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半天,我有一個結論:在美國偌大的一個消費市場,要想發財,不外乎兩個秘訣:一是異想天開的主意,二是出人意料的膽子。
十幾年前,在家里養鳥是個風尚。很多人還不愿意把它們關在狹小的籠子里,所以讓它們自由放任地在屋里飛翔。有人就登廣告,專門郵售給鳥用的尿布。它的用處自然是使鳥主人可以不必擔心愛鳥在客廳、餐廳或臥房里隨時噴灑屎尿,弄得主客難堪。
這賣鳥尿布的因此發了大財。甚至好多沒養鳥的也向他買,大概是以備萬一。
美國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購買動機,那就是買了來當Conversation Piece即以資談助。
講起以資談助,被人談得最多的可能是前幾年圣誕節前市場上冒出的一項產品。
一個年輕人有一天在湖邊散步,發現了一塊鵝卵石,遂想出一妙計。他把它叫做:Pet Rock(寵石)。它就是一塊圓滑的鵝卵石,放在一個小木盒里,底下墊了些稻草。另外附了一個小冊子:如何愛護你的寵石。其中談到這是世界上最乖最理想的玩伴,不像狗那樣邋遢,每天非牽出去散步不可;也不像貓一樣執拗;不吵不鬧,既不擔心喂食,也不需要清理糞便這包裝好的寵石,每件只賣5美元。
那個圣誕節,寵石變成全國最熱門的禮品,人人搶著買,一時還有鵝卵石短缺之虞。那年輕人在4個月之內凈賺了140多萬美元,成了富翁。
每當有朋友愁眉不展、自嘆窮途時,我就以前面這兩個例子相勉勵。仔細分析分析,那些主意都簡單之至。不需設工廠,不需請工程師,也不必向銀行貸款。一塊只及手掌一半大的尿布會要多少投資和技術?河邊撿的鵝卵石則更不是什么研究發明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前幾天就買回來一塊大彈簧,非常便宜。為什么有人會把一塊彈簧裝在美麗的紙盒里當禮物賣?因為它會彈來彈去,簧簧發聲,怪好玩的。
當然,有些致富之道,也得要下番研究工夫才行。譬如新近熱門起來的給雞戴的隱形眼鏡。
你要問:雞為什么要戴隱形眼鏡?
因為,雞戴隱形眼鏡就不會老要打架。
恒久以來,雞們就喜歡互相挑剔,或挑釁。在它們沒被收容到人類社會來之前,這個本能的目的是建立誰是大頭頭、誰是小頭頭和跟班的雞群秩序。等人類開始養起雞來,這老愛互斗的脾氣就造成生意人的煩惱。上百萬只雞們圍困在雞舍里,老實的雞被好斗的雞挑釁得無處可逃。愛爭斗的雞又不停止侵啄,于是養雞人面臨了所謂死亡率,而且通常高達25%。
幾年前,加州一個蛋農發現他的雞死亡率忽然大降。原來很多雞的眼睛患了白內障的病。一個獸醫告訴他這病是治不了的。這蛋農說他并不真要治這病。因為他發現,雞們越看不清,仿佛就越不互相打斗。
這獸醫和一個朋友于是試驗能不能做出人造的白內障效果,即使用是隱形眼鏡。試了各種鏡片,包括粉紅色的。結果,他們發現,戴了粉紅色隱形眼鏡的雞,就失去了互相挑釁的沖動。
這消息一傳出,美國各地,甚至世界20多個國家紛紛寄來大量的訂單。這樣熱門的產品,可惜當時還不能進入生產階段,因為鏡片很容易就滑落。
又經過幾年的研究,這兩位老兄成立了一個公司,制造比較可靠的鏡片:一旦給雞戴上,足可一年不掉出來。這隱形眼鏡是裝在雞的內眼皮上。內眼皮一直不能再張開,于是它們就看不大清楚。粉紅色也有醫學解釋。雞看見血時,它那互相侵啄的本能就會增強;但是如果它所看得見的世界是一片粉紅,那么血也就不那么明顯了。
新的雞隱形眼鏡每副20美分,保證雞們的死亡率從25%減少到5%。雞們雖然會終身視線模糊,只見一片粉紅,但是它們可以專心生蛋,長肉,不會急著去打斗,也不怕被同類啄死。至于雞農如何替他上百萬的雞每個都戴上隱形眼鏡,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隱形眼鏡,到底離不了眼球、玻璃、醫術等細致復雜的玩意兒。我還是喜歡比較簡單、清爽的致富之道。
譬如那個賣星星的主意。
星星怎么個賣法?
美國史密森尼安天文物理研究所出版的星象目錄中,列了25萬顆星星,還沒有正式命名。于是加州出現了一個星象命名公司,在全國大登廣告:
星星出售你現在可以給一顆星起個你自己的名字或你愛人的名字!最先登記的25萬幸運者將變成不朽你的星星和它的新名字將永遠注冊于國會圖書館。每顆星25美元。
很多人看了這廣告,但不想花25美元,就直接打電話給史密森尼安天文物理研究所,詢問是否可免費把自己的名字安在星星上。
史密森尼安天文物理研究所和哈佛天文觀測所是美國權威的天文研究機構,他們除了把測得的星象編號整理并出版目錄,并不為星象命名。他們對這商業的噱頭當然啼笑皆非,不以為然。其實肉眼看得見的星星很早已有了傳統名字,比如晚上最亮的一顆星,一直叫做施瑞斯或狗星。其他多半的名字,也一點都不羅曼蒂克。有一顆星,名字譯出來叫:馬臍眼;另有一顆譯名是:中間那個胳肢窩。
這都不成問題。賣星星公司專門出售肉眼看不見、只有編號還沒命名的星星。25美元可以買一張星座圖,指出你買的那顆星的位置,并且還有一份正式登記證。
那他們怎么扯上國會圖書館的呢?原來他們把史密森尼安目錄的星星編號印在空頁上,每填滿一頁名字(大約100個),就把它送到國會圖書館去登記版權。
顯然這是發財的好主意。加拿大多倫多出現了一家同性質的公司。要價也是每顆星25美元。他們還把新命名的星星圖像制成顯微膠片,永遠存在瑞士和多倫多的保險庫里。這公司的老板請約克大學一個教授寫一本書,把新命名的星星圖像附在其中,那書將會登記版權,于是他們也可以宣稱在國會圖書館永遠注冊了。
25美元就能使自己的名字不朽于宇宙間,我從來還沒聽過比這更廉價的買賣、難怪人們要趨之若鶩。
發財致富其實就這么簡單。
我之所以不吝于把其秘訣公開,實在是由于自己存有個性上的弱點。我喜歡研究發財之道,喜歡收集、分類、整理別人發財的途徑,偏偏自己懶得去如法炮制。別人發財,仿佛就那么一蹴即可,我看著會眼紅。可是自己卻老不去試。老早想好去那賣星星的公司批發一堆星星,到亞洲去做個總代理,偏又受個性限制,始終沒有拿起電話。
一輩子發不了財,連星星也不去賣,絕對只有怪自己的份,怨不得人。
上一篇:登上美國《人物》周刊封面的狗
下一篇:飛向大海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