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子孫不如我,要錢干什么;子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諺)子孫后代不肖,給他們留財產干什么;子孫后代比自己強,給他們留財產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孫后代不論好壞,祖輩父輩都沒有必要留財產給他們。
【第2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3句】:【打魚的人經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釋義:比喻不怕艱險,不畏強敵。例句:我不止一次對你說過,打魚的人經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為了消滅你們這些殺人強盜。奪取革命最后勝利,我們隨時都準備獻出自己的生命!
【第4句】:鄰居小弟弟是個又懶又饞的小家伙,他媽媽這樣說他:“遠叫不答應,近叫發迷瞪,聽見吃點啥,跑得腿肚疼。”(河南·蘭考)
【第5句】:忍渴上床,起身健康。
【第6句】:【守著搖錢樹喝西北風】極好條件不會利用,不會生財。類 似的:守著大河無水澆,守著青山無柴燒。王蒙《湖光》:“可 過去咱們腦筋怎么那么死呢?專拉硬屎,守著搖錢樹喝西 北風,這不是,還來了個‘破四舊’,把祖宗留下來的佛像古 墳也給砸了。”
【第7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釋義:猩猩:猿類,形似人。能言:指經過訓練,可發幾個簡單的音節。猩猩縱然能說話,也還是禽獸本性。例句:鸚鵡能言,不禽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第8句】:【開口是銀,沉默是金】能說會道,是好;寡言少語,有時更 有分量。李英儒《女游擊隊長》:“記住點!蛤蟆能言,人人 討厭;金雞一聲,家喻戶曉。開口是銀,沉默是金。蚊蟲遭 扇打,只為嘴傷人。同志們對你沖口而出,出口傷人,向我 提過不少次了。”
【第9句】:【紅白喜事】中國民間稱結婚為“紅事”,埋人為“白事”,合稱“紅白喜事”。結婚叫紅喜事,還好理解,花轎是紅的,新娘穿紅的(白色婚紗是后來的外來婚俗),洞房內鋪的、蓋的全是紅的,室內外、院內外墻上貼的、門口掛的全是紅的,嫣然似紅海洋一樣,紅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這又是什么緣由呢?所謂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歲老人死了,那是自然歸天,有人稱之為喜喪。另外,喪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時又要跟著“熱鬧”一番。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在中國是有傳統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死了老婆,他沒有悲傷,相反,卻在地上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自然界是最高的權威,一切都要聽從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沒有任何主動性,一切都是命定的。《莊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他喪妻鼓盆而歌,正是濃厚的宿命論的思想意識的反映。對喪事的喜慶活動,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存在過。例如,土家族跳喪舞。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長輩去世后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個人擊鼓領唱,另有兩個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一個晚上,借以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因此跳舞哀而不悲,傷而不痛。喪葬風俗中這種悲喜交加的現象,寄托了人們對生之眷戀與死之恐懼,這不可調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10句】:張華嫌冬天太冷,不想起床。他媽媽說:“少年小伙子三把火,老人冷得棉花裹。怎么不能應時起床呢?”(江蘇·高郵)
【第11句】:【腰里掖副牌,誰到跟誰來】指隨時可能發生爭吵,或發生 性關系。浩然《艷陽天》:“瞧你這個人,怎么腰里掖著一副 牌,誰到跟誰來呀?我們有我們的事兒。”
【第12句】:【稂不稂,莠不莠】(慣)稂(lang):又名童粱,只生穗不結實的禾草。 莠:莠子,俗稱狗尾巴草。原指莊稼既不像稂,又不像莠。比喻人不成材,沒能耐。也形容人衣冠不整。
【第13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 也作“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14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經濟上依賴別人,即被人控制。 反義說: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兒》:“端他 碗,受他管,我們吃他家飯,打死也還不是打死了!氣他 甚?
【第15句】:獨柴難引火,蓬柴火焰高。
【第16句】:【懶花貓吃死耗子】指做省力的事,不思進取。莫應豐《將 軍吟》:“但范子愚認為那是懶花貓吃死耗子,沒有搞頭。”
【第17句】:【上床夫妻,下床君子】(諺)指晚間上床共枕,白天相敬如賓,才是好夫妻。 也作上床夫妻,落地君子。 上床夫妻下床客。
【第18句】:【隔山不算遠,隔河不算近】(諺)隔座山人能爬過,隔道河人難涉水。指在交通方面,寧隔座山,不隔道水,江河比高山的阻礙更大。 也作“隔山不遠隔水遠”。
【第19句】:【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氣,就能改變窮困的狀況。 李準《龍馬精神》:“常言說: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咱們是窮 隊,可是我們看到他和長水幾個沒明沒夜往前領著干,心里 總覺得有個依靠。”
【第20句】:清明前,奶奶拿著瓜種和豆種到菜地去種。奶奶一邊種一邊說:“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河南·內鄉)
【第21句】:【 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借指人又壞又頑固。或說:糞 坑的磚頭,又臭又硬。海外張愛玲《沉香屑》:“越是破落 戶,越是茅廁里的磚頭,又臭又硬。”
【第22句】:【富家一席酒,貧漢一年糧】(諺)富家豪華奢侈,一席酒筵的費用,就是夠買貧窮人家一年的口糧。 指富人生活極其鋪張浪費。也指貧富之間的差距驚人。
【第23句】:【將心比心,強如佛心】(諺)佛心:佛祖大慈大悲的心。人只要能處處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別人的心,就會比佛心還要慈悲。指人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是高尚的人。
【第24句】:【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釋義:栽種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例句:栽樹種菜,倒是滿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這都得靠個水。
【第25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諺)折(she)本:虧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指為人忠厚最終會得到好處。
【第26句】:菜籽里的黃豆——數它大
【第27句】:【不怕硬的,就怕橫的;不怕橫的,就怕不要命的】(諺)橫:蠻橫不講理。指蠻橫的比強硬的難對付,但最難對付的還數那種連命都豁出去的人。
【第28句】:【坐在黃鶴樓上看翻船】(慣)比喻幸災樂禍。
【第29句】:人上一百,武藝皆全。
【第30句】:【 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自己有主見,不受他人影 響。或說: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古華《姐姐寨》:“他這 叫做你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以不變應萬變。自成 門戶,自成體系。”
【第31句】:野豬走在狗前頭——本末倒置
【第32句】:【神仙也有打盹時】(諺)打盹(dun):打瞌睡。神仙也有迷糊的時候。比喻即使是精明不過的人,也免不了有疏忽、失算的時候。
【第33句】:【一個蘿卜頂一個坑】釋義:比喻一個人有一份工作,各有專職。也比喻錢物每人一份,不多不少。還比喻工作踏實,一步一個腳窩。“坑”又作“窩”。例句:留下的都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兵是精的,將是強的。
【第34句】:光頭上面長虱子一無處藏身
【第35句】:從學校參加拔河比賽歸來,未進家門我就高聲報喜:“媽,俺班得了冠軍!多虧我上場,同學們都說我是第一大功臣呢!”媽媽聽后,不僅沒有夸我,反而為我澆了冷水:“要知道,一塊磚砌不成墻,一根甘蔗榨不成糖啊!你是集體的一員,應該為集體的勝利而高興。”(河南·虞城)
【第36句】:吃洋參,不如睡五更。
【第37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原為佛教徒的用語。 借指:做好事和做壞事,遲早會有報應。明代《西游記》:“正 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 爭來早與來遲。”
【第38句】:一只腳難走路,一個人難成戶。
【第39句】:叔叔花錢大手大腳的,毫不節儉。婆婆見了便說:“勤似搖錢樹,儉如聚寶盆。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到老了,又沒有積蓄,你就有苦日子過了!”(廣東·龍門)
【第40句】:【蛤蟆跳井——撲通】(歇)撲通:擬聲詞,形容蛤蟆跳入井小時發出的聲音,諧“不懂”。指不明白或不懂事。 也作青蛙跳井——撲咚。 蜞螞兒跳水——噗嗵。蜞螞兒:方言,青蛙。
【第41句】:【破車礙好道】(諺)比喻不合時宜的舊事物不清除,就會妨礙新計劃的實施或新生事物的進展。
【第42句】:【腦袋掖在褲腰帶上】(慣)比喻冒著生命危險做事情。也形容人勇敢,不怕犧牲。 也作腦袋拴在褲腰帶。 腦袋掛在腰帶上。 腦袋掖在腰里。
【第43句】:【在城隨城,在鄉隨鄉】(諺)到了城里,就遵循城里的習俗;到了鄉里,就過鄉里的生活。指到什么地方就要遵循當地的風俗習慣。
【第44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釋義:冤家:仇人;也用于對親人的昵稱。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兒的遇見了這么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話兒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
【第45句】:狗咬雷公——惹天禍
【第46句】:【人慌失智】(諺)人一慌張,心神就亂,無法正常運用思維。指人遇事要從容,不慌不忙,自然生智。 也作“人急無智”。
【第47句】:偷嘴貓兒——性難改
【第48句】:一個洞里的蛇——早有勾結
【第49句】:【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強硬的態度,針鋒相對。也指兩強相遇,互不相讓。 也作“烏龜碰石板——硬碰硬”。
【第50句】:【鄉下獅子鄉下跳】(諺)鄉間的社火賽會舞獅子,也就只限于在鄉間。指低俗的技藝,不可在高雅的場地表演。也指低層次的人物,不能冒充到高層次中。 也作鄉里獅子鄉里舞。 鄉下獅子鄉下調。 鄉里獅子鄉里滾。
【第51句】:【抓不住頭發揪耳朵】(慣)比喻胡亂抓人頂罪。
【第52句】:小時候,我看到別的孩子買了新衣服、新文具的時候,總鬧著向媽媽要。媽媽常這樣對我說:“孩子,公雞不能跟馬跑啊!”(湖南·平江)
【第53句】:【沒有好果子吃】(慣)比喻沒有好的結果。
【第54句】:玻璃娃娃——明白人
【第55句】:【籠里的鳥兒,有翅難逃】釋義:鳥兒關在籠子里,有翅膀也飛不出去。比喻人處于困境,有本領也無法施展。例句:咱們現在是籠里的鳥兒,有翅難逃啊!待過了這種年月,咱們再設法報仇!早晚要向西霸天和趙六算賬的!
【第56句】:媽媽夸我普通話講得標準,寫文章有條理,我也喜滋滋地說:“常說口里順,常寫手不笨,這是我勤奮的結果。”(廣東·龍門)
【第57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58句】:大海里找劍——撈刀(嘮叨)
【第59句】:按路標走——沒錯
【第60句】:包米秸子當笛兒吹——沒眼兒
【第61句】:罐子里掏蝦米——抓蝦(瞎)
【第62句】:【先打后商量】(慣)指先用強硬的手段使對方軟下來再與之議事。
【第63句】:【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慣)指沒人疼愛或喜歡。
【第64句】:【百日床前無孝子】(諺)百日:指日久天長。指人長期臥病在床,服侍的子女再有耐心,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照顧不周。 也作常病無孝子。 久病床前沒孝子。
【第65句】:【當家是個年輕郎,餐餐窩頭心不涼】(諺)當家:方言詞,妻子稱丈夫叫“當家的”。窩頭: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個年輕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第66句】:【鑼鼓聽聲,說話聽音】(諺)指聽話要善于聆聽話的弦外之音。 也作鑼鼓聽聲,聽話辨音。 鑼鼓聽音,說話聽聲。
【第67句】:【踩一頭兒撬一頭兒】(慣)撬:這里同“翹”,向上仰起。踩下這一頭,那一頭又翹起來了。比喻壓制住這個人,那個人又鬧起事來。
【第68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釋義:比喻新鮮一時,不長久。例句:開春我就說:“供銷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時鮮。”當時大家不信,現在該明白了,墻上畫馬不能騎,紙上畫餅不充饑,訂了供銷合同,也成廢紙。
【第69句】:【真理越辯越明】(諺)指真理不怕辯論,越辯論越明白清楚。
【第70句】:做飯,刷碗,洗衣服,媽媽說她天天忙得辮子不沾背。(江西·宜黃)
【第71句】:廁所題詩——臭秀才
【第72句】:【眼經不如手經,手經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過;用手經過,不如反反復復習練。指學習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73句】:【冷手抓不住熱饅頭】冷手,又指生手、空手。謂不熟悉情 況,不在行,為難,做不好事情。西戎《蓋馬棚》:“主觀辦事,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問題來了!”
【第74句】:【開口奶要吃得好】(諺)開口奶:嬰兒出生后吃的第一口奶。指嬰兒第一口奶吃好了,以后喂奶就順利。比喻學習或創業,開始時基礎要打好。
【第75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輩)
【第76句】:鄰居的一位小弟弟和吳阿姨鬧著玩,吳阿姨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眼圈紅紅的,噘著嘴就要哭了。吳阿姨笑著說:“你呀,占得便宜吃不得虧,討得媳婦嫁不得女!”(湖南·東安)
【第77句】:【淺水藏不得蛟龍】(諺)蛟龍:傳說中龍的一種,能在海洋里興風作浪。淺水中無法藏住蛟龍。比喻條件差、地方小,留不住有大才的人。 也作“淺水里面難養龍”。
【第78句】:【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慣)舊時商家招攬顧客的常用語,表示本店經銷的商品,為別處所無。比喻獨一無二或惟我獨尊。 也作只此一家,并無分店。 只此一家,別無它店。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第79句】:【秤有頭高頭低】事情難免有偏差,不可能絕對準確公平。 馬烽《劉胡蘭傳》:“可是眾人的事情難辦呀!戥子秤都有個 頭高頭低哩。”
【第80句】:【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釋義:觀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可喜王三老偏有一德,未曾分局時,絕不多口。
【第81句】:【一個饃饃也得上籠蒸】事情小,或數量少,也得認真對待, 不能圖省事。或說: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龔昌盛《沉浮》: “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總不能讓他一輩子沒出息。”
【第82句】:【打背工】(慣)原指戲曲演員在舞臺上背對著觀眾念白,后指中間人在交易中瞞著當事人從中謀利。 也作打背弓。 打背公。
【第83句】:對著鏡子談心——左右無人
【第84句】:那年,李兵家遭了火災,我爸主動給他們送去了四袋麥子。今年我家遭了賊,糧食全被偷走了,這時李兵的爸爸忙給我們送來八袋麥子。媽媽說:“不行春風,難得秋雨啊!”(河南·虞城)
【第85句】:我一聽到別人吃東西的聲音就饞得直流口水。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忽然聽到媽媽吃東西“咔咔”地響,連忙跑過去。媽媽見了哭笑不得:“你呀,真是螞蟥聽不得水響。這蘋果我才咬了一口,你就趕來了!”(湖南·長沙)
【第86句】:天鵝離不開湖泊,英雄離不開人民,誰脫離了人民,誰就會失去翅膀。
【第87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芯(心)
【第88句】:【草拔了根,活不長遠】釋義:比喻失掉了根子,無所依托,活不下去。例句:莊稼人沒地,好比草拔了根,活不長遠。
【第89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樣樣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種味道。形容心情極其復雜,各種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頭。 潑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第90句】:看著同班同學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纏著讓媽媽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媽媽則說:“人美不在穿,馬俊不在鞍。”(湖北·丹江口)
【第91句】:【憑三寸不爛之舌】具有游說的口才。明代《水滸》:“小生 必須親自去那里,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伙。”
【第92句】:【龍配龍,鳳配鳳,鵓鴣對鵓鴣,烏鴉對烏鴉】(諺)龍要找龍配對,鳳要找鳳配對,鵓鴣只能配鵓鴣,烏鴉只能配烏鴉。比喻男女婚配,要講究門當戶對。
【第93句】:【在一棵樹上吊死】(慣)形容人心眼兒死,不知變通。 也作在一根樹枝上吊死。 一棵樹上吊死。
【第94句】:【打著燈籠沒處找】釋義:說明難得,少有。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95句】:中午,我回到家,覺得很渴,就趕緊倒水喝。可不知怎么把茶杯蓋蓋在了熱水瓶上,差點把熱水瓶塞子放進茶杯里。奶奶說:“你呀,有心無魂。”(江西·婺源)
【第96句】:【不為良相,當為良醫】(諺)良相:為民造福的好宰相。指一心為民謀福的人,應有宏偉的志愿:當不上好宰相,定要當個好醫生。
【第97句】:黃病鬼開藥鋪——自產自銷
【第98句】:【千尺有頭,百尺有尾】(諺)繩索再長,總是有頭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開頭也有結尾。也比喻做事得順著次序,有頭有尾,不可亂套。
【第99句】:【過河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歇)卒子:象棋棋子之一,過河后,按規則能向前或橫著走一步,但不能退。指某事只能繼續做下去,不能退縮走回頭路。 也作過河的卒子——只能進,無法退。 過河的卒子——沒法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