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吊桶落在井里】無法擺脫困境。茅盾《霜葉紅似二月 花》:“曹志誠仰臉大笑搖頭晃腦說:王伯申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p>
【第2句】:【噙著骨禿露著肉】(慣)骨禿:骨頭。形容說話吞吞吐吐。
【第3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jī)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4句】:【蒙在鼓里】(慣)比喻受蒙蔽,不明真相。 也作蒙在鼓肚里。 蒙到鼓里邊。
【第5句】:一頭鉆進(jìn)冰箱里——凍(動)腦筋
【第6句】:【好漢擱不住三泡稀】(諺)擱:經(jīng)受。三:多的約數(shù)。?。焊篂a拉稀。即使是身強(qiáng)力壯的漢子,也經(jīng)受不住連著多次拉稀。指腹瀉拉稀是最折磨人的。 也作好漢架不住三泡稀。 好漢經(jīng)不住三泡稀。
【第7句】:【跟著指揮棒轉(zhuǎn)】交通警察用指揮棒指示車輛行駛方向。 引申為:盲目聽從,絕對服從。成語:亦步亦趨。尤鳳偉《中 國一九五七》:“我又橫下一條心,決心不跟著他們的指揮棒 轉(zhuǎn)。”
【第8句】:【陳谷子爛芝麻】指陳舊,沒有價值。老舍《四世同堂》: “為怕祁老人提起陳谷子爛芝麻而忘了正事,他開門見山的 說明了來意?!?/p>
【第9句】:長坂坡前的趙云——孤軍奮戰(zhàn)
【第10句】:【 有文事,有武備】做事要有文武兩種準(zhǔn)備。姚雪垠《李自 成》:“古人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何況今日是前去平亂,并 非文事。以你闖王的聲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 萬一?!?/p>
【第11句】:【打盆說盆,打罐說罐】釋義:比喻就事論事,不牽扯其他。例句:王距:“哎!咱們今天是打盆說盆,打罐說罐,可別往我身上鉗火炭?!?/p>
【第12句】:【狼有狼道,蛇有蛇蹤】釋義:各種野獸出沒都有自己的道路。例句:打獵要認(rèn)路:狼有狼道,蛇有蛇蹤。狼走嶺脊,狐走山腰,獾走溝底。
【第13句】:【瞎炸煙】(慣)指本來不懂還亂說亂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14句】:【人拉著不走,鬼拉著飛跑】(慣)指責(zé)人不跟好人學(xué),光跟著壞人干壞事。
【第15句】:爸爸總告誡我,要和伙伴們搞好關(guān)系。他說:“吃不得虧,打不攏堆。”(四川·涪陵)
【第16句】:我在姥姥家玩,當(dāng)我彎腰去系鞋帶的時候,姥姥家的那條狗卻跑了。我問:“這是怎么了?”姥姥說:“狼怕掂刀,狗怕彎腰,它以為你拾東西打它呢!”(河南·滑縣)
【第17句】:【打幌子】(慣)幌子:店鋪門外面表明所賣商品的標(biāo)志。1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面。2比喻打著某種旗號,暗中卻做著另外的事情。
【第18句】:【心病還從心上醫(yī)】(諺)指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還得從心理上、精神上找出原因加以調(diào)理。 也作心病還須心上醫(yī)。 心病終須心藥治。 心病要用心藥醫(yī)。
【第19句】:【消停作好事】(諺)消停:從容做事,不慌不忙。指做事出錯,常由于慌亂;能從容舒緩,不急不躁,事情自然就做得圓滿。
【第20句】:【烏云遮不住太陽】(諺)比喻黑暗勢力只能橫行一時,它終究阻擋不住光明前景。
【第21句】:小亮學(xué)習(xí)退步了,卻不以為然。爸爸批評他,他竟不服氣,還說:“我在班上還是名列前茅呢!”爸爸無可奈何,點(diǎn)著他的鼻尖說:“哼!你呀,就會豬八戒演講——大嘴說大話,比起人家小剛來,你是扁擔(dān)豎在電桿下——差一大截喲!”(江西·南昌)
【第22句】:【前打后商量】(慣)指先用武力制服對方,然后再與之議事。
【第23句】:扁擔(dān)挑水走滑路——心掛兩頭
【第24句】:【冷了半截】見“涼了半截”。
【第25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xiāng)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fā)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第26句】:【賊口出圣旨】(諺)被犯案賊供為同黨的話,如同圣旨一般。指被盜賊誣陷的人很難洗刷罪名。
【第27句】:鴨棚老漢睡懶覺——不簡單(撿蛋)
【第28句】:【冬至吃餃子】每年冬至這天,家家吃餃子,并流傳著“冬至不吃餃子,凍掉耳朵”的說法。這種習(xí)俗,源自紀(jì)念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愛民如子,常為百姓除疾醫(yī)病。有一年,當(dāng)?shù)匚烈吡餍?,他在大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xiāng)時,正值寒冬季節(jié),走到家鄉(xiāng)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仿照在長沙時的辦法,讓弟子們搭起醫(y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用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藥湯。人們吃下后,渾身發(fā)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凍爛的耳朵全好了。后來人們學(xué)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在冀、魯、豫一帶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第29句】:哥哥沒把手洗干凈就去拿饃,我說:“看你不講衛(wèi)生?!眿寢屝χf:“大哥別說二哥,禿子別說老明;螞蚱咬蛐蛐——一塊地里的蟲。”(安徽·利辛)
【第30句】:【沒有三分利,誰肯起五更】(諺)三分利:三分的利潤。五更:一夜分五個更次,第五個更次在黎明時分。指人們起早摸黑苦干,無非就是為了財利。
【第31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釋義:比喻不用武力行動。例句:以統(tǒng)之計,莫若來日設(shè)宴,請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擲杯為號,就筵上殺之;一擁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第32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閑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關(guān)系上產(chǎn)生嫉妒心。
【第33句】:【說謊不瞞當(dāng)鄉(xiāng)人】(諺)當(dāng)鄉(xiāng)人:當(dāng)?shù)厝?,最知底?xì)的人。指在知根知底的當(dāng)鄉(xiāng)人面前,說騙人的假話會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說謊莫瞞本鄉(xiāng)人。 撒謊瞞不過當(dāng)鄉(xiāng)人。
【第34句】:【兵無強(qiáng)弱,將有巧拙】釋義:兵:士兵、軍隊。軍隊無強(qiáng)弱之分,將領(lǐng)有智愚之別。指選擇帶兵的將領(lǐng),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語有之:“兵無強(qiáng)弱,將有巧拙?!惫蔬x將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
【第35句】:媽媽給我買的零食我總是一氣兒吃完,爸爸說我是狗窩里放不住剩饃。媽媽說:“那還是買得太少,要是給他一卡車他肯定吃不完。”爸爸說:“那叫杠頭。”(河南·鄭州)
【第36句】:高個子走到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第37句】:【 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指好東西不被賞識,沒有派上用 場。陳登科《赤龍與丹鳳》:“這才是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 我怎么也嘗不出一個樂趣來。” 瞎子點(diǎn)燈,白費(fèi)蠟指沒有必要,浪費(fèi)。浩然《艷陽天》: “我看咱們多余這一手,瞎子點(diǎn)燈,白費(fèi)蠟,不如來個干脆 的!”
【第38句】:【聯(lián)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國際組織,總部設(shè)在美國紐約。其主要宗旨是維護(hù)國際和平與安全,發(fā)展國際友好關(guān)系,促進(jìn)經(jīng)濟(jì)文化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中國是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 1942年,美、英、蘇、中等國著手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決定草擬一份宣言,但一時沒有合適的名稱。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多次討淪名稱問題,但一直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名稱。一天清晨,羅斯福醒來后,突然想到“聯(lián)合國”這個名稱,丘吉爾聞聽后表示贊同。于是,1945年10月24日聯(lián)合國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直到1971年才驅(qū)逐臺灣當(dāng)局,恢復(fù)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第39句】:秀才的書箱——里面有文章
【第40句】:【不圖今年竹,但圖來年筍】短期不能收效,以后會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說選》:“我們的書記倒沉得住氣,說:不圖今年 竹,但圖來年筍吧!”
【第41句】:【人生有酒須當(dāng)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諺)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埋葬處。人生在世,有酒應(yīng)當(dāng)醉飲,須知死后連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當(dāng)及時行樂。
【第42句】:【缸里的醬蘿卜——沒了纓兒】(歇)纓兒:蘿卜的莖葉,諧“影兒”。 指人沒有蹤影,去向不明。
【第43句】:父母一年的辛勤耕作,換來家中幸福的生活。父親高興地說:“錢沒有枉花哩,工夫沒有枉搭哩,有耕耘,就會有收獲?!保ê幽稀つ详枺?/p>
【第44句】:和尚娶媳婦——離經(jīng)叛道
【第45句】:【戴帽子的猢猻——倒像人】(歇)指還像個人樣。含譏諷意味。
【第46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死不要臉
【第47句】:見了駱駝不說?!洞笳f啥
【第48句】:【十里高山望平川——光景要往長處看】(歇)指過日子要往遠(yuǎn)處著想。也指看問題目光要遠(yuǎn)大。
【第49句】:【丈夫】“丈夫”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是用來稱成年男子的。《谷梁傳·文公二十年》日:“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說文》在“夫”下釋“丈夫”,謂“周朝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日丈夫?!惫艜r稱男性為“丈夫”,有時還有氣度不凡的意思,猶言“大丈夫”。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至于“丈夫”轉(zhuǎn)義成為女子配偶之稱,則源于我國一些部落的搶婚陋習(xí)。在這些部落里,女子選擇夫婿,以一定的高度為主要條件,一般以身高一丈(那時一丈相當(dāng)于今天七尺)為標(biāo)準(zhǔn)。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qiáng)人的搶婚。據(jù)此,女子稱其所嫁男子為“丈夫”。隨著時代的變遷,部落融合,“丈夫”這一稱謂相沿至今,而“搶婚”則變成了有的少數(shù)民族的嬉鬧婚俗。
【第50句】:【恨不得生出一百張口來】(慣)形容被人懷疑,急切想分辯清楚。 也作“恨不得長出一百張嘴來”。
【第51句】:【爬得高,跌得重】多指追求個人地位,必然要失敗。爬, 也說:攀,抬,捧。類似的:抬得高,跌壞腰。歇后語作:糞坑 里的蛆,爬得高,跌得重。清代《老殘游記》:“鄙人并非無志 功名:一則,性情過于疏放不合時宜;二則,俗說攀得高,跌 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輕些的意思?!?/p>
【第52句】:下棋不語,落子不悔。
【第53句】:【百姓】“百姓”現(xiàn)在指軍人和官員以外的人民群眾。但在古代百姓的含義正好和現(xiàn)在相反,是指上層社會的官宦。源自《尚書》。據(jù)載,在遠(yuǎn)古時代,各氏族部落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黃河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結(jié)成聯(lián)盟,他們同東部的夷族部落一起,打敗了由南方前來進(jìn)犯的九黎蠻族。因為炎、黃、夷部落聯(lián)盟約有一百個氏族,每個氏族又各有一個表示區(qū)別的姓,這個代表氏族的“姓”當(dāng)然是頭領(lǐng)。所以黃、炎、夷部落聯(lián)盟的氏族就稱作“百姓”。他們在打敗了九黎蠻族后,“百姓”強(qiáng)大起來,就成為貴族、奴隸主了。到商初,“百姓”的主體仍是奴隸主貴族。以后,各氏族內(nèi)部逐漸分化,一部分人變成了窮人,成為“庶民”,即自由民。戰(zhàn)國時,隨著奴隸社會的解體,“百姓”的特權(quán)喪失了,而原來處于奴隸主地位的“百姓”成為平民的同義語。 “百姓”一詞的出現(xiàn),最早見于《尚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鄭玄注:“百姓,謂百官族姓;萬邦,謂天下公民……百姓者,群臣之弟子是也?!编嵭淖⒔饷靼谉o誤,百姓為官。司馬遷《史記·夏本紀(jì)》中,也提到“禹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敷土?!庇纱丝梢姡瑘蛩从頃r代,“百姓”是指地位很高的人。清代學(xué)者俞正燮,他在《癸巳類稿》一書中,直截了當(dāng)?shù)仃U明了“百姓”一詞的真正含義,其云:“百姓,專以仕宦言之?!?可見,“百姓”最早并非指普通平民,只是到了戰(zhàn)國以后,伴隨著封建制徹底取代了奴隸制,“百姓”才逐漸演變?yōu)槠矫竦耐ǚQ。平民百姓,始終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新中國成立后,老百姓才翻身當(dāng)了國家的主人。
【第54句】:水桶當(dāng)喇叭——大吹
【第55句】:鳥籠里的小鳥總是上下躥來躥去地跳著不吃食。原來,奶奶喂了它一些陳谷子。我要給它換些新的,奶奶卻說:“不用管它,槽里有草餓不死驢!”(山東·萊陽)
【第56句】:【海上風(fēng)多舟難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諺)海上的風(fēng)多了,船只就難以行駛;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寧。指官多騷擾就多,掣肘更多,使社會不能太平。
【第57句】:【家無二主】(諺)指家庭不論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個群體只能由一人做首領(lǐng),不能亂當(dāng)家。 也作“家無二主,國無二王”。
【第58句】:【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指失去憑借,不能發(fā)揮 作用,而被欺辱。清代《醒世姻緣傳》:“我家里也有二三千 金的產(chǎn)業(yè)。只是一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深坑被犬欺’! 你只留我口氣兒,你們的便宜?!?/p>
【第59句】:【破麻袋繡花——底子差】見“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
【第60句】:【羊群出駱駝】(慣)比喻人群中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也諷刺人十分特別。
【第61句】:【得了上方寶劍】上方寶劍,皇帝所賜之劍,得到此劍有先 斬后奏的權(quán)力。指行動得到最高權(quán)威的批準(zhǔn)。上方,也說: 尚方。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取得了上方寶劍, 可以先斬后奏,所以放膽批去,整整講了四天。”
【第62句】:【過年娶新媳婦兒——雙喜臨門】(歇)指兩件喜事同時到來。
【第63句】:【被窩里不見了針——不是婆婆就是孫】(歇)婆婆:祖母。指祖孫二人睡在一起,針在被窩里不見了,不會是外人拿走。比喻內(nèi)部出了事,一定是內(nèi)部人干的。
【第64句】:【老佛爺】現(xiàn)在,清代的影視劇泛濫,將慈禧太后稱為“老佛爺”,誤導(dǎo)大家一提到“老佛爺”就認(rèn)為是慈禧太后。其實,“老佛爺”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獨(dú)有的,甚至不應(yīng)她所有,是她強(qiáng)加于自己的。 “老佛爺”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滿族(先初稱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領(lǐng)被稱為“滿柱”,“滿柱”是佛爺“曼珠”的轉(zhuǎn)音,是佛爺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傳,清朝建立后,將滿語的“滿柱”譯為漢語的“佛爺”,于是“佛爺”就成了皇帝的特稱。慈禧太后雖獨(dú)斷朝政,但她沒有做過女皇,何來“老佛爺”之稱。慈禧太后為什么被稱為“老佛爺”呢?其中有一個故事。光緒初年,慈禧為了再度垂簾聽政,使用種種手段為自己大造聲勢。心腹太監(jiān)李蓮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樣在萬壽寺大雄寶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觀世音像,接著向太后謊稱萬壽寺大雄寶殿有雙佛顯光。慈禧去之后發(fā)現(xiàn)大雄寶殿還是原來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蓮英請?zhí)蟮胶蟮钣[,慈禧轉(zhuǎn)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觀世音像,李蓮英大喊“老佛爺?shù)健保趫龅拇蟪紓兞⒖坦蛳赂吆簟肮в戏馉敗!贝褥蠊首鞑唤獾貑柕朗悄膫€老佛爺啊,大臣們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爺??!”“您就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請您再度垂簾聽政,解救萬民。”這一席話讓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爺”之稱就舉國上下無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強(qiáng)奸民意稱她“老佛爺”,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災(zāi)難。
【第65句】:【美食不如美器】(諺)宴請賓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觀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觀十分重要。
【第66句】:雞蛋炒鴨蛋——渾蛋
【第67句】:清晨,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揉著蒙嚨的睡眼,問道:“起這么早,干啥?”爸爸笑著說:“去跑步,呼吸新鮮空氣??!墻堅靠地基,身強(qiáng)靠鍛煉。你身體差,要多鍛煉才成??炱饋戆?!”(廣東·龍門)
【第68句】:爛泥坯子貼金身——壞了胎
【第69句】:【三貧三富才到老】(諺)三貧三富:多次的貧富變化。指人生一世,往往會經(jīng)歷多次的貧富變化,不會一帆風(fēng)順,一成不變。
【第70句】:【年年有儲存,荒年不慌人】(諺)指年年都儲備糧食,縱然遇到災(zāi)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時在錢財上有積存,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受制。
【第71句】:【天上的仙鶴,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諺)仙鶴再好,那是天上飛的;麻雀再小,卻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實惠的利益可靠。
【第72句】:上墳燒紙錢——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73句】:仨錢買頭老叫驢——賤貨
【第74句】:【開了話匣子】見“打開話匣子”。
【第75句】:【為人不當(dāng)差,當(dāng)差不自在】(諺)當(dāng)差:舊時在衙門受人指使跑腿打雜的人。指做人不可當(dāng)差,當(dāng)差的人由人擺布,身不由己。 也作為人別當(dāng)差,當(dāng)差不自在。 為人莫當(dāng)差,當(dāng)差不自在。
【第76句】:【七十二個心眼兒,九十六個轉(zhuǎn)軸兒】(慣)形容人心眼多,頭腦靈活。
【第77句】:【千金小姐】“千金小姐”是敬辭,多稱別人的女兒。女孩何以稱千金小姐,典出春秋伍子胥。 “千金小姐”和我國古代的貨幣單位有關(guān)系。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一鎰為一金(鎰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漢朝為一斤金子為一金。秦漢時金多指黃銅,“千金”實為銅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貴重,如“一字千金”、“一言千金”、“一諾千金”等均是。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饑?yán)Ы患樱娨晃讳郊喒媚镏窨鹄镉酗?,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后,千金報德!” 后來,伍子胥在吳國當(dāng)了國相,率軍隊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蔽樽玉銏罅舜蟪?,又想到要報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dāng)年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元代曲作家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wěn)便。”以后就流行起來了。
【第78句】:【有緣千里來相會】此語源自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蘇州一大戶人家的女兒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燒香,回來時發(fā)現(xiàn)髻上的一支寶簪不見了。而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zhèn)髦铮灾缓觅N出告示,重賞拾到簪者。有一天,一位廣東客商肩馱一猿來到紫金庵門前,看到告示后也沒在意,心想,這種好事也輪不到自己。就準(zhǔn)備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點(diǎn)小生意。沒承想猿將一支簪交給了他。原來,那天盼盼的簪被樹枝鉤住了。還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樹上摘了下來。客商將簪送到席家。席家見客商一表人才,又沒結(jié)婚,就將盼盼許配給他,擇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廚房的東西,客商一氣之下將猿殺死了。一對新人入了洞房,新娘聽說簪是猿找到的,就說:“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應(yīng)該謝謝猿?!笨墒?,新郎卻說,猿被他殺了。新娘一聽非常生氣,責(zé)罵客商傷天害理,說:“我們是有‘猿’千里來相會,無‘猿’對面不相逢?!边€將新郎趕出洞房,婚事告吹。由于“猿”和“緣”是諧音,“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就從中演化和引申出來。
【第79句】:【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們今天常用的一句俗語,多喻循規(guī)蹈矩,不敢破舊立新,思想比較保守。那么,這一俗語是怎么來的呢?據(jù)史料記載,雷池地處安徽省望江縣東十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省的黃梅縣界東流至此,久積成池,故名雷池。東晉時置雷戍,辟為江防重地。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歷陽(和縣)鎮(zhèn)將蘇峻聯(lián)合壽春(壽縣)鎮(zhèn)將祖約發(fā)動叛亂,大舉向東京建康(南京)進(jìn)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想馬上帶兵去建康護(hù)衛(wèi)。掌管中央政權(quán)的庚亮得知溫嶠的意圖后,深謀遠(yuǎn)慮,擔(dān)心擁有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垂,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币馑际且=当仨氉?zhèn)原防,不要越雷池而向東移。古雷池已不復(fù)存在,但“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個俗語卻流傳至今。
【第80句】:【老馬蹄下不迷路】釋義:老馬認(rèn)識道,不迷路。比喻情況熟悉、經(jīng)驗豐富的人心中有數(shù),不會被迷惑。例句:嗯,老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這樣看來,我們明天去,只怕是名為赴宴,實為斗智。
【第81句】:【 螞蟥纏住鷺鷥的腳】謂糾纏不放?!栋不瘴膶W(xué)》 (1959,8): “不想跟她說,他卻老纏著,螞蟥叮住鷺鷥的腳?!?/p>
【第82句】:【 水清不養(yǎng)魚】條件太嚴(yán)格,會適得其反。語出《漢書》,原 句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說:水越清,魚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隊的老底子, 紀(jì)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勸我睜只眼,合只眼,說是水清不養(yǎng) 魚。”
【第83句】:拿著棍子叫狗——越叫越遠(yuǎn)
【第84句】:媽媽讓我干活,我沒干,弟弟忙去告我的狀。媽媽聽后說:“你不要講他了,你們都是一個師傅的徒弟。”(安徽·金寨)
【第85句】:【 久病成大夫】指善于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成為內(nèi)行。類似的: 撮藥三年會行醫(yī)/三折肱成良醫(yī)。茅盾《子夜》:“三折肱成 良醫(yī)!從什么地方吃的虧,還是到什么地方翻本呀!”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贊揚(yáng)人有經(jīng)驗,有辦法。梁斌《翻身 記事》:“那個不要緊,有你老馮留下,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第86句】:【離城四十里見蜜蜂兒拉屎,出門交獺象絆了一交——覷遠(yuǎn)不覷近】(歇)覷:看,瞧。本指能看見遠(yuǎn)處,卻看不見近處;轉(zhuǎn)指關(guān)照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人,而不關(guān)照關(guān)系親近的人。
【第87句】:【吃江水,說海話】釋義:比喻口氣大,凈說不著邊際的大話。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說海話,口氣那么大,也不怕閃了舌頭。”
【第88句】:鵝食盆不許鴨插嘴——吃獨(dú)食
【第89句】:【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鏈基,不如待時】(諺)磁(zT)基:古時農(nóng)具名,大鋤。縱然智慧高超,也不如趁個有利的形勢;縱然使用著先進(jìn)農(nóng)具,也不如遵從農(nóng)時效果好。 指善于待時和乘勢,是事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 也作雖有茲基,不如逢時。茲基:即磁基。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第90句】:小濤的媽媽要他把衣服脫下來洗,對他說:“你呀,一身衣裳一身泥,是狗皮也應(yīng)該愛惜哩!”(湖北·仙桃)
【第91句】:【 八分錢,忙半年/四分錢,查半年】改革開放以前,平信郵資 為八分錢,本市為四分錢?;ò朔皱X或四分錢郵票,寄誣告 信,讓對方受審查,被懷疑。社會學(xué)圖書:“到了關(guān)鍵時刻, 如定職、提級、調(diào)動、提拔時,他還要舞文弄墨,寫寫黑信,告 告刁狀,八分錢讓你忙半年,把別人的好事耽誤掉?!?/p>
【第92句】:【八面不著底兒】(慣)比喻對事情弄不明白或沒有把握,心里不踏實。
【第93句】:【行得端,走得正】釋義:行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眾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維持,向日本人低頭,我是堅決不干!”
【第94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諺)地理環(huán)境再生疏也沒關(guān)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辦。指要辦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個重要條件。
【第95句】:【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見“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第96句】:【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釋義:比喻打擊壞人或敵人要先打擊為首的。例句:常言說: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只要將山大王拿住,一切就好辦了!
【第97句】:家雀進(jìn)籠子一有翅難飛
【第98句】:河水不洗船——互不相關(guān)
【第99句】:菱角的肚子——實實在在
上一篇:句句入心的民間俗語經(jīng)典歇后語,看了不止一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