想培直,必須在它嫩小的時候;長成粗枝便無法拗動。 比喻教育后代必須從幼小時抓起,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8句】:【飯多傷胃,話多傷心】釋義:話說多了,難免有不當之處,會得罪人。例句:他回憶著這些天跟紀洪濤有哪些分歧,慶幸自己穩重,很有修養,沒有輕易把觀點亮出來。否則,飯多傷胃,活多傷心,又要和紀洪濤之間結成大疙瘩。
【第9句】:一吊錢分四開一二百五
【第10句】:【朝山的不是全為了敬神】(諺)朝山:到山上去朝拜神仙。指朝山的人,目的不一定都是去敬神。泛指同做一件事的人,目的并不都相同。
【第11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釋義:運籌:制定策略。帷幄:古代軍中帳幕。在后方制定作戰策略,指揮前方作戰,就能取得勝利。例句:杜耀光得意地說:“人家參謀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還不比我們高明萬倍?”
【第12句】:【敗為寇,成為王】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13句】:【腳桿子上綁大鑼——走到哪兒都當當響】(歇)腳桿子:腿。當當響:本形容敲大鑼發出的響亮聲音,轉喻出色、過硬或有名聲。贊揚人無論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氣。
【第14句】:奶奶總嫌龍龍是女孩,媽媽抱著龍龍委屈地說:“閨女娘,娘閨女,閨女長在娘心里。妞是娘的貼心襖,我不嫌龍龍是閨女?!保兾鳌こ枪蹋?/p>
【第15句】:【一日三頓的炸醬面——一點不新鮮】(歇)指沒有一點新東西,都是老一套。
【第16句】:媽媽特意為我做了紅燒魚,可我又想吃清蒸的了。媽媽笑著說:“你不是神仙想成仙,成了神仙又想人間。為時已晚,就吃這吧!”(四川·榮昌)
【第17句】:腳扎刀子一離心遠著哩
【第18句】:【用一只眼睛調線】過去,耍手藝的人一見面就會問對方是哪道線上的。傳說,魯班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叫張大,是石匠,使“紅線”,被稱為“紅線上的”;二徒弟叫陳齊,是木匠,是使“黑線”的,被稱為“黑線上的”;三徒弟叫李春,是瓦匠,是使“白線”的,又被稱為“白線上的”。不管是石匠、木匠、瓦匠,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是用單眼調線找直,這是為什么呢?傳說,魯班帶著他的三個徒弟周游天下,到處打工。一天,他們來到趙州城南的汶水河邊,看見這里河面寬、水流急,用船運送來往行人極為不便。為了解決人們的渡河困難,師徒四人就動手修起了石橋。一夜之間,一架拱形的長橋橫跨兩岸,百姓無不稱快。這就是有名的趙州橋(實際該橋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所造)。這事叫“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知道.了,想試試石橋是否堅固,就約上仙人柴榮(周世宗)來到趙州橋。張果老倒騎著驢,驢背上的褡褳里放著“太陽”和“月亮”,柴榮的獨輪車上載著“五岳名山”。二人一上橋,偌大的石橋就搖晃起來,眼看就要坍塌。魯班一看不好,急忙跳下河,用雙手將橋身托住。但張果老和柴榮在橋上震得塵土飛揚,一下子迷了魯班一只眼。從此,石匠、木匠、瓦匠在調線時,總是閉著一只眼。
【第19句】:門角里晾衣裳——陰干
【第20句】:救火沒水——干著急
【第21句】:【—分忍耐十分?!坑鍪乱棠?,沖動沒有好處。汪幸福 《浪跡臺灣島》:“一分忍耐十分福。既然是邀人家做生意, 就應讓人家有個考慮的余地?!?/p>
【第22句】:【口頭禪】“口頭禪”是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無意間時常說的話語,多無實際意義??陬^禪一詞來源于佛教的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上,沒有把禪理踐行到現實生活中去。禪,是要用心去學,用心來悟的,是需三關悟漸,閉關打七的功夫。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掛在口頭上。如果單單靠從口中滔滔不絕說出來的禪學,那就不是真正的禪,而是“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今天,口頭禪已經完全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意思了。
【第23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成為有用的人,就得刻苦, 圖自在是不行的。清代《紅樓夢》:“如果懈怠,我是斷乎不 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記著我的 話。”
【第24句】:【故土難離】(諺)故土:世代定居的故鄉。指人總是留戀生養自己的家鄉土地,不舍得離開。
【第25句】:【刀靶付與外人】(慣)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給別人提供把柄或口實。
【第26句】:【一頭撞倒南墻】(慣)形容入固執、認死理,碰了釘子或遭到失敗也不回頭。也形容人立場堅定不動搖。
【第27句】:戴紅纓帽上樹——紅到頂
【第28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第29句】:【歪鍋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指有突出缺點或毛病的人搭配在一起。多指男女婚配。含譏諷意味。
【第30句】:【上眼皮只看見下眼皮】(慣)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大志。
【第31句】:鄰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鬧矛盾。過了幾天,爺爺從外地回來,勸她們說:“以前的事,來個‘長草短草,一把剜倒’,誰也不要斤斤計較了?!保ㄖ貞c·奉節)
【第32句】:冬天不戴帽子一凍(動)腦
【第33句】:玻璃棒槌——經不起敲打;打不得
【第34句】: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
【第35句】:天氣變暖了,媽媽看見我還穿著秋褲,正在說我傻,姥姥說了一句:“吃了五月粽,才把棉衣送?!闭f得我們全家都笑了。(山東·夏津)
【第36句】:【藥不投方,哪怕用船裝;藥投了方,只要一碗湯】(諺)方:藥方。 下藥要是不對癥,服上一船藥也沒用;下藥要是能對癥,只一碗湯藥就可把病治好。指藥貴對癥,不在量多。
【第37句】:飛機的屁股——尾巴翹上了天
【第38句】:【阿諛人人喜,直言人人嫌】(諺)阿諛(eyu):用好聽的話奉承人。 直言:不回避事實的真話。阿諛奉承的話對人有損,但人愛聽;直來直去的話對人有益,但人嫌惡。指喜阿諛、嫌直言,是一種不良的世態。
【第39句】:【高田宜黍稷,低田直稻麥】釋義:高田:地勢高的田。低田:地勢低的田。指黍稷性耐寒,宜種在高田:稻麥性喜暖,宜種在低田。例句:然麥性微寒,以為金,則徐氏之說優矣。古稱:“高田宜黍稷,低田宜稻麥?!?………
【第40句】:【駝子跌在街心上——賣翹】(歇)翹:諧“俏”。指人故意造作嬌媚姿態來誘惑人。含譏諷意味。
【第41句】:【劉備關公,各有秉性】釋義:劉備、關公:《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建立者,性情溫和大度;關公即關羽,劉備的結義兄弟,蜀漢大將,性格剛強,有膽力。比喻人的性情各不相同。例句:唁,劉備關公,各有秉性,對待不同脾氣的人,說話的方式就得靈活點兒哪。
【第42句】:【趁臺階下驢】釋義:比喻趁機會擺脫。例句:“干脆,趁臺階下驢,不干這個炊事員算了,也省得得罪人生閑氣?!?/p>
【第43句】:我寫語文作業錯了一個字,爸爸打了我一巴掌。爺爺批評爸爸說:“孩子有錯要耐心教,哪有挖井只一鍬。”(江蘇·新沂)
【第44句】:媽媽下崗在家,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什么事也不干。姥姥說:“你這不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嗎?”(河南·許昌)
【第45句】:先撒魚食后釣魚。
【第46句】:【茶壺不強好嘴子】(慣)比喻雖然沒有本事,卻特別能說會道。
【第47句】:【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入困境,被逼奮發圖存。成語:絕處 逢生。王蒙《活動變人形》:“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才會變得 老實和現實一些?!?/p>
【第48句】:人死請郎中——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49句】:我和媽媽打羽毛球。媽媽給我發了一個很好的球,我卻沒接住,還埋怨媽媽沒把球發好。媽媽笑笑說:“你這個臭小子,別手不溜怨襖袖了,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吧!”(河南·南陽)
【第50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慣)指重新遭受苦難。
【第51句】:煮爛的鴨子——嘴還硬
【第52句】:【紅軍】建軍初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并不叫“紅軍”,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義和九月的秋收起義,都不叫紅軍。毛澤東詞《西江月·秋收起義》開頭兩句為證:“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敝稽c明了軍隊的性質,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軍,沒有出現紅軍字樣。最早稱“紅軍”的是之后的廣州起義,起義領導機關發布《紅旗號外》,公開宣稱組織工農紅軍,“工農紅軍總司令葉挺,工農紅軍總參謀徐光英?!贝舜纹鹆x失敗后,根據廣東省委指示,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 1928年5月25日,中央發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明確指出:“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月4日,中央在給井岡山前委的信中,又具體指示四軍:“關于你們的軍隊,你們可以正式改為紅軍?!睆拇?,“紅軍”這一名稱正式成為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的稱號,各地工農革命軍也相繼改稱為紅軍。
【第53句】:【 空手套白狼】套,有“設圈套”之意。謂不花本錢而得利。 《天意》:“真的,我這個主編是空手套白狼。懂嗎?誰如果 要上《大全》,想占個頁碼是五千塊錢,半個頁碼是兩千五, 封底上萬。”
【第54句】:【緊火粥,慢火肉】(諺)熬粥要用快火,火慢了容易焦鍋;燉肉要用慢火,火快了很難燉爛。指熬粥與燉肉,火力大小快慢各有不同。 也作“緊鍋粥,慢鍋肉”。
【第55句】:【路上行人口似飛】(諺)指凡人們關心的新鮮事,總是傳得極快。
【第56句】:出了澡堂進茶館——里外涮(騙局)
【第57句】:【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諺)鏟草如果不連根除掉,來春草根發芽,又會長出野草。比喻除惡若不徹底,后患無窮。 也作斬草不除根,逢春又發芽。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第58句】:左手喇叭右手鼓——自吹自擂
【第59句】:一天一宿變兩回——朝令夕改
【第60句】:【踏著鼻子上臉】見“登鼻子上臉”。
【第61句】:鯉魚跳龍門——碰時運,身價百倍
【第62句】:【急水灘頭慢行船】(諺)指船行到水流湍急的地方,行船必須緩慢謹慎。泛指做事到關鍵時刻,務必不急不躁,從容小心。
【第63句】:【一個單子吃藥】(慣)單子:指藥方。按照同一個藥方吃藥,患的是一樣的病。比喻處境相同。
【第64句】:【走獨木橋】見“過獨木橋”。
【第65句】:【垓下困霸王——四面楚歌】(歇)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固鎮東北沱河南岸。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交戰時,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圍困在垓下,“兵少食盡”,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人的歌曲,十分驚懼,疑心楚地已被漢軍占領,于是倉促突圍,后自刎于烏江邊。比喻陷入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處境。
【第66句】:【過五關斬六將】釋義:《三國演義》記載:蜀國大將關羽連闖了東嶺關等五個關口,殺掉了不許他通過的守將孔秀等六人。比喻過去值得驕傲和稱贊的英雄業績。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難。例句:席間談話大都是追溯往事,三個人凈說“過五關斬六將”的光彩事,對他們互相傾軋、不歡離別的丑行只字不談。
【第67句】:【過頭飯難吃,過頭話難講】見“鍋頭飯好吃,過頭話難說”。
【第68句】:【快馬上路牛耕田】釋義:馬快,善于走路;牛慢,善于耕田。比喻各盡各的責任。例句:一桿紅旗要大家杠,紅旗倒了大家都遭殃。快馬上路牛耕田,鬧革命是咱自己的事。
【第69句】:【 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復。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 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殺害良善,算是什么英雄好漢?”
【第70句】:【東方不亮西方亮】釋義:這個地方不行,別的地方就會行。例句:趙編輯給他打氣:“不過,好在現在出版社很多,‘東方不亮西方亮’,你們不妨再拿到別的地方試試……”
【第71句】:【長嫂為母】(諺)排行最大的嫂子,就像母親一般。指尊敬長嫂,要和尊敬母親相同。
【第72句】:上等輪胎——有氣難出
【第73句】:【牽著鼻子走】(慣)比喻控制別人,強迫其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第74句】:老師正在刻寫卷子,張華卻讓老師講題。另一同學對張華說:“你沒看見王老師正在刻寫卷子嗎?真是打鐵不看火色!”(河南·虞城)
【第75句】:【砸明火】(慣)明火:點著火把。 指公然搶劫。
【第76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諺)局:棋局。本指下棋的人往往神經緊張,看不準棋盤上的局勢,從旁觀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泛指人在事中往往思考不周,局外人卻頭腦清醒。 也作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第77句】:【張飛打鐵——人硬貨也硬】(歇)硬:前硬字指強硬;后硬字本指堅硬,轉指強硬、過硬。指人性格剛強,本領過硬。
【第78句】:水面上的浮萍——沒有根底
【第79句】:【兒女親,輩輩親,打斷胳膊連著筋】釋義:兒女親家,世代相親,拆分不開。例句:“老人古語說得好,兒女親,輩輩親,打斷胳膊連著筋,你說是不是?”
【第80句】:【得罪了土地爺,養不活小肥豬】(諺)民間傳說,土地爺專管家畜家禽。指要是惹惱了土地爺,就養不活小豬。比喻要辦成事,必須處好有關方面的人事關系。
【第81句】:【一朵好花,生在荊棘叢中】(慣)比喻一個好姑娘生活在險惡的環境中。
【第82句】:上山穿高跟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第83句】:【處暑后十八盆湯】釋義: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八月二十三、四日。湯:指洗澡用的水。處暑以后,還得洗十八天的盆湯浴。指時令雖過處暑,天氣還得再熱一段時間。例句:八月又作新涼,諺云:“處暑后十八盆湯?!庇衷疲骸傲⑶锖笏氖迦?,浴堂干?!?/p>
【第84句】:【路是人開的,樹是人栽的】(諺)指事業的成功全靠人的努力,不努力就無法創造輝煌。
【第85句】:【費力不討好】見“吃力不討好”。
【第86句】:【雞飛狗跳墻】(慣)比喻秩序混亂或瞎折騰。 也作“雞飛狗上墻”。
【第87句】:【有法兒開臺,無法兒收場】(慣)開臺:戲曲開演。比喻有辦法挑起事端,卻沒本事控制局面。
【第88句】:【產處不如聚處】見“出處不如聚處”。
【第89句】:【名片】“名片”是交際時所用的向人介紹自己的長方形硬紙片,上面印著自己的姓名、職業、電話號碼等內容。’名片的歷史久遠,古已有之。早在漢代,人們就削竹為簡,將自己的姓名寫于竹簡上,這種寫有姓名的竹簡,當時叫“刺”。東漢蔡倫造紙后,才由竹“刺”改為紙寫,稱為“名紙”。據《留青雜札》載:“古者削竹以書姓名,故日刺。后以紙書,謂之名紙?!睋渡教盟量肌分杏羞@樣的記述:“名紙謂寫名于紙上也,今呼名帖。”“名紙”、“名帖”與“名片”已十分接近。名片在當前市場條件下很流行,上至官員、大型企業法人代表,下至收廢品的,都有名片在身,隨時準備贈人。
【第90句】:張大爺的兒媳婦厲害極了,整天大吵大鬧,惹得全家終日雞犬不寧。張大爺來我家閑坐,嘆氣說:“俺家媳婦是那種‘打公罵婆,拖小叔下河’的人?!保ńK·射陽)
【第91句】:休息休息再說——歇后語
【第92句】:【不怕官,就怕管】官大不一定有直接關系,現管著的人得 聽他指揮?;蛘f:不怕縣官,就怕現管。明代《水滸》:“他今 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屬他管!自 古道:不怕官,就怕管。俺如何與他爭得?怎生奈何是好!” 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參謀只能獻策,參謀長才能做 決定。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參謀不帶長,放屁 也不響。我現在連個參謀也不是,去了有什么用?”
【第93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原指下棋。引申為:旁觀者無切身利 益,看情況比較冷靜全面;當事人有切身利益,常執著一 端。語序亦可換置。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我只是一個 局外人,沒有權力來干涉您府上的事。但是俗語說得好,當 局者迷,旁觀者清?!?/p>
【第94句】:【少女的心,秋天的云】(諺)指少女的心最富于幻想,像秋天的云一樣飄忽不定。也指少女的心最天真無邪,像秋天的云一樣明麗爽朗。
【第95句】:鼓膿的癤子——該出頭了
【第96句】:蔥花拌豆腐——青(清)二白
【第97句】:燕燕這次考試成績不好,她怪題目出得太偏、太難,燕燕媽說她是“屙不出屎來怪茅坑”。(廣西·象州)
【第98句】:燈里缺油——干熬
【第99句】:【伏天吃西瓜,藥物不用抓】(諺)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熱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上一篇:QQ年度精選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