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飛機上擺手——高招
【第2句】:【弓是彎的,理是直的】(諺)弓不彎,射不出箭;理不直,說不服人。 指道理不怕反復辯論,越辯理越明。也指真理是不容歪曲的。
【第3句】:【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舊稱政權(quán)機關(guān)。大門 兩側(cè)的墻,呈八字形。謂衙門沒有公理,只要錢。或說:天 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沈從文《長河》:“古話說: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是花錢你來有什么事。”
【第4句】:【嘴里念彌陀,心里賽毒蛇】(慣)彌陀:即阿彌陀佛,信佛的人用作口頭誦念的佛號,表示祈禱或感謝神靈。指人嘴上說的是慈悲的話,內(nèi)心卻非常狠毒。
【第5句】:【母豬不大,牌子不小】(慣)諷刺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第6句】:【人不傷心不落淚】人不輕易哭泣,遇到危難,心情痛苦才 流淚。傷心,也說:難處。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人不傷心 不落淚,羊肚子毛巾水淋淋。”
【第7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諺)賢:賢良,賢慧。指為夫免禍賴妻賢,為父寬心賴子孝。 也作妻賢夫省事,子孝父心寬。 省事:省去了種種煩心的事情。 妻賢夫少禍。
【第8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指兩件事分開敘述。清代《紅樓 夢》‘“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9句】:【 兵在精而不在多】原指軍隊的訓練,泛指要重視質(zhì)量。 姚雪垠《李自成》:“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 有什么用?”
【第10句】:見著貓兒當老虎——大驚小怪
【第11句】:頭發(fā)絲遮眼睛——辦不到;沒法辦
【第12句】:兩個麻子結(jié)婚——點子不少
【第13句】:【錢有眼,谷有鼻,飛來飛去無定地】(諺)錢財有眼,谷物有鼻,它能看能嗅,隨意游動,不會固定在一處。指錢谷是流通的,在人們中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斷交換。
【第14句】:豬咬尿泡——空歡喜
【第15句】:【白露身不露】釋義:“白露”時,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氣漸冷,赤身露體易著涼。例句:八月,秋興:諺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氣乃肅,可以授衣耳。
【第16句】:【河里淹死會水的】(諺)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 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術(shù)的人,常常會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鑄成大錯。
【第17句】:【打蛇打在七寸里打】在要害部位,謂行動要準確。香港 阮朗《蒼天》:“多了,我們不干,少了,他們不干,總之打蛇要 打在七寸里,花錢要花在刀口上。”
【第18句】:【宰相回鄉(xiāng)拜四鄰】(諺)宰相作為當朝青樹林大員,回到家鄉(xiāng),還去拜訪鄰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壓鄉(xiāng)親。
【第19句】:牽著腸子掛著肚——放心不下
【第20句】:【打腫臉充胖子】(慣)比喻裝門面,說大話,硬充好漢。
【第21句】:蝗蟲飛行——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第22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23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謂做事要看準大目標,收效大。砍,也 說:扳。申躍中《掛紅燈》:“嘿嘿,砍倒大樹有柴燒,正面敵 人最要緊。”
【第24句】:【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諧音。豬八戒不滿意孫悟 空(孫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現(xiàn)多用來表示惱火,不愿交 往。馬加《北國風云錄》:“本來想說此處不留爺,還有留爺 處,卻順嘴溜說:到時候豬八戒摔耙子,不侍候這個猴。”
【第25句】:靜而少動,眼花耳聾;有靜有動,無病無痛。
【第26句】:【佛是金裝,人是衣裳】(諺)佛像是靠金粉來裝飾的,人是靠衣裳穿戴來裝扮的。指人的服飾對儀容關(guān)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裝,人要衣裳。 人靠衣裝,神靠金裝。
【第27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看見,閉一只眼看不見,看 見當作沒看見。意即馬馬虎虎,不必認真。又指沒有完全 睡大覺,暗中查看。歇后語形式為:大肚子羅漢戲觀音,睜 一只眼,閉一只眼。老舍《茶館》:“可是你要叫我們碰見,我 們也不再睜一眼閉一眼!”
【第28句】:屬包腳布的——反正都是里(理)
【第29句】:【蘿卜快了不洗】泥商業(yè)諺語。謂來不及應付,降低了質(zhì) 量。成語:偷工減料。《北京日報》( 1981,7,8):“目前許多 消費品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企業(yè)和領導部門就實 行‘蘿卜快了不洗泥’,不注意質(zhì)量了。”
【第30句】:過河踩鋼絲——玄乎
【第31句】:【不栽桃李種薔薇】釋義:薔薇:花木名,枝有刺。不栽桃李樹,卻種薔薇花。比喻自找棘手的事睛。例句:黃人所謂不栽桃李種薔薇,但見荊棘滿林而已。
【第32句】:【貓哭老鼠——假慈悲】(歇)指假仁假義,假裝同情受害者。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貓兒哭耗子——假慈悲”。
【第33句】:【張?zhí)鞄煴还砻浴浚☉T)張?zhí)鞄煟簴|漢張道陵創(chuàng)立道派,認為符水咒法能驅(qū)鬼治病,被盾世尊為“天師”,其后裔繼承道法,受封號為“張?zhí)鞄煛保幻耖g也泛指能降鬼的人。比喻有本領的人被入迷惑,頭腦不清醒。 也作張?zhí)鞄煶怨砻粤恕?張?zhí)鞄熤砻浴?張?zhí)鞄熃坦斫o迷住了。
【第34句】:包公鍘陳世美——大快人心;皇親國戚不例外
【第35句】:鬧區(qū)做買賣——生意興隆
【第36句】:閻王下請?zhí)x死不遠
【第37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諺)指遇到問題總要設法解決,不能讓事情把人難住。 也作“活人哪能讓尿憋死”。
【第38句】:【不食人間煙火】(慣)煙火:指煙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食人間煙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現(xiàn)實。2指詩詞或書畫作品意境超凡脫俗。
【第39句】: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第40句】:【殺雞駭猴】(諺)當著猴的面,殺雞放血,使猴子害怕。比喻嚴懲某人,儆戒其他人。 也作殺雞給猴子看。 殺雞給猢猻看。猢猻:猴子。
【第41句】:【見縫子就鉆】(慣)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鉆營活動。 也作“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
【第42句】:【吃藥不瞞郎中】(諺)郎中:醫(yī)生。指求醫(yī)治病,必須訴以真情,不得隱瞞病情。比喻請求別人辦事,必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不可造假。
【第43句】:買眼藥進了石灰店——認錯了門
【第44句】:【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僧】(諺)僧:和尚。指蔥耐凍,再冷的天氣也凍不死;和尚可以四處化齋,當然不會餓死。
【第45句】:犁地的甩鞭——催(吹)牛
【第46句】:鄰居婆媳兩人為點小事又在吵嘴,奶奶忙趕過去勸解道:“你倆都想開點,天天生活在一起,勺子和碗還磕碰呢。該伸的伸點,該蜷的蜷點,不就好了?”(山西·應縣)
【第47句】:哥哥初中畢業(yè)后,整天游手好閑,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評他說:“陽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臘月喝北風!耕田有谷,養(yǎng)豬有肉,你得趁著年輕力壯,多干點活兒。”(廣東·龍門)
【第48句】:【和氣致祥,乖氣致戾】(諺)致:招致。乖:不和。戾:災禍。和和氣氣,自然會引來安詳;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災禍。 也作“乖氣致戾,和氣致祥”。
【第49句】:熟透的癤子一不攻自破
【第50句】:媽媽讓我去給小兔拔草,我說:“這么冷的天到哪兒去拔草?”媽媽說:“兔吃百樣草,田邊地頭容易找。”(河南·濮陽)
【第51句】:因為不聽話,我常挨媽媽的打。我悄悄地問奶奶“是不是媽媽不再疼我了”,奶奶笑著說:“雞無三條腿,娘無兩顆心,其實她都是為你好啊!”(廣東·龍門)
【第52句】:【不出門的聰明漢,不如周游的愚笨人】(諺)周游:游遍各地。聰明人不出家門,反倒不如到處游覽的愚笨人有見識。指出外游覽能增長人的智慧,開闊人的眼界。
【第53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54句】:【趙公元帥】民間認為“趙公元帥”是財神爺,供奉該神可以發(fā)財致富。 “趙公元帥”原為道教崇奉的神仙,也叫財神爺。名字叫趙公明,晉代時已出現(xiàn)。在《搜神記》中他是個冥神,在隋唐兩代,他是個瘟神,當時人們唯恐躲之不及。到了明代,趙公明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這是他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的來歷。這時趙公明的面目已煥然一新了,他不再是冥神、瘟神,而是能幫助做買賣者求財盈利的財神爺了。趙公明成為財神爺初期,知名度并不高,他是靠了明代通俗小說《封神演義》的大肆渲染描繪,才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此后,趙公元帥手下便有了四位正神:招寶、納珍、招財、利市,聽從他的差喚。“招財進寶”一詞便始于此。在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人們又把財神爺請回來了,在大小飯店的顯著位置,多有供奉財神的,以求好運發(fā)大財。但不要忘記誠信為本。
【第55句】:公雞打鳴——盡天職;嗓門高;天天如此
【第56句】:【滿園葡萄一根藤】借指同根,同一系統(tǒng)。類似的:千朵桃 花一樹生/千枝萬葉一條根。語文圖書:“滿園葡萄一根藤, 一根藤就是主線。主次分清,多而不亂。”
【第57句】:【出洋相】“出洋相”這一俗語,可謂婦孺皆知,指那些不學無術(shù)、愚昧無知的人不懂裝懂,當眾弄出許多笑話。那么,出洋相是怎么來的呢?它確實與出洋有關(guān)。清朝末年,光緒帝施行新政,要引進洋人的堅船利炮,于是派出許多官員到各國考察。當時的官員大多腹內(nèi)空空,裝腔作勢,不學無術(shù),卻爭相出洋,到了國外丑態(tài)百出,鬧出許多笑話,僅舉兩例可見一斑。李鴻章出使到英國,受到英國貴族的熱情款待。英國已故將軍戈登的家人特地把曾在競?cè)畷汐@得第一名的名貴愛犬贈送給他。不料,第二天收到李鴻章的一紙謝柬,上面寫道:“感謝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現(xiàn)在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嘗了一點,就覺得美味無比,真是三生有幸。”原來,那只名貴可愛的小狗,競被李鴻章燉著吃了。當?shù)貓蠹堃粫r嘩然,傳為笑柄。駐英國使館的~位官員,是個愛財如命、見錢眼開的家伙。他經(jīng)常在飯店賓館偷竊毛巾、刀叉這類小玩意兒,后來被警察搜出。這位官員為了賺外快,還讓他的夫人包洗使館全體人員的衣服。他的夫人更是個粗俗之人,把洗完的衣服全部都晾在使館門口。一次英國人看見中國使館門口忽然白帶飄揚,以為中國皇帝駕崩,專門派外交大臣前來探問,才知道那是裹腳布。西方記者曾想把它拍下來,刊登在報紙上,成為當時一大丑聞。這些令人難堪的丑聞,都出在這些出洋要員們身上,人們就把“出洋的丑相”概括為“出洋相”。
【第58句】:【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指做事不能心急,應該沉得住氣,堅 持到底。類似的:走一處不如守一處。明代《西游記》:“古 人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貧僧在此等一等罷。”
【第59句】:戴了笆斗進廟門——冒充大頭鬼
【第60句】:【老健春寒秋后暖】(諺)指老年人的健康就像春天的返寒,秋后的乍暖,都是不久長的暫時現(xiàn)象。也指老年人的健康無法逃過自然法則,很快就會由衰到死。
【第61句】:一分錢買十一個杏子——分文不值
【第62句】:【豆腐拌成了肉價錢】(慣)比喻由于某種原因,本來不值錢的東西成本提高,價格大幅提升。
【第63句】:張五第一次偷東西,被公安局抓走批評教育了一陣就放了出來。可他回來不久又去偷,結(jié)果判了刑。村里人說:“他啊,是不當和尚頭不冷,不打棍子不知疼,非得好好整治一下不可!”(山東·文登)
【第64句】:【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諺)嫫(m。)母:古時有名的丑女。西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為美女的代稱。嫫母雖丑,也還有她的美點;西施雖美,也還有她的丑處。指美與丑都不是絕對的。
【第65句】:鴨子下凍田——插不上嘴;難插嘴
【第66句】:一天,老師對我們說:“不怕腦子笨,就怕不勤奮。只要人有恒,萬事都可成。”(河南·羅山)
【第67句】:【士可殺不可辱】釋義:意謂可以去死,但不能受污辱。例句:“……士可殺不可辱,這條老命可以不要,不能忍受……”
【第68句】:【 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成功必須勤奮節(jié)儉,奢侈浪費則導 致失敗。電臺廣播:“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盲目追求 高消費,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歡樂,反造成精神負擔,這不 是過日子的辦法。”
【第69句】:小紅在家里常常說起校園里一些同學的長短。媽媽說:“小紅,你不能這樣愛說別人的短處和缺點。俗話說,勸人一句值千金,說人是非苦井深。如果人家背后也這樣說你,你知道了會怎么想呢?”(廣東·龍門)
【第70句】:【弓上弦,刀出鞘】(慣)鞘:裝刀劍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 指拉開架式,準備廝殺。
【第71句】:鐵板上的鉚釘——沒跑
【第72句】:大伯看到別人下海掙了大錢,說:“我也要辭掉工作去打工,掙不來錢就不回來。”奶奶說:“做事都要留條后路,能吃過頭飯,不能說過頭話。”(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3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74句】:【抄化子不見拐棒兒——受狗的氣】(歇)抄化子:叫化子。拐棒兒:叫化子討飯時手中拿的打狗用的棍子。指受壞人或小人的氣。 也作“叫化子丟拐棍——受狗氣”。
【第75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76句】:【洞房三天沒大小】(諺)洞房:新婚夫婦的房間。新婚三天內(nèi),不論年長年幼、輩分高低,都可和新婚夫婦逗樂。指民間習俗,新婚三日,人人都可鬧洞房。 也作“新婚三天沒大小”。
【第77句】:【一箭就上垛】(慣)垛:箭垛,即箭靶。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次成功,一拍即合。
【第78句】:【冷練三九,熱練三伏】(諺)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第79句】:【東家點燈,西家暗坐】(慣)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80句】:班主任老師在班內(nèi)講一位同學丟失東西一事時說:“沒做賊,心不驚;沒吃魚,口不腥。拿了別人東西的人,他不但坐不穩(wěn)而且心也不安。”(河南·淮陽)
【第81句】:爸爸常教育不愛勞動的哥哥:“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勞動是個寶,一生離不了。”(湖南·長沙)
【第82句】:【指著碟子說碟子,指著碗說碗】(慣)比喻就事論事,無關(guān)的不說。
【第83句】:【烏鴉彩鳳不同棲】(諺)比喻志趣高雅的君子,絕不會和低三下四的小人混在一起。
【第84句】:【猢猻入布袋】(慣)猢猻:猴子。 比喻行動不自由,受約束。
【第85句】:【入地無門,升天無路】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第86句】:枕頭底下的風——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第87句】:我愛好廣泛,什么都想試試,媽媽說我“十處打鑼十一處在,沒打鑼的地方也有你”。(四川·遂寧)
【第88句】:【冬至吃餃子】每年冬至這天,家家吃餃子,并流傳著“冬至不吃餃子,凍掉耳朵”的說法。這種習俗,源自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愛民如子,常為百姓除疾醫(yī)病。有一年,當?shù)匚烈吡餍校诖箝T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xiāng)時,正值寒冬季節(jié),走到家鄉(xiāng)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仿照在長沙時的辦法,讓弟子們搭起醫(y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用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藥湯。人們吃下后,渾身發(fā)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凍爛的耳朵全好了。后來人們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在冀、魯、豫一帶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第89句】:老鱉找螃蟹——各有所愛
【第90句】:進了美術(shù)展覽館——盡是好畫(話
【第91句】:老沒牙的喝稀飯——無齒(恥)下流
【第92句】:【 兩股道上跑的車】謂各走各的路,弄不到一起去。海外 老六《丫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婚后的朝夕相處中,我才發(fā) 現(xiàn)我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脾氣、性格、價值觀都不同。”
【第93句】:小黃的鋼筆不見了,硬說是我姐姐偷的。剛放學回家,姐姐就哭著向媽媽訴委屈。媽媽說:“好人說不壞,水退石頭在;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歪。你手不長,沒做什么,就不怕別人猜。”(廣西·崇左)
【第94句】:火車進隧道——長驅(qū)直入
【第95句】:【水不來,先壘壩】釋義: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例句:那年搞清查,要不是我妹子從招待所里探聽點消息,你能做到水不來先壘壩?
【第96句】:【火心要虛.人心要實】(諺)火心要架空,才能燒出旺火;人心要誠實,才能得到信任。指為人處世,最忌浮滑,應以誠信為本。 也作火要虛,人要實。 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第97句】:【錢過北斗,米爛陳倉】(慣)金錢堆得高過了天上的北斗星,米多得吃不完,爛在以前堆放的糧倉里。 形容極其富有。 也作“錢過北斗,米爛成倉”。
【第98句】:【騎馬一世,驢背上失腳】(慣)騎了一輩子馬,卻在騎驢時出了岔。 比喻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在不該出錯的地方失手出錯。
【第99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慣)指不作任何反抗。
上一篇:網(wǎng)紅民間俗語經(jīng)典諺語,保證你看完必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