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史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又名章獻皇后。劉娥并不確定就是這位章獻皇后的名字,正史對這位皇后的名字并無記載,只稱劉氏,劉娥此名為民間戲曲中對章獻皇后的稱呼。劉娥是宋真宗趙桓的皇后,是宋仁宗趙禎的皇太后,也是宋朝歷史上第一位攝政的皇太后。在她之前,宋朝并沒有太后垂簾聽政的規定,此舉由她而起。
劉娥對于宋朝的發展延續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她垂簾聽政時期任用名臣,盡心培養宋仁宗,完成了宋真宗時代到宋仁宗時期的和平過渡,為宋仁宗時期的繁榮治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歷史學家對于劉娥的評價頗高,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所謂呂武分別指的是漢呂后和唐武后,前者把持朝政多年,后者干脆自己當了皇帝。而劉娥有兩人的才干,但是卻沒有兩人的惡處,可以說是很高的評價了,既肯定了她的才干,也肯定了她的品德。
劉娥出生在益州華陽,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華陽,她自己說自己是右驍衛大將軍劉延慶的后裔,父親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劉通。不過這種說法受到后人的質疑,認為其顯貴的出身是劉娥自己編的。
劉娥原本是在街上擊鼓賺錢的藝人,并且還嫁了一任丈夫。宋真宗趙恒為襄王的時候,聽說成都的姑娘漂亮而有才,因此命人為其尋找合適的姬妾納入后院。劉娥便是在這個時候被趙桓的隨從們獻上去的。
劉娥長的很漂亮,且聰明伶俐又與趙恒年歲相當,兩人很快便打的火熱,簡直是如膠似漆。后來趙恒的乳母認為劉娥地位卑賤,希勸誡趙恒不要過于親近她,趙恒不聽便將這事告訴了當時的宋太宗。太宗一聽大怒,當即讓趙恒將劉娥逐出京城。
宋真宗這個時候正是迷戀劉娥的時候,如何肯。但是他又不能違背自己父親的旨意,于是便想了一個辦法,將劉娥送到王宮指揮使張耆家里,平日里仍然與劉娥悄悄見面。
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歲的宋太宗趙光義病逝,宋真宗繼位。這個時候宋真宗雖然先后冊封和追封了皇后,但是卻并沒有忘記劉娥,在局勢穩定之后,立刻將劉娥詔進宮中,封其為美人。
劉娥初入皇宮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美人,但是其地位卻只低于當時的皇后郭氏。其余王府舊人,入宮受封最高的不過五品。劉娥在宮里依據宋真宗的寵愛,后來做到了德妃的位置。等到郭皇后因為三個兒子先后早夭,郁郁而逝。劉娥后來更是因為養了趙禎,坐到了皇后的位置。
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繼位,因為年齡弱小,由劉娥垂簾聽政。劉娥一時成為當時宋朝最為尊貴的女人,沒有之一。
劉娥執政之時,任用名臣,為宋仁宗親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后來仁宗朝的出現的治世局面也少不了劉娥的功勞。
明道二年二月,劉娥還政給宋仁宗趙禎,三月便重病臥床不起。盡管仁宗為其大赦天下祈福,并遍尋名醫為其診治,仍然沒有挽留住劉娥的性命。最后她病逝于寶慈殿,享年六十五歲,死后上謚莊獻明肅皇后,葬永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