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見“老不以筋骨為能”。
【第2句】:雞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獸
【第3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慣)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訴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第4句】:刑法條文糊衣裳——滿身罪名
【第5句】:【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見“好馬不用鞭催”。
【第6句】:睡多得疾病,哭多爛眼睛。
【第7句】:自習(xí)課時,班主任見教室很亂,就批評說:“怎么這么亂,鴨子吵塘似的?”(江蘇·丹徒)
【第8句】:火車上演戲——載歌載舞
【第9句】:【在山靠山,在水靠水】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第10句】:叔叔不小心把手機(jī)丟了,天天愁眉苦臉。爺爺安慰他說:“天有陰有晴,事有敗有成,人有禍有福,有什么可發(fā)愁的?”(廣東·龍門)
【第11句】:【六六大順】“六”字,在當(dāng)今社會大時興,結(jié)婚選擇帶六的日子,買高層住宅要選十六層,電話號碼要選帶六的號,汽車牌照帶六的拍賣時身價倍增,就連喝酒時的酒令也有“哥倆好,六六六”。為什么人們鐘情于六呢?為什么是“六六大順”而不是“七七大順”、“八八大順”呢?這里有四種說法。 1.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qū),對“六”有如此一些說法,因?yàn)榱铝涨昂筠r(nóng)忙結(jié)束,正處于農(nóng)閑階段,是探親的最佳時段。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也被稱為“回娘家節(jié)”。如果晴天,在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把大紅大綠的衣服被褥拿出來洗曬,到處呈現(xiàn)一派祥和之氣。因?yàn)樵龠^幾天就要進(jìn)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曬干,容易發(fā)霉,這天洗曬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氣,人們圖個吉利,所以選擇六月六日去做這些事情,當(dāng)然六六心情大順。 2.“六六大順”來自《易經(jīng)》,《易經(jīng)》中“六”代表陰爻(“九”代表陽爻),六六即六條陰爻,是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載物,功德圓滿,自然大順。因此有了“六六大順”的說法。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左傳》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稱為“六順”,這使六成為吉祥和順的代名詞。 4.“六”與“溜”、“順溜”諧音,兩個六就是特別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視劇——《我的名字叫順溜》,可見“順溜”深人人心。
【第12句】:【貨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商品需要裝潢。商業(yè)圖書:“貨 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生意人在包裝上所花費(fèi)的精力,卻 遠(yuǎn)遠(yuǎn)超過食品本身,簡直是本末顛倒。”
【第13句】:【騎著脖子拉屎】(慣)比喻欺人太甚。 也作騎在人頭上拉屎。 騎到腦瓜頂上拉屎。 騎在脖子上屙屎撒尿。
【第14句】:劉姥姥坐席——凈出洋相
【第15句】:【熬粥要有米,說話要講理】(諺)就像鍋里不下米就熬不出粥一樣,說話不在理就不能使人信服。
【第16句】:鄰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鬧矛盾。過了幾天,爺爺從外地回來,勸她們說:“以前的事,來個‘長草短草,一把剜倒’,誰也不要斤斤計較了?!保ㄖ貞c·奉節(jié))
【第17句】:【甕里走了鱉——左右是他家一窩子】(歇)左右:反正。指某事反正是他家里的人干的,與外人無關(guān)。
【第18句】:千年大樹百年松——根深葉茂
【第19句】:【樹老焦梢,人老彎腰】釋義:樹老,樹枝干枯;人老,駝背彎腰。比喻人老不中用了。例句:谷老五抹搭著眼皮,陰沉地說:“小拴,你說到我心里了,樹老焦梢,人老彎腰,我給大德堂看墳?zāi)?,總像矮了半截子?!?/p>
【第20句】:【十里不同俗】(諺)指一處有一處的風(fēng)土民情,即使兩地相隔很近,也難求一致。 也作十里鄉(xiāng)俗不同。 十里鄉(xiāng)俗不一般。
【第21句】:廠長批評羅小平說:“你這條‘魚’太大了,我的池塘小,容不下你?!保ê稀ず怅枺?/p>
【第22句】:【舍不得白米抓不著雞】(諺)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雞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價,就不會有相應(yīng)的收獲。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來雞”。
【第23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為不好的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例句:不過,話得往深處說,壞人盡管搖頭擺尾地得意,好人還得做好人!咱們得忍著點(diǎn),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話吧?
【第24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釋義:敵人來了派將領(lǐng)抵擋,大水來了用泥土堵塞。比喻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對策。例句:“常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了你我打點(diǎn)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及老爺那里去?!?/p>
【第25句】:【拉黑牛】(慣)指賣主讓同伙裝成顧客,假裝購買其貨物,誘騙顧客上當(dāng)。
【第26句】:【印把子在手里】謂掌握政權(quán)。相關(guān)的:刀把子在手里。 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運(yùn)氣來到,拿門板也擋不住。朝 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夠堅決不要,得罪朝廷么?”
【第27句】:我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走到半路上,媽媽忽然想起忘帶電影票了,我說爸爸會帶來的。媽媽說:“編個草鞋戳了腳,他那個馬大哈要再忘了怎么辦?還是回去拿吧!”(江蘇·射陽)
【第28句】:醫(yī)生搖頭——沒法治
【第29句】:大船載太陽——勉強(qiáng)度(渡)日
【第30句】:【耳朵軟】(慣)指沒有自己的主見,容易相信別人的話。 也作耳根子軟。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軟。
【第31句】:一天上語文課,陳老師走進(jìn)教室,看到地上亂糟糟的,他笑著說:“教室的地面,就像咱班的臉面。教室里那么臟,咱班的同學(xué)個個都是大花臉吧?”聽完老師的話,我們不好意思地?fù)炱鹆说厣系募埰?。(河南·信陽?/p>
【第32句】:【傘】“傘”是下雨天出行誰也離不開的雨具?!皞恪笔钦l發(fā)明的呢?據(jù)《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guān)心丈夫而發(fā)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傳說,魯班在鄉(xiāng)間為百姓做活,媳婦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飯,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魯班便在沿途設(shè)計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內(nèi)暫避一下。然而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shè),而且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于是云氏突發(fā)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知道媳婦的想法后,茅塞頓開,動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塊布,安上骨架,裝上把兒,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第33句】:天窗下談天——說亮話
【第34句】:【三個老婆一臺戲】(諺)老婆:也稱婆娘、婆姨,我國北方對妻子的俗稱,也泛指已婚婦女。指幾個婦女聚集到一起,常常會嬉鬧說笑,好比上演一臺戲。 也作三個婆娘一臺戲。 三個閨女一臺戲。 三個婆姨一面鑼,兩個婆姨一面鼓。
【第35句】:【沒有不吃腥的貓】見“哪個貓兒不吃腥”。
【第36句】:【沒包彈】(慣)包彈:批評,指責(zé)。 指沒有缺點(diǎn),無可挑剔。
【第37句】:【吃江水,說海話】(慣)指人愛吹牛皮,說大話。
【第38句】:雹打高梁——光棍一條
【第39句】:我買了塊電子表不敢戴,常裝在口袋里。奶奶說:“你呀,有粉不往臉上搽,卻往屁股上抹。”(河南·南陽)
【第40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釋義:語出《尚書·武成》,原意是平定大亂之后,刀槍不再用了,過和平生活?,F(xiàn)用以比喻不作戒備,解除武裝。例句:周大鐘說:“任務(wù)可大了,要發(fā)動群眾進(jìn)行土地改革,形勢逼人,你們可不要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呀。”
【第41句】:【親戚不共財,共財再不來】(諺)指親戚間不可在錢財上糾纏不清,不然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
【第42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p>
【第43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44句】:【捉賊須捉贓,捉奸須捉雙】(諺)捉賊必須拿到他的贓物,捉奸必須抓著犯奸的男女雙方。指判處偷盜與奸情案件,重在有真憑實(shí)據(jù)。 也作捉賊見贓,捉奸見雙。 捉奸要雙,捉賊要贓。
【第45句】:【勢大仗權(quán),腰粗仗錢】(諺)仗:依靠,憑借。勢大壓人,憑的是手中的權(quán)力;腰粗氣壯,憑的是手中的錢財。指權(quán)重了勢就大,錢多了氣就粗。
【第46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諺)男子漢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指剛強(qiáng)男兒即使有傷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現(xiàn)軟弱。
【第47句】:【樹不砍,不成材】借指人需要教育培養(yǎng)。馬烽西戎《呂梁 英雄傳》:“古人說:樹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難成器。讓政 府的王法好好教育教育他們才對!”
【第48句】:吃午飯時,媽媽說:“你的嘴爛是因?yàn)閮?nèi)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氣大,就不要吃了?!蔽疫B聲答應(yīng):“好,好!”午飯后,我背上書包上學(xué),臨走時,順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結(jié)果,被媽媽看見了。她數(shù)叨我說:“你呀,能叫眼流膿,不讓嘴受窮。”(河南·南陽)
【第49句】:【憨人自有憨?!恳姟按糇佑写舾!?。
【第50句】:光棍遇著無皮柴——對光棍
【第51句】:風(fēng)吹頭毛——齊發(fā)動
【第52句】:【家有三件事,先從緊處來】(諺)家里同時有幾件事,要先揀緊要的做起。指處事要盡先處理緊要、急迫的。 也作家有三件事,先揀緊的干。 家有三件事,先打急處來。
【第53句】:【過了秤又過戥子】(慣)戥(deng)子:測量貴重物.品或某些藥品重量的小秤。比喻再三權(quán)衡、比較。 也作“過了秤又過尺”。
【第54句】:【鞍不離馬,甲不離身】(慣)馬不卸鞍,人不卸甲,隨時準(zhǔn)備打仗。 形容軍旅生活的艱辛。 也作鞍不離馬,甲不離軀。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第55句】:【喂腦袋】(慣)指吃飯。
【第56句】:麻繩打毛衣——亂牽扯
【第57句】:釜底的游魚——命不長
【第58句】:【腳踩兩只船】兩者都不愿意放棄。比喻猶豫不決,或投 機(jī)取巧。臺灣瓊瑤《心有千千結(jié)》:“愛情是那樣的自私,他 怎能容忍她腳踩兩只船?”
【第59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為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 今多指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茅盾《虹》:“但是來聽講的,只 有幾個學(xué)生,而且他們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不是借此出 來看看夜市罷了?!?/p>
【第60句】:【老婆們斗牌——一張一張地來】(歇)斗牌:玩紙牌。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進(jìn)行。
【第61句】:地里的竹筍——有鉆勁
【第62句】:【缸里點(diǎn)燈里頭亮】里面的情況,不為外人所知?;蛘f:缸 里點(diǎn)燈外邊黑。浩然《艷陽天》:“人家主人專意要這樣。人 家不圖驢糞球子外面光,圖的是缸里點(diǎn)燈里頭亮。蕎麥面 的肉包子,別看皮黑,一兜肉!”
【第63句】:【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讓,避免事態(tài)進(jìn)一步激化。王蒙 《失態(tài)的季節(jié)》:“他下定決心,要采取死豬政策,打不還手, 罵不還口,睡覺要緊,天明了再說。”
【第64句】:糖漿里加毒藥——陰險毒辣
【第65句】:【虎狼當(dāng)?shù)?,不治狐貍】見“豺狼?dāng)?shù)?,安問狐貍”?/p>
【第66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樣。金近邁《歐陽海 之歌》:“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糧食?!?/p>
【第67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釋義: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順從地跟他生活下去。這是封建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例句:你我是有情有義,可我們是階級兄妹,咱們決不搞舊社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一套。
【第68句】:吃中午飯了,我一看還是面條,就說:“不愛吃面條,我不吃?!眿寢屨f:“想吃啥?我給你做。”爸爸在一旁生氣了,說:“不吃偏食,身體結(jié)實(shí);挑飯揀菜,身體變壞?!保ê幽稀ほ沉辏?/p>
【第69句】:秋播時,爸爸主張留點(diǎn)地來年種經(jīng)濟(jì)作物,媽媽主張多種糧食作物。奶奶偏向媽媽,對爸爸說:“寧穿十天爛,不挨一頓餓;還是多種糧食好?!保ê幽稀ほ沉辏?/p>
【第70句】:要想身體好,吃飯別太飽:要想身體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體好,睡覺不蒙腦。
【第71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進(jìn)了染缸——漂不干凈”。
【第72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釋義:經(jīng)商刻薄的,不一定多賺錢;忠厚的,也不一定就蝕本。例句:那些和尚們也聞知秦賣油之名,他的油比別人又好又賤,單單作成他。所以一連這九日,秦重只在昭慶寺走動。正是: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第73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諺)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五種器官。 麻雀雖然小,腹內(nèi)五臟卻都齊全。 比喻規(guī)模不論大小,組織分類總者5齊全。 也作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麻雀雖小,腑臟皆全。
【第74句】:瓦匠干活——拖泥帶水
【第75句】:吃豹子膽長大的——兇惡極了
【第76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原指武藝高強(qiáng),借指精通有關(guān)方 面的技術(shù)。師陀《果園城記》:“就是說他得教國文、地理、歷 史、自然、算術(shù),甚至還得會教體操,十八般武藝他得件件精 通?!?/p>
【第77句】:勞動是食欲的父親,是消化的祖父,是健康的曾祖。
【第78句】:【看著魚兒下罩】釋義:比喻看準(zhǔn)了再下手。例句:小梅又安頓給崔骨碌:“聽說張金龍常到你們這兒來,要是有機(jī)會,把這個鐵桿漢奸—塊兒抓住,那就更好了。反正看著魚兒下罩,你瞧著辦吧!”
【第79句】:大橋上賣缽子——套一套的
【第80句】:【好處安身,苦處用錢】(諺)在稱心如意的地方就安身受用,在遇到困厄的時候就使錢溝通。指到什么境況,就作什么打算。
【第81句】:【 讓開大路走兩廂】大路寬廣讓別人走,兩廂狹窄自己走。 胃讓出有利條件?!侗本┤請蟆? 1985,2,18):“大興縣‘讓開 大路走兩廂’,以讓出交通、生活都比較方便的地區(qū)和讓利 等優(yōu)惠條件,吸引中央、部隊(duì)和市屬單位到大興縣聯(lián)營辦 廠,為振興黃村衛(wèi)星城的經(jīng)濟(jì)、實(shí)現(xiàn)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提前翻兩 番的目標(biāo),打下了牢固的基礎(chǔ)?!?/p>
【第82句】:【順情說好話,干直惹人嫌】干直:沖撞直言。順著情面說對方愛聽的話,就討人喜歡;直言不諱沖著人說話,就討人厭。指說話要考慮效果。
【第83句】:【 動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桿】極言不容侵犯。浩然《艷陽 天》:“你敢動動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讓你立根旗桿!”
【第84句】:【主多高,奴多大】(諺)指舊時主子的地位有多高,其手下的奴仆勢力就有多大。 也作“主人多大,奴婢多大”。
【第85句】:閻王的爺爺——老鬼
【第86句】:孫臏走路——快不了
【第87句】:【壓歲錢】春節(jié)拜年時,很多地方都有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xí)俗,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yàn)椤皻q”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這個傳統(tǒng)由來已久,清人吳曼云《壓歲錢》的詩中云:“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庇纱丝磥?,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們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jié)日所需的東西。也有一種說法是,分壓歲錢給孩子們,當(dāng)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們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古時候,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壓歲錢”以彩繩穿錢,置于床腳,待年過后方可花掉,《燕京歲時記》有記載。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民國以后,流行用紅紙包一百元銅元,寓“長命百歲”之意。紙幣廣泛使用后,大人們則喜愛選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贈給孩子們以作春節(jié)禮品。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dāng)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xí)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shù)額不斷攀升,從幾十元到上百上千元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自己喜歡的物品,有的還把壓歲錢拿出來支援災(zāi)區(qū)。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nèi)容。
【第88句】:【好漢就怕病來磨】(諺)即便是身強(qiáng)體壯的英雄好漢,也抵抗不過疾病的折磨。指疾病對人的生命極具殺傷力。 也作英雄只怕病來磨。 硬漢子怕病磨。
【第89句】:【癲狂的馬容易閃失,慌張的人常出亂子】釋義:比喻做事要謹(jǐn)慎穩(wěn)定,不可輕舉妄動。例句:頭腦不要發(fā)脹,這些年來,咱們吃虧就在于輕舉妄動,別忘了,癲狂的馬容易閃失,慌張的人常出亂子。
【第90句】:【此地?zé)o銀三十兩】想掩蓋,反而暴露。成語:欲蓋彌彰。 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此地?zé)o銀三十兩,隔鄰?fù)醵辉?偷’是中國人的笑話,但依著這一個笑話行事的美國人,著 實(shí)不少?!?/p>
【第91句】:【打免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釋義:比喻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嫌多、嫌不好。例句:以前,咱是避著他們走;往后,就得迎著他們走,不然,到哪搭去弄槍?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瞅準(zhǔn)了,得下手時就下手,槍不就到了咱的手里么?
【第92句】:【抓不住頭發(fā)揪耳朵】(慣)比喻胡亂抓人頂罪。
【第93句】:【硬捏脖往下灌】(慣)比喻強(qiáng)迫別人接受。
【第94句】:【喝西北風(fēng)】(慣)指沒有飯吃,餓肚子。也指受冷風(fēng)侵襲。 也作“吸西北風(fēng)”。
【第95句】:【好馬不吃回頭草】(諺)比喻有志氣的人一旦認(rèn)定了方向,便一意向前,絕不中途反悔,走回頭路。 也作好馬不吃回頭草,好漢不買后悔藥。 好漢不走回頭路,好馬不吃回頭草。
【第96句】:便桶底滲出水來——下流
【第97句】:【貓口里挖鰍】(慣)鰍:泥鰍。從貓嘴里把它吃進(jìn)的泥鰍掏出來。 比喻事情難度大,辦不到。 也作“貓嘴里挖鰍,虎頭上做窠”。
【第98句】:過河踩鋼絲——玄乎
【第99句】:【牛打江山馬坐殿】(慣)比喻奮斗得來的勝利果實(shí)被別人享受。
上一篇:男生突然不說晚安了-晚安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