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盆兒還盆兒,打碗兒還碗兒】(諺)指損壞了什么,就必須照樣賠償人家什么。也指在什么問題上得罪了別人,就必須在這方面向人賠禮道歉。
【第2句】:【雞配雞,鳳配鳳】釋義:比喻什么樣人配什么樣人。例句:秦書田聽到這里,微微紅了臉:“上級莫要取笑我們了。雞配雞,鳳配鳳……大隊能不能給我們出張證明,放我們到公社去登記?”
【第3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一俗語多用于批評那些悲觀失望、消極沉淪的處世哲學。人們譏諷某些醉生夢死的玩世不恭者,常說他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什么出息。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俗語源自唐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全詩如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意思不難理解,是說世間事如果得到了,就應該高歌歡慶;沒得到而失去了則放手休止;多愁苦多怨恨也要悠然自得順其自然。今日能醉就醉,能歡樂就歡樂,明天有憂愁就放到明天再去愁吧,不必總把不開心的煩惱掛在心頭。顯然,既然詩人鄭重其事題名《自遣》,那么,此詩是自我發泄、消遣之作。作者羅隱出了什么事,因何有感而發呢?他當年曾十次考進士而不中,自感前途渺茫,揮筆自我發泄寫出了這首至今被人常引用的詩篇。羅隱的自遣,還包含規勸他人之意,從這一點出發,不能說此詩完全消極,若人們能不被煩事壓得痛不欲生,以及時行樂排解一下情緒,這不失為一個曠達灑脫的積極處事之法。只要不墮入酗酒深淵,以樂觀豁達態度面對暫時失落,這會減去不少自甘墮落或輕生個案呢?效果也許比“用酒消愁愁更愁”好多呢。
【第4句】:【砸鍋】“砸鍋”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把事辦壞了。如“把事辦砸了”。 “砸鍋”源自戲劇不同劇種的聯合演出。清末民國初年,我國北方的京劇曾同直隸梆子(今河北梆子)同臺演出,而劇目、表演等又仍舊各自保持原狀不相混同。人們就將這種班社俗稱“兩下鍋”或“雙下鍋”班社。后來,唐山地方戲評劇后來居上,登上京津舞臺,成為北方影響力較大的劇種之一。有時出現了京、評、梆同臺演出的場景,人們稱之為“三下鍋”。另外,京劇演員為了扮演自己所不會的角色而臨時去鉆研、排練,拓寬戲路,本行也俗稱為“鉆鍋”。在這里,“鍋”已經成了“戲”的代名詞。舊時,人們常用“砸鍋飯”來喻失業,而戲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鍋”了。如果演砸了,兩下鍋也好,三下鍋也好,自然又得另起鍋灶。
【第5句】:有一次,李叔叔叫他兒子小舟做一件小事,小舟眉頭一皺,不愿干,走了。李叔叔說:“牛腦煮不爛,得多燒二斤炭。”(陜西·靖邊)
【第6句】:【小年】中國民間稱臘月二十三為小年。這一天.民間有祭灶、掃塵、采辦年貨的習俗。祭灶,民間很早就有關于灶神的傳說。舊時,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門神、井神、廁神、雷神一起成為五位家堂神,職責是保護家宅安寧,不讓閑神野鬼騷擾,稱為“五祀”。每到臘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們就在鍋臺邊擺上糖果、年糕等供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焚香膜拜。掃塵,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撣塵。掃塵的習俗源于堯舜時代的“掃年”——古代先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由于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是清潔衛生、除疫滅病的良好習俗,所以流傳至今而不衰。小年以后,年味越來越濃。
【第7句】:八股文的形式——干篇一律
【第8句】:媽媽讓我把掉在地上的衣服拾起來,我卻沒有去;每逢吃飯的時候,如果沒有好吃的,我就不吃了。兩件事連在一起,媽媽就說:“真是吃饞了,坐懶了,紡線車子扔散了。”(河北·故城)
【第9句】:變形的鋼板——難校正
【第10句】:壁畫上的耕牛——不中用
【第11句】:籠中鳥——有翅難展
【第12句】:【見天日】(慣)l比喻擺脫了艱難的處境,見到了光明。2比喻把隱藏著的事情公示于眾。 也作見青天。 見太陽。
【第13句】:舅舅做生意虧了本,心灰意冷的,媽媽勸他:“你呀,獨腳難行,孤掌難鳴;好花要有綠葉鑲,能人還須眾人幫。還是先跟親戚商量一下再說吧!”(寧夏·固原)
【第14句】:【五十年不變】原指香港回歸,制度五十年不變,借指長期 定型。香港梁鳳儀《千堆雪》:“整個人,如假包換的五十年 不變,在成長過程中既已早定模式,不見得會吸引別人作感 情上的突破。”
【第15句】:【錢財是倘來之物】(諺)倘來:偶然得來。錢財是偶然來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錢財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第16句】:【小車不倒只管推】(諺)小車:獨輪手推車,農家用的舊式小型運輸工具。比喻做事貴在堅持,只要還有最后一分力氣,就要堅持到底。
【第17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釋義:壞人終究是會受到應得的懲罰的。例句:“劉邁克在‘文化大革命’中欠了我一筆賬,今天我才出了口惡氣!”“這就叫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第18句】:【只要槳花齊,不怕浪花急】(諺)槳花:用槳劃船時濺起的水花。劃船時只要大家動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齊心協力,就能克服困難。
【第19句】:【一個時節一個令】(諺)指一年四季隨著氣候的變化,節令也各自不同。也比喻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政治氣候,必須分別看待。
【第20句】:【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諺)比喻事物的形成要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不能盲目冒進,急于求成。
【第21句】:遍山都是草——沒樹(輸)
【第22句】:【蹦不了蛤蟆跑不了鱉】(慣)比喻當事人誰也逃不掉或脫不了干系。
【第23句】:【打花胡哨】(慣)指虛情假意地應酬或應付。
【第24句】:【飯糊了悶在鍋里】內部的問題要保密。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飯糊了,悶在鍋里;胳膊折了,吞在袖子里,不 能叫外人看笑話!”
【第25句】:剜肉補瘡——顧此失彼
【第26句】:【沒見過大陣仗】(慣)陣仗:陣勢,軍隊打仗的場面。比喻閱歷少,沒見過大世面。 也作沒經過大陣勢。 沒見過大世面。 沒見過世面。
【第27句】:【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諺)溺愛:無原則、無節制地偏愛。指對人溺愛,就不能明察;貪婪財色,就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第28句】:【多年的大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慢慢地終于有出 頭之日。多年,也說,千年。《新鳳霞回憶錄》:“她相信多年 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道理,母親為人樂觀, 永遠對自己信心百倍。”
【第29句】:【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釋義:前世:前生,迷信指人生的前一輩子。迷信認為,姑娘要是有福氣,前世就注定了要招個好女婿,即婚姻是前世就由天定了的。例句:常言說得好,姑娘有福氣,前世招佳婿,虎妹姑娘的福氣是前世招的!
【第30句】:【饑時得一口,強似飽時得一斗】(諺)指人在饑餓時得到一口飯,比吃飽時得到一斗糧食珍貴得多。 也借指在最困難時得到小的資助,比平時得到大的資助有用得多。 也作饑時一粒,勝似飽時一斗。 饑時一口,飽時一斗。
【第31句】:【 老虎吃天,無處下爪】謂不知從何著手,或野心無法實現。 相關的:狗咬刺猬,下不了嘴。西戎《糾紛》:“可是他該說什 么呢?真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呀!”
【第32句】:【鑿四方眼兒】(慣)形容為人死板,不知變通。
【第33句】:【冤殺旁人笑殺賊】(慣)殺: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無辜的人,讓壞人高興。
【第34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35句】:深山藏大樹——棟梁之才
【第36句】:【不以成敗論英雄】釋義:不以成功或失敗來評論英雄人物的得失。例句:“梵梵,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踐,當了夫差的階下囚,仍不失其志,臥薪嘗膽,終成復國之大業。”
【第37句】:【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慣)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稱能在人體內作祟的一種神靈。七竅: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著急、生氣。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竅內生煙。 三尸暴跳,七竅生煙。
【第38句】:【物極則反,人急計生】緊急之際,人被逼想辦法應付。成 語:急中生智。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物極則反,人急 計生。趙壽忽地轉起一念,便道:爹莫慌,我自有對付他的 計較在此。”
【第39句】:【打如意算盤】(慣)比喻考慮問題不顧客觀情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第40句】:【蒺藜子拌草——不是好料】(歇)蒺藜子:蒺藜的果實,有毒,皮上有尖刺,俗稱蒺藜狗子。料:本指飼料,轉指材料。指人不是好東西。常含責罵意。
【第41句】:耗子拉秤砣——自塞門路
【第42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43句】:好船兒也要好掌舵。
【第44句】:【明人不待細講】(諺)明人:悟性很高的人。對明人講話,點到為止,不必啰嗦重復。 也作明人不必細說。 明人不消細說。 明白人不用多費話。
【第45句】:對牛吟詩——不入耳
【第46句】:【 無馬狗拉犁/無牛馬耕田】借指替代,或不得已求其次。 相關的:有牛使牛,沒牛使犢。周立波《山鄉巨變》:“不要譏 笑吧,我做得什么隊長啊!還不是無牛牛了馬耕田。”
【第47句】:【大不欺小,壯不欺老】(諺)欺:欺侮。指人們應該敬老愛幼,不能以強凌弱。
【第48句】:媽媽買了幾塊西瓜,弟弟吃了一塊又一塊,看起來非吃完不可。媽媽指著弟弟說:“你呀,有了狠著,沒有忍著。”(河南·淮陽)
【第49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諺)行軍打仗,沒有固定的陣勢,就像水的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樣。指打仗要隨機應變,不能死守教條。
【第50句】:【聽見風,就是雨】有風可能有雨,也可能沒雨。此句表示 結論下得過早,又指輕信、敏感。清代《紅樓夢》:“也沒見過 我們這位呆爺,聽見風兒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第51句】: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第52句】:小偷進牧場——順手牽羊
【第53句】:春季的一天,我和媽媽去田里插秧,天突然下起了雨。媽媽說:“這個鬼天氣,真沒用。”該插晚稻了,太陽火辣辣的,又聽媽媽說:“這個鬼天氣,要你晴又不晴,要你雨又不雨。”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插早稻要天晴,而插晚稻又要下雨呢?”媽媽說:“早禾不怕火燒天,晚稻不怕水淋田。”(江西·全南)
【第54句】:電風扇的腦袋——專吹冷風;吹冷風
【第55句】:【拉硬弓】(慣)l比喻態度強硬,不肯服軟、認輸。2比喻能擔當重任。
【第56句】:【添個蛤蟆四兩力】(諺)添上個蛤蟆也能多出四兩力來。比喻力量雖小,總能幫上一把勁。
【第57句】:這天的飯好香啊!我把碗盛得滿滿的,邊走邊撒,差點燙傷了手。媽媽看見了急忙接過碗,沒好氣地說:“茶七飯八,盛滿肯撒。”(河南·內鄉)
【第58句】:【東莊的土地到西莊不靈】(諺)土地:土地爺,迷信稱掌管一個地域的神。指東莊的土地爺只掌管東莊,到西莊便不靈驗。比喻權勢人物在自己這一方可以施展權勢,到另外的地方便施展不開了。
【第59句】:【沒有彎彎肚子,不敢吃鐮刀頭】釋義:沒有某種本領,就不敢承擔某種風險。例句:“于隊長既然敢把火點起來,他就敢負責任。俗說話:沒有彎彎肚子,不敢吃鐮刀頭。”
【第60句】:我扯下連衣裙上的紐扣讓奶奶給綴到襯衣上。“唉,你可真是拆了西墻補東墻,要用生鐵了就去砸破鍋。這怎么行?快,再去買幾個紐扣來!”奶奶說。(湖北·鐘祥)
【第61句】:出土的甘蔗——節節甜
【第62句】:【善豬惡拿】(諺)指無論怎樣馴服的豬,擒拿時都必須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敵手必須高度警覺,不可心慈手軟。
【第63句】:【人非草木,誰能無情】(諺)人不是花草樹木,誰能沒有感情?指人都是有感情的。 也作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人非草木,焉能無情。
【第64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慣)三界:佛教用語,指眾生輪回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稱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原指超然于塵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問世俗之事,脫離世俗羈絆;現在多指人超脫于社會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65句】:【 經風雨,見世面】在社會生活中受到鍛煉。海外老六《丫 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經在學校‘經風雨,見世面’了, 練就了一副打不過也打,罵不過也罵的脾性。”
【第66句】:石頭做枕頭——自討苦吃
【第67句】:【失晨之雞,思補更鳴】(諺)失晨:誤了啼鳴報曉。誤了報曉的公雞,很想再有個準時報曉的機會,以彌補失晨的過失。比喻犯了錯誤的人,很想有機會立功補過。
【第68句】:【酒】酒,對中國人來說,是太重要了。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曹操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李白反諷日:“借酒澆愁愁更愁。”李白還說:”舉杯邀明月”。蘇軾說“把酒問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當中,也是“無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誰發明的呢?關于酒的發明,說法很多。一種說法是“猿猴造酒”。傳說猿猴將采摘的蘋果儲存起來,時間一長,蘋果發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說始于大禹時代的儀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朱翼中的《酒經》記載,上古用桑葉包飯的發酵方法造酒,是指儀狄用此法造酒,獻給大禹而言的。儀狄是個官員,他造酒是為了獻給大禹邀功。另一種說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文解字》記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傳說杜康生于周朝,是個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裝進竹筒里帶著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樹下忘記帶走。半個多月后,他趕羊回來又在那棵樹下找到了他遺忘之物,打開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經發酵變成液體了。村里人喝了都夸這種液體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釀酒了,并辦起了杜康酒店。
【第69句】:【古廟前的旗桿——獨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第70句】:【殺風景】(慣)破壞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壞人的興致與情緒。 也作“煞風景”。
【第71句】:木頭人投河——不沉(成)
【第72句】:【打開場鑼鼓】(慣)原指戲曲開場前敲一陣聚眾鑼鼓。比喻在進行某活動之前造聲勢。 也作“敲開場鑼鼓”。
【第73句】:【外君子而內小人】(慣)比喻外表上像個品行端正的人,實際上是個人格卑鄙的人。
【第74句】:穿鞋沒有底——破鞋
【第75句】:學校大掃除,我忘了帶勞動工具,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拿。媽媽看我慌張的樣子,笑著說:“你呀,真像八十歲的老婆婆穿襪子,老是一二五——丟三落四的。這可怎么行?”(湖南·郴州)
【第76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釋義:比喻嘴上說得好聽,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裝來調解講和,但正是讓敵人跟來殺我們。
【第77句】:【 哪家門口沒有一塊滑石子】家家都難免有意外不幸。海 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行船,騎馬,都有個危險!人人門 口有塊滑石板!沒有人能夠擔保。”
【第78句】:白開水畫畫——清(輕)描淡寫
【第79句】:【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諺)南方人不會夢到產于北方的沒經見過的駱駝,北方人不會夢到產于南方的沒經見過的大象。指夢幻只會反射熟悉的物相。
【第80句】:【小姐身子丫環命】(慣)丫環: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體嬌弱或容貌美麗,卻命運不濟,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第81句】:【驢糞球兒——面前光】(歇)驢糞球兒:驢子的糞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經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實際不行或很壞。常含責罵意。 也作驢糞球兒——外面光。 驢糞蛋子——外面光。 驢糞蛋——皮兒光。
【第82句】:【門子(門路)】現在,老百姓把在政府里或某些部門里有熟人、能辦事的人稱為有“門子”。這些門子如果不堅持原則,便會為以權謀私等不正之風大開方便之門。那么,“門子”是怎么來的呢?門子,是古代衙門中的差役,相當于現在的門衛。古代的門子屬于賤役,地位很低,甚至談不上什么地位,但是位置卻不可小視。他們把守著官衙門口,誰要想進衙辦事,首先要經過大門關口。不管什么人,也不論什么事,哪怕火已上房,只要不經門子批準,休想與老爺見面。尤其是那些熟知官場規矩、心地貪婪的門子,常常把這一特殊位置,當成撈外快的福地。外人要想入見官員,先要拿銀子說話,這叫“送門包”。所以古代的門子又被看做“門路”,要想順利辦成事,不走門子,恐怕十有八九會辦砸了。可見,“門子”的作用何等重要。對外來辦事的人是如此,對深居簡出的官老爺,有些門子同樣會耍些手段,或成人之事,或壞人之事。官老爺該見的人或阻擋在外,不該見的人或不速之客放人,或任意擴大事態,或刻意隱瞞真相。他們深諳本衙大人的喜好,也摸透了外來人員的心思,常以點撥、誘使、欺騙、夸大等種種手段為自己撈取好處。比如京劇《鍘美案》中陳世美的門官給秦香蓮出主意: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邊攆,扯下一片衣衫。將秦香蓮放入駙馬府中。可見,官府有了“門子”,也就有了“門路”。“門子”也就有了全新的含義,那就是走后門,辦私事,以私損公。
【第83句】:棺材里打架——死對頭
【第84句】:四肢開刀——無關大體
【第85句】:【騎瞎馬走黑道】(慣)比喻盲目行動,走錯了路。
【第86句】:【好戲在后頭/有好戲看】戲曲演出,一場有好幾出戲,常將 好戲排在后面,以穩住觀眾。謂事情剛開頭,還沒有結束, 熱鬧或麻煩的事情還在后面。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 “你先別打退堂鼓。不信,你就走著瞧,咱這個家,好戲還在 后頭呢!”
【第87句】:【送禮被打落托盤】討好別人,反遭沒趣。李英儒《野火春 風斗古城》:“這等于說他: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送禮被 打落托盤,作揖叫人家抽嘴巴子。”
【第88句】:【老婆當軍——充數兒】(歇)當軍:當兵。指用不符合要求的人或物勉強湊數。 也作“老婆當軍——沒的充數”。
【第89句】:【 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不得安身,無處效勞。成語:走投無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閃得有家難奔,有國難 投,如何是好?”
【第90句】:【淮陰將兵——多多益善】見“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91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言行使別人高興,使自己人灰 心喪氣。明代《水滸》:“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
【第92句】:【咬人狗兒不露齒】釋義:比喻內心兇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跡。例句:那廝卻有一二,咱家無三思,將那謊局段則向俺跟前使,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第93句】:吊死鬼要賬——活該
【第94句】:【心則不競,何憚于病】(諺)竟:強。憚: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強健;自身強健,還怕什么病。指自我堅強,就不懼外患。
【第95句】:【燈月之下看佳人,更比白日勝十倍】(諺)佳人:美人。在燈光或月光下看佳人,會覺得更加嫵媚。指美人在朦朧的光照下會顯得格外美麗。 也作燈前和月下,最好看佳人。 燈下新婦,分外好看。
【第96句】:【寧拆七座廟,不破一樁婚】(諺)寧肯拆毀七座神廟,也不破壞一家婚事。指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也作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 寧拆十座廟,不拆一對婚。 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家人。
【第97句】:【山雞不敢配鳳凰】(諺)山雞:野雞。鳳凰:古代傳說中百鳥之王。 比喻在婚姻上,地位低下的人家不敢高攀名門望族。
【第98句】:堵住籠子抓雞——穩拿
【第99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做事不能怕擔干系。明代《西游記》: “古人說得好:手插魚籃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帥 領家兵殺那和尚去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