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很多年來總是以它宗教文化的歷史名勝,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流連忘返、絡繹不絕。
大雁塔,座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院內。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十二年(648)擴建為大慈恩寺。永徽三年(652)玄奘奉請于寺內貯存佛經建造了大雁塔。
傳說,唐代的慈恩寺座落在空曠的綠色田野與小徑穿林之間,迷人的風光里顯得紅墻青瓦的寺院幽靜肅雅、神圣莊嚴。一天,寺內方丈奉敕欲造貯經笈塔,卻不知將塔置院內何處為好,亦為塔名百思不定而踟躕。正在方丈垂首踱慮之時,一只帶著箭傷的大雁扇動著疲困的雙翼從墻外栽進院內。方丈急忙躬身阿彌陀佛,將此雁撿回禪房,為它精心治療但由于雁體傷勢過重,未能救活,方丈為此生靈的不幸好不佛懷大悲。
為了寄托對大雁的哀思,在時造塔之際,方丈將大雁葬埋在雁落之處,亦將笈塔建造在這塊地上,又為笈塔取名為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