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怕冷。在冬天里,不是必須要出門,我就絕不出門,有時甚至好幾天不下樓。平時只我一人在家,吃飯能對付就對付了,不愛出去買菜。突然想,生點綠豆芽吧,沒有菜時可以做著吃。并且綠豆芽有多種吃法,能炒,能涼拌,還能做烙餅。吃綠豆芽又可以解毒,一材多用,我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就找出一些綠豆來,用溫水燙了一下,待水涼透后,又泡了一段時間,然后把水倒出去,蒙上一塊布,就等著出芽了。
第二天,掀開綠豆上的濕布,就看見綠豆的一端,長出針尖一樣細的小芽。我好高興,一天給綠豆換好幾次水。第三天,針尖一樣的小芽長長了,但是很細,像一截白線頭。我就每天給它勤換水,為了讓它快些長大,又把它從桌子上移到地上。因為我家是地熱,所以地面像平房里的土炕一樣,總是熱乎乎的。可是,它并不像我所期待的那樣,白白胖胖,一掐就出水。在還沒有長出能吃的芽來,就已經生根了,并且根要比芽長。怎么回事呀?完全不像在朋友家吃的那樣。
給朋友打電話,朋友說,你把它上面壓得沉一些。我說,不會壓死吧?朋友說,你看見過大石頭底下有壓死的小草嗎?也是,大石頭下的小草雖然生長得很艱難,但總是百折不撓地向上躥和拱,才能在石頭和土地的縫隙里伸出柔弱的身軀,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享受到溫暖的陽光。
我把一個代替茶盤的瓷盤子及盤子上的茶杯,一股腦地壓到了豆芽上。第二天,豆芽果然長長了,也長胖了。于是,我或者炒,或者用水焯一下涼拌。好幾天不下樓照樣有菜吃了。
星期天中午,女兒回家吃飯。我指著涼拌綠豆芽說,我生的豆芽就剩這一盤了,全吃光了。女兒說:這豆芽長得像你,瘦瘦長長。我說:這豆芽的生長過程像你,需要給點壓力,才能好好生長。女兒很不服地撇了一下嘴。我說,你還別不服,真是這樣的。我就把生豆芽的過程講給她聽,女兒就不再言語了。
女兒的腦子不是很笨,有時還有一些小聰明。可是在學習上,成績總是大起大落,老師和家長給些壓力了,她的成績就上一上,成績上來之后,我就不再管她。下一次考試肯定就一落千丈。從小學到高中幾乎一直是這種狀態。我雖然也不贊成死讀書,可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畢竟是要看成績啊!沒有一個好成績,就是不能去好大學讀書。
不只是孩子,其實成年人有時也需要一些壓力,常有作者跟我說,我的某某文章就是叫你給逼出來的。我說一逼就逼出一篇好文章,這不是很值嗎?人一懶惰,春花秋月都付之東流了,到頭來剩下的,只有后悔和遺憾了。古人有詩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由此看來,人和豆芽一樣,還是應該有些壓力的。有了壓力,人的潛能才能釋放出來,才華才能展現出來;有了壓力,才能有所進步,才能取得成績,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上一篇:孫小婷:師妹的遭罪史
下一篇:蘋果怎樣分