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天上飛的雁——當不了盤中菜
【第2句】:哥哥學習成績很差,上課時總愛沒聽清老師問的是什么就搶著回答,結果總是說錯,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爺爺知道后說:“越是不會游泳的人,拍打出的水花越大。”(河南·新蔡)
【第3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各干各的,互不相干。浩然《艷 陽天》:“咱們是井水不把河水犯,后脊梁對著后脊梁,各走 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兒!”
【第4句】:花生里鉆出臭蟲來——不是好仁(人)
【第5句】:【女人不穿嫁時衣,男兒不吃分時飯】見“好男不吃婚時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第6句】:【 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算卦者多為瞎子。謂容易估計。 柳青《創業史》:“我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哩!我從根就沒 指望今年再借。”
【第7句】:【船里不漏針】(諺)指船身嚴實,針要是丟了,必定是船內人拿走的。比喻丟失東西或走漏信息,總是與內部人有關。 也作船底不漏針,漏針沒外人。 船里不漏針,漏針船里人。
【第8句】:老太太吃冰糖——閉了口
【第9句】:【前頭狐貍跌下井,后頭狐貍沒有醒/前頭烏龜爬壞路,后頭烏 龜照舊爬】狐、糊諧音。借指人糊里糊涂,不能吸取前人的 教訓。烏龜會縮頭,行動緩慢,象征因循守舊,不思進取。 語文圖書:“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前有車后有轍,就是 指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前頭烏龜爬壞路,后頭烏龜照舊 爬,前頭狐貍跌下井,后頭狐貍沒有醒,就是指不接受別人 經驗教訓的危害。”
【第10句】:【送禮被打落托盤】討好別人,反遭沒趣。李英儒《野火春 風斗古城》:“這等于說他: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送禮被 打落托盤,作揖叫人家抽嘴巴子。”
【第11句】:【老太婆縫補丁——紉針】(歇)紉:引線穿過針鼻兒,諧“認”。針:諧“真”。指做事嚴肅對待,毫不馬虎。
【第12句】:芋頭葉子當鈸打——不堪一擊
【第13句】:【背包袱】(慣)比喻在思想上或經濟上有沉重的負擔。
【第14句】:【城隍老爺上了小鬼的當】釋義:城隍:迷信傳說指主管某個城的神。比喻被手下人欺騙了。例句:我看看鎖著房門,我才明白城隍老爺上了小鬼的當了!他媽的,他在沒走以前,還同老子表示得很好,這個家伙倒干得好!
【第15句】:【明月不常圓,好花容易落】(諺)落:凋謝。比喻美好的景象往往保持不了多久,稱心如意的事情往往為時很短。
【第16句】:【沒出嫁的閨女做鞋子——不管女婿腳大小】(歇)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婚前男女雙方不能見面。 指做事盲目,不知實際需要。
【第17句】:【好人不長壽,賴人活不夠】(諺)指好人安分守己,正道直行,卻往往早死;壞人為非作歹,橫行霸道,卻往往長壽。 也作好人沒長壽,賴人活不夠。 好人命短,壞人命長。
【第18句】:【耍骨頭】(慣)1指故意調皮搗蛋。 2指開玩笑。3指表示親熱。
【第19句】:【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釋義:挺尸:比喻睡覺。指飯后睡一覺。才能保養身體。例句:沙僧笑道:“二哥忒沒修養。這氣飽飫,如何睡覺?”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語云:‘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哩!”
【第20句】:老天下黃沙——昏昏沉沉
【第21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22句】:期中考試結束,我回家后才想起做一道數學題時點錯了小數點。媽媽說:“這真是吃完了飯,想起鹽;打完了仗,記起來拳。”(甘肅·永登)
【第23句】:爸爸平時經常幫助鄉鄰,和許多人交上了朋友。爺爺常對我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學習啊!”(浙江·紹興)
【第24句】:【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諧音。豬八戒不滿意孫悟 空(孫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現多用來表示惱火,不愿交 往。馬加《北國風云錄》:“本來想說此處不留爺,還有留爺 處,卻順嘴溜說:到時候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這個猴。”
【第25句】:【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歇)酥:本指融化,轉形容肢體軟弱無力。多形容感情沖動,不能自持。 也作雪獅子向火——軟癱了半邊。 雪獅子向火——酥了一半。
【第26句】:【逆子頑妻,無藥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27句】: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自行其是
【第28句】:小寧長得憨頭憨腦,傻乎乎的,但辦起事來卻很伶俐。媽媽風趣地說:“這孩子,憨子臉,猴子心;麻子不多,點子可不少。”(山東·蒼山)
【第29句】:【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指失去憑借,不能發揮 作用,而被欺辱。清代《醒世姻緣傳》:“我家里也有二三千 金的產業。只是一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深坑被犬欺’! 你只留我口氣兒,你們的便宜。”
【第30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釋義:葵:蔬菜名,今稱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沒干不掐葵葉,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葉。不掐則莖孤;留葉多則稈大。)-L掐,必待露解。諺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第31句】:叭兒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32句】:照片底板——顛倒黑白
【第33句】:【前怕狼,后怕虎】(慣)形容人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34句】:我因家庭作業寫錯了一個字。爸爸照著我的屁股就是兩腳。我正哭哭啼啼,奶奶走了進來,我忙向奶奶告狀。奶奶撫摸著我的頭說:“這就叫虧了想說,疼了想摸。”我一聽,反倒破涕為笑了。(山東·棗莊)
【第35句】:兩口子吵嘴——講不清的理
【第36句】:【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俗語是指善于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科學實驗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據說農藥“六六六”就是因為失敗666次后而研制成功的。據考證,它源于鯀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山海經·海內經》中說鯀偷了天地的息壤(可以生長的土)來堵擋洪水,沒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殺死了鯀,但他雖死猶生。《歸藏·啟筮》云:“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是以出禹。”這幾句話是說“禹是從鯀肚子里出來的。他的父親死后三年尸體不腐,最終剖腹產生出兒子禹。”這正說明了這個失敗的英雄壯志未酬,精神不滅,他把不屈的奮斗精神傳給了下一代——禹。而禹就是在總結上一代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艱苦不屈的奮斗,“三過家門而不入”,用疏導的方法制服了洪水,獲得了成功。鯀失敗了,而鯀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后人正是根據鯀禹治水神話中“失敗生出了成功”這一傳說,總結出“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俗語。
【第37句】:【一錘子買賣】釋義:比喻不管好壞,反正就是一次。“錘子”又作“杵子”。例句: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昨樣了。一錘子買賣,行,啥都好說;不行,不行也得行!
【第38句】:【求爺爺告奶奶】(慣)形容到處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39句】:【大人不記小人過】指身份高的人肚量要大。相關的:大 人不和小人爭。老舍《四世同堂》:“她居然停止了挑戰,她 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爭!她是所長,也就是大人!”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糾紛,或調和矛盾,和稀泥。成 語:息事寧人。老舍《四世同堂》:“他很會說話,遇到住戶們 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嚇,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 無。”
【第40句】:【尚方寶劍】“尚方寶劍”現多比喻上級特許的權力。在中國傳統戲曲當中常會看到手持尚方寶劍先斬后奏的情節。尚方寶劍何來那么大威力?所謂“尚方”,是官署名,漢代的尚方是少府屬官,專門掌管供應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劍本名斬馬劍,很鋒利,可以斷馬,是真正的寶劍。由于斬馬劍藏于尚方,所以,俗稱“尚方寶劍”。因尚方寶劍屬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權威儀,一旦賜給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擁有先斬后奏特權。所以,能得到尚方寶劍的,必是皇上信得過的近臣。京劇《遇皇后》、《打龍袍》之后包拯獲尚方寶劍,在《鍘美案》劇中,開鍘陳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斬美之后再奏。
【第41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慣)形容人情緒變化快,喜怒無常。
【第42句】:我和堂哥打鬧,不小心被打著了眼睛。爺爺在一旁說:“人狂有禍,天狂有雨。”(廣西·鹿寨)
【第43句】:【胡姑姑假姨姨】(慣)指胡亂認的,不是正經的親戚。
【第44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第45句】:【 雙拳難敵四手】兩只手打不過四只手。成語:寡不敵眾。 明代《西游記》:“行者見兩個兄弟遭擒,他自家獨立難撐,正 是好手不敵雙拳,雙拳難敵四手。”
【第46句】:【殺雞駭猴】(諺)當著猴的面,殺雞放血,使猴子害怕。比喻嚴懲某人,儆戒其他人。 也作殺雞給猴子看。 殺雞給猢猻看。猢猻:猴子。
【第47句】:【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歇)指有苦楚,說不出來。 也作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啞巴吃黃連——口里說不出。 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第48句】:鄰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鬧矛盾。過了幾天,爺爺從外地回來,勸她們說:“以前的事,來個‘長草短草,一把剜倒’,誰也不要斤斤計較了。”(重慶·奉節)
【第49句】:屎巴巴棍子搭戲臺——臭架子
【第50句】:【軟不吃,硬不吃】(慣)指不管態度好壞,都不怕。也指人特別難纏。 也作軟的不吃,硬的不怕。 軟硬不吃,橫豎不咽。
【第51句】:小姨是個列車員,每天五點鐘上班。可這天上班前她突然病倒了,姨父要去給她請假。姥姥說:“一個捻兒一個燈,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在去請假,領導找誰替班?”(河北·石家莊)
【第52句】:【貓哭耗子假慈悲】偽裝好人,假仁假義。劉云若《紅杏出 墻記》:“你不用貓哭耗子假慈悲,有了男人還要什么姐姐。”
【第53句】:【頭是頭,腳是腳】(慣)1形容人相貌端正俊美,無可挑剔。2形容人說話有條有理,頭頭是道。
【第54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釋義:受人一點點好處,要多多地報答。例句:人家對我們的恩情……哪管是一點好處,都不能忘記的。老人常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啊!”
【第55句】:【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衙門雖在,官卻不住的換人。意即 任期不長,不能永久保持富貴。賈平凹《廢都》:“古話說,鐵 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我這市長,今日當了今日是市長,明日 不當了我什么也不是。”
【第56句】:【一失足成千古恨】(諺)失足:失腳跌倒,借指犯了大錯。指在關鍵時刻行為不慎,犯了大錯,就會造成終生遺憾,至死無法彌合。 也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 一失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一失足為千古恨,驚回首已百年身。
【第57句】:我家剛搬進新居,對門的阿姨就來打招呼:“缺什么吱一聲,別不好意思。常言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嘛!”(山東·榮成)
【第58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啊!”(江蘇·靖江)
【第59句】:【一口氣吹成】企圖不費力而把事情做成。西戎《一個年 輕人》:“你的胎毛才脫了幾天?缺水打井,一口氣能吹成?”
【第60句】:人造衛星上天——不翼而飛;驚天動地
【第61句】:【百行孝為先】(諺)人有各種行為,當以孝敬老人為第一位。 也作“百善孝為先”。
【第62句】:今年一直大旱,農民盼望著下雨。我爺爺說:“該下了。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河南·尉氏)
【第63句】:老竹做笛子——盡受氣
【第64句】:爸爸下崗后,想買一臺玉米營養面條機,又怕生意不好,猶豫不決。媽媽鼓勵他說:“樹是人栽的,路是人開的,試一試吧!”(山西·平陸)
【第65句】:【請將不如激將】請將,將是被動的;激將,能激起他的主 動要求。請求,有時不如刺激,這是一種調動對方積極性的 方法。請,也說:遣。海外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遣將不 如激將,不這么激你一下子,你還肯起來嗎?”
【第66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釋義:比喻爭斗雙方誰勝誰負尚難預測。例句:不妨事,大頭在我手,姑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讓他先做了準備。
【第67句】:【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諺)全家上下一條心,積累起來的財富可以買得起黃金;一家人各懷二心,就會窮得連根針也買不起。指家人的同心協力是致富的康莊大道。 也作“家有一心,堆積黃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第68句】:水里的螞蟥——粘上便難脫
【第69句】:閻王寫文章——鬼話連篇
【第70句】:張明非常懶,常常不做作業,還說他不會。老師說:“笨人怨刀鈍,懶人怪草韌。”(廣東·龍門)
【第71句】:【擺迷魂陣】(慣)比喻設下迷惑對方的計謀、圈套。
【第72句】:【名字后頭帶個長,說話放屁】比人響指當了官就盛氣凌人, 有人奉承。戴厚英《人啊人》:“自打他名字后頭帶個長,說 話放屁比人響,那些拍馬屁的就圍住了他。”
【第73句】:【在一棵樹上吊死】(慣)形容人心眼兒死,不知變通。 也作在一根樹枝上吊死。 一棵樹上吊死。
【第74句】:【顧頭不顧尾】(慣)比喻只考慮眼前,不作長遠打算。也比喻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終,或不能通盤安排。 也作顧前不顧后。 顧腦袋不顧屁股。
【第75句】:【菩薩心腸豪豬嘴——心軟嘴巴硬】(歇)豪豬:哺乳動物,全身黑色或褐色,肩部至尾密布長刺,也叫箭豬、刺豬。嘴巴:本指嘴,轉指說話。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 指人心地慈善,說話卻強硬、嚴厲。
【第76句】:【不分青紅皂白】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77句】:【二十五里罵知縣】(慣)知縣:舊時的縣長。比喻背后指責、謾罵有權勢或厲害的人。
【第78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數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79句】:一天,我們家在吃飯,我拿著一雙筷子,覺得不順手,就干脆放下筷子下手去捏。媽媽說:“一雙不如兩雙半啊!”一句話說得我們全家都笑了。(江蘇·贛榆)
【第80句】:【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謂做好事并不容易,難以拒絕別人 的請求。西戎《行醫事件》:“你是明白人,我也有我的難處,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自己有這點本領,總不愿保守,有人 來請,能說不去嗎?”
【第81句】:【 兔子尾巴,長不了】兔子尾短。指不會持久。張賢亮《河 的子孫》:“此刻,他大腦計算機輸出的第一個數據就是:這 伙人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第82句】:【劉寄奴】“劉寄奴”是一味中草藥,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藥的級別最高的人。 “劉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躥。第二天他又上山,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們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為人療傷,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道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革,于是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第83句】:【熬過九九八十一難】釋義: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中說,唐僧去西天取經,經過了八十一難。比喻經受了種種艱苦的磨煉。例句:自己常覺著好像上西天取經的唐三藏似的,為了要成正果,只好咬著牙;去受罪吃苦,去熬過那九九八十一難。
【第84句】:【十月無工,只有梳頭吃飯工】(諺)農歷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節,除去洗臉梳頭、做飯吃飯,簡直就沒有做活的時間。指農歷十月白晝最短。
【第85句】:【身長六尺,天下難藏】(諺)天地雖然廣闊,一個成年人也難以把自己長久地隱藏起來。指人匿藏得再詭秘,終究會被發現。
【第86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
【第87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慣)形容人安分守己。
【第88句】:【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諺)指聽人說話,要善于聆聽他的弦外之音,明白話里的真正意思,就像聽鑼鼓一樣,要聽出它的節奏和音響。 也作聽鼓聽聲,聽話聽音。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第89句】:饞貓吃老鼠——生吞活剝
【第90句】:【救人如救火】(諺)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樣刻不容緩。指救人是十萬火急的事,絲毫不能延遲。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91句】:天冷了,村里的懶漢王老三穿著破爛的衣服從我家門前走過。爸爸看了說:“勤快勤快,有飯有菜;懶惰懶惰,挨凍受餓。”(安徽·肥西)
【第92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釋義:多向幾個老師求教就會本領高強。例句:“俗話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往后兒,你要注意隨時隨地向認字的入學習,多認些老師。”
【第93句】:活剝兔子——扯皮
【第94句】:【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諺)行善做好事,一要確定目標,二要掌握分寸,三要分清界限,此即善門難開;及至招致麻煩,欲止無術,欲行乏力,進退作難,此即善門難閉。 指做好事不易。
【第95句】:吃飯時,我看了看盤里的肉,直流口水,媽媽說:“吃飯時,小心點兒,否則會連舌頭吞進肚的,注意要把舌頭綁著。”(廣東·陸豐)
【第96句】:【懼法朝朝樂】(諺)朝朝(zha。 zha。):天天。指知法畏法,不會犯法,自然就天天過著心安理得的和樂日子。
【第97句】:爸爸去集市上賣紅薯苗,為了使紅薯苗看起來更精神些,爸爸就在水里泡了泡。誰知只賣出一小部分,剩下的第二天都死了。媽媽埋怨說:“不走小路不硌腿,不貪便宜不吃虧。你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河南·修武)
【第98句】:一天,剛學電子琴沒幾個月的一錕對媽媽說,他想學繪畫。一旁的爺爺聽了說:“孩兒,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毒。你還是先把琴學好吧!”(河南·焦作)
【第99句】:沒牙老婆吃面筋——拉拉扯扯
上一篇:歇后語的文案,誰看誰喜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