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心不二用】(諺)一個人的心思,不能同時用在兩件事情上。指人做事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思想分散必定一事無成。 也作一心不能二用。 一心不可二用。
【第2句】:老虎頭上的王字——生就的
【第3句】:【東方不亮西方亮】釋義:這個地方不行,別的地方就會行。例句:趙編輯給他打氣:“不過,好在現(xiàn)在出版社很多,‘東方不亮西方亮’,你們不妨再拿到別的地方試試……”
【第4句】:【汗毛梢上都長著心眼兒】(慣)形容人非常聰明、機警。
【第5句】:【路路通】(慣)哪一條路都暢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辦成。
【第6句】:【寧可貧后富,不可富后貧】(諺)過日子,寧可先受貧困,后來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來貧困。指先貧后富可以激勵進取,先富后貧難以委屈安生。
【第7句】:戴紅纓帽上樹——紅到頂
【第8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諺)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涼時容易疲乏,在炎熱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節(jié)又容易貪睡不起。
【第9句】:【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wěn)】借指人貪饞。《小說月報》 (1980,4):“果然,通過一段時間的耳聞目睹,她見這樣做的 并非一個單位,更不只姓馬的一人;從中悟出了‘狗肉滾三 滾,神仙站不穩(wěn)’,‘雞腿打人牙根軟’這些口頭俗語是奧 妙。”
【第10句】:【矮子看戲——見人道好,他也道好】.(歇)矮子擠在人群里看戲,并未看見,只好隨人說長道短。多指自己沒有主見,附和他人意見。
【第11句】:【稍瓜打驢——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種菜瓜,長而脆。本指用長而脆的菜瓜去打驢而斷成半截,轉(zhuǎn)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緒、財物等衰減了一半。
【第12句】:張老頭是村上有名的生意精。一次,他去理發(fā)店收頭發(fā),別人問他做啥用,你猜他咋說:“常言說,一把頭發(fā)可溫半碗粥,溫粥用。”(山東·臨沂)
【第13句】:【量大福大】(諺)度量大的人,福分自然就大。指度量和福分是相連的,量大容人,福分就大;度量狹窄,只能自找苦吃。 也作“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第14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時間久了,情況容易衰敗或惡 化。明代《警世通言》:“人無干日好,花無百日紅!你一日 無錢,他翻了臉來,就不認得你。”
【第15句】:【有的說,沒的道】(慣)有根據(jù)的說,沒有根據(jù)的也出去說。指人不負責(zé)任,喜歡亂說。
【第16句】:【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釋義:犄角:角,牛角。比喻人受過挫折,膽子變得越來越小。例句:不管史太昌如何夸贊大成,大嬸還是期望郝大成在吃過這次苦頭以后,暴烈的性情會有所改變。正像俗話說的:“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
【第17句】:【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諺)坐著站著不勞動,山也能吃空,地也能吃塌。指只消費不生產(chǎn),只支出沒收入,產(chǎn)業(yè)再大也會耗盡。
【第18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慣)比喻說話做事不選擇合適的對象,再好也不會受賞識。
【第19句】:我沒聽清媽媽說的啥,結(jié)果把東西拿錯了。媽媽笑著說:“聽三不聽四,叫你砍柴你砍刺。”(湖北·武漢)
【第20句】:【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歇)棒子:玉米。傳說狗熊掰下玉米夾在腋下,一邊掰一邊掉,掰來掰去,腋下還是一個。比喻邊干邊放棄,或邊聽邊忘,邊學(xué)邊忘。也指得到新的拋棄舊的。
【第21句】:【 不知者不為罪】不是故意違反,可以原諒。浩然《金光大 道》:“常言說,不知者不怪罪,我那會兒真是為兩邊好的,沒 想惹下這么大的禍。”
【第22句】:【灑熱血,拋頭顱】見“拋頭顱,灑熱血”。
【第23句】:【醉漢嘴里出真言】見“酒后吐真言”。
【第24句】:過生日那天,爸爸給我十元錢,讓我自己買禮物。我跑到新華書店花十元錢買了一本注音《三國演義》。回到家,我問奶奶貴不貴,奶奶笑著說:“能買吃虧物,不買便宜嘴。”(河南·鄧州)
【第25句】:大家都已經(jīng)吃飽了,可嫂嫂見盆里還有飯,就端起盆子拿著勺子,開玩笑地說:“快,快,每人勻點,寧肯撐著人,不能占著盆。”(廣西·柳城)
【第26句】:【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第27句】:【上坡路吃力,下坡路好走】(諺)比喻人進取向上艱難,消沉墮落卻十分容易。
【第28句】:【拾到雞毛當(dāng)令箭】見“拿了雞毛當(dāng)令箭”。
【第29句】:【蘿卜精——頭上青】(歇)精:精靈。頭:本指蘿卜頂部,轉(zhuǎn)指人口頭。青:青色,諧“清”。本指蘿卜露出地表的頂部是青色的,轉(zhuǎn)指人(多指官員)只是口頭上清廉。常含譏諷意味。
【第30句】:放秋假的時候,我和父母收了花生收玉米,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我問爸爸能不能讓我在家休息半天,爸爸卻說:“搶秋搶秋,不收就丟。秋天地里彎彎腰,抵上冬天跑三遭。這會兒可不是偷懶的時候啊!”(河北·行唐)
【第31句】:手榴彈的脾氣——拉就火
【第32句】:【 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不彎腰】寧死不低頭。類似的:寧愿站 著死,決不跪著生。成語:寧死不屈。韓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網(wǎng)》:“男子漢大丈夫,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挺肚兒行!你打 不起精神來,會讓鄉(xiāng)親們笑話!”
【第33句】:【笱里的魚兒——有進無出】(歇)笱:竹制的捕魚器具,口很小,魚進去就出不來。指人或物只有進來的,沒有出去的。
【第34句】:【拍賣】“拍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一般以比較貴重、價高的物品為拍品,先定一底價,然后競價,最高者成交。 “拍賣”是古羅馬人首創(chuàng)的一種買賣方式,用以出售在戰(zhàn)爭年代俘獲的戰(zhàn)利品。具體的做法是:在拍賣的場地上插一柄長矛作為標志,有意者就會圍過來進行交易。因此,拍賣也有“矛下之交”的說法。后來,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拍賣成為貿(mào)易過程中的一種買賣方式。
【第35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區(qū)別,混在一起處理。或說:頭發(fā) 眉毛一起剃。成語:混為一談。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 “他越想越火:你們真?zhèn)€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難道姓苗的眼里那么好揉沙子?”
【第36句】:閻王擺手——沒救;無法
【第37句】:狗吐舌頭——熱過火了
【第38句】:鴨子下水——呱呱叫;嘴上前;各奔前程
【第39句】:【月光再亮也曬不干包谷】(諺)包谷:玉米。月亮散發(fā)不出熱力,即使有亮光,也不會像太陽光一樣曬干玉米。比喻素質(zhì)差的人,再努力也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
【第40句】:雞蛋掉在油鍋里——滑透了
【第41句】:【債有主,冤有頭】見“冤有頭,債有主”。
【第42句】:李芳欠張大伯的錢,很久了還沒還。張大伯就對別人說:“我看睡著了能當(dāng)死?”(河南·南召)
【第43句】:秋播時,爸爸主張留點地來年種經(jīng)濟作物,媽媽主張多種糧食作物。奶奶偏向媽媽,對爸爸說:“寧穿十天爛,不挨一頓餓;還是多種糧食好。”(河南·鄢陵)
【第44句】:【錢可以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諺)有錢能夠買到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同伴,卻買不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指真正的朋友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第45句】:媽媽叫我去商店買味精,我說:“你怎么不叫姐姐去?我不去!”姐姐說:“明明是叫你去的,你攀我干啥?”媽媽無可奈何地說:“真是一個燒香,一個拜佛啊!”(江蘇·鹽城)
【第46句】:【 不是撐船手,莫要弄篙竿】外行不必逞能。類似的:不會 拿鉆,別當(dāng)石匠/不會绱鞋,休當(dāng)皮匠/不會念經(jīng),別當(dāng)和尚。 清代《官場現(xiàn)形記》:“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竿,兄弟實實在 在有點來不得了。”
【第47句】:【手腳不干凈】(慣)指有貪污或小偷小摸的行為。 也作手不穩(wěn)。 手面不干凈。 手頭不干凈。
【第48句】:【 扔到咸菜缸里】謂泡著,閑(咸)著,指拖延,耗費時日。 西戎《燈心絨》:“什么事要叫你操心辦,那算是扔到咸菜缸 里了,慢慢等著吧!”
【第49句】:爸爸帶我去商店買鞋,我穿上一雙試了試,太小。爸爸便對營業(yè)員阿姨說:“這雙鞋孩子穿著頂頭頂腦的,請再給換一雙吧!”(山東·長清)
【第50句】: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愛王八——氣味相投
【第51句】:【小姐】“小姐”現(xiàn)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jù)清代學(xué)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jù)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dāng)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不過,當(dāng)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xí)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jīng)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52句】:【有理不送禮,送禮必短理】(諺)指凡事占理的,就不會給當(dāng)事人送財物禮品;送財物禮品,必定是缺理的。
【第53句】:【一把屎一把尿】(慣)形容撫養(yǎng)孩子十分辛勞。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第54句】:【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釋義:黃梅:指黃梅雨,即江南四、五月間,黃梅成熟時的降雨,亦稱黃梅天。處暑時節(jié)雷聲響,依舊返回黃梅天,多雨。例句:按長元吳志皆載“處暑一聲雷,依舊倒黃梅”之諺。但考芒種距離處暑凡七十五日。
【第55句】:在吃飯的時候,我一只手拿著筷子吃飯,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飯碗。媽媽很看不慣地說:“手被豬踢了?”(江西·景德鎮(zhèn))
【第56句】:【牛頭不對馬嘴】(慣)比喻胡言亂語、所答非所問或所說的兩件事對不上茬兒。 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驢唇不對馬嘴。
【第57句】:【千里井,不反唾】(諺)出遠門在千里之外,飲過井里的水,不要以為再不路過此處,便朝井里吐唾沫。指為人要忠厚,不可做欺心的事。
【第58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zhuǎn)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59句】:【今日不談明日事】(慣)指只管眼前,不管今后。
【第60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wěn)當(dāng)。
【第61句】:【 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上唱戲】好人受欺負,壞人得 志。臺灣李敖《為黑吃黑舉一個例》:“相對的,所謂一般的 好人,他們反倒是沒有力量應(yīng)付失敗,就泄氣了、就丟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總是‘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 上唱戲’。”
【第62句】:【八月大,無果賣】釋義:陰歷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例句:真是應(yīng)驗了那句話:“八月大,無果賣。”這不,現(xiàn)今集市上水果少,價錢貴得嚇人啊!
【第63句】:【人怕逼,馬怕騎】見“馬怕騎,人怕逼”。
【第64句】:【傳言過話,自討挨罵】傳話容易誤解,引起不和,最后雙方 都會罵傳話人。周肖《霞島》:“你可知傳言過話,自討挨罵 啵!所以今日之事,只當(dāng)阿姨跟你談?wù)劶沂拢湍騽e人講 羅!”
【第65句】:【沒事常思有事】(諺)指人應(yīng)有備無患,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第66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釋義:金錢能使人壞掉良心。例句: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丁戍見盧疆傾心付托時,也自實心應(yīng)承,無有虛謬。及依他到所說的某處取得干金在手,卻就轉(zhuǎn)了念頭。
【第67句】:米篩子打水——場空
【第68句】:【死者復(fù)生,生者不愧】(諺)指為人處世要誠實,對得起活人,也對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轉(zhuǎn)來,也經(jīng)得住死者的對質(zhì)。
【第69句】:【出了燈油錢,站在黑地里】付出代價,沒有報酬。菡子《糾 紛》:“當(dāng)年那么大災(zāi)荒都能帶他們一家糊過來,換了旁人真 不易得的,幫工五六年沒有算過一回工錢,反而倒掏自己腰 包,這筆工錢算算也嚇人,人心換人心,不能叫劉二出了燈 油錢,站在黑地里。”
【第70句】:【樹怕爛根,人怕無志】釋義:人要是沒有志向,必定一事無成。例句:樹怕爛根,人怕無志。什么是力量?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識是力量。只要努力,這一切你都能爭取得到。
【第71句】:【給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72句】:【河里淹死會水的】(諺)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 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術(shù)的人,常常會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鑄成大錯。
【第73句】:案板底下放風(fēng)箏——飛不起來
【第74句】:搟面杖當(dāng)簫吹——實心眼;缺少心眼
【第75句】:書店里失火——字燃(自然)
【第76句】:【比人矮半截】覺得不如人,被人瞧不起。或說:比人矮三 尺/見人矮三分。成語:自慚形穢。菡子《糾紛》:“他們自己 呢,也就像比人家矮三尺般的,總是坑著頭走路。”
【第77句】:【連軸轉(zhuǎn)】(慣)指白天黑夜不休息,一直不停地做事。
【第78句】:【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釋義:比喻無能為力,白著急,沒有辦法。例句;到時候棉花種瞎了,錢花了,人工白貼了不用說,別的莊稼也誤了種,打不下糧,賠了錢,社員們鬧意見,誰負責(zé)?還不是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
【第79句】:【門里出身,自會三分】(諺)門里:專業(yè)行當(dāng)。從一個專業(yè)行當(dāng)里出身的,耳濡目染,經(jīng)見多了,對本行的技藝,自然就懂得一些。指環(huán)境會對人產(chǎn)生影響。 也作“門里出生,自帶三分”。
【第80句】:【天不收,地不留】(慣)指無人收留,無處容身。
【第81句】:口念佛經(jīng)手拿刀——言行不一
【第82句】:老鼠睡到貓窩里——送到嘴邊的肉
【第83句】:【飯越捎越少,話越捎越多】(諺)托人捎飯食,捎著吃著,越捎越少;托人捎話,捎著添著,越捎越多。 指傳言會越傳越多,越傳越走樣。
【第84句】:【人離原地活,樹離原地死】(諺)指人離開原地,走出困境,外出闖蕩,就能把生活的路拓寬。 也作人挪活,樹挪死。挪:挪動,離開原地。 樹挪死,人挪活。
【第85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86句】:杜十娘沉百寶箱——人財兩空
【第87句】:老太太吃奶豆腐——盡挑軟的
【第88句】:【落水顧命,上岸顧財】謂考慮眼前利益。清代《何典》:“只 要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若只管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 錢的鬼相罵,連我也局促不安了。”
【第89句】:【糟鼻子不吃酒——枉擔(dān)其名】(歇)糟鼻子:即酒糟鼻子,鼻尖有許多紅色斑點。糟鼻子被誤認為多喝了酒。指人白白地承擔(dān)壞名聲。也指徒有其名,并無其實。
【第90句】:師字去了橫——真帥
【第91句】:【 換生不如守熟】換到生疏的行業(yè),需要重新學(xué)習(xí),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業(yè)能夠發(fā)揮所長。錢鐘書《圍城》:“高校長, 拍電報到成都要我組織中國文學(xué)系,我想年紀老了,路又不 好走,換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實在不想來。”
【第92句】:秀才不打架不動手——講禮(理)
【第93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蟲,指蜈蚣。蟲身截為幾段, 爪子仍能活動。指富貴者衰敗后仍有余力,不會完全垮臺。 清代《紅樓夢》:“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 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
【第94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諺)好藥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誠的勸告聽起來刺耳,但有利于行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苦藥利病,苦口利用。
【第95句】:【人不知,鬼不覺】(慣)形容非常隱秘,誰也沒有發(fā)現(xiàn)。 也作人不覺,鬼不知。 神不知,鬼不覺。
【第96句】:【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尾巴】釋義:比喻偽裝有破綻,露了馬腳。例句:“茶三錢,他猴子裝入,忘了自己長尾巴!”沙木龍機敏地斷定:“前次化裝成山野傈僳漢子,這回又打扮得像個城里的闊佬,可那刀削臉,深眼窩,鷹鉤鼻子,他永遠也改不了!”
【第97句】:抓不住老虎——在貓身上出氣
【第98句】:爸爸招待客人喝酒時,每次都留些酒在杯里。媽媽笑著說:“打不過人又不在乎這一掐,能喝就喝,不能喝就算。”(江蘇·泗陽)
【第99句】:【 說大話,使小錢嘴上大方,手里吝嗇。】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行不行?說痛快話。你可不許說大話,使小錢 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