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立七坐五盤三半,一肩三頭懷兩臉。
【第2句】:【本錢易尋,伙計難討】(諺)伙計:商鋪里的店員。指開店做生意,本錢容易籌措,但要找合適可靠的伙計卻很難。
【第3句】:【樹老蟲多,人老病多】 釋義:人上了年紀往往體弱多病。 例句:老爹想了想又說:“樹老蟲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體也不好,如果這趟去北京不順利,我也不會活了的多久?!?/p>
【第4句】:【半截人土】“半截人土”比喻病老將衰的人活在世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半截入土”源自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東坡志林》,其中記載了這樣一則關于“半截人土”的寓言:桃符抬頭望著艾人說:“你這個小草芥,怎么能在我上面?”艾人就低頭諷刺桃符說:“你已經有半截在土里了,還想爭做高人嗎?”這里的桃符和艾人都是古代人在元旦時用來怯邪、辟毒的東西,桃符釘在門旁的土里,艾人掛在門上,所以艾人嘲笑桃符“半截入土”。它們的原意是比高低,可后來人們用“半截人士”比喻快死的人了。
【第5句】:【井底蝦蟆吞卻月】(慣)比喻心高妄想,無法辦到。
【第6句】:【老和尚的木魚兒——天生挨揍的貨】(歇)木魚兒:僧尼念經或化緣時敲打的響器,用木頭鏤空制成。貨:本指貨物、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沒有出息,生來就是挨打挨批的人。含責罵意。 也作老和尚的木魚兒——挨敲打的木頭疙瘩。 老和尚的木魚兒——該著挨敲。
【第7句】:生命的幸福在身體,身體的強壯在健康
【第8句】:【牙齒還有和舌頭相碰的時候】(諺)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關系再親密,也不免有時要發生沖突。 也作牙跟舌頭還有不和的時候。 牙齒跟舌頭那樣親,有時也會咬到。 牙齒有時也會嚼痛舌頭。
【第9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歇)指分不清好人、壞人,好意、歹意,錯把好人當成壞人,或錯把別人的好心當作歹意。常含責罵意。 也作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丑人。 狗咬呂洞賓——有眼不識好人。
【第10句】: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終被惡人磨
【第11句】:【開綠燈】(慣)比喻為某些事或人提供便利條件。
【第12句】:【東家種竹,西家治地】(諺)東邊的人家種了竹子,西邊的人家只要整好地,竹子就會長出來。指竹子愛向西南方向滋長,只要東邊種竹,西邊自然長出。
【第13句】:【身在福中要知?!浚ㄖV)身處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這幸福生活。 指人必須知足惜福。
【第14句】:【豆芽不好做柱,丫頭不好做主】(諺)丫頭:婢女。就像豆芽做不得頂梁的柱子一樣,丫頭不能當家作主。舊指地位低下的人不能當大事。
【第15句】:【不怕官,只怕管】(諺)指直接管自己的頂頭上司,要比級別大的官更能壓制自己。 也作“不怕縣官,就怕現管”。
【第16句】:燈不亮,要人撥;事不明,要人說.
【第17句】:牡丹花雖好,還要綠葉托
【第18句】: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第19句】:和氣生財,忤逆生災.
【第20句】:【比丘尼】《魏書·釋老志》謂:“比丘為行乞,婦人道者曰比丘尼?!北惹鹗氰笳Zbhiksuni的音譯,意為“乞士女”,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舉其大數,號稱五百戒。釋迦牟尼成道后,在弟子阿難的請求下,允許佛的姨媽大愛道出家,大愛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寶唱著《比丘尼傳》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稱尼姑,也有稱為尼師、師姑的。關于“比丘尼”的意義,可以參閱“比丘”條。(李明權)
【第21句】:【憔悴皆因心緒亂,從來憂慮最傷神】(諺)憔悴:面黃肌瘦。人憔悴都是因為心情太壞,多憂多慮是最傷精神的。指人要健康,關鍵在于清心寡欲,無憂無慮。
【第22句】:【打鐵看火候,做事看時機】(諺)火候:適度的火力。時機:恰到好處的機會。指做事要抓住好的時機,就像打鐵要定好火候一樣。
【第23句】:【打攔頭雷】(慣)比喻竭力阻止。
【第24句】:【擺譜】“擺譜”指擺門面、擺架子、擺氣派。是常見的一種社會現象。 那么,“擺譜”是怎么來的呢? 18世紀,清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康乾盛世”。和平局面的出現,再加上清朝實行“攤丁人畝”政策,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口已首次超過四億,相當于解放初期的人口數量。人口的增加,造成了耕地面積的相對縮小,當時京師一帶地區情況更是突出,再加上人為因素,清朝統治階層八旗貴族在京郊跑馬圈地,搶占良田,因此,人們不得不開始向人口稀少的東北和西北移民。 這些從北京一帶出來的移民,到達目的地后建立起了村落,安家落戶,繁衍后代。由于老輩家都有家譜,于是大伙坐到一塊,將各自家的家譜擺開,看看誰家的譜大,從而確立起不同家族在村里的地位。這就是“擺譜”。 看來本義的擺譜和現代意義上的擺譜有相近之處,都是貪大。不過原意淡出,只剩鋪張和顯擺了。
【第25句】:空想謂觀想“諸法皆空”的義理。如唐代慧?!额D悟人道要門論》卷上指出:“但作空想,即無有著處?!薄翱铡睘椤叭说酪T”。常作“空想”,便無執著;沒有執著,便除煩惱。然而,佛家又認為,但知“空”而不知“不空”的“性德”、“妙用”,便是執“空”而不化的“頑空”,如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所說:“著此空想,諸佛不化?!眻讨邦B空”之想的人,甚至連“因果”也否定了,諸佛難以度化。后用“空想”指幻想,不切實際的想法。如唐代包估《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云。”又如曹禺《雷雨》第一幕:“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他的臉色通紅,眼睛欣喜地閃動著?!币仓羔銊诘南肽?,如《二刻拍案驚奇》十七:“既然舍人已有了親事,老身去回復了小娘子,省得他牽腸掛肚,空想壞了?!?/p>
【第26句】:【英雄獨怕病來磨】疾病使人喪失能力,英雄也無可奈何。 宗教圖書:“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叫英雄獨怕病來磨,這是真 叫有法沒用處的了。”
【第27句】:知識來自實踐,智慧來自群眾
【第28句】:【踩在一個鼓點兒上】(慣)比喻想法一樣,步調一致。
【第29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諺)從善:順從善道。從惡:順從惡道。 指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樣艱難,作惡就像崩塌一樣迅速。指學好難,走邪路易。
【第30句】:手藝是活寶,走遍天下餓不倒
【第31句】:離開了山的老虎無能為力,離開了水后魚兒難以生存
【第32句】:【拳來拳打,刀來刀當】(慣)當:抵擋,阻擋。比喻以對方的手段來對付對方。
【第33句】:看自己莫用放大鏡,看別人莫要隔門縫
【第34句】:【好色之徒】“好色之徒”現在多指對女色有不良企圖的男子。此語典出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史載,宋玉是有名的美男子,現在要說男子長得漂亮,馬上會想起“貌比潘安,顏如宋玉”的佳句。宋玉作為楚王身邊一個文學侍臣,經常出入楚宮,和宮中佳麗們打打招呼,實屬正常,無可非議。 但,時任楚國大夫的登徒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提醒楚王日:“玉,為人體貌嫻麗,口多微詞,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贝笠馐钦f宋玉長得美貌,性又多近美色,請大王禁止他出入后宮,以免是非。 楚王以登徒子的話問宋玉是否好色。宋玉答日:我長得好看,受于天地父母;能說會道,學于老師;至于好色,臣從來無有。一口回絕了登徒子的指控,接下來又說了一大堆道理:天下美女,莫如楚國;楚國美女,莫如臣的家鄉;家鄉美女,莫如臣的東鄰。東鄰之女,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臣從未動過心??勺C臣在后宮,身處花叢,從未產生過邪念。 然后宋玉話鋒一轉,登徒子則不然,他的妻子又矮又丑,他還能喜愛,使生五子,何況面對佳麗呼,他能不“心存非分之想”嗎?請大王詳察,我們二人到底誰為好色之徒者矣,登徒子是惡人先告狀。 可悲,登徒子捕風捉影,本是模范丈夫,就因為名字帶一“徒”字,反倒落了個“好色之徒”。這也是咎由自取。
【第35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釋義:鴻鵠:天鵝。燕子和麻雀哪里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可能了解胸懷大志的人的抱負。 例句:陳涉嘆息日:“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第36句】:眼睛不識寶,靈芝當蓬蒿。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臍,冬不蒙頭。白天多動,夜里少夢。 睡前洗腳,勝吃補藥。 晚上開窗,一覺都香。貪涼失蓋,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氣, 貪房貪睡, 添病減歲。夜里磨牙, 肚里蟲爬。
【第37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38句】:【黃花魚——溜邊兒】見“屬黃花魚的——溜邊”。
【第39句】:【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歇)曹操:東漢末期魏王,善于權謀。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足智多謀。指曹操和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聰慧人物。 泛指人的性格、志趣等各不相同。
【第40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語是指憂患使人勤奮、警覺,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常用來激勵人們奮發圖強,于民于國同理。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戰國時期的孟子經常到各國游說,用事實勸諫那些國君:傳說中的虞舜曾當過農民。春秋時的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人,有的被囚禁,有的隱居海濱,有的靠放牛度日。經過這些磨煉,他們后來都擔當了重要職務并成為很有成就的人。 孟子指出:一個國家,如果經常處在安樂之中,在外沒有敵人來犯的憂慮,國法又不嚴,那么這個國家往往很快就會滅亡。 中國的歷史反復證明了孟子的論斷是正確的。
【第41句】:【山杏核——苦仁兒】(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諧“人”。指窮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兒苦”。
【第42句】:【鏡花水月】亦作“水月鏡花”?!洞笕战洝返确鸾浻涊d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影像),干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毒暗聜鳠翡洝肪硎模骸叭缌?,唯自心現,水月鏡像,其有生滅?”后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泵鳌ぶx榛《詩家直說》第一卷:“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如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爆F泛指幻覺中的美好景象,或喻事物虛幻不可捉摸。(常正)
【第43句】:化緣本來是指佛、菩薩、高僧等在世間示現的教化因緣。釋迦牟尼與我們這個世界和眾生“有緣”,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緣”。又如白居易《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說“隨順化緣,故坐甘露壇,而誓眾盟者二十年”。這是高僧的化緣。俗亦稱僧侶乞食為“化緣”。原來,佛門僧侶比丘,意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為生的人。佛教戒律謂:僧侶為了維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凈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驕慢”。僧侶募化乞食,廣結佛緣,故稱化緣。推而廣之,為了佛事而舉辦的一切募化活動,也叫化緣。
【第44句】:【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 釋義:形容權勢敗落、時運衰退的可悲情景。 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頭在我手里。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還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等他先做了整備?!闭牵簞輸∨壑?,時衰鬼弄人。
【第45句】:【人窮窮在債里,天冷冷在風里】(諺)指天冷時刮風,會助長氣候的寒冷;人窮時借債,會加深窮人的貧窮。
【第46句】:龍宮“龍宮”在大海巾,源于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說:“爾時文殊師利坐T葉蓮花,大如乍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花,從于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I{?!薄逗}埻踅洝ふ埛鹌贰份d,佛接受海龍王的邀請,人龍官宣說大法。
【第47句】:《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生爭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痹诜饘W上,“差別”主要是針對“平等”而言的,指的是在現象上,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自相”。佛教認為,世間種種差別相都是由眾生“業力”的不同而造成的。如《俱舍論》卷十三謂:“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如是差別由誰而生?……但是有情(眾生)業差別起?!币部梢哉f,差別是妄念的反映。《華嚴妄盡還源觀》指出:“是心即攝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比如說,佛菩薩度眾生,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于或人或畜、或怨或親,都是一視同仁的。又如真正實行“布施”的,要做到不見己、不見人、不見能施物,也是一種平等觀。說到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平等。當然,所謂“平等”,并不是抹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參見“平等”)。今在一些文章中會經常用到,如消滅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又如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才能實現真正的實質上的平等。
【第48句】:【自覺】佛典中依覺的范圍和程度的差別而立“三覺”。佛具“三覺”: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佛,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即具備以上三覺,對迷者而得名?!白杂X”異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覺;佛則朗然大覺。“覺他”異二乘:二乘自求出世,無兼利心,不能覺他;佛則大悲普度。“覺滿”異菩薩:菩薩無明未盡,法性未圓,佛乃道窮妙覺。佛又稱“智者”,智即覺義。今以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為“自覺”,如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我們這個軍隊,歷來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強調自覺遵守革命紀律?!庇忠宰约焊杏X到為“自覺”,如:肺結核的初期,病癥不很顯著,病人每不自覺。(禹振聲)
【第49句】:【一頭撞倒南墻】(慣)形容入固執、認死理,碰了釘子或遭到失敗也不回頭。也形容人立場堅定不動搖。
【第50句】:【家賊難防】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卑捶鸾桃陨?、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內六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后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范。如清·李漁《鳳求凰·悟奸》:“這等看起來,真個是家賊難防,連星相醫卜的話都是他教導的了?”(李明權)
【第51句】:【偷吃禁果】“偷吃禁果”多指未婚男女青年發生性行為而導致懷孕,它源于西方的一個傳說。 伊甸園是上帝創造的供亞當與夏娃居住的樂園。上帝警告亞當不能偷吃“分辨善惡的智慧樹”上的果子,不然就會馬上死去。但亞當和夏娃在狡猾的蛇的引誘下偷吃了禁果,他們的眼睛打開了,看見自己赤身裸體。上帝懲罰蛇,讓它吞食塵土,用腹部在地上爬行。而沒有服從他指示的夏娃則將在懷孕分娩時遭到痛苦,并永遠受亞當的管轄。亞當則將終生為每日的口糧在大地上辛苦操勞。上帝用獸皮將二人遮身并把他們逐出樂園,避免他們再吃生命之果而獲得永生。并派了一個天使守在樂園的東方,防止人類再進去。原來偷吃禁果就意味著付出代價,人生就是受苦也是上帝安排的。
【第52句】:【山高皇帝遠,各人顧眼前】 釋義:比喻各人顧自己,誰也管不了。 例句:爸爸,話說多了一包水,又不是賣打藥。管她地委的中央的,山高皇帝遠,各人顧眼前,砍!
【第53句】:牛鬼蛇神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頭阿傍。《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苦章句經》謂:“獄卒名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鄙呱瘢捶鸾趟f“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喉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后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牧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哇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第54句】:教學沒巧,一勤就好
【第55句】:妄語佛教以“殺、盜、淫、妄”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論》卷十_二廣說其義。關于“妄語”,《大智度論》云:“妄語者,不凈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后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粲之門?!瓕嵳Z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Jm?!焙笱赜闷淞x,指說假話,胡說。如《梁書·何遠傳》:“每戲語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縑?!姽菜胖?,不能記也?!?/p>
【第56句】:【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慣)比喻想討好人卻遭人冷待,想干好事卻辦成了壞事。
【第57句】:【涅槃】涅槃,梵語nirvana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等?;驈蔫笳ZParinivana意譯為“圓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簡單地說,“涅槃”就是經過修道,能夠徹底地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回,入于“不生不滅”。如《涅槃經》卷四所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指生死)者,乃為涅槃。”又如《魏書·釋老志》所說:“涅槃譯云滅度,或言常樂我凈,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焙蠓Q僧人逝世為涅槃、圓寂。在文學中運用如郭沫若賦有長詩《鳳凰涅槃》,借用佛語“涅槃”,謂鳳凰經過烈火的鍛煉而獲得新生。又如徐遲《火中的鳳凰》謂:“這是一只火中的鳳凰,一只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里新生。”(李明權)
【第58句】:【除夕】“除夕”是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那么,除夕這一名稱是怎么來的呢?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癘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歲守》“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之詩句。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千干凈凈,還要貼門神、對聯、掛燈籠等,晚上吃餃子放鞭炮,供神靈,達到高潮。
【第59句】:【人來投主,鳥來投林】見“鳥來投林,人來投主”。
【第60句】::念佛念佛吃齋,是佛教信徒的基本特征和較普遍的修行方法。《觀佛三昧海經·觀佛密行品》渭:“佛告阿難: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蹦罘鹁褪且恍膶W⒌赜^想佛(也指菩薩)的相好光明,或者一心念誦佛的名號。
【第61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慣)1指懸掛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沒有著落。3形容沒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兒也靠不著。 也作上不著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下不挨地。
【第62句】:【家有萬石糧,不如生個好兒郎】(諺)家里財物積聚再多,也比不上生個有作為的后代。指積存錢財,不如注重子女才能的培養。
【第63句】:【嘴是蜜缽子,心是辣椒子】(慣)形容人嘴上說得好聽,內心卻非常毒辣。
【第64句】:【混飯吃】(慣)1指謀個職業,聊以維持生計。2指白吃飯不干活。
【第65句】:【毒蛇口中吐蓮花】 釋義:陰險狠毒的人偽裝善良。 例句:“大家別看陳尚仁平日裝笑臉,做善事,正如俗話說的:……‘毒蛇口中吐蓮花’,大家要擦亮眼睛??!”
【第66句】:【不受磨煉不成佛】 釋義:不經受磨煉不會成為出色的人。 例句:“不受磨煉不成佛,要不是受了劉隊長的那次教訓,這些日子還不知得闖多少禍!”
【第67句】:兔子沿山跑,還來歸舊窩
【第68句】:閑逸磨損意志,勤奮陶冶智慧
【第69句】:【一頭人情兩面光】(慣)指做一件事情,使當事雙方都很滿意。
【第70句】: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悔恨心
【第71句】:沒橋過不去河,沒梯上不去樓
【第72句】:【馬驚一時,人驚一世】馬受驚嚇是短暫的,人受驚嚇可能 長期精神崩潰。王蒙《失態的季節》:“老鄉說:‘馬驚了跑過 一道梁,人驚了跑遍世界。馬驚了驚一時,人驚了驚一世。’ 這句諺語使錢文沉默了良久。這么說,人不是比馬更可悲 嗎?”
【第73句】:【人皮包著狗骨】(慣)罵人不是人。
【第74句】:【牛套馬,累死倆】(諺)農家駕車或拉犁,要是把牛和馬套在一起,馬快牛慢,勁兒使不到一起,雙方都受罪。比喻條件不同,卻強行搭配,則雙方都有損無益。
【第75句】:【七月半燒紙錢——哄鬼】(歇)七月半:指陰歷七月十五,迷信說這一天是鬼節。紙錢:迷信的人燒給死人或鬼神的冥鈔。本指哄騙鬼魂,轉指人說的話或做的事全是騙人的。含責罵意。
【第76句】:【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諺)橫事:意料不到的災禍。指家里有賢惠的妻子,處事周到,防禍未然,丈夫自可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 也作“家有賢妻夫禍少”。
【第77句】:【狗怕彎腰狼怕站】(諺)狗怕人彎腰,是怕人們從地上撿磚頭砸它;狼怕人站直,是怕人站直身子瞄準它開獵槍。指狗和狼雖兇,但都有它們的恐懼點。
【第78句】:【壓不住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為秤錘和秤盤成平衡狀態時的懸點。比喻鎮不住人。
【第79句】:【熱心招攬是非多】(諺)熱心:有熱情,肯盡力。指熱心人常會落得麻煩纏身,苦惱不斷。 也作熱心招是非,冷眼無煩惱。 冷眼:冷漠地看待周圍的事物。 熱心閑管招非,冷眼無些煩惱。 熱心閑管是非多,冷眼覷人煩惱少。
【第80句】:【頭三腳難踢】(諺)原指武技表演場上開頭的拳腳難施展。借指任何事在打開局面之前,很難理出頭緒。也指凡事開頭難。 也作頭三腳難踢,頭茬樹難立。 頭三腳難踢,開鑼戲難唱。 頭一腳難踢,頭一句難唱。
【第81句】:【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 釋義:前世:前生,迷信指人生的前一輩子。迷信認為,姑娘要是有福氣,前世就注定了要招個好女婿,即婚姻是前世就由天定了的。 例句:常言說得好,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虎妹姑娘的福氣是前世招的!
【第82句】:一鍬煤炭難煉鋼,一塊磚頭難砌墻。
【第83句】:【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 釋義: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應留神遠避。 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不知是何等語也。”
【第84句】:《增一阿含經》說佛“三阿僧祗集法寶”,即佛經過三個大劫才證知此“法”。
【第85句】:【夫妻安,合家歡】(諺)夫妻之間和諧相處,全家也就會歡樂愉快。 指一個家庭是否相安和諧,夫妻關系能否處理好是關鍵。
【第86句】:【猜枚的吊謊——兩手都脫空】(歇)猜枚:古代飲酒時助興的一種游戲,取錢幣、棋子、瓜子、蓮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讓人猜測單雙、數目或顏色,猜中為勝,不中的罰酒。吊謊:撒謊,這里指弄手腳,搗鬼。本指兩手空空讓人猜,轉指空的,什么也沒有。
【第87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慣)指在家里呆著不出門,不和外界接觸。
【第88句】:【哪里跌倒哪里爬】 釋義: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難,爭取成功。 例句:“養豬衛星”雖然丟了丑,可衛治國并沒泄了氣。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決心再放個“衛星”,以挽回面子。
【第89句】:【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慣)著:挨上,接觸。前面不挨著村莊,后面不靠著客店。指走到了荒無人煙的野外,無處投宿。也比喻無依無靠。 也作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巴:挨著。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不著村,后不挨店。
【第90句】: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第91句】:【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鄙_萬象一詞出于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边@兩句經偈怎么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取外法”?!吧_萬象”也作“萬象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李明權)
【第92句】:【誰家鍋底沒有黑】 釋義:誰家都有不光彩的事。 例句:唉!這也是劫數啊!其實這也沒有關系,誰家鍋底沒有黑?
【第93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第94句】:【娼不笑人娼,盜不罵人盜】(諺)娼:妓女。比喻從事低賤行業的人,不會鄙視同行者。
【第95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96句】:【天落饅頭,也要起早去拾】(諺)指機緣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97句】:【日飼貓,夜飼狗】(諺)飼:喂。 貓要白天喂,夜里不喂,貓會捕食老鼠;狗要晚上喂,喂飽了,才能巡夜防守。指喂貓喂狗,要在時間上注重功效。 也作“朝喂貓,夜喂狗”。
【第98句】:【尥蹶子】(慣)原指騾馬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比喻人不服管教,調皮、搗亂。
【第99句】:【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諺)安:怎么。湯餅:水煮的面食。再巧的媳婦也做不出沒有面料的湯餅。 比喻再有才干的人,離開基本條件,也無法做成事情。 也作巧媳婦做不得沒面馎饦。 馎饦:面食的一種。 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上一篇:2024微信最金典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