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狗咬狗,兩嘴毛】 釋義:比喻爭斗的雙方都不好,是一路貨色。“兩嘴毛”又作“一嘴毛”。 例句:另一個人說:“狗咬狗,兩嘴毛,誰也不用說誰。穿子里邊作滿月,還不都是他媽婊子養哩。”
【第2句】:【莊家老兒讀祭文——難】(歇)莊家老兒:老農。祭文:祭祀神靈、祖先,或祭奠死者時朗讀的文章。指某事做起來很困難。
【第3句】:【胡床】的使用始于兩漢。《太平御覽·風俗通》載:“靈帝好胡床。”裴注《三國志》引《曹瞞傳》云:“公將過河,前隊適過,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唐代“胡床”的使用普遍起來,民間已不少見。李白的《寄上吳王三首》提到“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杜甫的《樹間》詩云:“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白居易《詠興》詩云:“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獨酌還獨嘗。”由此佐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是坐具。
【第4句】:【贊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諺)同是一張口,能贊揚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應該多做扶助人和贊揚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損傷人的事。
【第5句】:【找臺階下】(慣)比喻尋找擺脫窘境的機會或借口。
【第6句】:【東溝犁,西溝耙】(慣)東溝犁一下,西溝耙一下。比喻做事不按章法,沒有次序。
【第7句】:【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 釋義:形容權勢敗落、時運衰退的可悲情景。 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頭在我手里。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還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等他先做了整備。”正是: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
【第8句】:【菩薩心腸豪豬嘴——心軟嘴巴硬】(歇)豪豬:哺乳動物,全身黑色或褐色,肩部至尾密布長刺,也叫箭豬、刺豬。嘴巴:本指嘴,轉指說話。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 指人心地慈善,說話卻強硬、嚴厲。
【第9句】:【皮笑肉不笑】(慣)形容勉強裝出笑容。
【第10句】:做做力出,縮縮病出。
【第11句】:【出洋相】(慣)1指在人前出丑,鬧笑話。2指故意做出丑態,引人發笑。
【第12句】:【燒酒(白酒)】中國的酒文化可謂歷史悠久。相傳,杜康造酒,其子造醋。那時的酒與現在的酒一樣嗎?比比飲酒的器皿和飲量就知道了。古時飲酒用爵(有三條腿)、樽或碗,都比現在的盅大,古人酒量大得驚人,如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連喝十八碗。顯然,那時的酒與現在的燒酒不同。那么,燒酒源自何時呢?有唐說,有宋說,有元說。 目前,學術界認為“蒙元”說比較可信。李時珍《本草綱目》云:“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 凡釀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唯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這些敘述已頗準確可靠。同時考古上有江西李渡燒酒作坊、成都水井街酒坊等元末明初考古遺跡發現,爐灶、晾堂以及蒸餾設施一應俱全。可見,這一時期有燒酒生產確鑿無疑。 其實,一種東西的傳播不見得一蹴而就,我們不能武斷否定經過蒸餾的燒酒在唐代就確實沒有,因為很可能這時燒酒只是初期,還沒有獲得人們適應和較大規模生產。即使到了宋、元時期,有了這種釀造技術,但也是逐步推廣的,完全可以米酒和白酒同時發展。就是今天,米酒也沒有完全消失,米酒在陜西、浙江等許多地方照舊流行著。
【第13句】:【請將不如激將】(諺)激:用刺激性的或反面的話鼓動。請將軍出馬交戰,不如鼓動他,激他出馬。 泛指正面懇請人做某事,不如采用反激的辦法更有效。 也作“勸將不如激將”。
【第14句】:【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見“老不以筋骨為能”。
【第15句】:【餓狗不離主】 釋義:挨餓的狗不離開主人。 例句:周虎山心里想,對呀!“餓狗不離主”。只要那條狗真是劉大斗的,那說明土匪很可能就在盤古洞里。
【第16句】:【大鍋飯,小鍋菜】(諺)指做飯要用大鍋,飯不會夾生;炒菜或燜菜要用小鍋,菜出爐快,又能保持鮮嫩不走味。
【第17句】:【吃江水,說海話】 釋義:比喻口氣大,凈說不著邊際的大話。 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說海話,口氣那么大,也不怕閃了舌頭。”
【第18句】:【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見“趕人不要趕上”。
【第19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釋義:項莊:項羽部下的武將。沛公:劉邦。《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和劉邦在鴻門會見,酒宴上,范增讓項莊舞劍助興,企圖乘機殺死劉邦。劉邦的謀臣張良見事危急,就對樊噲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比喻某種言論行動表面上正當好聽,其實別有用心,另有企圖。 例句:照我看,打郭批方不是終了,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第20句】:【咬人狗兒不露齒】 釋義:比喻內心兇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跡。 例句:那廝卻有一二,咱家無三思,將那謊局段則向俺跟前使,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第21句】:【挨悶棍】(慣)悶棍: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擊。 也作“挨悶棒”。
【第22句】:【吃大鍋飯】 釋義:許多人合伙在一個大灶里吃飯。比喻平均主義的分配辦法,不論干好干壞、干多干少都拿一樣報酬。 例句:社會主義實行的是“不勞動者不得食”和按勞分配的原則,并不是什么“吃大鍋飯”。
【第23句】:【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釋義:比喻猜不透別人的心思。 例句: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自后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第24句】:【酒亂性,色迷人】(諺)酒能亂性,使人喪失理智;色能迷人,使人溺于淫欲。指人一旦沉迷酒色,就會釀成禍亂,導致墮敗。
【第25句】:【冷手抓熱饅頭】(慣)比喻不熟悉情況的人去解決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比喻沒費勁兒就得到好處。
【第26句】:【擇日不如撞日】(諺)選擇吉日不如碰上的日子好。指事不宜遲,要抓住時機,不必專選吉日。 也作“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第27句】:【話激話,沒好話】(諺)指對話不應語帶刺激,不然會越說越難聽,越說越惡毒。
【第28句】:【吉人自有天相】 釋義:相:幫助,保佑。指人有好運氣,遇到危險也能平安無事。 例句:陶洪濱接過嘴也勸李二嫂:“你回去吧!心放寬些,吉人自有天相,傷會醫好的。”
【第29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諺)苦中苦:常人難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類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才能出人頭地。
【第30句】:【小時】“小時”一詞,既是舶來品,隨著鐘表的引進而引進,又是土洋結合的產物。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今天的24小時,半夜11點到凌晨l點為子時,1點到3點為丑時,3點到5點為寅時,依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表剛剛傳人我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鐘點叫做“小時”。當時是“大時”、“小時”土洋并用。以后,隨著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消失,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第31句】:【此處無聲勝有聲】 釋義:比喻在關鍵時刻沉默不語更能表達出心意、情感。 例句:此刻,他在“長輩”面前用眼淚表達自己的委屈,即可讓對方產生親近感,又會表現出一條剛烈漢子的真情。他這手“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把戲,真是用到了點子上。
【第32句】:【人在福中不知福】(諺)指人生活在幸福之中,往往由于沒有經過艱難困苦,便不覺得這是享福。也指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已經享福了,還嫌不受用。 也作身在福中不知福。 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33句】:【魚兒掛臭,貓兒叫瘦】(諺)魚掛得時間長了,就要發臭;貓吃不到魚,叫得時間長了,就會消瘦。指該舍的不舍,該得的不得,會落得兩敗俱傷。
【第34句】:【豬爪煮了一千滾——總是朝里彎】(歇)比喻人總會袒護與自己有親友關系的人。
【第35句】:【頭醋不釅徹底薄】(諺)釅:液汁味道濃烈。釀造的醋如果頭茬酸味不濃,那二茬、三茬的醋味肯定很淡。比喻事情如果起點低,往后就定然高不了。 也作頭醋不酸,到底兒薄。 頭醋不酸,二醋不辣。 頭醋不酸,徹底皆薄。
【第36句】:【正人先正己】(諺)指要糾正別人,先要自己做好。
【第37句】:【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歇)和尚不留發,用不著梳子。指找錯了地方或對象。
【第38句】:【大風刮不多時,大雨下不多時】(諺)指狂風暴雨來勢猛烈,但不會持續多久。也借指特殊情況只是暫時的。
【第39句】:【風吹連檐瓦,雨打出頭椽】(諺)連檐瓦:瓦房上放置在檐口的瓦。 出頭椽:露在房檐外的椽頭。指連檐瓦風來先吹著,出頭椽雨來先打著。比喻冒尖人物往往容易先受沖擊。
【第40句】:【好鞋不踏臭糞】(諺)比喻善良的人要遠離邪惡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聲。 也作好鞋不踩臭狗屎。 新鞋不踩臭狗屎。
【第41句】:【遮不得風,擋不得雨】(慣)比喻沒有用處,不頂事。
【第42句】:【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諺)朝:朝廷,泛指官場。舊指爭奪名譽地位,要在官場;爭奪財富利潤,要在商場。
【第43句】:【過獨木橋】(慣)獨木橋:由一根木頭搭成的橋,比喻艱難的途徑。 指走艱難的道路。 也作“走獨木橋”。
【第44句】:【打旗號】(慣)旗號:舊時標明軍隊名稱或將領姓氏的旗子,現比喻某種名義。指假借某種名義。
【第45句】:【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 釋義: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我的主意不會改變。 例句:“你有干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只有到我這一輩才端上社會主義的飯碗,不挨餓,上了中學,還當了干部,如今實行新政策,就讓我跟一些人走歪門邪道,我窮死也不干。”
【第46句】:【當著和尚罵賊禿】 釋義:借指當面揭短。 例句:副廠長邵順寶聽了這些話,明知這是當著和尚罵賊禿,也只好打落牙齒往肚里咽。
【第47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48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諺)指商店資格老,規模大,就往往會慢待顧客;顧客財大氣粗,又往往會刁難商店。 也作“客大壓店,店大壓客”。
【第49句】:【忍得一時忿,終身無惱悶】(諺)指人如果能克制一時的惱怒,冷靜理智地應對各種事端變故,就可免去一生的苦惱和遺憾。 也作忍得一日氣,免得百日憂。 忍得一時氣,能消百日災。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千日之憂。
【第50句】:【關帝】“關帝”即“關羽”。曹操封過關羽“漢壽亭侯”,劉備封其為“五虎上將”之首,他生前保劉備登上帝位,自己從不做不忠不義之事,怎么成了“關帝”呢?這源于后人對關羽的崇拜。 宋代,關羽被宋徽宗先封為“忠惠公”,再封為“崇寧真君”,又封為“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的稱號。元代的文宗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代的神宗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常君”。 由此,關羽就成了人們崇拜的“關帝”了。歷代王朝對關羽的崇拜都是有增無減,到了清朝達到頂點,清德宗光緒皇帝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共二十六個字,是封號最長的一個,對關羽的崇拜到了極盛。“關帝廟”遍及全國各地。
【第51句】:【能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見“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
【第52句】:好酒不怕釀,好人不怕講.
【第53句】:【故土難離】(諺)故土:世代定居的故鄉。指人總是留戀生養自己的家鄉土地,不舍得離開。
【第54句】:【賣完了小魚——光剩抓蝦】(歇)蝦:諧“瞎”。指事前無準備,事到臨頭急得手足無措。
【第55句】:【鳥無頭不飛】 釋義: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領頭的人。參見“蛇無頭而不行”、“人無頭不行,烏無翅不騰”。 例句:“鳥無頭不飛,你這扶梢的不在,他們都不敢當家。”
【第56句】:【日食三餐,夜眠一覺,無量壽佛】(諺)指一天吃好三頓飯,夜里睡好一宿覺,吃好睡好,不操閑心,這便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也作日食三餐,夜眠一宿,無量受福。 日圖三餐,夜圖一宿,白菜豆腐當知足。
【第57句】:【呆子有呆福】(諺)指呆笨的人心眼單一平實,往往有福氣交好運。 也作“憨人自有憨福”。
【第58句】:【老鼠鉆書箱——咬文嚼字】(歇)指過分斟酌字句,死摳字眼。 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耗子栽進書簍里——咬文嚼字”。
【第59句】:【一根藤上的瓜】 釋義:比喻處境、命運相同的人。“一根藤上”又作“一條蔓上”。 例句:我們苗家和漢族是一根藤上的瓜。我們要結成一條心,挖出行動隊,消滅聶玉姣!
【第60句】:【合家歡,老人安】(諺)全家人和睦歡快,老人自然就會安康。指一家安樂過活,是老年人無憂無慮的重要因素。
【第61句】:【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諺)火候到了,難蒸的豬頭也能蒸爛;錢花到了,難辦的公事也能辦好。 指只要舍得花錢就能辦好事。也指舊時官場中只要行賄就能打通關節。 也作火大蒸的豬頭爛,錢多買的公事辦。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第62句】:【老母雞下出鳳凰蛋】(慣)比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第63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己卯風欄里空】 釋義:春季己卯日起風,樹上無花葉;夏季己卯日起風,不結禾實;秋季己卯日起風,水中無魚蝦;冬季己卯日起風,欄里無六畜。謂四季己卯日起風,預兆無所收獲。 例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已卯風欄里空,古人總結的自然規律,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
【第64句】:【忘人大恩,記人小過】(慣)把別人對自己的大恩大德全忘了,卻對人家的小錯耿耿于懷。形容人心胸狹窄,忘恩負義。
【第65句】:【歪嘴和尚念經】(慣)比喻水平低或心術不正的人歪曲上級指示或文件精神。
【第66句】:【不怕慢,就怕站】 釋義:見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緊跟身后才能盡快見效。 例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兒一伸手,就算有頭腦了。”
【第67句】:【蛤蟆、促織兒,都是一鍬土上人】(諺)促織兒: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樣,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動著的。指地位相同、命運相連的苦命人,理應相互關照。
【第68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第69句】:【刀對刀,槍對槍】(慣)比喻針鋒相對。 也作“槍對槍,刀對刀”。
【第70句】:【公雞下蛋,河水倒流】 釋義:強調事情不可能,也指事情顛倒過來了。 例句:叫我們走回頭路,受二遍苦,再給看召草當奴隸,趴在地下讓他們踩,除非公雞下蛋,河水倒流,辦不到!
【第71句】:【光棍遇著沒皮柴】(慣)沒皮柴:剝了皮的木柴,一根光光的棍子。 光棍遇到光棍。比喻遇到了對手。 也作“光棍撞到沒皮柴”。
【第72句】:【閨女是狼,吃塌她娘】(諺)閨女出嫁后會像狼一樣,無休止地把娘家的財物吃個精光。指女兒嫁后一心向著丈夫。
【第73句】:【酒斟滿,茶倒淺】(諺)酒席上,給客人斟酒要滿杯,以示敬重;給客人倒茶不要滿,以示文雅。指酒滿杯、茶淺盞,是酒席茶桌上的規矩,也是禮數。
【第74句】:【好物難全,紅羅尺短】(諺)紅羅:紅色綾羅。指美好的人或事物,總是難以長久完美,就像紅色綾羅不可多得一樣。
【第75句】:人是實的好,姜是老的辣.
【第76句】:【老公、老婆】“老婆”是妻子的別稱,在這里新老不分,新娶媳婦也是老婆。“老婆”聽起來不怎么好聽,卻包含著丈夫對妻子的愛意呢! 相傳,唐代有位名士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嫌棄老妻、再納新歡想法,于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對聯中看到了丈夫棄老納新的念頭,于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這副下聯,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老藕”與“老偶”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 麥愛新也揮筆寫下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漸漸地,妻子的愛稱——“老婆”就被傳開了,一直沿用到今。“老公”也成了對丈夫的愛稱。
【第77句】:【奉天承運】我們在宮廷戲里經常看到太監宣讀圣旨時,開頭總是“奉天承運,皇帝昭日”這句話的情景。那么,“奉天承運”是什么意思呢?弄清了它的來歷,也就弄明了它的意思。 “奉天承運”這種叫法最早的發明人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于1368年在南京稱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朝會大殿,命名為“奉天殿”。這是皇帝與大臣議事的大殿,朱元璋手執的玉圭上則刻有“奉天法祖”四個字,這一切都在向人們昭示著他登上大寶是奉天的旨意。為了進一步闡述做皇帝的合法性,朱元璋親自撰寫《御制紀夢》,將其夢游天官,見到“道家三清”,又將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飾和法劍寫入其中,大加宣揚,為“奉天承運”制造呈堂證供。因此,明太祖被稱為“奉天承運皇帝”,皇帝頒布的詔書前面也都會加上“奉天承運皇帝”的稱呼,其實就是“朱元璋皇帝”。奉天承運皇帝這個稱號再加上“詔日”這兩字,重新斷句,漸漸演變成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的說法。 清朝入關后,一字不差地把這個行頭學會了,意在表明清朝發祥地盛京設奉天府,也是強調天命所系。到了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奉天承運皇帝詔日”才壽終正寢,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第78句】:【八個麻雀抬轎,擔當不起】 釋義:比喻沒有資格或沒有力量承擔。 例句:凡人遇患小疾,豈敢驚動妙手神醫?八個麻雀抬轎,擔當不起!算了,我知道你是在警告我哩。
【第79句】:【跑單幫】(慣)l指一人來往于各地經商。2指一個人單獨行動。
【第80句】:【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余】(諺)人要學好,長期努力還嫌不夠;要學壞,用不了一天就會壞到底。指人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時刻嚴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81句】:【受夾板氣】(慣)指夾在中間,受兩面的氣。 也作“受夾墻氣”。
【第82句】:【混龍鬧海,魚蝦遭殃】 釋義:強者胡鬧,弱者受害。 例句:“我是大老粗,可也懂得兩句俗話:混龍鬧海,魚蝦遭殃。”
【第83句】:【唱戲的不瞞打鑼的】 釋義:比喻關系密切或相互合作干事的人不必相互隱瞞。 例句:過了幾天,楊大肚子按照藥葫蘆的吩咐把幾個親信的班長叫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一頓之后,說:“唱戲的不瞞打鑼的,跟兄弟們商量件事情。”
【第84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俗,在結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可后娘偏偏說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 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出嫁后故態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 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 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 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 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85句】:【賣金須是買金人】(諺)指賣金子的必須有買金子人的經驗和眼光,這樣,寶物就能歸入懂寶人的手里,不至于明珠暗投。 也作“賣金須向識金家”。
【第86句】:【變戲法的瞞不過打鑼的】(諺)打鑼的是變戲法的合伙人,變戲法的一舉一動,打鑼的最清楚。指凡瞞人的事情,總哄不過知情者。
【第87句】:【炒熟的蝦仁兒從嘴里蹦了】(慣)比喻本來已經到手的利益又意外失去了。
【第88句】:【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嘴里】 釋義:比喻好東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給一個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 例句:那武大是個懦弱本分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燒餅。
【第89句】:【屋怕不穩,人怕忘本】(諺)房屋怕的是不堅固而倒塌,人怕的是忘記根本而失去人的本性。指為人要有良心,不得忘本。
【第90句】:【三句不離本行】(諺)指人的言語話題,總離不開已經形成習慣的行話。 也作三句話不離本行。 三句話離不了本行。
【第91句】:【花綢子上繡牡丹——錦上添花】(歇)比喻好上加好。
【第92句】:【五更】中國有個習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餃子拜年。 那么,“五更”是怎么來的呢? 我國古代把夜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或梆子打更報時,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相當于一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在秋分時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曉時分,正所謂“雞鳴五更”。
【第93句】:【傘】“傘”是下雨天出行誰也離不開的雨具。“傘”是誰發明的呢? 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 傳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飯,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魯班便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內暫避一下。然而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于是云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知道媳婦的想法后,茅塞頓開,動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塊布,安上骨架,裝上把兒,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第94句】:【數面成親舊】(諺)數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生的。
【第95句】:【小報告】人們把告黑狀等目的不純的報告稱為“小報告”。這種“小報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見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 上奏折參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職責的一部分。唐代時規定,由“下之所以達上的”官文書有“表、狀、箋、啟、辭、牒”等六種形式。到明代時,朱元璋通過改革,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許大臣之間寫秘密奏折,報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內容一定屬于機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曉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議之外的一種非正式文書,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強、無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參與等特點,類似于現在的小報告。 從洪武時期實行密奏形式,永樂之后逐漸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圍更加廣泛。密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專制皇權,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 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報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條控制官員的信息渠道。但同時也為心術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機會和條件。被人暗算了,還不知道是誰。
【第96句】:【見不得溝,過不得梁】(慣)形容沒見過世面,沒經歷過挫折。
【第97句】: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第98句】:【打偏手】(慣)1指替人辦事做手腳,從中撈取好處。2指獨占好處或多占便宜。
【第99句】:【猴年馬月】“猴年馬月”泛指年代久遠或遙遙無期,或者沒有指望的事情。 “猴年馬月”的起源還得從十二生肖說起。生肖是十二種代表十二地支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些動物,與-f--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匹配,常用以記人的出生年份。這樣說來,“猴年”即指申年,每十二年就有一個猴年。除了用生肖紀年之外,占人還有用生肖紀月的說法:正月:萬木凋零,虎嘯震野,故稱“虎月”。 二月:大地復蘇,小革新綠,故稱“兔月”。 三月:春雷陣陣,神龍作雨,故稱“龍月”。 四月:天氣轉暖,蟄蛇出洞,故稱“蛇月”。 五月:草長鶯飛,駿馬奔馳,故稱“馬月”。 六月:水草豐茂,群羊遍野,故稱“羊月”。 七月:山林樹茂,群猴出沒,故稱“猴月”。 八月:中秋月圓,殺雞飲酒,故稱“雞月”。 九月:秋收時節,養狗防盜,故稱“狗月”。 十月:秋意微涼,肥豬滿圈,故稱“豬月”。 十一月:冬雪初降,室內多鼠,故稱“鼠月”。 十二月:寒風凜凜,老牛歸棚,故稱“牛月”。 這樣看來,每個猴年都會有一個“馬月”,以十二年為一個周期。時過境遷,有指望的事情也給拖黃了。現在普遍認為,“猴年馬月”這個詞極有可能是口語中“何年嘛月”的諧音。不管怎么說,以上兩種解釋都通,泛指事情遙遙無期。
上一篇:夫妻之間話越來越少意味著什么(夫妻之間話越來越少了怎么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