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窮家富路】見“貧家富路”。
【第2句】:【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跌】(歇)本指烏龜過門檻,爬上后跌倒翻過身才勉強過去;轉喻成與不成就看這一下。 也作烏龜爬門檻——看這一跌。 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翻。翻:諧“番”。
【第3句】:能吃能睡,長命百歲。
【第4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釋義:不打沒母親的孩子,不罵賠禮道歉的人。例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賠禮人偷眼看她說話的效果,發現家喜嫂雖然沒有用言語回答她,但喬蘭弟從她烈性的面孔上看到圓滿的答案。
【第5句】:板凳倒立——四腳朝天
【第6句】:樂山的大佛——老石人(老實人)
【第7句】:【樹大分權,人大分家】(諺)樹長大了,自然要分權:人長大了,自然要分家。指兄弟長大成人,各分門戶各成家是順理成章的事。 也作樹大開權,男大分家。 樹大分枝,家大分居。 樹大分權,女大離家。
【第8句】:六月的冷空氣——反常
【第9句】:【三行鼻涕兩行淚】(慣)形容哭得很傷心。 也作三行鼻涕,兩行眼淚。 三行鼻涕二串淚。
【第10句】:【只要種子落地,到頭會有收成】(諺)指只要把種子播在土地上,遲早會有收獲的。
【第11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12句】:【葫蘆牽到扁豆藤】(慣)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
【第13句】:【絆住腳】(慣)比喻被人或事所糾纏,行動受阻,不自由。 也作“絆住腿”。
【第14句】:鄰居家的平平姐今年該上初二了,可嬸嬸硬是讓她退學出門打工。媽媽勸嬸嬸說:“她嬸子,人說三輩不讀書,活像一窩豬,還是讓娃子去上學吧!”(河南·鄧州)
【第15句】:【死了張屠夫,不吃渾毛豬】沒有內行人,也沒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樣進行。類似的:離了王屠夫,也不能帶毛吃豬/ 沒有張屠夫,也不能吃全毛豬/殺豬的死了,也不能連毛吃 豬/死了王廚子,也不能帶毛吃雞。劉彥林《東風浩蕩》:“他 封鎖他的,我們照樣干我們該干的活。死了張屠夫,不吃渾 毛豬。”
【第16句】:鸚鵡的嘴巴——光會學舌;會說不會做
【第17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釋義:比喻各個地方都有稱霸者把持。例句:“這三河鎮舊社會是啥樣?”姚春心酸地說,“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湯五虎震山河,三河災難多。”
【第18句】:星期天,我和媽媽一塊兒上街買菜。賣菜的大爺多找了媽媽一角錢,媽媽推讓不肯收。大爺笑容滿面地說:“真是能叫桶掉井里,不叫井掉桶里。”(河南·內鄉)
【第19句】:前天,我家收到了大伯從部隊來的信。信中寫道:“……一根線,容易斷;千根線,能拉纖。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靠的是前線軍民萬眾一心的抗洪精神和后方的大力支援。”(浙江·紹興)
【第20句】:【明人不做暗事】(諺)明人: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背地里做的見不得人的事。指明人做事正大光明,絕不鬼鬼祟祟,搞陰謀詭計。 也作明人無暗事。 明人不做暗事,好漢不使暗拳。
【第21句】:【水長船高,泥多佛大】(諺)水位上升,船身自然就高;泥土加多,塑的佛像自然就大。比喻事物隨所憑借的條件的提升而提升。 也作“水長船亦高”。
【第22句】:一天我起得很早,到學校時卻遲到了。媽媽說我是“起了個五更,趕了個晚集”。(山東·東平)
【第23句】:【小巫見大巫】(慣)巫:巫師,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業的人。法術低下的巫師遇見了法術高超的巫師。比喻二者的本領相差太遠。
【第24句】:老鼠掉到大海里——失足不淺
【第25句】:卡車的拖斗——老落后;落后了
【第26句】:鋸大樹做鐮把——大材小用
【第27句】:鄰居劉嬸的兒子小強,一玩起來就是一身泥一身土的。你聽,劉嬸又在說他了:“瞧你這孩子,都快玩成土地爺了。”(河北·邯鄲)
【第28句】:四兩棉條子——紡一紡(訪一訪)
【第29句】:【黃袍加身】“黃袍加身”成了通過政變當上皇帝的代名詞,含有貶義,有名不正、不夠光彩的意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用以諷刺盤踞一方的“土皇帝”當政的說法。那么,“黃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趙匡胤自編自導的政變把戲。公元960年,后周接到邊境緊急戰報:北漢國主和遼國聯合出兵,進犯后周邊境。幼主周恭帝(只有七歲)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前往應敵。趙匡胤立刻調兵遣將,和弟弟趙匡義、親信謀士趙普一同帶領大軍從汴京出發。大軍開出京城四十里,到了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在陳橋驛宿營時,一些將領聚集在一起議論說:“皇七年紀那么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會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立趙點檢做皇帝吧!” 這種意見很快傳遍全營,將士們一齊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趙匡胤起床后,見外邊集聚著這么多將士,還沒來得及問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的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萬歲!”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審騎等人做內應,沒費多大勁就控制了京城。將領們把大臣范質、王溥等叫到趙匡胤的住處。趙匡胤一見他們的面,就裝出為難的樣子說:“世宗對我恩重如山,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看怎么辦才好?”范質等吞吞吐吐不知該怎么回答好。這時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范質、王溥等嚇得趕快給趙匡胤下跪。周恭帝被迫讓位,趙匡胤即皇帝位,國號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這一事件史稱“陳橋兵變”。
【第30句】:【打悶葫蘆】(慣)悶葫蘆:也叫“悶葫蘆罐兒”,即撲滿,存錢用的瓦罐兒,上面留有細長的孔,錢幣放入之后,要打破瓦罐兒才能取出,比喻難以猜透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
【第31句】:【能書不擇筆】(諺)書:書法。指書法高手不在乎毛筆的優劣,憑的是他寫字的功力。
【第32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倆口打架不記仇】(諺)指年輕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會忘記,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倆口子吵架不記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第33句】:六月里的雷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34句】: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第35句】:【人言可畏】釋義:流言飛語令人生畏。例句:大興營是個二百多戶人家的大村,可不是小事。常言說‘人言可畏’,…一
【第36句】:飛機上擺手——高招
【第37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則吃葷,需要油水。指敲詐,動武 等。清代《官場現形記》:“再加派去的委員亦并不是吃素 的,萬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了。”
【第38句】:紗線板做牌樓——枉費心機
【第39句】:【熱鏊子上螞蟻——走投無路】(歇)鏊子:一種鐵制的烙餅用的器具。本指燒熱的鏊子上面的螞蟻無處躲藏;轉以形容人陷入絕境,無路可走或無計可施。
【第40句】:【豬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其所哉】(歇)哉:表示感嘆的語氣。 指來到適宜于自己的好地方。
【第41句】:老大娘吃黃連——苦口婆心
【第42句】:冬天到了,弟弟晚上睡覺時總嫌被窩涼,死活不肯脫衣服;早晨起來,又嫌外面冷,拖拖拉拉不肯出被窩。奶奶笑著說他是“晚上難脫殼,早上難出窩”。(河南·南陽)
【第43句】:【屎殼郎跟著屁轟轟】(慣)斥責人跟著壞人瞎起哄。 也作“屎殼螂跟著屁嗡嗡”。
【第44句】:好花插在牛屎上——不合身份;不配
【第45句】:【有勢休使盡,有話休說盡】凡事要留一手,適可而止。相 關的:有風不可駛盡。成語:留有余地。明代《金瓶梅》:“就 是六姐惱了你,還有沒惱你的。有勢休使盡,有話休說盡。 凡事看上順下,留些兒防后才好。”
【第46句】:【重孫有理告太公】(諺)重孫:孫子的兒子。太公:曾祖父。只要占著理,重孫也可狀告太公。指理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有理不在輩分大小。
【第47句】:【勤儉免求人】(諺)勤儉:勤勞而節儉。指勤儉能積累財富,避免因生活無著落而向人求助。
【第48句】:晨晨整日無精打采的,還愛感冒。老師勸他要加強鍛煉時說:“凍凍曬曬身體強,捂捂蓋蓋臉皮黃。”(山西·萬榮)
【第49句】:【不栽桃李種薔薇】釋義:薔薇:花木名,枝有刺。不栽桃李樹,卻種薔薇花。比喻自找棘手的事睛。例句:黃人所謂不栽桃李種薔薇,但見荊棘滿林而已。
【第50句】:【空手打空拳】(慣)形容手中沒有錢財或工具。 也作“空手捏兩拳”。
【第51句】:【敲門磚,不值錢】釋義:用來敲門的磚頭,門敲開,磚便丟棄了。比喻借以謀求名利的工具,目的達到后就沒有價值了。例句:他知道,到胡老大那里去,求他給說情,那只是敲門磚,不值錢。而以后到高大干那里取批條,才是目的。
【第52句】:【麻布繡花,底子太差】謂基礎不好,無法加工提高。或說: 麻袋上繡不出絹花。海外老六《、f頭你嫩嫩地嫁了吧》:“麻 袋片再好也繡不出絹花來。咱們人長得就好看,落落大方, 不用打扮,自來就比他們洋氣。”
【第53句】:【得罪了土地爺,養不活小肥豬】(諺)民間傳說,土地爺專管家畜家禽。指要是惹惱了土地爺,就養不活小豬。比喻要辦成事,必須處好有關方面的人事關系。
【第54句】:一次,我上房頂取東西,看見外面電視天線密密麻麻,比在地上看多得多。進屋后,我給媽媽一學,誰知媽媽沒好氣地說:“喝了六載的墨水,連登高望遠都不懂?真是的!”(河北·蔚縣)
【第55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慣)指不作任何反抗。
【第56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57句】:【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對壞人壞事,防不勝防,難 免有疏忽。茅盾《腐蝕》:“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 我要不大意,又怎樣呢?”
【第58句】:玫瑰在花園里開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長;樹木從泥土中吸取養分,英雄從人民中得到力量。
【第59句】:有這么一家子,老子蹲過監獄,大兒子、二兒子又先后被公安局抓走了。我奶奶嘆息道:“這一家人哪,真是刺猬肚子里爬出來的小子——沒一個光溜的。”(安徽·天長)
【第60句】:【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諺)貨物可以有高有低,分開等級;顧客卻不能分遠近薄厚。指對待顧客必須一視同仁,熱情招待。
【第61句】: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風,我拿著門后的扁擔去頂門。媽媽瞅了我一眼說:“扁擔頂不得門,石頭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第62句】:【聾子不怕驚雷響】對后果沒有顧慮。張資平《梅嶺之 春》:“他們號稱學士又何曾有什么學問!普通科學程度還 夠不上,說什么高深學問!但他們回來居然說要辦大學了, 真是聾子不怕雷!”
【第63句】:【種一葫蘆收一瓢】(慣)撒下一葫蘆種子,收獲一瓢糧食。形容糧食產量太低。
【第64句】:何仙姑走娘家——云里來,霧里去
【第65句】:【反其道而行之】這一詞語經常用到,意思是用與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處與韓信有關。楚漢相爭時,在力量對比上,項羽處于強勢,劉邦處于弱勢。在張良和蕭何的力薦之下,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據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對劉邦說:“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日其強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意思是說,項羽雖然被稱作一霸,但他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說他的強大很快就會變弱。今天大王確實能夠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還有什么不能被消滅的?劉邦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一直執行這方針,楚漢之間,強弱易勢,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66句】:【穿上龍袍不像太子】釋義:比喻衣著打扮可以改變人的本來樣子。例句:細嬌穿上這種怪異的服裝,自然很不稱心,很不舒服,正是“穿上龍袍不像太子”,使她顯得呆呆笨笨,渾身出汗。
【第67句】:【 兵來如梳,賊來如篦,匪來如剃】篦子比梳子的齒更密。舊 時兵卒,跟盜賊、土匪一樣,都搶劫人民財產,而土匪尤為兇 惡。白危《墾荒曲》:“兵來如梳,賊來如篦,匪來如剃……兵 就是匪,匪就是兵,叫誰誰也分不清。”
【第68句】:【牛頭高,馬頭高】(慣)比喻二人爭高低,誰也不讓誰。
【第69句】:一縷棉絲難織布,一粒大米難做飯。
【第70句】:【價高招遠客】(諺)遠客:遠處的客商。只要肯出高價,路途再遠,也會有客商把貨送上門來。指只要舍得出高價,就不愁買不到缺貨。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額酬金,就不愁引不來人才。
【第71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釋義:比喻想算計別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計。例句:正當快活得意的時節,哪曉得鉆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72句】:鋸子缺齒——快不了
【第73句】:【得意夫妻欣永守,負心朋友怕重逢】(諺)指相親相愛的夫妻,終生相守會感到莫大的欣慰;忘情負義的朋友,最怕的是再相見時會尷尬難堪。
【第74句】:【一失足成千古恨】釋義:犯了嚴重錯誤,終身悔恨。例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年輕時候的一次并不十分看重的失誤,卻沒想到竟會改變自己一輩子的感情生活,乃至一生的命運……
【第75句】:【天公不作美】多指天氣不佳,或天氣不如人意。香港岑 凱倫《婚外戀情》:“只有改天再趕拍了!沒辦法,天公不作 美!”
【第76句】:【溜須】“溜須”用以諷刺那些阿諛奉承之輩的卑劣行為,源自宋朝。宋真宗時,寇準為丞相,丁謂為參知政事。一次朝中宴會,寇準喝湯的時候,沒注意湯汁沾在了胡須上。丁謂正巧看見,趕緊過來替寇準擦拭,寇準毫不領情地說:“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須邪。”意思是說,你身為國家大臣,不是來替我擦胡須的。當場把丁謂羞得滿臉通紅。“溜須”一詞由此而來。所謂受辱后懷恨在心,決心找機會報復寇準。后來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謂就串通內侍誣告寇準陰謀擁立太子,把寇準貶出京城。當時,老百姓曾編成順口溜:“欲得天下寧,須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第77句】:【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諺)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無論做什么事,勤奮苦干總是成功的基礎。
【第78句】:【容情不舉手,舉手不容情】見“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
【第79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80句】:【把天捅個窟窿】指傷害權威,惹了大禍。成語:膽大包 天。傳記圖書:“對于我這個將天捅了個窟窿的人,他不動 聲色的置我于黃巢墓前,其含義居心可謂昭然。”
【第81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釋義:徐庶:三國時謀士,曹操把他騙到曹營,但他下決心不給曹操出謀劃策,不發表意見。例句:全隊上下一百好幾十雙眼珠轉都不轉地盯著他,眼巴巴地等他開口。他倒好,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第82句】:我做錯了一道數學題,爸爸打了我一巴掌。我不高興地說:“以后,你不要打我好不好?錯了還可以改呀!”爸爸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要變壞。”表姐在一旁打趣說:“打是禍,罵是害,不打不罵才是愛!”(吉林·農安)
【第83句】:【頂著石臼做戲——費力沒討好】見“背了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
【第84句】:媽媽死后,爸爸又給我找了個新媽媽。新媽媽又帶來個新哥哥,兩年后媽媽又給我生個新弟弟。爸爸說話幽默風趣,媽媽卻有些小肚雞腸。這不,一天下午媽媽又躺在床上不說話了。爸爸又在施展他的戰術:“又咋了,是俺娃氣你了,還是你娃氣你了,再不就是咱們娃氣你了?來,拉出來,各打三十大板。”媽媽一聽,“撲哧”一下笑了。(河南·內鄉)
【第85句】:【拳頭不認人】謂要動手打人。姚雪垠《李自成》:“你們還 要擋老子的駕,休怪老子的拳頭不認人。”
【第86句】:筍子變竹——節節空
【第87句】:【老漁翁釣魚——坐等】(歇)指人消極等待。
【第88句】:【山高皇帝遠/天高皇帝遠】地區偏遠,政權管轄不到。趙 樹理《孟祥英翻身》:“這地方是個山野地方,從前人們說山 高皇帝遠,現在也可以說山高政府遠吧,離區公所還有四五 十里。”
【第89句】:一天,村里來個賣葡萄的,要價一元錢一斤,大家嫌貴,可他卻說:“一元錢,不算多,買不著汽車和摩托;兩元錢,不算貴,拉不回冰箱和冰柜。”(河北·黃驊)
【第90句】:【殺人不見血】(慣)殺了人連血跡都沒有。形容人很陰險,害人不留痕跡。
【第91句】:木偶做戲——受人牽連
【第92句】:水上的鴛鴦———刻也不離開;形影
【第93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慣)形容學識淵博,什么都知道。 也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第94句】:【把心掏出來】(慣)指對人一片赤誠。
【第95句】:黑豆碾了皮——成了光仁(人)
【第96句】:【省了鹽酸了醬,省了柴禾睡涼炕】只圖節省yipinjuzi.com,反而影響質 量。類似的:吃了省錢瓜,得了絞腸痧/買得便宜柴,燒了夾 底鍋。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治瘡別怕剜肉。要是 該花,再多咱也花。可千萬別省了鹽,酸了醬;攢下柴禾,睡 涼炕!”
【第97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釋義:焉:哪里。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長到哪兒去呢?比喻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無法存在。“皮之不存”又作“皮且不存”。例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真要是侵略者的陰謀得逞,全國淪陷,整個民族滅亡了,你這個老爺還給誰當?
【第98句】:閻王的客堂——死去活來
【第99句】:戲臺上說話——不辦真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