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慣)指爭執雙方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
【第2句】:【為驢扭棍,傷了紫荊樹】(慣)紫荊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紫紅色,供觀賞,樹皮、木材可入藥,為較名貴樹種。為了折一根趕驢的棍子,損壞了紫荊樹。比喻因小失大。
【第3句】:過年了,二叔置辦了許多年貨,說要跟別人家比一比。奶奶勸他:“寧跟別人比種田,不和他人賽過年。節約如同聚寶盆,勤儉才是搖錢樹啊!”(陜西·永壽)
【第4句】:屬蜘蛛的——滿肚子絲(私)
【第5句】:【人未傷心不得死,花殘葉落是根枯】(諺)指人如果沒傷害到心臟,還不至于死去,就像花根未枯,花瓣花葉不會凋落一樣。
【第6句】:我們村的小剛發了財,以前看不起小剛不來往的親朋好友,現在都來攀親。叔叔感嘆地說:“富居深山有遠親。人,眼皮薄啊!”(河南·西華)
【第7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指望】(歇)農歷三十晚上沒有月亮,盼也白盼。指前景渺茫,沒有盼頭。
【第8句】:媽媽見我把字寫得都擠在了一起,說:“快開電風扇,不然它們會出痱子的。”(河南·新鄉)
【第9句】:張大伯對張大娘說:“明天是老劉的生日,你去向王嫂借點錢,我們也去。”張大娘一聽,氣沖沖地說:“自己沒錢還借錢去,真是外頭死面子,里頭煮糨子。”(四川·成都)
【第10句】:【有錯拿的,沒錯放的】既已捉住,就不會輕易放走,須得仔 細查究。相關的:只有錯捉,沒有錯放。老舍《離婚》:“有錯 拿沒錯放的,小趙一句話可以叫他出來,一句話也可以叫他 死。隨張大哥的便。”
【第11句】:【將軍肚】“將軍肚”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肚子,也有叫“啤酒肚”的。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將軍肚越來越多。在過去很多人以將軍肚為榮,認為有氣派。其實,將軍肚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所以現在時興減肥。將軍不一定都是大肚子,那么,為什么把大肚子稱為“將軍肚”而不稱作宰相肚呢?這和清末一位著名的將領有關,他就是湘軍統帥之一的左宗棠。左宗棠身材魁梧,喜歡開玩笑,詼諧幽默,他曾指著自己的大肚子說:“將軍不負腹,腹亦不負將軍。”“將軍肚”因此廣泛流傳開來。左宗棠尤其喜歡拿自己的大肚子開玩笑。左宗棠領兵駐甘肅時,炎夏的一天,他躺在榻上,撫摸著自己的大肚子,問身邊的侍從:“你知道這大肚子里裝的是什么嗎?”侍從回答說:“都是燕窩魚翅。”左宗棠聽后,笑斥道:“你說的是什么話?”侍從又說道:“那裝的是甲魚、火腿了。”左宗棠聽后大笑:“你不知道這里面裝的是絕大侖嗎?”侍從不解,卻又不敢直言左帥,出來對人說:“什么樣的金輪,將軍能吞到肚子里,何況還是絕大的。”人們聽了被逗得捧腹大笑。還有一次,左宗棠向左右說:“你知道我肚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嗎?”有人說是滿腹經綸,有人說是甲兵百萬,也有人說是包羅萬象。左公聽后搖頭說都不對。忽然一小校站起來大聲說:“大帥的肚子里沒有裝東西,都是屎。” 此語一出,驚壞了四座,人們都為這個膽大包天的小校捏了一把汗,不料左公不但沒有處罰這個小校,還帶著喜色地說:“這話還差不多。”像這樣的故事在左帥身上發生過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以溫和幽默的方式處理,可見左帥為人之率真。
【第12句】:【你嫌我的臉黑,我嫌你的腳大】(慣)比喻互相嫌棄,互不買賬。
【第13句】:【狗不理】一提“狗不理”,人人都知道是天津那個“狗不理”包子鋪。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名叫高貴友的年輕人,其父四十得子,由于期望他無病無災,健康成人,好養活,故取了乳名“狗子”。高貴友十四歲到天津學藝,在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里做小工,練就一手好活。三年師滿后,他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于是就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于高貴友手藝好,制作的包子色香味美,加上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引得十村百里的人都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由于來吃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不可開交。后來高貴友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新的經營點子。顧客們想買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錢放進碗內,然后他按價給相應的包子。顧客們吃完包子,放下碗筷離店時,高貴友常常忙得顧不上跟他們說話。于是街坊鄰里都取笑他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睬”。后來,好事者干脆把他的包子店改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而高貴友對此也一笑而已,并不介意。此名一經傳開,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名揚中外,關鍵在于用料精細,制作講究。在做工上,它有明確的規格標準,每個包子褶花疏密一致,宛如白菊花形,都是十五個褶。剛出屜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面柔,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所以一直深得大眾百姓和各國友人的青睞。據說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嘗后大悅,道:“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這個一百多年老店至今生意興隆,為保住名聲,慎設分店。但頭腦活絡的商人卻打起了擦邊球,“天津包子”卻在全國遍地開花。
【第14句】:【 掰不開鑷子夾得緊,松不開】多指忙不過來。相關的: 掰不開蒜。浩然《山水情》:“就是眼下的活兒正緊得掰不開 鑷子,出去太多的人,社員有意見,我在班子里也不好說 話。”
【第15句】:秫秸稈兒當大梁——頂不住
【第16句】:【三百六十行】俗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三百六十行”是前人對各種行業的通稱。那么,“三百六十行”究竟指的是哪些行業呢?三百六十行是從“三十六行”中衍生出來的。自唐朝就有“三十六行”的記載。宋代周輝《清波雜志》中,記有肉肆行、海味行、鮮魚行、酒行、米行、醬料行、宮粉行、花果行、茶行、湯店行、院肆行、成衣行、絲綢行、顧繡行、針線行、皮革行、扎作行、柴行、棺木行、故舊行、仵作行、綱罟行、鼓樂行、雜耍行、彩輿行、珠寶行、玉石行、紙行、文房行、用具行、竹木行、陶土行、驛傳行、鐵器行、花紗行、巫行。后來怎么會變成三百六十行呢?到了宋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行業成倍增加,改稱為七十二行,成為流行市語。至元代,人們又把七十二行擴為一百二十行。大約到了明代變為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行之稱,首見于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書中日:“為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語也。”《通俗篇》云:“元人但云一百二十,增多為三百六十,乃明人言耳。”據此,明代以來,以“三百六十行”俗稱各種職業。其實,三百六十行是個約數,各行各業的總稱。此俗語一直沿用至今。各種行業增加無數,約定俗成的“三百六十行”卻固定不變。
【第17句】:【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不用費心尋找,眼前就能找到。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嗨,不用找!遠在天邊,近在眼 前,現成兒就擺著一個呢!”
【第18句】:【書讀千遍,其意自見】強調熟讀背誦的重要。書讀,也說: 讀書。清代《鏡花緣》:“古人云:書讀千遍,其意自見。我們 既不懂得,何不將這十一字讀的爛熟?”
【第19句】:【有雞子叫天明,沒有雞子叫天也要明】(諺)天明不靠雄雞報曉。比喻離開了某個人,事情照樣進行。
【第20句】:【關公老子——滿面紅】(歇)關公老子:關羽的俗稱。本指整個兒臉面都發紅,轉以形容很難為情。
【第21句】:燕燕這次考試成績不好,她怪題目出得太偏、太難,燕燕媽說她是“屙不出屎來怪茅坑”。(廣西·象州)
【第22句】:刀尖上賭氣——活不久;活不長
【第23句】:我看書時,一會兒去拿餅干吃,一會兒又去吃蘋果。爸爸說:“你尖尖壇子站不穩,屁股尖尖坐不住。”我聽了趕緊認真看書,不再跑東跑西了。(江蘇·如東)
【第24句】:【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釋義:比喻環境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這幾天俺才琢磨出個理兒來: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林子密了,什么鳥都有,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哪能都長師傅你一樣的心腸。
【第25句】:【水流萬轉,終歸大海】釋義:比喻遲早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例句:這條江,水流萬轉,終歸大海。你看,這條江浩浩蕩蕩,但它是由上百條河,上千條溪澗,上萬孔山泉匯流成的!
【第26句】:皇糧國稅——免不得
【第27句】:貍貓蹲在懸崖上——混充老虎
【第2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為佛教用語,指改惡從善。成語: 改邪歸正。香港梁鳳儀《西風逐晚霞》:“他要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是他的事,把我也惹窮了,我可不依呢。”
【第29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源自一則傳說。傳說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個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尸體,像是剛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經壞了。正在猶豫,忽然一只狼從這里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體腔內;又見一只狗從這里跑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體腔內。經過搶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來抓住扁鵲道:“盜賊,還我財物!”扁鵲說:“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一同去陽城見官。陽城縣令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機,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將財物還他。”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縣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你的內臟打開看看。”那人膽怯,不愿意。扁鵲說:“看看我縫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縣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飄然而去。縣令急忙追趕,直追到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縣令命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然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心,一個沒肺。縣令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將那人痛斥一番。從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詞,用來形容忘恩負義之人。
【第30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31句】:【丁是丁,卯是卯】釋義:形容做事認真,毫不馬虎。例句:他從來是個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遠沒干過這種拖泥帶水的事。
【第32句】:【兵無強弱,將有巧拙】釋義:兵:士兵、軍隊。軍隊無強弱之分,將領有智愚之別。指選擇帶兵的將領,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語有之:“兵無強弱,將有巧拙。”故選將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
【第33句】:【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見“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
【第34句】:【鼻子上掛鲞魚——嗅鲞】(歇)鲞(xiang)魚:剖開晾干后食用的魚。嗅鲞:諧“休想”。指不要癡心妄想。
【第35句】:【鳩占雀巢——反客為主】(歇)鳩:鳩鴿類鳥的統稱,常指山斑鳩和珠頸斑鳩。指顛倒了主客關系,客人成為主人。
【第36句】:【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魚肉在砧板上被切。借指任人宰 割,受人欺壓。類似的: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張濤之《中 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再不下決心,則恐怕人為刀俎,我為 魚肉,下一次的槍聲,就決不是走火了。”
【第37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濟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境都一樣貧窮。
【第38句】:【心眼子長到肋條骨上】(慣)形容人心術不正,心眼兒太壞。
【第39句】:【甜從苦中來,福從禍中生】(諺)甜是從苦中熬出來的,福是從禍中轉化來的。指苦與甜、禍與福是會互相轉化的。
【第40句】:爸爸是村里的一把手,二叔手提“炸藥包”、“手榴彈”來求爸爸辦事。爸爸堅決不收,并對二叔說:“雖然社會上流傳著‘不吃白不吃,白吃誰不吃,不吃是白癡’的說法,可我認為,吃白食是吃自己的人格、尊嚴。兄弟,禮物你帶回,不違反原則的事一定辦,違反原則的事一定不辦。”(河南·內鄉)
【第41句】:吃多了安眠藥——不省悟
【第42句】:【人有良心,狗不吃屎】謂人沒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 《民國通俗演義》:“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在的人,哪里還 有什么信義!”
【第43句】:【當官的動動嘴,當兵的跑折腿】(諺)折(she):斷。當官的只要一動嘴,當兵的就得跑個沒完沒了。 舊指官兵關系嚴重對立,當兵的處在被奴役的地位。 也作當官的一動嘴,當兵的跑斷腿。 當官的一張嘴,小兵癩子兩條腿。
【第44句】:毒蛇脫皮——惡性不改
【第45句】:手插到染缸里——不沾染也得沾染
【第46句】:【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釋義:比喻名實不符,徒有其名。例句:普映山只淺淺一笑,不冷不熱地說道:“過獎了,書記同志!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我這個人,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第47句】:妹妹這一段學習進步不小,傲氣十足。爸爸在一旁提醒她:“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在前頭,爭得上游莫驕傲,還有好漢在前頭。你呀,可不能翹尾巴。”(湖南·城步)
【第48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時間久了,情況容易衰敗或惡 化。明代《警世通言》:“人無干日好,花無百日紅!你一日 無錢,他翻了臉來,就不認得你。”
【第49句】:【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慣)形容非常膽小怕事。 也作落個樹葉怕把腦袋砸碎。 掉片樹葉子都怕打破頭。
【第50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撞鐘,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了事。謂不求上進,自甘落后。《北京日報》(1985,1, 14):“其實,見人受重獎眼紅,也不全是什么壞毛病,至少比 那種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見別人受重獎連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
【第51句】:哥哥好吃懶做,媽媽教育他說:“世上只有凍死的蒼蠅,沒有累死的蜜蜂。你若想早致富,雞叫頭遍就離床鋪;若要苦受窮,你就天天睡到太陽紅。”(廣東·龍門)
【第52句】:【惜福積福】(諺)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這幸福生活才能持續不斷。指有福不可享盡。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揮霍。
【第53句】:【家窮有口鍋,人窮不離窩】(諺)家里窮到只有一口做飯的鍋,也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指人總是留戀故土,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肯遠走他鄉。
【第54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么,什么是“浮屠”?浮屠是佛教用語.浮屠,也叫“浮圖”、“休屠”。起初,佛教徒被稱為“浮屠”,佛教被稱為“浮屠道”。后來,稱“佛塔”也叫“浮屠”。現在大家說到浮屠,一般都只指佛塔了。佛塔的層數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其中以七級為最多,因此有“七級浮屠”的普遍說法。佛塔原來是用來埋葬有德高僧的身骨或藏佛經的,所以,造塔的功德很大。但是,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活人一命更有意義,因此有俗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大家去挽救癡迷不化的眾生,讓他們得度。《西游記》第八十回就有一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這句話道出了佛的終極目的,佛即救人。從大處說,普度眾生。
【第55句】:【撐門面】(慣)指勉強維持外表的體面。 也作“撐面子”。
【第56句】:【卻之不恭,受之有愧】(慣)卻:不接受,拒絕。拒絕別人的好意顯得不恭敬,接受了又覺得慚愧。 接受別人饋贈或邀請時的客套話。
【第57句】:【買金的遇不著賣金的】謂無人響應,無人合作。亦可反 用。老舍《四世同堂》:“阿彌陀佛!——得啦,這總算買金 的遇見了賣金的!今天大家見了面,以后就好說話了。”
【第58句】:【屎一把,尿一把】見“一把屎一把尿”。
【第59句】:【丑婦免不得見公婆】(諺)指再丑陋的媳婦,終究要見公婆的面,這是免不了的事。泛指無論怎樣為難的事,總得要出面解決。 也作丑婦終須見姑嫜。姑嫜:公婆。 丑媳婦總躲不過公婆的面。
【第60句】:王某出外打工,沒有掙到幾個錢,家里的地卻荒了。他妻子說:“到外掙塊板,家里卻丟扇門。”(遼寧·大連)
【第61句】:鄰居小紅愛使小性子,動不動就生起氣來。媽媽逗她:“看小紅,嘴噘得能掛個油葫蘆了。”說得小紅哧地笑了。(河南·鎮平)
【第62句】:【天字第一號】(慣)舊時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來編排序號,“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字,“天字第一號”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第63句】:【低棋也有神仙著】(諺)著(zha。):下棋時走的一步棋。指低水平的棋手,偶爾也會走出一步極其高明的棋著。比喻平庸或愚笨的人,偶爾出言謀事也會有過人處。 也作“低棋陣里有高著”。
【第64句】:捧著鮮花坐飛機——美上天了
【第65句】:【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打罵是失去理智的行為。香港 阮朗《蒼天》:“你們可要聽話,吵架不是好事,相打無好手, 相罵無好口,古有明訓,要記住!”
【第66句】:【把天放在頭上說話】(慣)指說話做事公平公正,不違天理。
【第67句】:【禍從天降,災向地生】(慣)指災禍突然降臨。
【第68句】:【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釋義:比喻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嫁給很糟糕的男人。例句:無論什么人,她都一見如故,毫不在乎,所以大家愿意和她接近,可是暗中又為她嘆息:“唉!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
【第69句】:【兵在精不在多】釋義:兵在精明干練,不在數量多。可泛指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重視質量。例句:“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有什么用?”
【第70句】:【 —個霹靂空中過】險情過去,一場虛驚。明代《醒世恒 言》:“今日還虧你家時運高,太平沒事,一個霹靂空中過去 了。”
【第71句】:刀子插在鞘里——鋒芒不露;不露鋒
【第72句】:【瞎子見錢眼睛開】(諺)指金錢對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也作瞎子見錢眼也開。 瞎子見錢眼睛亮。
【第73句】:【小報告】人們把告黑狀等目的不純的報告稱為“小報告”。這種“小報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見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參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職責的一部分。唐代時規定,由“下之所以達上的”官文書有“表、狀、箋、啟、辭、牒”等六種形式。到明代時,朱元璋通過改革,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許大臣之間寫秘密奏折,報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內容一定屬于機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曉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議之外的一種非正式文書,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強、無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參與等特點,類似于現在的小報告。從洪武時期實行密奏形式,永樂之后逐漸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圍更加廣泛。密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專制皇權,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報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條控制官員的信息渠道。但同時也為心術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機會和條件。被人暗算了,還不知道是誰。
【第74句】:兩個瞎子擠眼——誰也不知道什么事
【第75句】:【化緣和尚大手腳】(諺)化緣:和尚、道士向四方求布施。大手腳:大手大腳,即花錢毫不心疼。指不是靠辛苦勞動掙來的錢,往往容易揮霍掉。
【第76句】:溪水遇到擋路石——繞道而行
【第77句】:軟索套猛虎——柔能克剛
【第78句】:【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諺)溺愛:無原則、無節制地偏愛。指對人溺愛,就不能明察;貪婪財色,就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第79句】:【吊死鬼說媒——白繞一番舌】(歇)繞舌:迷信傳說吊死鬼的舌頭伸出嘴外很長,說話時要把舌頭繞起來。繞:諧“饒”。指白費一番口舌。
【第80句】:沒長腳后跟——站不住
【第81句】:滿嘴塞黃連——說不出的苦
【第82句】:【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秀才會動嘴,兵會動刀,嘴沒有 刀厲害。借指遇到蠻不講理的人,無法對付。李存葆《山中 那十九座墳塋》:“這年頭,不單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兵 遇上秀才也得處處提防碰響‘政治地雷’。”
【第83句】:【鴉窩里出鳳凰】(慣)比喻貧寒人家或條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
【第84句】:【翻老皇歷】(慣)皇歷:歷書。比喻按照陳舊過時的經驗、規矩辦事。 也作翻隔年的皇歷。 翻過去皇歷。 翻舊皇歷。
【第85句】:我不知道“饃”字怎么寫,就抬頭問爸爸。爸爸讓我查字典,可我又不想查,就隨手寫了個“饅頭”。爸爸見了,說:“你呀,要迎著問題上,不要繞著問題走。這次躲過了,以后怎么辦?快去查字典。”(河南·濟源)
【第86句】:【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釋義:吃過騙子的虧,不再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例句:那些妖怪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第87句】:【和尚廟里借梳子和尚光頭,不備梳子】謂找錯了門路。 電視劇:“你到我這兒來借錢,是跑到和尚廟里借木梳來 了。”
【第88句】:【 天狗吃不日頭】舊時習俗,認為日蝕、月蝕是天狗要吃 太陽月亮,敲鑼以便嚇退。此語借指事情不會有危險,仍會 恢復正常。日頭,也說:月亮。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世上 有怪事,天上也一樣,天狗還能吃月亮。”
【第89句】:殺雞割破膽——自找苦吃
【第90句】:賣面具的被人搶了——丟臉
【第91句】:耗子啃皮球——嗑(客)氣
【第92句】:高梁稈上結茄子——天下奇聞;無奇不有;不可思議;彌天大謊
【第93句】:【酒頭茶腳】(諺)喝酒要從酒壇上部舀,喝茶要喝二遍沏出的。指酒性輕,故酒壇上部的為佳;茶性重,故沏二遍的茶濃。
【第94句】:【焦了尾巴梢子】(慣)焦:干枯,轉指斷絕。尾巴梢子:比喻子孫。 譏諷人斷子絕孫。 也作“焦尾巴”。
【第95句】:老鼠鉆進牙科房——咬牙吃(切)齒
【第96句】:我問爺爺,下了這么多天的雨,天什么時候才能晴。爺爺笑著說:“早著呢,‘初三下雨,十三晴,二十四五才放光明’嘛。”(安徽·廬江)
【第97句】:【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釋義:比喻青年人反比老年人死得早,害得老人沒有兒子。例句:三藏聞言,止不住腮邊淚下道:“這正是古人云:‘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
【第98句】:黃金要從沙子里淘,駿馬要從馬群里找。
【第99句】:【 咸吃蘿卜淡操心】感覺淡而吃咸。咸、閑諧音,淡,無味, 謂白操心,不值得。張賢亮《綠化樹》:“他也是成吃蘿卜淡 操心!咱們的事,不要人多嘴!我有我的主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